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色有异,疑惑问道。

    刘备转瞬平复了心神,长叹了口气,一副悲天悯人的表情道:“张将军英雄气概,年纪轻轻能居如此高位,我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只希望他能好生造福冀州百姓,为我大汉朝廷出力我便放心了。”

    张飞奇道:“张将军爱惜百姓,忠于汉室,此事人所共知,大哥何必担心这些?”

    刘备偷眼看了看关羽,后者也颔首表示同意,心里如同吞了一只蟑螂般别扭,脸上却没有一丝一毫显露,淡淡道:“此事日后才能知晓,咱们先进城吧!征战数月,战事终于可以结束了,只苦了冀州的百姓二弟三弟,等结束了公事,咱们就在城里转转去!”

    张飞眼前一亮貌似想起了什么事情,一手一个拉过刘备和关羽的胳膊道:“对对对,进城进城!这几个月连着打仗,如今总算是可以消停一阵了,这回大哥可不能拦着不让俺过过酒瘾!”说罢,三人并骑往城门内行去。

    邺城,我来了!

    在麴义的引领下,文远策马进了邺城的东城门,他并没有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申请傲慢的进城,而是一脸平淡,嘴角挂着淡淡温和的笑意。“那就是张辽?好年轻威武的将军”

    “真没见识!竟然连鼎鼎大名的张辽张文远都不认识,想当初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俺离他不过百步距离,那时候俺就看出来,张将军绝不是等闲之人!”

    “听说张将军爱兵如子,他的军士每天能吃三顿饭,每天都有干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可不咋地!你看刚才进城的那些巨鹿兵,一身的腱子肉,要是没三顿饭供着,哪能有那么大的块头!”

    “这一说,日后咱能在张将军麾下当兵,倒是好事了。”

    “可不是!能管三顿饭,就是给张将军卖命都值了,总好过饿死被丢到野地里。”

    一帮降卒满怀憧憬的看着文远,看到道旁有降兵或是本地百姓看来,文远都会微微颔首示意,让所有与他眼神交流的人都感觉有一股暖流融化在心底。

    其实文远也只是表面上淡定,看着邺城稠密的房舍,宽阔的街道,文远心中激动不已,这座河北首屈一指的大城在自己的努力下,终于兵不血刃的拿下来了,使这座河北名城和城中数十万百姓免于战火侵袭,日后文远势力的行政中心很可能就会从瘿陶转移到这里。

    不过看到许多邺城百姓面有菜色,眼神中尽是惊恐之意,文远立即命人出榜安民,严令大军秋毫无犯,不可劫掠邺城百姓一分一毫,若有违令,立斩不赦!

    先于文远进城的赵云、徐晃领三万大军一路势如破竹的节节推进,中途连像样的抵抗都没有,兵锋所过,遇到的袁兵无不跪伏于地,几乎兵不血刃就控制了邺城府库、武库、州牧府等军事要地,等文远被麴义引领着赶到州牧府的时候,州牧府门外大道上已经几十个文武官吏已经跪满了一地。

215抚臣安民() 
到了近前,文远从马上下来,突然发现其中有一人乃是文远昔日旧识,忙上前将其扶起道:“咦?佐治先生,原来你也在邺城呢!快快请起!诸公也快快起身!”

    被文远扶起的乃是辛评之弟辛毗,辛毗字佐治,颍川阳翟人,历史上先随其兄事袁绍,后来他发现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决”,难成大事,就劝哥哥离开袁绍,另谋高就。但辛评感念袁绍的知遇之恩,不愿背弃,辛毗因这个缘故,也只好违心事袁。

    官渡之战后,辛毗随兄事袁谭,曹操久闻辛毗之名,将之纳入帐下,曾有言:“恨与辛佐治相见之晚也!”在曹操手下先后担任议郎、侍中、卫尉等职。

    文远在韩馥麾下为将时曾与之打过几次交道,文远知道他的才略见识尤胜过其兄辛评,二人还算有些私谊。

    “败军之臣,有何颜面与将军叙私谊?”辛毗面色羞惭道,不过他一介文士,哪里拗得过文远的力气,还是被文远强拉而起。

    文远对众降臣道:“两军交兵,各为其主。更何况我与本初交战乃为大义,而非私仇,岂会以一己之快为难各位?诸公既然已经归降于我,日后大家便是一家人,今日以我张文远这三字立誓,日后绝无亲疏之分。”

