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第3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哥,你就会取笑人家!看我不教训教训你!”那女护卫俏脸一红娇嗔道,绰起鞍侧银枪,拨转马头一枪向马超刺来,这一枪又快又稳,直指马超右肩!若是有行家在旁,只这一枪,就让人看出女护卫身手不凡!

    “小妹!”马超反应如电,身形一仰闪开来枪,不过那女护卫得理不让人,枪杆一坠,直向马超胸口砸来!两人本是交错而过,接触本在电光火石之间,女护卫有如此变招已属不易,但是马超的反应更快!

    只见马超的身子弯成一个弓形,脚下使力一夹马腹,战马与他心意相通,后蹄蹬踏急窜向前!女护卫的枪杆子擦着马屁股砸了个空。

    这女护卫巾帼不让须眉,见两招都被马超躲过,仍不罢休,娇喝一声:“再来!”

    “云禄别闹了好不好!”马超这次苦笑着也绰起亮银枪,他知道自己这亲妹妹实在是个女中豪杰,自小不爱脂粉女工,却喜欢舞刀弄剑,偏偏她还真是个练武的奇才,小小年纪枪法骑射俱臻一流境界,茂陵马家这一辈的年轻翘楚之中,也就数自己还能胜得过她,就是武艺不俗的族弟马岱,也经常被她修理着玩。

    “谁叫你取笑我,今天非得给你点厉害看看!”马云禄杏眼含羞,手上却一点情面也不留,枪法精妙,绵密如雨,压的马超竟一时说不出话来!

    不过马超是什么人?岂能被一女子所败?认真应对之后,只十余合,渐渐就把局面扳了回来。

    二人转眼之间交手了三十余合,马云禄见奈何不得马超,枪势一收,气鼓鼓的纵马离开,斗上那么久,虽说马超存心让着妹妹,守多攻少,不过一个女子能有如此身手也不一般。

    马超纵马急追道:“小妹,别那么大的火气嘛!人我都带你见了,你不对大哥说声谢谢,还甩这么一顿脾气,是什么道理嘛?”

    马云禄情知不是兄长对手,甩了甩手,就是不搭谗。

    马超哄了几句,见马云禄正在羞气头上,也不多言,只是并骑走在马云禄身边。

    马云禄气恼一阵,似乎又想起了什么事情,不语一阵后抬头问道:“哥,你说张辽的武艺真像传闻中的那么厉害?”

    马超心中暗暗一笑,脸上却一副正色道:“应该是吧,听说当年虎牢关的时候,他便能与吕布打成平手,这武艺嘛”说着说着,马超的心情倒真的凝肃起来。

    和吕布那一战,虽然因为之前已经和太史慈交手一番、座下战马又与吕布的赤兔差的很远。马超输得虽有些不服,但是败了就是败了,马超内心自知与吕布相比终究是差了一线。

    沉默了一阵,马超笑道:“小妹,你一向眼光太高,凡夫俗子都不能入你法眼,以前父亲对你太溺爱,所以到了这个年纪还没有婚配”自己妹妹生的天姿国色,性子爽朗又武艺不凡,关中名门为了求亲不知踢烂了马家多少副门槛,不过马云禄自视甚高,马家上下对她都极为溺爱,从未逼她做不想做的事情,所以她的婚事才拖到此事仍悬而未决。

    马云禄闻言虽脸上有些羞红,杏目中却闪过一抹豪气,道:“我马云禄好歹也是伏波将军的后人,又岂是凡夫俗子所能匹配的?就算是要嫁,也要嫁给当时的真英雄,真豪杰!”

    “那你就说说,对张辽的印象如何呢?张辽的长相、武艺皆是上上之选,今日一见可达到你的心愿?”马超笑着追问道,他此次破例将马云禄带在身边,固然是有给妹妹找个好婆家的意思,但是私下里又何尝没有打着别的算盘。

    作为一方诸侯,马超同样不能免俗要考虑自己的势力生存、发展,如果妹妹能和张辽结成姻亲,自己就接连了河北军这个强大的外援,日后和韩遂争夺关中,便能先立于不败之地了!

    马云禄俏脸一红没有回答,而是岔开话题道:“这人尽会胡吹大气,如哥哥这般长相、武艺的我以前还从没有见过,他勉强算一个也就罢了!他所说的那个赵云赵子龙,当真有那么厉害?”

    “或许有吧,我听说过此人,可是张辽麾下最倚重的大将呢!”马超想了想道。不过他嘴上虽这么说,脸上却颇不以为然,俗话说文人相轻,武艺达到顶尖之列,彼此难免也是不服气的。

    “这世上当真有如兄长这般的人中龙凤吗?有机会我倒要去瞧瞧!”

    听马超这么说,马云禄便低头不语,似乎是在凭空想象着这个张辽所说的相貌武艺皆在顶尖之列的这个人究竟长什么样?

    马超见妹妹不语,只道她正在往这方面想,也没打扰,领着众人一路向西去了。

    因为茂陵距离长安还有三百余里,骑兵奔驰也需两天功夫,当夜,众人就在途中搭了营帐,深夜时分,一个高瘦苗条的身影悄悄牵马摸出营帐,直到第二天一早醒来,马超才发现妹妹的帐篷里早就空空如也,只留下了一张字条

148基础规划() 
俗话说归心似箭,但凡是走在回家的路上,人心难免都是有些急切的,文远此时便也是如此。来到这个时代已经有些年头了,文远已经完完全全适应了这里,甚至有时候一觉醒来,都会怀疑自己的前世只不过是自己的一场梦而已,如果不是自己脑子里那些前世的知识和阅历。文远真的会以为自己就是张辽,而非那个前世在生活了快二十年的屌丝青年。

