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第3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郭嘉的说法,文远还是很满意的,这些妖人级别的智囊如果能为己所用自然最好,如果实在太倔,文远也已经想好了,要么送到朝堂上封一个闲职干干,要么就送到郑玄的学馆里研经讲学。反正这些人的文采白白浪费可就太可惜了!

    文远沉吟一番后道:“奉孝,我看这样咱们现在就筹划准备一番,等回到冀州,让荀彧他们看看沿途的民情,好好领略一下冀州的风物,崔琰不是还没有来许昌赴任呢嘛?让他先过来陪着荀彧他们转上两天,崔琰也是豪族出身,他说的话才有说服力,而且现在崔琰对我的政略已经理解了,等荀彧他们真正看过了咱们冀州的情形,再有崔琰在旁边相劝,我就不信说服不了他们转变观念!”

    颍川郡离邺郡的距离其实并不远,中间其实只隔着大半的陈留或者横着的河内、河南,两边直线距离不过五百余里。此次班师,走的是当初出兵时的路线,大军从许昌北返官渡,再经封丘北上白马,然后渡船过河回到河北。由于军士们归心似箭,五百多里的路程没有十天就已经走走了大半到了白马渡口,渡过大河,就算进入河北的地盘!

    崔琰接到文远的谕令,一早就等在黎阳城外,大军刚从白马过河,崔琰就已经出黎阳三十里在北岸迎接!

    崔琰如今已经是文远任命的豫州刺史了,他是郑玄的高徒,投入文远帐下的时间又早,人气资历在文远麾下的文臣之中稳稳的占据前列,如今能被文远外放主持一州之政务,也是实至名归,除了名望和能力,忠心也是文远选择的一个重要原因。

    曾经有一段时间,文远和崔琰闹的有些不愉快,那时候文远因为粮食短缺,还刚刚开始在冀州大兴屯田,这种在崔琰看来毁掉豪族根基的行为让二人差点闹翻!因为崔琰也是出身豪门,清河崔家在河北乃至天下都是有名的望族,这种行为让顾全家族利益的崔琰几乎站在了文远的对立面。

    可是随后文远打下了并州,开始和匈奴人互市交易,再之后,乌桓人也开始加入到和汉人互市的行列

    于是,在河北根基颇深的崔家开始尝到追随文远的甜头,现如今,崔家已经成为甄氏商会第二大的股东,生意已经遍布整个中原,崔家的家族势力已经比以前扩充了几倍!已经成为仅次于无极甄氏最大的商宦!这个时候,崔琰当初对文远的那点不满早已让他抛到九霄云外!

    一抽出空闲,文远就把崔琰拉到一边,好好交待了一番。

    “季珪,这事你要给我办的妥妥的!要让荀彧他们对咱们河北军的印象有一个彻底的改观!带他们回邺都,去巨鹿,去下曲阳看看!不用多劝,就让他们自己看!眼见为实,他们都是聪明人,你只要在他们看的时候点拨一番,就一定能让他们加入到咱们这边来!”

    “主公放心!荀彧他们的想法我能了解,我会想办法让他们对主公有所改观的!”同为豪族,荀彧此时心里有什么想法崔琰大致能猜的出来,而且同一类人很容易产生惺惺相惜,彼此很容易生出认同的感觉,崔琰也不想看着盛极一时的颍川荀氏走向衰败,所以文远的嘱咐崔琰二话没说就痛快的应承下来!

    文远点头一笑:“好,那就交给你了!带着他们多走走看看,我先行一步领军回邺都!”

    荀彧等一干曹操旧部的问题有办法解决,文远心里顿时一块大石头落地,终于可以心无旁骛的回邺都去了

    第二天,崔琰就领着荀彧,荀攸、程昱、刘晔等十几个曹操麾下的谋臣离开了大部队,一路开始放松的游玩。

    回到河北的时候,正是七月收获的时节,走在冀州的乡野上,眼前尽是黄澄澄的麦田,一片连着一片,一直连接到地平线的远端。崔琰这一队军马在田边的官道上走着,一路所过,时不时可以看到农民在田间心情的劳作,他们的脸上大多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们见到大军经过,根本没有想过逃避躲远,有时候经过聚居的村落,村里的百姓还会主动把茶水瓜果献上犒劳一番。

    看到文远治下竟是如此一番宁静祥和的景象,看到冀州百姓对河北军竟然如此拥戴,荀彧这些人一个个震撼的长大了嘴巴,心中感慨万千!

