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末将遵命。”王越恭声道,手一挥几个夜影卫就把刘豹和乌兰古带了下去,有这些精于看守保卫的夜影士兵看着,即便是乌兰古也难逃得出去。

    处理玩刘豹和乌兰古的事情,文远索性就进了白波军帅帐内休息,坐等各部统计上来的战报。

    几个时辰之后,主簿辛毗将一摞战报交到文远手里。

    今日一战,文远可以说是胜的酣畅淋漓,一举突入贼兵寨中,把白波贼的营寨搅得个翻天覆地!十余万白波贼前后抵抗了还不到一个时辰,就开始崩溃,被自家的败兵挟裹着四散逃逸。倒是追亡逐北耗费了冀州军很大的时间和气力。

    截至目前,己方将领中仍有徐晃、魏延等数员将领仍追杀白波败兵未归,不过仅仅是现在各部报上来的斩获数字就让文远禁不住一阵窃喜。

    此一战,共斩首一万余级,俘虏贼众四万余人,余众皆四散逃逸,此外此战共缴获粮草十余万斛,马四千余匹,铁甲五百余副,弓八千余张、其余军资器械不可胜计。

    巨大的缴获数字面前,冀州军的伤亡却微乎其微。大半日的激战,冀州军伤亡不过两千余人。这仿佛是文远自对抗袁绍以来所遇到的最轻松的一场战役!

    想想也是,袁绍麾下军士素来雄壮,张燕虽名为贼寇,却治军极严,麾下也有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匈奴骑兵倒是难得的精锐,不过人数实在太少,在营寨内又难以发挥机动性的优势,所以并没有给文远带来很大的麻烦。

    而此次文远的主要对手白波贼,虽有十万之众,却也只是十万只知道逃命,被吓破了胆子的盗匪而已。对付这种乌合之众,又是出其不意的发动奇袭,这样的结果也在情理之内。

    不管怎么说,原本破釜沉舟,准备三天解决白波贼的文远只用了一天时间就解决了截断后路的十万白波贼众,终于扭转了不利的形势,接下来就只剩下击败张燕的八万大军就行了。

    就在文远准备调转矛头指向张燕的时候,张燕也在战战兢兢的渡过了这漫长的一天。

    入夜,张燕坐立不安的在大帐中来回走动着,时而慨叹,时而皱眉。

    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整整一天,冀州军都没有对黑山军发动攻击!

    这样的结果起初让张燕既心忧又窃喜,喜的是两天大战,麾下黑山军元气大损,几乎已经濒临崩溃,而此时步战恰好给了自己麾下部众难得的喘息机会。

    忧的是他此前已经看出冀州军有意尽快结束战斗,第二天就不惜发起全面攻击,若不是天色已晚,只怕黑山军第二天就顶不住冀州兵的猛攻,这一点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而冀州军第三天突然不战,白白错过大好时机,这一点实在有违常理。

    难道张辽已经发现自己邀他在此约战的秘密?

    按道理说张燕这个时候应该出兵试探一下冀州军底细的,可是昨日冀州军展现出的可怕战力令张燕始终心有余悸,生怕再次开战,麾下兵马被当头一棒而溃退。

    于是张燕就在这种患得患失的情绪当中,浪费了最宝贵的一天时间,等反应过来时,已经错失了大好良机!

    张燕也是心思敏锐之人,见情况如此反常,心中渐渐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不祥的预感越来越强烈!终于

    半夜,郭大贤带着一个浑身血污的黑山军士前来,还没入帐,就惊声叫道:“主公,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张燕因为忧心战事根本就没有睡下,闻言心里咯噔一声,噌的起身迎了出来道:“发生了什么事?孙老四,你不跟着孙轻,怎么来到此处?难道?”