    现在的文远,已经把自己融入到这个时代,有家、有业、有妻、有子,这些都深深的羁绊这自己,文远已经不想离开。算起来文远经历过的战事也已经有不少了,出征在外早已是家常便饭,可是每次打完仗,文远回家的心情反倒越来越急切。

    而随着地盘的扩大,离家也越来越远,以后的战事往往会拖的越来越长,就像此次远征关中,虽然前后只用了大半年时间,只是耽搁在路上的前后就有三个月。

    走在关中的地面上倒还好,长安周边有秦汉以来黄土夯成的笔直驰道,走在平整宽阔的驰道上,战马可以放开速度奔驰,辎车的速度也能有显著的提高。可是一出了潼关,路况就变的明显凸凹不平起来,对行军速度有不小的影响。

    交通,作为前世之人,文远当然知道交通无论对寻常百姓,还是国家权力机构都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前世文远小时候就听说过“要致富,先修路”的老俗语。

    便捷的交通,既便于老百姓出行,也利于商品的流通,而对于国家政权,如果遇到突发的天灾,兵祸,也能及时的做出反应。就像河北军此次西征,就有大把的时间消耗在路上。

    所以在路上,文远经过一番深思思虑之后决定,此次等回到冀州之后,就发动百姓修路。

    修路可不是一件小事情,耗资巨万不说,还能动员太多的劳力,以文远如今的财力,和河北四州的人力,也是个不小的负担,不敢一下子把摊子铺得太大。

    文远找人专门计算过,初步的计划,先是向南经由河内铺通由邺都通往洛阳的道路,向北则直抵幽州蓟县,将幽州、司隶与冀州连通。此一项工程南北接近两千里,路基计划高一丈,宽八丈,可六辆马车并行,此项工程,需要耗时五年,动员至少二十万丁口,消耗钱粮更是不可计数,可称得上是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

    五年之后,文远还会再增修西到晋阳、东到临淄的驰道。只是暂时考虑财政上的实际状况,才没有一并实行。

    对于文远想要发起的这个工程,帐下文武并不是一致的赞同,兴修驰道,需要动员大批的劳役,不少人认为这是取祸之道。昔年秦帝国盛极一时,便因为大批征发劳役,修长城、修骊山陵,大兴土木,才致使民不聊生,二世而亡。魏晋之后的大隋帝国,也因为开挖京杭运河,搞得天怒人怨,仅仅持续了一段短暂的统一,就陷入纷乱的割据乱世之中。

    这些例子,道理文远都懂,但文远的看法则与众人不同,秦始皇和隋炀帝虽然被后世称为暴君,但是二人的功业也同样不容否定,万里长城,京杭运河,直到千百年后,对中原百姓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况且文远并非是那种不计后果,一意孤行的独夫,修路的事情文远经过仔细的考虑创新,虽然会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负担,不过相比之下,好处还是巨大的。

    首先,如今河北四州归于文远治下的百姓有八百余万口,战辅兵五六十万兵众,而且其中有一大半是需要从事生产的半职业辅兵,只要错开农时开工,征召劳役并没有太大难度。

    秦代征发劳役兴建的工程,多是为朝廷专用,而未曾考虑民生,文远的想法则不同,道路修好以后,除了官府使用,还可作商用、民用等多种用途。对商家来说,可以促进商品更好的流通,对老百姓的出行也有便利之处。

    尤其是商用一途让文远相当看重,华夏自古便有重农抑商的传统,商业的好处,恐怕这举世之中,也只有文远这个前世之人看得最透。

    商业可以让地方上互通有无,促进社会进步、百姓富庶,而且在文远看来,商业更可以松解华夏民族对土地的依赖性,这些年在文远的刻意扶持之下,以中山甄家为首的河北地方大族已经渐渐脱离了农业生产,开始专一从事商业,并且从中获利颇丰,家族事业扩展迅速。

    有甄俨这些人的表率作用,许多小家族也跟风而起,并且有不少人尝到了经商的甜头。商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工业、制造业、服务业的进步,如今的河北,工商业规模比之以往扩大了许多倍,商铺、工坊、客栈如雨后春笋一般建成,虽然未必有多发达,但至少比以前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且其中文远最看重的,还是一种全新观念的形成!

    这种观念相比以往重农抑商的落后理念,可谓前进了一大步!也算是文远为华夏民族更快更好的发展进步,添加了一剂很重要的助推剂!

    除了对发展商业意义重大,还有一点好处文远无法拒绝。那就是稳定民生。

    如今正值乱世,天下到处是无家可归、没有饭吃的流民。哪里能让他们活下去,他们就会游荡到何处。此前,文远在河北征发丁口服工役,并不是强制无偿的,除了供给劳力饭食,有时还会发给一部分薪酬。这个规矩早已天下尽知,文远此时若是宣布修路,只怕天下间无生计可依的流民,都会挤破头往河北涌。如此非但可以聚敛人口,还能一举两得,达到削弱各方诸侯的作用!

    所以修路在文远开来是势在必行!

    因为筹划着如何修路,一路上倒也不算无聊,大军不知不觉就走了十几日,通过函谷关进入河南境界。按照事先预定好的路线,大军路过洛阳,并不做过多停留,由孟津渡河北上返回邺都。

149江东之变() 
此次征西,河北军伤亡不少,各营的兵马损失都需要补足,此外背井离乡在外征了大半个念头,战将士们和文远一样思乡的情绪也特别浓重,毕竟河北军虽然骁锐,却终归是人而不是机器。是人就会有有疲倦懈怠的时候,依着文远的打算,等军士们回到邺都,至少需要休整一段时间才能再次出征。

    此时的函谷关,早已重新纳入河北军的控制之下,吕蒙、颜良在弘农大败张绣之后,张绣立即命令这里的守军撤回宛城,洛阳至长安的道路终于贯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