    “这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这简直就是人间乐土啊当今天下,只怕除了大将军治下之内能有此盛世光景,别的地方的百姓只怕连活下去都难”曹操长史陈群看到这幅光景,就发出这样的感叹。

    陈群也是颍川大族出身,家中几代为官,祖父陈寔为太丘长。父亲陈纪历任平原相、侍中、大鸿胪,叔父陈谌为司空掾。陈群年少便有才名,祖父陈寔常认为此子奇异,向乡宗父老说:“这孩子必定兴旺吾宗。”后曾被刘备辟为别驾,刘备去荆州后,陈群转投曹操,被辟为长史。此人政略出众,乃是百年难得一遇的人物!史上著名的九品中正制就是由他所制定!本来如果按照历史正常的走向,此人会先后做到侍御史、御史中丞,曹丕代汉,举陈群为尚书令,晋爵颍乡侯。魏文帝黄初六年,陈群为镇军大将军,领中护军,并录尚书事。次年,曹丕崩,陈群受遗诏辅政。魏明帝即位,晋封群颍阴侯,增邑五百。青龙四年十二月癸巳日病逝,谥靖侯。

    所以这个人,也是文远重点想要招揽的人才!

    豪族和庶民虽然从一出生就会有阶级对抗性,不过也并非没有开明的豪族子弟同情百姓的际遇,天下纷乱,见惯了百姓受尽战乱之苦,而能在河北看到这样一副世外桃源般的景象,如何能不让他们感到欣慰,感到震惊?

    走到一条河边,崔琰传令停下扎营。不远处,一个圆形木制机具矗立着,足有五六丈高,立在水边缓缓的转动。

    第一次来河北的众人当然没见过这个圆圆的巨大物事,营寨刚刚一扎下,几个人就好奇的跑到河边看个究竟。

    刘晔从小对机械有些研究,如果说他河北军的什么最感兴趣,无疑就是赫赫英名的陨雷车和三弓床弩,没想到到了河北还能

    此时心情急迫跑在最前头,边跑还便问道:“季珪兄,那个圆圆的木头做的大家伙可是能江水引入田中?”

    崔琰闻言笑道:“一听就知道子扬(刘晔字)是个行家里手那个啊说起来可就有些神奇了!也不知道我家主公是不是仙人下界,竟然会有未卜先知的本领,兴平元年主公命人大修水利,似乎料定要闹蝗灾!一共挖通了沟渠四百余里,还请给事中马钧造了这种灌溉用具不计其数!结果还真别说,那一年果然真的闹了旱蝗灾害!结果靠着提前的准备,我河北上下没有饿死一个百姓!”

115天子郊迎() 
听了崔琰的话,荀彧惊呼道:“兴平元年那场旱蝗灾害,河北竟然没有一人死于灾荒之中?”

    兴平元年的那场席卷整个关中、司隶、河南河北几乎大半个中原的旱灾,所有人都印象深刻,那一年曹操还在和吕布争斗,谷物涨到五十余万钱一斛,兖州境内据事后同居饿死的百姓数以十万计数!当时饿殍遍野,人竞相食的惨状仿佛至今还历历在目!这么大一场灾荒,要说河北没有一个人饿死,那荀彧是无论如何不肯相信的!

    谁料崔琰斩钉截铁的道:“那可不?我还能欺瞒各位先生不成?当时因为我家主公提前半年就开始大兴水利,蓄养鸡鸭以治蝗虫,是以虽遇灾年,冀州的粮食收成仍能保持在六成左右!而且主公此前又先后从幽州、徐州购进粮草上百万斛,纵有受灾严重的郡县,也能调度到足够多的粮食赈济灾民,如此七拼八凑,终于渡过了这个关头!”

