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说是私田,其实还不是他一个人的田,这些私田他决定不向州郡上缴,全部存到自家小金库来,手下的军户都是自己的佃户,自己既能获得大量的粮食,治下军户生活也能得到平安,

    分田,这才是文远整个军政组织架构之中最重要的一环!这样一个大杀器,所产生出的巨大影响绝对足以令整个天下都为之震荡!文远对此颇为期待。

    不过实行分田制的困难也是有的,最大的难处就是没钱!开垦荒地,人吃马嚼这些都要用钱,这几个月仅是供应近五千人吃喝就已经让文远焦头烂额,到明年春耕,种子,耕牛,农具之内,更是一笔很大的开销,更何况从春耕到秋收这半年多又没有收获,种田的这帮人手更是需要由自己承担,所要耗费的钱粮更多!当真是“钱”途艰险啊!因此汉末乱世才没有任何一个势力敢像文远这般。

    文远冥思苦想数日都彷徨无计,可要让他残酷剥削治下军民他又万分不愿,索性横下心道:“操!没钱,老子就去抢,去劫,只要老子的拳头够硬,就不信还搞不到钱粮来!”

    消息一传出,,全城上下顿时为之震撼!张将军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开垦出来的荒地一分也不留做公田,全部分给麾下士兵!

    当日文远全军上下近三千人全部汇集在校场之内,下曲阳两万多百姓全部放下手中伙计前来围观。一个不算太大的校场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到处是黑压压的人头,接踵摩肩。

    虽然此时天气已经非常寒冷,地面上还积着一层薄薄的残雪,但军户们心情亢奋,丝毫不惧严寒。

    文远当众公布了分田到户的具体措施,

    第一,从今日起,对所有加入文远军中的士卒实行军户制度,每户军户都会一次性给予五十亩地,作为私产。军户无须向朝廷缴纳租赋,但是每户军户都必须出一名丁口,加入军队作战,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第二,所有开垦的土地,来年春耕时将由县府借与种子,农具,耕牛,没有存粮的军户文远还会借与米粮,所欠待秋收时归还或者付钱赎买。

    第三,秋收第一年,每亩地征收五斗粮食以资军用,第二年征粮一斛,此后便依此例不变。

    第四,所有军户必须在一月之内将亲眷迁入下曲阳,没有亲族眷属的军户暂时不予分田。

    军户制度,自唐时开始兴起,当时又称为“府兵制”,这也是文远考虑良久才决定实施的改革措施。

    汉时实施的征兵制,及义务兵役制,只是复原制度还不健全,所以有了汉乐府中所说的“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现象。三国时期由于战争频繁,征兵的数量更大,如曹操曾一次“收青州黄巾百万,择其精壮三十万号为青州兵”,吴国还迫使山越出山为兵,见于史书的就有十几万。

    至于军户制,就是军籍和民籍分开,列入军户籍的人家世世代代要出人当兵,而民户则只纳租调,不用服兵役。

    军户制的好处就是军户拥有土地,不征赋税,只需提供兵源,战时为兵,闲时务农,军队自给自足,大大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又避免了征兵制增加农民负担和妨碍农业生产。

    不过军户制也非没有缺点,一是容易废驰,国家一旦长年没有战事,军户就会因为军官奴役、掠夺军户妻女、政府加派杂差等产生逃亡,久之就会变得老弱而不能战,有的军官隐瞒逃亡或绝嗣军户不报,私占其土地。到唐的后期,由于府兵制的破坏,唐政府为可战之兵,只能听认藩镇割据。明代更是如此,中期以后卫所兵不能战,不得不大量募兵,戚家军就是当时最著名的。

    再就是长期实行军户制,掌管各地军户的军事贵族势力就会抬头,如南朝宋、齐、梁、陈都由军事政变建立,唐高祖李渊祖父为西魏十二柱国之一,参加瓦岗军的李密也是关陇军事贵族,这一状况到唐代,终于演变为以“安史之乱”为起点的延续到北宋的藩镇割据局面,造成了五代十国的空前分裂,世袭府兵养出了一批难治的骄兵悍将来。