    张燕一看到那个浑身血迹斑斑,身负重伤的士兵,不禁惊呼一声!这个孙老四张燕认识,是孙轻手下的一个亲兵。孙轻被自己派去联络河东白波贼众,如今一见到孙老四,显然已经意识到究竟发生了什么,噔噔噔倒退数步,险些跌倒在地下。

052北上!北上!() 
“大帅!”孙老四一见到张燕,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涕泪横流道:“大帅啊!完了,全完了!孙轻已经被张辽部将魏延所杀,十万白波贼众已经一败涂地,逃回河东去了!”孙老四哭诉着,将冀州军如何奇袭白波军大营,白波贼溃不成军,大败亏输的事情一一说于张燕听,黑山军发迹于太行山麓,山道、小路对他们来说有如通途,孙老四侥幸逃过冀州军追杀之后,翻山越岭,赶了几十里山路,终于在夜半时分赶到张燕的黑山军大营。

    “你所说的可是实情?十万大军啊,怎么可能连一天撑不住?”虽然已经猜测到情势可能恶劣到这种地步,但是张燕实在不愿意相信孙老四说的是实情,十万白波军,一天之内被杀的惨败,不仅是河东白波损失惨重,连张燕最后反败为胜的希望也彻底破灭了。

    张燕仰天长叹道:“难道天要灭我张燕么?这下一步,该怎么走?”

    郭大贤急劝谏道:“大帅切不可灰心丧气啊,白波贼众虽不足以成事,然我大军尚有十万骁勇士卒可堪一战,张辽纵然想灭我黑山,也要掂量掂量有没有那么大的胃口。眼下冀州军既已不可战胜,我军不如暂且退兵,回晋阳固守,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日后若有机会,再作良图不迟。”

    郭大贤的一番话确实是张燕眼下的唯一选择了,眼下张辽大破白波,冀州军士气正盛,此时留下来,黑山军必然落得和白波军一样的下场,当务之急,只有退兵!

    张燕也是行事果断之人,一旦采纳郭大贤的建议,立即雷厉风行,连夜令部众退兵。等第二日太史慈察觉不对时派哨骑前去哨探时,张燕早已经走了一天,绵延数里的大寨已经成了一座空营。

    太史慈不知真假,未敢率兵追赶,却有一人料定张燕是不敌败走,此人便是田丰。

    张燕主力来到长子城下,汇合围城的军士继续北行,长子之围一解,田丰立即令三千上党兵杀出,追着张燕的屁股狠狠杀戮一通,张燕不敢恋战,急慌慌的退走,又折损了许多兵马,丢弃了不少辎重。

    田丰终于一解被围之气,一面引得胜兵马回营,一面派信使告知文远张燕已经退兵。

    击溃白波贼之后,文远在白波大营休整了三日。

    这三天,文远可以说是忙昏了头,安抚降兵,加上清点缴获来的白波贼粮草辎重,一大堆的事务等着文远处理,一这几日他几乎是忙昏了头,直到太史慈传来张燕退兵的消息想起北面还有张燕未定。

    击败十万白波之后,冀州军士气大涨,气势如虹,此时不乘胜追击张燕,更待何时?所以文远一听说张燕退兵,文远立即决定放下手头上所有琐碎的事情。

    第四日,文远令全军拔寨而起,向北和留守大营的太史慈合兵一处后,北上追击张燕!

    经过和白波一战之后,连带降服的四万余正辅兵马,文远一共聚集了九万余众,单从数量上已经和张燕的黑山军持平。不过四万降卒可是一个很大的累赘。这些贼寇纯粹是一群乌合之众,打仗没有一点作用,拖后腿却一个比一个行。

    有他们在,文远哪里能提高速度,越追反倒越远,只能任凭张燕轻松退走。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宣慰佐吏对降服的数万白波贼晓以大义,许以活命。白波降众见文远非但不杀他们,还给予饭食果腹,一个个激动的感激涕零,很多降兵都要求加入冀州军中。

