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第3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此时孙策身后一副江南美人气质的绝色女子,正是他的夫人,三国时代有名的美女姐妹花之一——大乔!

    大乔小乔是孙策去年攻打皖城时偶然间遇见的,一见之下惊为天人,立即派人去强向乔国老求亲,而且孙策这方面还是挺够义气的,美色在前,并没有忘了自己的发小周瑜,乔国老迫于孙策的强势,只得答应将二女嫁出去。

    好在孙策、周瑜都是懂得怜香惜玉之人,成婚之后,小日子过得还算甜蜜。

    夫妻二人正叙着私话的时候,突然门外一侍者走入,道:“主公,张昭、周瑜二位大人在外面求见。”

    孙策一笑道:“这个公瑾,成了亲之后倒知道见外了,好,我这就过去”说罢拍了拍大乔的香肩,又对着镜子照了照,确定满意之后才大步流星的走出内堂。

    “子布、公瑾!二位联袂前来,定是有什么大事吧,说来听听!”一入外堂,孙策就大马金刀的坐在主位上道。他虽有重视自己容貌的癖好,但是在处理大事的时候,却胸襟广阔、气度雄浑,作战时更是勇烈如虎,身先士卒。很难想象一个人的性格竟然会有这么多的迥然不同的方面。

    周瑜道:“主公,张辽遣步骘为使来见主公,人已过了江东,估计明日就要赶到吴郡,我命人在后面引着,先一步来吴郡报信。”

    “步骘是谁?”孙策愣了一下道,不过他相比这个,他更关心步骘的来意!“可曾探听到张辽派步骘前来的目的?”

    张昭道:“步骘是徐州淮阴人,没什么名气,不过据说十六七岁就被张辽征辟为从事,张辽能派他来,应该还是有些才学的”

    张昭也是徐州人,而且身为孙策麾下文官之后,他显然对天下文人更熟悉。

    周瑜则是接过孙策话头道:“不大清楚,此人年纪虽轻,口风却把的很紧!不过细作前日刚刚来报,张辽前日轻骑奔袭徐州,河北军一月内两败刘备,如今已据有徐州之地!刘备败亡之速,委实令人心悸!步骘此来莫非是来向主公示威的?”

    孙策摇头道:“只怕不会只是那么简单吧,我有一种预感,应该会有什么大事发生!”

    三人闷头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孙策面色道:“瞎猜无益,还是先看看步骘来了怎么说再做定论吧,无论如何,绝不可让张辽小觑了我江东的实力”

    翌日,步骘来到吴郡,孙策命张昭引江东文官出城十里迎接,沿途命程普、黄盖、韩当、凌操等各领精锐兵卒沿途护送。

    一路上,步骘见江东人马旗帜鲜明,阵列整齐,军士兵甲精良,武器锋利已猜出孙策有立威之意,只是故作不知,一副泰然自若神色,令引他前来的张昭暗暗称奇。

    张昭笑问道:“子山贤弟,你看我江东健儿之雄壮,可否媲美河北军?”

    步骘年少,张昭足足大了他快二十岁,而且是江东文臣之首,虽然步骘是代表大将军的使臣,不过张昭叫他一声老弟也算客气了。

    步骘不卑不亢道:“吴侯治军严明,有祖上之风,着实令在下钦佩!有此等虎狼之师,也难怪吴侯能扫荡江东,虎吞六郡!只是大将军曾有言,善于用兵者,能百战而不殆,首在军纪,次在军心,若将士闻战而喜,上阵奋勇杀敌,勇于前而耻于后,此等军队方能为无敌之师也!”

    步骘在文远麾下已经有些年头,深知河北军最不同于天下诸侯麾下军队的便是军心,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河北军拥有强大的战斗意志和凝聚力,此前河北军对外征战,虽也常有败绩,却很少有士卒投降,这是步骘在别的军队中很少看到的。

    至于军纪军令、装备待遇,这些都是一支军队最基本的东西。

    他虽明着称赞江东军士,其实心中却是不以为然的,这些临时抽调出来的精兵看着雄壮有什么用,又不是拉出来搞仪仗队,士卒个人的战斗力终归是有个极限,真正上了战场,还是要靠悍不畏死的战意!