    虽有缺点,文远却不肯因噎废食,如今天下乱势将起,为了稳定麾下士兵军心,使他们奋勇作战,编户分田之举都在所难免,何况得民心者得天下,此本是大得民心之举,一旦传扬出去,所有人都知道,只要跟着他干,就一定有好日子过,到时民心所向,文远所到之处,百姓还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而且文远所实行的并非照搬原来的军户制度,而是与募兵制相结合,只有招募合格,才会成为军户,毕竟部卒的精锐才是他考虑的重中之重。

    更何况文远并不打算长久实行军户制,一旦天下太平,他还是会将军户解散的。

    至于所征每亩的田租,考虑到当时耕种技术还相当粗放,一年一种不说,亩产也不过三、四斛,即便文远开垦所得都是良田,又有滹沱河水灌溉,文远保守估计亩产也不过六、七斛,去除五口之家以及生出一年口食,还要预留种子,上缴租赋,如此一家一年下来余粮便剩下百余斛。如此,即便是遇上灾年,麾下军户也不至于饿着肚子。

    而且亩纳一斛虽然要高于汉末的三十税一,但军户无须缴纳田租以外的贡赋,只服兵役,负担还是要比百姓要轻些,比起后来曹操屯田的五五分成,六四分成强了不知多少倍。

    文远深知,小农之家每年能有余粮,能够吃饱穿暖便是他们最大的梦想,能过上这样的日子,他们就会肯拼了性命跟着你干。对于未来,文远相当期待。

    校场外,气氛相当的热烈。

    一个军户的家属感动的道:“张将军好人呐!真是咱这些穷老百姓的救星啊!俺家狗蛋能跟着张将军当兵,俺一家光荣!”

    一个三十多岁的庄稼汉子道:“是啊是啊,给张将军手下当军户是有出息啊,只不知道啥时候张将军再招兵,到时候俺们家大虎一定也让他去应征。”

    那庄稼汉旁边的邻居道:“徐大哥,你家不是就大虎一根独苗吗,今年才十六,你能舍得?”

    “有啥不舍得!你也看到了,张将军是真心对咱们穷人好,给他卖命,值!俺家大虎要是不幸没了,俺跟俺婆娘再生!”

    每公布一条措施,台下军士就发出一片欢天喜地的高呼,连围观的两万多下曲阳百姓也是时不时发出哗然之声,看向校场内的眼神也充满了羡慕。

    公布措施之后,文远低声命令属下开始分田。田地是采取抽签形式发放的每喊到一个名字,就会有一个士卒登上高台抽号,每人五十亩,无论好还是不好,绝对公平公正。

    文远笑眯眯的坐在台上,看着一个个士兵走到自己面前抽号,他们每一个人都带着兴奋激动的表情,小心翼翼的抽取签号,走到文远面前时,一个个感恩戴德的拜倒在地,许多人拿到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激动的热泪盈眶。

    看到这一幕,文远也是喉咙发紧,眼皮发酸,这就是咱勤劳朴实的炎黄子孙啊!他们经年累月的在面朝黄土耕种劳作,所求的就是那么简单,只要能得一日两餐温饱,只要给他们一条活路,他们就会感恩戴德,真心实意的对你好。

    可是就在这个世道,这些穷苦百姓受尽了大地主大世族的盘剥,衣食无着,最终沦为佃农努力,一生都在地主的庄园中劳作,战时还要充作他们的私人部曲,连死都不敢死在家里,买儿卖女,惨不忍睹。

    正所谓:“生有终身之勤,死有暴骨之忧。岁小不登,流离沟壑,嫁妻卖子。”

    如果眼前站的是一帮肥的流油的世家豪族,文远肯定磨快了刀一同狠宰!可是这一帮可怜至极的人站在文远面前,你扪心自问,自己舍得那么残酷的剥削吗?