    若是换做平时,这群乌合之众文远一个懒得收,可是怕放了他们离去祸害治下百姓,文远只能将他们暂时编入辅兵之中。

    至于以后,这四万多人还是能挑选出一两万青壮的,假以时日等他们通过了冀州军严格的军事训练,倒也不难成为合格的士兵。

    只是如此臃肿的编制,冀州兵自然无法提起速度,文远生怕降卒生出乱子,也不敢轻易分兵,只领着九万余众慢吞吞的日行三十里,花了五天工夫才赶到长子城。

    随着张燕退兵,围困长子的两万黑山军也已随张燕退走,文远到了城下,田丰亲自领着上党众将出城相迎。

    看着残破的长子城墙,以及为了守住郡城瘦了一圈的田丰,文远心中感慨万千,一把将作势欲拜的田丰扶起,深深向他鞠了一躬!

    田丰惊道:“罪臣有负主公所托,早已羞愧的无地自容,主公你这是?”

    文远正色道:“上党不失,元皓先生当居首功,又闻攻城前后,上党郡杀敌甚众,先生何罪之有?若无元皓先生守住此城,我大军此来,也必死无葬身之地了!”

    不得不说,此次能击退张燕的大举入侵,田丰确实功劳不小。他以不到一万人马,抵挡住张燕十余万人的疯狂攻城,若是长子失守,张燕据此坚城抵挡住冀州兵锋,再与白波贼前后夹击被截断归路的冀州军,那时候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呢!

    只可惜先是长子军民的顽强,后是冀州军的骁勇,彻底粉碎了张燕的图谋,眼下时势运转,张燕再想反叛扳倒文远,已经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不过文远的大度,还是令田丰等上党官员感激涕零,文远挽着田丰之手进到长子城中之后,田丰似乎早就准备好了似的,给文远献上一条计谋。

    只听田丰道:“主公,张燕此次受挫退回晋阳,军士丧胆,再不敢与我军争锋。主公可尽起精兵攻打晋阳,张燕不敢出城,定会闭门不出,到时主公将晋阳团团围住,绝其粮草供应,时间一长,张燕定然支撑不住,此时再遣一舌辩之士前去,动之以情,如此我料张燕必定降服!”

    文远闻言眼睛一亮,赞叹道:“元皓不愧有张良、陈平之才!得先生相助,我真是三生有幸啊!我这便命人传令大军在晋阳城下聚首,到时就依先生之计执行!”

053兴平元年的那些事() 
进入十一月,天气已经十分寒冷,文远令郝昭守上党,董昭领兵回河内,亲提六万大军踏雪出征,浩浩荡荡一路收复壶关、襄垣、屯留、涅县等之前被黑山占据的县邑,兵不血刃连克阳邑、榆次二城。长驱直入杀至太原郡治晋阳城下,张燕果然不敢应战,八万兵马困守于晋阳城不出。

    文远也不攻打,只是将晋阳团团围住,断绝晋阳与外界的一切联系,而后坐等各路军马齐集晋阳城。

    十一月中,麴义、徐庶领三万兵出井陉,于张辽合兵一处。

    十一月末,赵云接到文远军令,出壶关,尽集于晋阳城,自此,晋阳城外汇集了文远全数精锐,精兵强将悉数到场,正辅兵马家在一起,足有十万之众!

    “咯吱咯吱”踩着后达盈尺厚的积雪,张燕一步步走上晋阳高高的城楼,也不知道是冻的还是担心的,他的脸色有些发青,看向城外,眼神中泛起浓浓的担忧。

    晋阳城外,白皑皑的一片坚固营寨将长四里,宽三里的晋阳城围得水泄不通。举目望去视线中全部是一片耀目的白色,旷野上人烟绝迹,连围在城外的冀州军也老老实实的呆在帐中,根本看不到一个人影。城头上,上党三五成群的围坐在背风处,升起火堆御寒。士兵吸气咒骂老天的声音不时传入张燕耳中。

    “大帅”

    “拜见大帅”士兵们见到张燕走来,一个个站起行礼。

    看着这些衣衫单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