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第1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念至此,张燕眼中闪过一抹灰败,意兴索然的摆手道:“退兵!退兵!”

    黑山军潮水般的退去了,骁骑营也并没有追赶,他们四天赶了九百里路,体力早就已经接近极限了,许多士兵大腿内侧的肉已经磨的稀烂,能支撑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了。

    张燕一言不发满脸阴沉的回到营中,身边亲卫早就将己方的伤亡人数报到张燕手上。张燕只是看了一眼,怒哼一声将报告摔在地上。

    今日一战,本来是张燕以有心算无备,满心以为能够给河内张杨的一万军队一次重创,眼看着张杨就要兵败身亡,不想关键时刻却被徐晃的出现突然搅黄,非但没有能歼灭张杨,部众反倒折损了不少,这种心理上的落差让张燕几乎抓狂!

    更令张燕心情沉入谷底的是,这五千冀州骑兵赶到意味着什么?张辽的大军会什么时候赶到?

    “大帅切莫沮丧啊!别忘了咱们还有后招!”见张燕灰心丧气,小帅郭大贤劝道,主帅是一军之胆魄,若是连张燕都失去信心,后面的仗不打也罢了。

    “后招”张燕的眼前突然闪过一丝光亮,被郭大贤提及,张燕的信心稍稍提振了一些,点头道:“好罢,既然走到这一步,想什么都已经没有了,快马去催促孙轻尽快行事,各部封堵各处要道,切不可放冀州一兵一卒进入长子城!”

    “末将领命!”郭大贤领命去了,张燕眼光深沉的望向西面,眼中一抹狠戾的光芒,喃喃道:“张辽,我承认你麾下的军士确实比我强,但是要是以为我是那么容易对付的那就大错特错了!等着吧,看看接下来的这一击你接不接得了!”

    徐晃这边护送着张杨回到营中,一番紧急救治,终于把张杨从鬼门关前拉了回来,这一次他受伤极重,没有一两个月的休息恢复不了,但是能捡回一条性命已经很值得庆幸了。

    见张杨没有生命危险,徐晃松了一口气,休息一日之后,与董昭合兵一处,继续向北行军。

    上党地势甚高,周围尽是群山环绕,徐晃领着骁骑营前头行路,早有哨骑来报,张燕在前方要道口拦路扎下四座大寨,皆有张燕重兵驻防,骑军哨探周围百里,能通行的道路却找不到一条。

    徐晃亲自前去哨探,果然北上的四条要道上皆被封锁住了,四处大寨,各有一万人马,扎寨之处皆当山道冲要,道路上还到处挖有陷坑,布有鹿角、蒺藜、拒马枪。仅凭徐晃和董昭的这么点人马,根本别想硬闯。

    徐晃见此情状,不禁愁上眉梢,如此险要营寨,若是强攻伤亡一定不少,他素知骁骑营是主公的心头肉,若是伤亡太重,无论如何也对文远交待不了。

    徐晃苦思无计,只得扎下营寨,每日到张燕营前挑战,一面派出兵士四下打柴探路,一面遣人向文远回报。

    就在徐晃被阻在泫氏到上党间的山道前无法前进一步的时候,另一支兵马已经踏上了常山的境地。

    黑山军肆虐过的常山,到处是一片狼藉,除了有城池防护的地方,四里八乡的百姓都已经被黑山贼掠去或者举家逃亡,往往大军行上一两个时辰见不到一个人影,到处是倾颓荒废的屋舍,所过之处一片萧瑟荒凉。

    此时正是十月深秋时节,一阵寒意深深的秋风吹过,树叶潇潇落下,尘土扬起,古道西风,行走在这异乡的土地上,更添军士心中的苍凉。

    几万大军静悄悄的,没有一人开口说话,气氛诡异的有些异常。

037麴义统兵救常山() 
就在这压抑的令人有些窒息的气氛中,终于有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眼前的寂静。萧瑟的秋风之中,一骑飞马赶到这支行路的队伍前方,滚鞍下马冲着一个眼神冷厉,身高臂长的将军禀道:

