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第3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典故就叫割席断交。

    所以虽然华歆长相儒雅,这一礼鞠得不卑不亢,恰如其分,可文远还是从华歆的眼神中看到一丝热切之意。文远暗暗一笑,此人的功名之心,只怕比王越也不遑多让了!

    “你所言虽然不差,不过”文远眯眼笑着摆手道:“这都有赖我天子洪福,大汉声威!况且现在还不是骄傲自满、止步不前的时候,天下未定,南阳刘备、江东孙权、荆襄刘表、西凉韩遂、汉中张鲁、益州刘璋,这些人皆割据一方,不服朝廷诏令,真若是到了天下一统的时候,天下百姓同享太平,了我生平所立之志,如此我便此生无憾了”虽然文远嘴上谦虚,不过被臣下历数自己这些年打拼获得的成绩,相信换做任何人此时心里都会暗爽的!

    而且这番话也顾全了天子的颜面,让刘协看着文远都觉着顺眼了几分,心里暗忖:“难不成是我错怪了张爱卿?”

    “听张辽之言,竟似有功成身退之意!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岂不是”伏完则是从张辽口中听出了另外一层含义,如果张辽能忠心汉室,不论他是在朝为官还是下野归隐,对大汉简直就是惊天之喜!

    “这”华歆顿时糊涂了,沮授交代他负责提议晋封大将军为公,并没有说过大将军会拒绝自己的提议,因为在他看来,大将军张辽迟早会代汉自立的,可是现在怎么是这样?难道大将军真的只是想做一个愚忠之人?如果传闻中威凌天下的大将军张辽只是一个思维僵化,固守不变之人,那这样的人就未必值得效忠了

    华歆看不懂文远的心意,殿上的绝大部分朝臣同样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有沮授、贾诩、董昭少数核心之人知道文远拒绝的原因。

    “大将军,其实华子鱼说的也不无道理,自古有功者赏,大将军为我大汉立下如此彪炳功勋,如果得不到封赏,如何还有人愿为我大汉效力?”献帝这番话说的半真半假,既没有答应什么,也恰恰能表达自己对文远的一丝歉疚之意。

    或许自己真的错怪他了,其实相比董卓、李傕、郭汜这些人,大将军对他还是一直比较恭敬的

    文远很装b的摆手道:“陛下谬赞了,为平定乱世,还万民一个朗朗乾坤,这些都是臣分内之事!陛下不必理会臣下们的妄议!臣一片赤诚,从未为自己的官禄爵位考虑!”

    “大将军”刘协听得心情激动,禁不住走下御座上前攥住文远的手,那眼泪哗哗的

    文远不无鄙夷的看着刘协,心中暗暗叹了口气,只想着大汉的基业,只顾念着如何保全自己的天子地位,几时想过乱世中挣扎受苦的黎民?这样高高在上的天子,有什么值得扶保的?

    文远又对朝上众臣道:“你们,也休要在这里胡言妄语,扰乱圣聪,有这份功夫,就该想想如何辅佐陛下早日平定乱世,为天下万民谋利!”众臣闻言唯唯诺诺,不敢反对,那些打算依附文远换取荣华富贵的大臣莫不沮丧叹息。

    说罢,文远向刘协告了个罪,拱手下朝离去。

    在走过华歆身边的时候,文远问道:“你现在官居何职?”

    华歆正被文远的话惊得目瞪口呆,垂头丧气,有气无力答道:“下官现暂居议郎之位”

    文远神秘一笑,故作沉吟道:“看你还有些才名,只是此次劝进有些稍欠考虑,这样罚你入将军府做个掾吏!”

