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第3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下了心中的执念,刘协这一晚倒是睡的沉沉的

    早上,文远还正和吕蒙商议事情,突然见沮授急匆匆走入堂内,眉宇之间带着难以抑制的欣喜,一见文远就大笑着贺喜道:“哈哈!恭喜主公,大事济矣!”

    “什么事让沮先生这么高兴?难道”文远笑着迎了上去,眼中精芒一闪,已经明白沮授的来意,这一阵子封公之事闹得沸沸扬扬、天下皆知,沮授更是一门心思的为此事操心,他今日突然来,岂不是说天子终于顶受不住压力退让了?

    果然就听沮授兴奋道:“陛下下诏,加封主公为晋公,宣诏的使者估计此时已经出了宫门!”

    文远眯眼一笑道:“呵呵,还是服软了呢?”刘协退让,早在文远的意料之内,他听了沮授和贾诩二人所指定的一系列助自己上位的精妙计划,可以说是天衣无缝,根本不给刘协留下一点转圜余地!文远毫不怀疑以二人的智计,刘协绝不可能逃得出他俩的算计!如果他俩愿意,自己默许,就是现在就造势掀翻大汉朝廷也不是不可能的!

    “那我现在该怎么做呢?”

    沮授道:“天子既然已经吐口,就再无收回的道理,主公可以上书三辞,天子必再三下诏不许,如此主公便可名正言顺,接受晋公之位”

    吕蒙在一旁听着,顿时大喜拜道:“恭喜主公!”

    正与沮授说话间,果然就听高顺来报道:“主公,天使已到府外!”

    文远点头,引众人出府迎去,一出府门,果然见天子命太尉杨彪为使前来宣诏。除了杨彪之外,使者车驾旁还聚满了跟来贺喜的百姓,几乎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浓浓的喜意。

    只有杨彪脸上带着不太自然的笑容,就见他念完诏书:“大将军恭喜啊!”

    “朕以不德,少遭愍凶,越在西土,迁於唐、卫。当此之时,若缀旒然宗庙乏祀,社稷无位;群凶觊觎,分裂诸夏,率土之民,朕无获焉,即我高祖之命将坠於地。朕用夙兴假寐,震悼於厥心,曰"惟祖惟父,股肱先正,其孰能恤朕躬"?乃诱天衷,诞育丞相,保乂我皇家,弘济於艰难,朕实赖之。今将授君典礼,其敬听朕命”

    “昔董卓初兴国难,君以卑弱之兵义从诸侯讨贼,此君之忠于本朝也当此之时,王师寡弱,天下寒心,莫有固志,君执大节,精贯白曰,奋其武怒,运其神策,致届官渡,大歼丑类,俾我国家拯于危坠。”

    “朕闻先王并建明德,胙之以土,分之以民,崇其宠章,备其礼物,所以藩卫王室,左右厥世也。其在周成,管、蔡不静,惩难念功,乃使邵康公赐齐太公履,东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世祚太师,以表东海;爰及襄王,亦有楚人不供王职,又命晋文登为侯伯,锡以二辂、虎贲、鈇钺、秬鬯、弓矢,大启南阳,世作盟主。故周室之不坏,繄二国是赖。今君称丕显德,明保朕躬,奉答天命,导扬弘烈,缓爰九域,莫不率俾”

    “君功高於伊、周,而赏卑於齐、晋,朕甚恧焉。朕以眇眇之身,讬於兆民之上,永思厥艰,若涉渊冰,非君攸济,朕无任焉。今以河东、河内、赵国、中山、常山、钜鹿、安平、甘陵、平原、濮阳凡十郡,封君为晋公晋国置丞相已下群卿百寮,皆如汉初诸侯王之制。往钦哉,敬服朕命!简恤尔众,时亮庶功,用终尔显德,对扬我高祖之休命!”