    “回禀将军,前面十里便是真定了!太守孙大人正在城外等候。”

    “唔!”马上的将军哼哝了一声表示答应,催动战马继续前行。

    马上的将军正是麴义,如今他已经是文远麾下五军中郎将之一,此次更是奉文远之命,领兵三万来救常山。

    “见过麴将军、徐监军,各位将军,几位领兵援手之恩,瑾感激不禁。”行不十里,果见常山太守孙瑾领着常山官吏出南郊相迎,孙瑾和麴义见礼毕,又见过了徐庶、于毒、李大目等一干文武。

    只是在听说于毒、李大目也曾是黑山贼寇时,脸色顿时有些难看。

    也难怪,常山一郡,自张角黄巾起义时就是黑山军活动频繁的区域,其后张燕崛起,常山更如其自家后院一般予取予求,十年时间,常山饱受黑山张燕劫掠欺凌,若说对黑山军不痛恨,除非孙瑾没有血性。

    孙瑾将麴义等人请入真定,设下酒宴款待援兵,酒过三巡,两边开始讨论常山此时情形。

    徐庶问道:“孙太守,之前你派人往邺城求救,怎地这一路上看不到一个黑山贼寇。”麴义素来心高气傲,话一向少,酒席上倒是徐庶说的多些。

    “元直先生,情况是这样的”孙瑾闻言正色道。

    原来黑山小帅王当也是个小心谨慎的将领,此次出兵劫掠也实在是为情势所迫,虽惧于文远军势,但是为了太行山老营二十几万黑山军的家眷,不得不铤而走险劫掠常山。

    不过王当出兵劫掠后就留了个心眼,派出眼线散布于邺城通往常山沿途的必经之路上,一旦发现冀州大军来救,立即退兵进入壶关紧守不出,王当大概是已经收到冀州出兵征讨的消息,这几日在没有四出劫掠,而是领着两万余黑山士卒守住井陉关,常山境地几乎再看不到一个黑山贼兵。

    “具体情况大致就是这样了井陉关乃天下险关,地形险峻,易守难攻,贼将如此狡猾,将军以为当如之奈何?”介绍完常山的现状,孙瑾满脸忧色道,井陉关被黑山军占着,他常山如鲠在喉,黑山军想什么时候出关劫掠就什么时候劫掠,若真是那样他这个常山太守可就作难了。

    “太守的意思是让某打下井陉关?”麴义捻须道。

    孙瑾连连点头道:“正是正是!不知将军可有破关良策?”其实这不是很明显吗?谁愿意有一伙不怀好意的盗寇窥伺在自己身周,只是井陉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关后驻扎有王当的黑山军数万贼众,仅凭此次麴义带来的一万战兵,两万辅兵,若想强攻下来只怕是不可能的事情。

    麴义也低头沉吟着同样的事情,几万人守着井陉关,状况确实有些棘手。不过麴义素来看不起张燕这伙黑山贼众,一排桌案冷哼道:“不就是区区一座险关吗?我明日便领兵前去,看看那个什么王当有什么能耐挡我大兵?”

    孙瑾起初见麴义拍案而起,还道是麴义有什么妙计,一听之下大惊,忙劝解道:“将军需三思而行啊,井陉关乃是天险,飞鸟难渡,若是强攻死伤必定惨重”

    这个时候徐庶突然道:“麴将军、孙太守,不才倒有一计,或可攻破井陉”

    麴义虎目一凝看向徐庶,他都想不到破关的计谋,徐庶竟然能想到,这个不过二十多岁的白面书生难道真有如此才能?

    孙瑾惊喜道:“元直先生有何妙计?”

    徐庶自信一笑,手指于毒和李大目道:“主公,要取井陉关,尽在于、李二位将军身上”徐庶娓娓道来,说的孙瑾惊喜连连,麴义也暗自惊诧,此人竟能出此神鬼莫测之计,看来日后我定不能小觑了天下英雄!