    “呃下官遵命!”华歆先是一愣,接着眼中顿时一阵狂喜!但凡工于权谋之人,都是心思灵敏之辈,华歆自然也不例外。汉末议郎隶属于光禄勋,品秩为比六百石,高于侍郎、郎中;职司是顾问应对,无须轮流当值,充当守卫门户等工作,却可以参与政事,在中央已经属于中层官员,比起大将军府的一个小小掾吏可是高出好几级。

    可是有没有实权并不是靠品秩决定的,就像如今的朝会其实更多只是一种摆设,朝廷真正颁布的各项举措政令都是有大将军府决定的,华歆能踏足大将军府任官,就说明他得到了大将军的认可,可以真正参与朝廷大事的制定、参与!文远这么说,分明是明降暗升之举!这岂不是说明,文远非但不责怪自己劝进,反而暗暗嘉许!

    想通这一点的华歆顿时欢天喜地,虽说眼下品秩是被贬了,可是谁不知道,进了大将军府就成了大将军的亲信,日后仕途还能不青云直上,一帆风顺?

    看着华歆激动莫名的表情,文远微笑着从勤政殿走了出去,自己这一手释放出来的信号相信许多人都能明白用意,华歆因劝进之功进入大将军府当官,相信过了今日,那些希望依附自己的朝臣会更加疯狂的向天子进言的!

    这一切都是沮授和贾诩两个老狐狸计划好的,围得就是造势让自己进位!今日这第一辞一让所走的路子是官,而第二步则是民!

    朝会刚散,朝上关于廷臣奏请天子封大将军为晋公的消息就不胫而走,传遍整个邺城的大街小巷!听闻这消息的百姓欢欣鼓舞,纷纷踊跃支持大臣们的提议,可是在听说文远拒绝了朝臣们的好意之后,百姓不禁为之喟然叹息。

    要说这生活在河北地面上的老百姓,哪一个没受过文远的恩惠?不说河北四州差不多达到半数的军户,就是寻常民户,这些年生活的也远要比其他地方的百姓安逸,大家都是从动荡不堪的苦日子里过来的,哪有不对文远感恩戴德的?

    所以在河北百姓看来,哪怕文远就是做皇帝对他们来说都是求之不得的事情,更何况这一个晋公的封号,在他们看来这根本就是大将军应得的!

    所以当听说大将军拒绝了文远的好意之后,邺城百姓莫不觉得惋惜,觉得朝廷对大将军的赏赐不公!随着消息像涨了翅膀一般向四周扩散,先是邺都、接着是巨鹿、然后是整个冀州,渐渐的整个河北之地的百姓都听说了这个消息!一时间各种版本的流言漫天飞扬!有赞叹大将军深明大义的,但更多确实替文远鸣不平的!更有传言称天子忌惮大将军权势太大,有意褫夺他的权力!甚至还有传言天子要将大将军置于死地!

    人就是这样自私的生物,如果不是关乎自己利益的事情,一般都会表现的冷漠,并不关心。而一旦牵涉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寻常人是很难冷静割舍甚至判断的!

    很幸运,文远就是河北四州七百多万百姓的切身利益!谁敢动文远,就是和河北四州的百姓为敌!于是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之下,百姓心中对朝廷、对天子的不满如同汹涌的潮水一般迅速汇聚!只要撕开一道缺口,民意就会如决堤之水汹涌而下,给大汉朝廷来一次前所未有的震撼冲击!

125封公建国() 
文远记得前世有一句话,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如今文远就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真正意义。

    自文远那次上朝之后,朝臣们关于劝天子封文远为公的奏议非但没有止歇,反而更加频繁!各地的奏疏没有也像雪片一样堆在刘协的鞍前,令他不胜其烦!

    可是这还没完,九月,也就是文远在漳河边挖出铜雀的一个月后,数万邺城百姓在皇城门前聚集,上万民贴,请天子加封文远晋公之位!百姓门在承恩门外从早晨一直站到晚上,连参加朝议的百官都被堵在皇城里回不了家去,不过这些人大多和百姓抱得都是同一个心理,倒也乐得站在皇城护墙上看戏!