    见众人皆面露惊讶之色,崔琰心中不由生出一丝得意,河北这些年超卓的政绩有目共睹,在同行面前展示这些政治上的成果,崔琰心中难免会有一些优越性!

    崔琰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道:“对了,还有一事!那时候蝗虫漫天,主公亲自带着全冀州的军官将吏一起治蝗,日以继夜,不眠不休,还第一个带头吃蝗虫!说来这蝗虫还真是难得的美味呢,我家主公总是会做些出人意料的事情!”

    “竟有此事?”荀攸等人顿时愣了,要知道这时候的人都把蝗灾看做是天灾,是老天发怒惩治世间的百姓,谁敢违逆上天的意志,难道不怕天神怪罪吗?难道张辽就不怕上天的报应?

    此时荀攸几个也多对文远是神仙下凡的民间传言有所耳闻,听了崔琰的话俱各惊疑不定。

    “修渠数百里,只为救活百姓,真仁德爱民之主也”唯独荀彧感叹一声,他精研儒家治国之道,很受孟子民贵君轻理论的熏陶,虽出身豪族,对百姓还是有怜悯同情之心的,自打进入冀州之后一路所看到的风物,冀州百姓所过的生活,由不得他不感慨万千,什么是盛世?这就是他新募中的盛世了!而自己坚持的东西难道是错的吗?

    看着这些人的惊讶表现,崔琰心中暗爽,心忖道:“嘿嘿,这还只是刚刚开始呢,更让你们更吃惊!日后你们看的多了,对我家主公就会了解的更多了”这还没到邺都呢,邺都里的盛景,大陆泽畔的连片的匠坊、书院、下曲阳的兵营,英魂冢等见识过了这些,只怕荀彧他们到时候会更震惊!

    就在崔琰领着荀彧一行慢悠悠的游览冀州的时候,文远已经领着得胜之兵班师回到了邺都

    离城三十里外,数以万计的河北军正排成整齐的队列雄赳赳,气昂昂的迈步前行!

    本来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文远他们昨天傍晚就能赶回邺都,可是因为天子听闻大将军班师,欲亲自出城迎接,犒赏三军有功将士,文远特意在离邺城三十里外的地方扎下行营,命军士们擦亮铠甲兵器,整理仪仗仪容,如此好生准备了一番,今日一早才继续前行!

    十余万战兵队伍,排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兵甲锃亮,旗帜鲜明,就这样在邺都南面的官道上行进着,乍一眼看去气势雄浑,真是不可多得的威武之师!

    外行人看门道只能看出这只兵马威武雄壮,不可轻侮,可如果是内行人仔细观察就能看出,这队列气势并非是表面上那么简单!这长长的绵延二十余里多大十数万人的队伍,除了整齐的踏步声,甲叶碰撞发出的清脆交鸣,竟连一点多余的嘈杂声音都没有!而且这些人每十人为一排,举目望去就如十道笔直的线条直到远方,似乎不仅前后左右间隔相等,两千多人连动作都是一样!宛如一个整体,仅仅从队列上就能看出这支军队平日里的训练就能猜想出,这支军队平日的训练有多么严酷!

    “弟兄们,把你们的精气神都给我拿出来!天子现在就在邺城南门外亲迎咱们!你们的亲人也在城门外等着你们团聚!记着,咱们是得胜之兵!今天就让天子、朝臣、邺都的百姓看看咱河北军的威风!”今天的文远身穿着一副黄金明光甲,头戴黄金盔,手绰祖龙戟,跨骑流星驹,全身披挂。走在队列之外大声的喊着话!

    本来这个伙计是由麾下各部曲的将领来干的,不过今天文远的心情特别振奋,就把督促玄缨卫的工作从高顺、越兮手头上抢下。

    “嗷嗷嗷!”事实上玄缨卫从来不需要督促,荣耀即是这支王牌军队的生命!他们所想的所做的只是在不断给头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