    张昭显然听出了步骘话中的深意,倒也再不敢小觑这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才俊。

    说话间,张昭领着步骘已经来到吴郡城下,孙策自领着麾下一干文武大臣出城相迎,当真是文的儒雅,武的雄壮,步骘见孙策短短几年时间就聚拢了这么多人才,也是暗暗留心。看来这孙策,必非久居人下的当时英雄呢!

021周郎对策() 
“淮阴步骘拜见吴侯!”见到孙策,步骘忙迎上前去恭恭敬敬施了一礼。

    “子山先生快快免礼!”孙策一夜没有睡好,不过仍显得颇有活力,大笑着大步上前将步骘搀扶起,寒暄问候一阵,又将步骘引荐给江东众文武认识,两家之前其实私下里有种合作的默契,文远挥兵征西的时候,孙策也攻打反张辽联盟的刘表,所以关系上还是比较亲密的。

    好一会,步骘才与众江东英杰叙礼毕,这个过程中江东众人一直仔细观察着步骘,发现其虽然年纪轻轻,且身处众多名士勇将之中,表现仍不卑不亢,举止镇定得体,众人皆暗暗赞叹,不敢小觑。

    叙礼毕,孙策将步骘请入府衙之中,命人摆开筵席,酒过三巡之后,这才进入正题。

    只见步骘取出一封书信道:“吴侯,此乃大将军托送来的亲笔手书,请大将军过目。”

    孙策打开一看,面色微微一变,只见书信上写道:“辽近承帝命,奉词伐罪。旄麾东指,刘备束手;徐州百姓,望风归顺。今统雄兵百万,上将千员,欲与将军会猎于许昌,共伐曹操,同分土地,永结盟好。幸勿观望,速赐回音!”

    “袭击许昌!?张辽好厉害的算计!”孙策面色一变暗自心忖,这一招釜底抽薪可是够狠的啊!如今曹操兵马尽在官渡,自己若是出兵,与河北军前后夹击,曹操首尾不能相顾,必败无疑!

    只是这封信的内容,也着实霸道了些吧,孙策看着虽然心底颇有些不服气,却也不敢表现出不满的情绪。

    不管怎么说,他张辽是有本钱骄傲的,雄踞六州之地,雄兵百万,上将千员,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些压倒性的优势,有哪一样是自己所能比的?饶是孙策胸怀大志,看了张辽如此一封霸气侧漏的书信,也不禁一阵气沮。

    “大丈夫当如是!”不过孙策又岂是轻易服输之人?转瞬间就调整好情绪,笑笑问道:“我若发兵攻许昌,不知大将军”

    步骘虽小,却是个玲珑剔透之人,闻言顿知其意,低声道:“大将军许诺,若能击灭曹操,事后愿与吴侯平分豫州、淮泗之地”

    “张辽好大的手笔!”孙策心中一跳,并没有回答,只是低头沉吟。

    过了一会,孙策正色道:“此事关系重大,需容我与帐下文武细作商议。”当下按下书信之事不提,令众文武好生作陪,席散后送步骘入馆驿歇息。然后才召集众文武商议。

    孙策扫视众人道:“各位说说看吧,今日张辽派步骘送来的这封书信,各位以为该如何应对?”经过这些年的征战,孙策麾下除了原本父亲麾下的旧部程普、韩当、黄盖等人,还多了张昭、张纮、周瑜、吕范、虞翻、顾雍等等二十余名大小将吏,手下可谓人才济济。

    看着堂上这么多手下,孙策心中的阴霾才稍稍散去。

    酒席之上,孙策一直在纠结着一个问题,发兵,还是不发兵!一直到现在,孙策一直仍拿不定注意。

    发兵攻许昌,对本来就处于劣势的曹操来说绝对是致命的打击,曹操可以说必败无疑。不过曹操战败符合孙策的利益吗?孙策当然想看着中原两大豪强能够长久的对峙下去,最好能拼个两败俱伤,自己好在江东坐收渔翁之利。

