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第3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嗷嗷嗷!”事实上玄缨卫从来不需要督促,荣耀即是这支王牌军队的生命!他们所想的所做的只是在不断给头上戴着的黑色簪缨上戴上更多的光环,没有任何事情会影响他们此时钢铁堡垒一样的军容!

    玄缨卫给力,其余战兵也半点不肯认输,十几万人马组成的火红色钢铁洪流浩浩荡荡的向着邺都涌去!而在这支队伍之后,还有规模更庞大的由二十余万辅兵、上万辆辎重车辆组成的后勤补给队伍!

    此时邺城内万人空巷,城中城周居住的数十万百姓都齐集于城南郊外,这些人当中,有近半数人是河北军士的家眷亲属,他们已经一年没有和军中的亲人团聚,此刻迫切想要看看他们的亲人是否安好?而其余民户百姓也争相一睹英雄的飒爽姿容!

    今天就像是一场规模盛大的节日,几乎所有人都面带喜悦的颜色,激动的迎接他们心目中英雄!几乎

    邺城城门外吊桥边上,献帝刘协也头戴冠冕,身穿黑色锦缎龙袍,一身天子服饰战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他头打麾盖,身后宫女宦官站了一群,高台左近还重重护卫着上百名金盔金甲,手持节钺的羽林健卒,显得神圣庄严不可侵犯!如此天子威严也引得四周百姓争相瞩目!

    和百姓们发自内心的喜悦不同,刘协似乎有些神思不属,笑容也显得有些僵硬,他心不在焉的低头想着事情,在身边宦官几次提醒下才勉强没有露出倦怠,在百姓面前出糗。

    张辽回来了,而且是得胜回来了!击败了唯一能与之争衡对手曹操,收复了豫兖二州!这本应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可是刘协却反倒为此心忧!天子有天子考虑事情的层面角度,尤其是处在刘协这个尴尬位置上,张辽打胜了,自己该如何给他封赏?大将军的官位已经是外姓朝臣所能达到的极致,再往上就是只有刘姓皇族才能触碰到的王公爵位!难道要给他超越礼制的册封!

    这还不是最让刘协忧心的,张辽的这次得胜,势必让他在朝在野的威望再上一个新的巅峰!百姓势必对他会更加拥戴,朝臣渴望得到权势只怕会更迫不及待的向他靠拢!更让刘协心烦意乱的是,他最近听到了宫外一些风声,有传言说张辽是天上仙人下界,要扫荡乾坤、涤清海内,要

    说来就来,就在刘协陷入沉沉思索的时候,突然听见耳边突然想起淹没一些嘈杂海啸山呼!刘协抬起头,只见远处地平线上渐渐露出如林的旗帜,紧接着就听见千军万马踏动地面发成隆隆的马蹄声!

    “来了!来了!”刘协可以清楚的听见台下的官民百姓发出欣喜的欢呼!也可以清楚的看到他们发自内心欢喜的心情!本来身为一朝天子,看到朝廷兵马得胜回朝应该像百姓们一样内心感觉到欢喜,激动!可是刘协偏偏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百姓们对河北军、对大将军张辽的称颂在他耳中非但一点都不顺耳,反而让他觉得分外的揪心和难受!就像现在,远处传来的轰鸣马蹄声就如同一面大鼓在他心头狠狠敲动,让他的心时时刻刻被压迫紧绷着,得不到一点放松!

    而能给他如此沉重压力的,当然非大将军张辽莫属!

    “这些乱民,难道他们忘了这天下是谁的天下了吗?朕还没死!我大汉还在!张辽还是我朝廷的臣属!”刘协在心里,也只能在心里大声的呐喊,他甚至不敢将自己这些心里的话喊出口!如今的邺都,已经是张辽的天下,朝堂上下、宫闱内外尽是张辽安插的耳目!刘协虽心中极希望改变这种状况,可是考虑道眼下所处的状况,想想前两年董承发动的那场整编,刘协也只能把这个念头深深的埋在心底深处!