    一封诏书,洋洋洒洒数千言,虽不乏恳切之言,辞藻华丽,一听就是出自文章大家陈琳的手笔!文远虽然也不是很明白这些复杂的古文体,却也听出了个大概,就是封自己为晋公,建立晋国,下设臣宰百官,并且划出河内、河东、赵国等等合共十郡为晋国封地!并且还加赐九锡!

    至于是哪九锡?

    一曰车马。指金车大辂,和兵车戎辂;玄牡二驷,即黄马八匹。其德可行者赐以车马。

    二曰衣服。指衮冕之服,加上配套的赤舄(鞋)一双。能安民者赐之。

    三曰乐县。指定音、校音器具。使民和乐者赐之。亦作“乐悬”。

    四曰朱户。指红漆大门。民众多者赐之。

    五曰纳陛。有两种说法。一是登殿时特凿的陛级,使登升者不露身,犹贵宾专用通道。二是阶高较矮的木阶梯,使登阶别太陡,这两种说法都不甚具体。能进善者赐以纳陛。

    六曰虎贲。守门之军虎贲卫士若干人,或谓三百人;也指虎贲卫士所执武器,戟、铩之类。能退恶者赐虎贲。

    七曰弓矢。彤弓矢百,玄弓矢千。指特制的红、黑色的专用弓箭。能征不义者赐之。

    八曰斧钺。能诛有罪者赐之。

    九曰秬鬯。指供祭礼用的香酒,以稀见的黑黍和郁金草酿成。孝道备者赐之。

126不要忘了寒门!() 
“大将军哦不,晋公,恭喜了!”读完诏谕,杨彪行礼参拜道,本来他与文远同殿为臣,文远官居大将军,为百官之首,样表这个太尉顶多只需要躬身行礼,这就是封公之后的区别待遇。

    弘农杨氏好歹也是汉末四世三公的名门,论权势门第即便是比起汝南袁氏也丝毫不逊,而想到张辽不过雁门一白身,白手起家却能达到如此成就,虽然儿子杨修现在大将军府任官,心里始终不是滋味。

    “太尉大人太客气了!”文远忙将杨彪扶起,以弘农杨氏及其门下的影响力,文远当然是不敢怠慢的,这也是文远将杨修招入府中的原因。

    不得不说,自从文远实行对外通商,对内鼓励工商的政策以来,拉拢豪族势力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本来以杨彪世食汉禄、世受皇恩的背景,如果按照文远过去一味只顾百姓的做法,相信绝难拉拢到弘农杨氏为自己效力,而现在,以杨彪为首的一大帮朝臣已经从保卫汉室渐渐的转变成中立,甚至已经有一大批朝臣已经看出汉室倾覆在所难免,渐渐的开始倒向自己!

    对于这些人,文远当然是不会怠慢的!

    “陛下隆恩,辽感激不尽,只是”文远眯眼笑道:“只是辽无德无能,绝不敢据此高位,还请太尉替我回去奏报陛下,辽无意官禄,能有今时今日之位足矣!”

    “晋公您这是,难道是要拒绝陛下的好意?难道就不再考虑考虑”杨彪也是宦海沉浮多年的老油子,他如何能不知道文远这样说的用意。天子降下如此殊遇,身为如果不上书辞谢,岂不就显得恣意妄为了嘛?传出去岂不就名声扫地?

    而就如今这样的形势,朝野上下那么大的舆论压力,天子哪还有收回成命的可能?在杨彪看来张辽获封晋公,早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而杨彪之所以没有揪出文远抗旨不遵的罪名,就是像和文远打好关系。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文远眯眼心忖,笑道:“辽这就修书一封,还请太尉大人替我上承天子,太尉的好处,辽日后定然铭记在心”

    杨彪大有深意的道:“晋公太客气了,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晋公心胸气度,杨彪感佩不已!犬子杨修年少轻狂,日后在晋公麾下若是有做的不到的地方,晋公尽管替老朽管教犬子!”