    可是这终归只是孙策不切实际的幻想罢了,想保持中立哪有那么容易?河北军如今已经形成席卷天下之势,不到两个月,就横扫徐州刘备,这件事情即便孙策看得都心悸不已!曹操的实力虽然不弱,不过和河北军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如果这个时候自己不遵从张辽的意愿,万一张辽击败了曹操之后,转向江东,那自己在江东辛苦打下的基业会不会

    那要是出兵帮助曹操呢?孙策和曹操又没有什么交情?帮着他能有什么好处?况且当初轰轰烈烈的反张辽联盟几路联军都被张辽个个击破,现在加上江东兵马,又有多大意义?

    所以这半天一来,一向果断的孙策也不禁陷入了犹豫当中,他实在不敢随便的做出选择,毕竟,这选择关乎着整个江东的命运!

    张昭道:“主公,张辽拥百万之众,借天子之名以征四方,以顺讨逆,天下无人可与之争锋也,为今之计只能虚以为蛇,可顺而不可拒,若能击灭了曹操,平分豫州、淮泗之地,我江东实力大涨,日后或能有与其一战之力!”

    众人皆点头赞同此理。

    孙策默然无言,待众人散去,独留下周瑜对策。

    二人自小一起长大,名为君臣,实为兄弟,孙策也就不拐弯抹角了,直接开门见山道:“公瑾也以为应答应张辽共击曹操吗?”

    周瑜早知孙策心意,虽面有难色,仍不假思索道:“为今之计,也只有这一条路暂时保得江东了。”

    孙策勃然而起,咆哮道:“暂时?我要暂时的安全有什么用,我要的是江东万世之基!张辽吞并曹操之后,难道就能保证不对我江东生出觊觎之心?”他如此作色,显然是今日心中承担了太多的压力!

    不过这份压力孙策也只能在周瑜面前宣泄,因为只有周瑜,才是他最信任的生死兄弟!

    周瑜看着孙策如此暴怒,脸上并没有露出惊异,他很了解孙策,孙策就像一头高傲的猛虎,他拥有称王称霸的雄心,让他承受张辽一而再再而三的征召利用,让他这头江东猛虎低下高傲的头,周瑜很清楚这有多不容易。

    但是另一方面,成大事者需不拘小节,如果跨不过这道坎去,孙策只怕永远都不会是张辽的对手

    所以周瑜并没有劝,而是静静等待着孙策冷静下去

    终于,在发泄了一会之后,孙策渐渐冷静下来,不过仍面含如冰道:“公瑾以为,官渡一战,谁能取得胜利?”

    “张辽。”周瑜的回答很简短,他不需要解释,因为他相信孙策知道原因。

022曹操的应对() 
孙策又问道:“若我发兵助曹操,可有机会挽回曹操败局?”打心眼里,孙策是不希望曹操这么快灭亡的,所以他下意识的问出这一句。

    周瑜面色凝重的摇了摇头道:“河北军士骁锐之名天下尽知,自张辽起兵以来,天下无人能当其锋锐!曹操兵马虽精,遇上河北军也屡屡不敌,而我江东兵马善于水战,水上作战倒也不惧,只是陆上交战却非我长项,即便与曹操合力,江东子弟弃舟上岸,只怕多半也非张辽之敌”

    顿了一顿,周瑜又道:“所以当下咱们只有答应张辽,抢夺曹操的地盘拼力扩充实力以作久计,待日后中原有变,在起兵北伐,现在与张辽对立,绝非理智之举!”

    孙策默然点头,周瑜所言其实早在他意料之内,只不过是他不想轻易接受这么个现实罢了。现在的他既然已经冷静下来,就必须为江东大局考虑。若是自己发兵助曹操有望胜利倒也罢了,不过现在是自己出兵也于事无补,那自己没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