    最先一步赶到邺城外的是骁骑军!上万骑兵组成的庞大军阵停住在城南的校场之中,斗志昂扬,精神抖擞!主将吕布全身披挂,威武有若天神!在数十万人的邺城百姓迎接欢呼声中,吕布也兴奋的满脸通红,左耳处一块触目惊心的伤口随着咧开的大嘴微微颤动!

116献俘献捷() 
骁骑营之后,便是浩浩荡荡的破军重骑和中垒武卒,破军重骑一出现,立即迎来邺都百姓一阵更热烈的惊呼!骑士们被厚厚的铁甲包裹,连胯下雄骏的高头大马上都披着甲胄,肩扛拉风无比的七尺陌刀,只是这份卖相就足以令人震惊!远远看去,就如同一道黑色的怒潮滚滚碾来,仿佛没有什么东西能挡住这潮水前进的脚步!

    中垒武卒的装备和破军营差不太多,同样是重甲,陌刀、投枪、强弩,战马,只是他们的铁甲更厚,战马身上不披护甲,主要也是为了替他们负载沉重的装备和甲胄!

    值得一提的他们虽然是步兵,却人人都配有一匹战马,这是整个河北军三十万战兵步卒中都没有的优遇,就是为了保证这个最强战阵及时投入战场的机动性!在这个各路诸侯手上骑兵都比较稀缺的时代,给步兵配马匹在别人看来几乎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也只有掌控了幽并两块马场的文远奢侈到给中垒武卒陪马匹代步!

    头顶着黑色的簪缨,破军营和中垒武卒来到校场上,齐刷刷的下马立定,为了迎接天子的检阅,他们都是全副武装的,壮硕的身躯加上足有百多斤重的武器装备,这就是三百多斤的分量,即便是产自关外草原的优良战马也不能长时间的承受如此重负。

    随着这只铁甲精锐的到来,校场内外再一次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巨大欢呼声!因为四周的百姓都看到了一个挺拔伟岸的身影,文远就身在中垒武卒之中!

    “大将军威武!”

    “祝大将军早日扫平乱世,从此天下太平!”

    “”

    海啸一般的欢呼声中,文远并没有离开队伍前往天子所在的高台奏报,而是跨马绰戟立于高台之下,等候其余后面的战兵陆续进入场内。

    足足等了一个多时辰,中军、冀州、幽州三个军团才进入场内,加上之前的两支队伍,合共十万余人,满满当当的占据了长宽足有五里的宽阔场地,一时间旌旗飘动,枪戟如林,半空之中弥漫着浓浓的激昂杀伐的气息!

    “鼓乐!起!”随着鸿胪寺卿的一声号令,高台后开始敲打吹奏其一阵美妙又不失激昂的乐曲!众将士听着这令人热血沸腾的战歌,无不骄傲的昂起了头!他们连的脸上洋溢着骄傲,欢喜,刚毅!今天所有的一切欢呼和掌声,都属于他们!

    不知什么时候,校场外的嘈杂声已经渐渐消失,一曲奏罢,便要正式的开始郊迎大礼!忙碌了大半天,无论是百姓,还是回归故土的将士们都期待着这一时刻的来临!

    “陛下诏谕,宣大将军、巨鹿侯张辽觐见!”

    “臣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文远这时才一步步走上高台,冲刘协行下一礼,古时候献捷是国家大事,虽说天子早有赐文远朝堂上剑履上殿,参拜不名,可是这种正式的场合下,文远也不敢有丝毫僭越,否则一旦被有心人传出去,自己只怕会被天下文人骂的狗血淋头估计

    “大将军出师远征,大胜而归,快起!快快请起”刘协道。他如何敢让文远下拜,忙制止了文远行足九叩之礼。

    “多谢陛下隆恩”文远也不客气,陛下叫咱起,咱就别做作了不是?正好他也受不了这种跪拜之礼,这举动虽说让旁边的宦官大臣看得直撇嘴,不过既然陛下都已经开口免礼了,别人还有什么好说的?