    最后徐庶道:“计划便是如此,此事事关机密,不可与外人知晓,只是或许有些凶险,就看两位将军肯否答应。”

    于毒、李大目慨然拜道:“我二人自入主公帐下,寸功未立,却蒙主公多番照顾,此正是我二人报主公大恩之时,虽死无憾!”

    麴义虽孤傲,却也并非毫无血性,见于、李二人如此豪气,心中不免佩服,当下慨然作色道,“好!两位将军有此胆色,麴义佩服,我敬两位一碗酒,祝将军马到功成!”

    酒席散去,孙瑾送众人出府,因为和徐庶投契,拉住他多说了两句,麴义也不等候,独自出了太守府,骑上马往馆驿而行。

    一路上,麴义一言不发,心中却如波涛汹涌。

    身边一个三十来岁的亲兵看出麴义兴致有些不高,道:“将军,主公究竟是怎么想的?竟让一个二十多岁的黄毛小子做参军!将军领兵十余年,大小上百战,难道是相信将军的能耐不成?”

    麴义怒目斥道:“岑纪你休得放肆!主公用人,岂是你能置评的?况且徐庶此人确有真才实学,此次若得井陉关,头功非他莫属!记住,不可招惹此人”

    那叫岑纪的亲兵缩着脑袋连连点头,他也是凉州人,因为和麴义同乡,虽麴义从军,一同留在冀州,一直是麴义的心腹。平日麴义待他甚厚,有时虽然说错了话,将军也不会怪罪他。料来此次也是如此,果然麴义只是训斥了他两句,就低下头思忖着事情。

    这个徐庶,有神鬼莫测之机。于毒、李大目二人虽曾是贼寇,却也竟有如此血性。自己当初刚到张辽麾下时,还道其击败袁绍只是侥幸,如今看来自己真是打错特错了,不说现在之下的这一万后军用起来得心应手。军中武将颜良、赵云、太史慈、张颌等辈,都是不可小觑的将领,自己虽然自信不逊于任何人,不过还需要在证明才行,等打下了井陉关,定要大展一番拳脚,决不能让那徐庶一个人抢了风头!

    而此次北伐,正是立功的大好时候!

038徐庶定计破井陉() 
“启禀大人,关下有一员将领五千冀州兵马搦战。”井陉关后,王当正享用着从常山劫掠过来的美食美酒,几个乡野间掳来的妙龄少女正战战兢兢的给他敲腿捶背,小心伺候。

    王当享受的眯着眼睛,张嘴喝了一口一个少女献上来的美酒,头也不抬道:“哦?紧闭城门,不战也罢。”

    身边一个心腹将领道:“将军,敌兵远来疲惫,正可出兵若其锐气,何不上关查探一番,若有机可趁便出关厮杀一阵,如若不然,在回来饮酒也不迟啊!”

    王当低头思忖一阵,想想也确实是这个理,如此一仗不打就窝在险关之中,说起来还真有些堕了黑山军的名头,外人或许还以为是怕了冀州兵。

    王当当下点头道:“你所言有理,你随我这边道关上看看,究竟是谁如此大胆,区区五千兵马就敢攻打我这两万人驻守的井陉关口!”说罢,王当当即披挂整齐,直奔关上,只见城外一群军士正在城下搦战,口出污言秽语,粗俗几不可闻。

    王当没有仔细听城下的军士骂什么,他的注意力显然放在了这群冀州兵身上。说是“群”而不说是支、队,实在是因为这五千军实在是没有多少当兵的模样,一群人稀稀拉拉或站或坐的杵在那儿,根本不成阵势,队伍不齐,旌旗不整,纯粹是一群乌合之众,若说是一群官军,便不如说是一群毫无军纪的贼匪。便是王当麾下的两万军队,比起城下这五千人更有军纪。

    王当起初还奇怪,素闻张辽治军严明,难道其中有诈不成?仔细看了之后才恍然大悟,只见城下一个将军非但王当认识,还是他的老熟人——于毒!

    难怪这五千兵马如此涣散,原来领兵的就是贼寇,还是王当早就认识的黑山军渠帅于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