    文远哈哈笑道:“哈哈!太尉大人客气了!德祖天资过人,才华横溢,日后前途定然是不可限量的,太尉大人放心,弘农杨氏日后定然后继有人”

    二人如同打哑谜一般的一番对话,已经私下里达成了一份协议,文远把手将杨彪请入府中稍坐,不一刻便取来一封表文,交给杨彪,杨彪躬身再拜这才安心回朝复命去了

    勤政殿上,天子和百官正翘首等待这杨彪的消息,见到杨彪回来复命,带来的却是文远再次拒绝封公的表文。

    “众卿以为当如何是好?”这样的手段,刘协如何不知其中用意,可是他还是希望有人能站出来劝谏,好让自己就坡下驴,中止封张辽为公的奏议。虽然刘协也知道这是大势所趋,根本是不现实的!

    “请陛下再次下诏,封大将军为晋公!”果然,朝堂上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刘协分忧,连说话都似乎是异口同声的!

    “再拟一封诏书令侍中董昭前去大将军府宣读诏谕,告诉大将军,朕意已决,不许他请辞晋公之位”刘协几乎是咬着牙说出这几句话的,他的心此时就像蒙上了一层尘土,灰暗无比

    董昭领了天子的诏书就去大将军复命了,只不过他和杨彪带回来的答复是一样的,大将军再次上书辞让,请天子收回诏谕!

    “第三次了这场戏终于要结束了”这一次,刘协甚至连百官的意见都不问了,直接让尚书令沮授挟诏第三次去大将军府宣读旨意。而这一次,随同前去的还有诸多已经知道结果的朝臣,这些人大都出自文远一系!

    此时的大将军府内,文远已经做好了准备!就要封公了,从此就要有属于自己的王国,从此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成为一国之君,不知道为什么,除了一开始还有些激动,现在文远反倒有些警惕!

    对这所谓的晋公,文远其实并不怎么上心,如今真正推动自己一步步走向权势顶端的反倒是身后的一干文武大臣!这些人如今已经形成了一个以自己为领袖的庞大势力集团,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他们只有不断努力的推动着自己一步步的向上迈进,就封公这件事情上,文远已经感觉到事情有些脱离自己的操控,这让文远不禁对未来有些担心。

    从来到这个时代,文远自认一向能掌控着大局,即便是后来历史已经完全偏出了原有的发展轨迹,文远仍能凭借着对这个时代的熟悉,一路走来顺风顺水。

    可是这一次的封公事件,却让文远觉着自己有一种失去掌控的无力,以后,晋国这个强大的势力是会继续按照自己的想法前进,还是自己被这份力量牵制,再不能畅所欲为?

    而如果有那么一天,自己万一站在这个庞大势力的对立面上的时候,那自己会不会被这个亲手创建起来的势力所碾碎?

    文远有些后怕,如果是那样的话,自己为华夏、为汉人辛苦打下的这样一副大好局面岂不白白浪费?

    “主公,主公公与先生来了!”

    郭嘉的呼唤让文远从沉思中醒来,点了点头道:“哦,知道了,准备迎接他们”

    郭嘉疑惑的看着文远,犹豫了一会才问道:“主公脸色不对,莫非是还有什么疑虑?”在郭嘉看来,主公一向沉着冷静,遇上在艰难的事情都不能让他慌神,可是今日,从他有些略显慌乱神色,微微皱起的剑眉,一向和文远私交甚笃的郭嘉敏锐的感觉到不对。

    文远复杂的看着郭嘉,郭嘉性子放荡不羁,最对文远的脾气,以前除了自己的前世,文远和他几乎是无话不谈的,可是刚才文远想到的事情却不能和他提及。因为文远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一天,郭嘉因为立场的变化和自己走向对立!

    世事无常,人总是善变的,以后的事谁知道呢?

    文远只能深深的看着郭嘉道:“奉孝,可还记得我当初和你说的那八个字”

    郭嘉不假思索答道:“记得,主公当年说过,科举之后,再无寒门!”

    文远搭着郭嘉的肩膀郑重其事道:“对!奉孝,记住我今天说的话,即便你日后身居显位,也不要忘了你当初的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