    面对海一样的浩瀚人群,面对沸腾的民意,刘协更不知该如何应对!指望军队驱赶他们吗?且不说河北军将士一向对文远敬若神明,皇帝不给他封爵,军士们都不乐意。更何况邺都的百姓有近一半都是军户,参与请愿的更几乎全是对文远感恩戴德的军户出身!这些人家里多少都会有至少一个青壮在军队里当兵,负责维持秩序的邺城辅兵又如何会向他们的亲人动手呢?

    所以军士们只是稳稳的维持着秩序,只要百姓们的情绪不太过失控,冲击皇城就可以,有些军士甚至在一旁替百姓支招,或者替百姓加油打气。

    最后还是文远出面,劝百姓们稍安勿躁,各自回家休息。话中称颂天子乃圣明之君,从不亏待功臣,一直未封自己为公只是因为自己无意权禄云云。最后文远以在民间的威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众人劝了回去。看的汉天子心情郁郁,失魂落魄的回去。这就是文远的第二辞!

    不过不要以为这一场集会时间这样就结束了,这一次的集会不过只是暂时停歇罢了,百姓们没有达到目的回到家中,自然是心有不甘,而那些有心推波助澜之人,当然不会放过继续向朝廷施压的机会,他们回去之后筹划着,准备下一次来一场规模更大的集会!

    于是,没过多久,一场更大规模的集会便卷土重来了!邺城百姓的请愿结束没多久,就有来自四面八方的百姓往邺都汇聚,这些人不仅有邺都附近县城的百姓,更多还有从周边郡县走了上百里路赶来的外地人!还有更远的,甚至是来自周边的并州、幽州!

    外郡人来到邺城,一听说是来请愿的,本地的百姓就好吃好喝的管着,还安排他们住在家里,每天都会到皇城门口请愿集会。慢慢的人越聚越多,不到半个月的功夫,参与请愿的百姓人数已经超过二十万人!

    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没有人领头,那这样一帮人就会如同一盘散沙毫无威力!而现在朝野间希望文远更进一步的力量已经被沮授、贾诩、郭敬等人有机的凝聚在一起,这样凝聚起来的巨大力量,是当朝天子都抵挡不了的!终于

    “张辽你逼得朕是无法躲避了啊!咳咳”

    天子寝宫正德殿之内。

    已经是深夜三个三更天,刘协还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伏皇后体贴的给刘协拍打着后背,可是刘协无论如何就是没办法入睡!因为他一闭眼,仿佛就看到张辽被自己封为晋公的情形,接着是封王,再之后就是夺了自己的帝位!

    几天熬下来刘协足足瘦了一圈,夜里还染了风寒,这几日一直咳嗽不已。

    刘协当然不愿意给文远封公,那那意味着他将以往只有皇室宗亲才拥有的权力赐给一个外姓人!对他,对汉室来说这都是一个耻辱!

    可惜这个耻辱眼下看来,刘协根本没有拒绝的资本!

    如今的朝野上下,所有人的矛头似乎都指向自己,仿佛自己如果不给张辽封公,自己就是昏君,大汉就要灭亡了一样

    可以想象,刘协心里承受了多么巨大的压力!

    伏皇后劝道:“陛下不可动怒,切勿气坏了龙体”

    刘协双眼含泪,懊恼道:“我这是气吗?我这是愁啊!如果这样下去,大汉江山终有一日要葬送在我的手里!叫我如何有颜面去见列祖列宗?咳咳”

    伏后道:“陛下天无绝人之路,不到最后一刻,陛下千万不能灰心丧气,我父亲不是已经答应帮陛下谋诛张辽了吗?陛下耐心等候,日后一定会有机会的!”

    听了伏后的话,刘协心里稍放宽心,咬了咬牙道:“好吧,张辽就暂且让你如意,不过我绝不会这么轻易的把江山社稷交给你的!咳咳”

    放下了心中的执念,刘协这一晚倒是睡的沉沉的

    早上,文远还正和吕蒙商议事情,突然见沮授急匆匆走入堂内,眉宇之间带着难以抑制的欣喜,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