    所以文远暗暗决定,要吃就吃大户,要宰就宰世家!

019校场大比() 
经过快一天得抽号,军中共有两千四百多人都分得了土地,他们迫不及待的托人给自己的家人带回口信,尽快搬到下曲阳居住。这也是文远宣布军户屯田的好处之一——吸引人口。

    另有四百多人因为都是单身独户暂时没有分到土地,刚开始心里还有些沮丧,可是一出了校场,待遇立刻大大不同,城里的媒婆,妇女头子们集体出动,拉着这些军士那叫一个热情!

    “哎呀,大兄弟,看你长得那叫一个英俊潇洒,要不要大姐我给你介绍一个?”

    “哟,是哪里人家,长得咋样呢?”

    “不就是咱下曲阳的人呗,这姑娘啊,年方二八,温柔贤惠,人长得标致,还一脸的旺夫相。”

    “可是可是俺在军营里,没地方住。”

    “那怕个啥,姑娘家就是本地人,还找不着一间房给你们住?”

    “可俺俺穷,没钱娶媳妇。”

    “没钱?没钱不要紧啊,女儿家父母说了,啥也不要,只要人愿意就成,”

    “俺俺”

    “啥,这还不愿意吗,人家还说了,真没钱呢,人家倒贴也成啊,就是看着你小伙能干,女儿嫁过去将来不会受苦。”

    “不不是俺?”

    “大兄弟你到底想要啥样的你说说,要不这样,俺这有好几家的闺女托俺做媒,要不你跟着俺去看看,相中了以后再定。”

    校场外,到处是这种说媒的景象,甚至有不少外向的年轻女子亲自上阵,寻找心仪的对象,四百多单身军户被东拉西扯,如同暴风雨中的一叶小舟,他们的表情却是痛苦中夹着幸福。

    分田过后,下曲阳气象顿时为之一新,士卒训练固然更加刻苦,县城里也是喜气洋洋,几乎隔不了几天就会有一家办喜事的百姓。

    此外军中士卒或写信或带口信,从十一月中开始,就陆陆续续有家在外地的士卒亲眷赶到下曲阳城,到十一月末,前后赶来的亲眷差不多有一千多户,五六千口,而且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中。

    骤然多出这么多人,文远的负担更加沉重,住的问题倒好解决,下曲阳因黄巾之乱人口大减,县城里多得是废弃不用的旧宅,最主要的困难还是粮食!虽然这些军户家眷大都带来了一些存粮,可是一旦吃完,自己总不能让人家饿着肚子种地,还是要借予粮食让他们能支撑到来年秋收,为此文远让张颌亲自去了巨鹿郡一趟,连买带借才从郭典哪里弄来了一万斛,可这些仍然是杯水车薪。

    下曲阳之外也不平静,十一月,董卓自称相国,并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全无人臣之礼。董卓在京师纵兵剽掠财物、妇女、残害百姓,京师人人自危。又征辟名士,拉拢人材为已所用,以求巩固自己地位,但其倒行逆施,大为士人所不满。因此,董卓任命的官吏,后来大都成了他的敌人。

    袁绍方面,董卓纳侍中周毖、城门校尉伍琼之见,表袁绍为渤海太守,袁绍在南皮招兵买马,短短两月,聚兵众三万人,麾下更是猛将谋士云集,

    曹操方面,董卓表曹操为骁骑校尉,曹操不受,隐姓埋名逃归乡里,至陈留,变卖家产又得陈留人卫兹资助,竖起义旗,各方英杰慕名来投,很快便募得义兵五千余人,此时屯于襄邑,正忙着缝制衣甲,打造兵器。

    韩馥也在这个月被董卓表为冀州牧,并受命监督袁绍,但东郡太守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