    接下来就是一系列依照朝廷礼制所走的程序。

    只听文远取出一卷不加缄封的官文朗声念诵道:“启奏陛下,臣此次南征豫州,共获聝四万三千余,俘虏五万八千余人,及车、马、牛、羊不可算计”那时候打仗计军功,都是要割下敌人首级,不过献捷太庙就不需要那么血腥的把几万颗首级从太庙千里迢迢运到京城去,那时候还没有太好的技术保持尸体不腐不烂,所以只需要割下耳朵代替首级。聝,即从战场上被杀死的敌人身上割下的左耳。而献捷官文,则有专门的史官记录,甚至由专人铭刻金文,为后世铭记。

    刘协心神不宁的听着文远念诵奏捷官文,心中五味杂陈,曹操十多万兵马啊!都败在张辽手里,难道这天下就真的没有人是张辽的对手了吗?难道这大汉江山就要亡到我刘协的手里?

    文远低头念着,时不时望向献帝的眼中也不露半点好恶的情绪,自从王旁之死,自从那一次的董承事件之后,文远就觉着自己和小皇帝刘协越来越疏离,两人之间仿佛隔着一层看不见却确确实实存在的东西

    接下来就是献俘和献捷的仪式,这两项仪式本来是要在太庙,太社、宗庙之中进行的。普通民众不能前去观礼,不过这么多百姓都在城外迎接凯旋回师的军队,天子当然不能错过这样一个宣扬大汉朝廷浩荡天威的机会,命文远将缴获的旌旗、鼓角、衣甲、仪仗展示给围观的百姓,当然还有几万只硝制过后的左耳,以及从许昌降兵中挑选出的五百俘军。

    俘虏的几万军士自然是不可能全部带过来的,否则光是一路看管他们都是个大问题,所以文远只是从数万降卒中挑拣了几百个看上去彪悍精壮的而已。这些人用白练系着,一个挨着一个从高台下走过,接受天子的检视,之后才是到太庙、太社开始正式的献俘。

    古时候大军凯旋献上俘虏还是有讲究的,俘虏必须是长相够凶悍,孔武有力的人,太瘦弱太矮小就不能昭示国家的威严!献上的俘虏到太庙后,俯首乞命,经有天子审讯,如果天子下令处以极刑,就由廷尉带往法场;如果天子下令开释,侍臣便传旨先释缚,随即宣布释放。被俘者三跪九叩,拜谢天恩。

    当然这些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这些人跟随文远前来,文远已经和朝廷通过气不会处死他们,相反的为了昭示天恩,除了当场赦免无罪,还会赏赐给他们一些东西。如此一整套的献俘献捷仪式结束,已经是深夜,不要以为凯旋的仪式就这样结束了,献捷之后,天子还要大宴有功之臣三日,之后便是论功行赏的典礼。总之还有许多的繁文缛节等着文远!饶是他来到这个时代已经多年,这些琐碎礼仪还是让他头疼不已!

    自始至终,曹操不显山不露水的立于中垒武卒方阵的门旗后,他的身上披着覆盖全身的黑色甲胄,头上戴着遮住大半张脸的头盔,让人根本看不出别的中垒武卒一个个情绪激昂,唯有他面色沉凝,心中充溢着复杂的情绪。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呢,曹操已经明白,张辽能走到今天根本不是运气,政治、军事、经济,没有一样在自己这里!自己的失败,本来就在情理之内!

    而经过那日和文远一场谈话之后,曹操似乎一下子看开了,谁胜谁负又有什么打紧的呢?反正自己和张辽目的都是一样的!既然这一路所见已经证明张辽的政略是正确的,自己又何必在争是谁平定了这个天下呢?

    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乱世几人回。不做乱世奸雄,做个治世能臣也与自己生平的志向相违背

    只是现在曹操还没有完全从挫折打击中恢复过来,他需要好好的闭门静思一阵,好好想一想这些年戎马征战的经验教训,思考一下自己做的究竟哪些对,那些不对。是以他拒绝了文远表奏他为骠骑将军的好意,只答应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