    这一句话如同给在场的降兵降将吃了一颗定心丸,众人见文远不计前嫌,无不心存感激,拜伏于地道:“将军胸襟,我等拜服”

    辛毗解开心结,与文远一一介绍降服之人,有广陵陈琳陈孔璋,北海王修王叔治,安平李孚、魏郡阴夔等文武官员百余人。文远与这些人一一见礼,语态谦和,令人心生亲近。

    少顷,袁绍主簿陈琳将冀州九郡九十九县户籍账册和邺城府库账册奉上,冀州的大体资料和邺城的钱粮库存从此账册上可一览无余

    邺城始筑于春秋齐桓公时,位于漳水北岸、今临漳西南十三公里处。邺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自古便是河北人口经济聚集的中心,公元前439年魏文侯受封于邺城,将邺城作为魏国的陪都,之后邺城一步步成为侯都、王都、国都。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先后以此为都。由此可知邺城的重要性。

    史上邺城有南北二城,北城为曹操所建,如今只有南城。不过即便如此,邺城的规模也不是一般城池能比的,城池东西长七里,南北宽四里,面积比巨鹿郡治瘿陶大了两倍有余,有百姓三万余户,近二十万口,是河北名副其实的第一大城,只这一座城池,就有接近上党一郡十几个县的人口之和,整个魏郡十五座县邑,合计共有人口八十余万口。

    文远辛苦治理巨鹿三年,收留各地流民二十余万口,加在一起才刚刚六十万出头,比起邺郡,仍有不小的差距呢。

    而整个冀州加在一起,有口近三百万,虽然比起鼎盛时期的六百余万少了一大半,不过仍然是汉末数一数二的大州。

    看着陈琳献上来的手上的户籍账册,文远喜笑颜开,他此刻算是深切体会道历史上曹操攻下冀州后“昨案户籍,可得三十万众,故为大州也”的欢喜心情。乱世之中以人为本,人口是争天下的本钱,文远当然希望治下的人口越多越好,人多,兵马就多,实力自然雄厚。

    不过欢喜之后,文远也感受到肩上压力的沉重,首先便是民生。

    征战一年多来,魏郡和巨鹿两地百姓遭受战乱之苦,因战乱流离失所、生计无着之人多达数十万众,冀州一向富庶,可是文远如今随处可见饿殍遍野,路有死骨,即便是以前生活不错的邺城百姓也大多面有菜色,衣衫褴褛。

    想想也是,战事持续一年,物价飞涨,粮食紧缺,尤其是战火波及魏郡时,袁绍和吕布为了扩充实力,大肆征募壮丁,搜刮粮饷。许多家庭因此离散,再加上七月秋收因为战事而耽误,邺城大多数百姓都在为今后一年的口粮发愁。

    魏郡经济遭受重创,战争之后的秩序必须尽快回复,因此文远一入魏郡出榜安民之后,立即组织人力抢收粮食,尽可能挽回的损失,同时宣布魏郡一年免征租赋,文远能做到的只有这些了,军队庞大的粮食压力则以巨鹿和上党两郡支撑。

    好在此次攻下邺城,缴获了粮食七十余万斛,钱五千余万,如今巨鹿和上党的屯田也已经步入了正规,据韩浩和刘惠二人回报,二郡今年农耕顺利,都取得了丰收,青州也挺过了最艰难的一年,能够贡献一定的租赋,二郡所缴纳的粮饷约能有三百余万斛,加上青州、常山、中山、赵郡、河内的租赋,紧紧巴巴能够三十万军士一年吃用。

    不过只是这样还远远不够,要知道文远现在麾下的军队除了邺城内外的这三十万众,各郡还留有不小数量的守兵,别的不说,徐和带来的青州黄巾有八万人,青州还有小十万人留守,此外青州黄巾和河内黑山的家口,加在一起有一百多万众!

    两支势力虽然都有各自的收入来源,不过看他们年年四出劫掠就知道光靠自身的收入绝对不够,得到这两大人口兵马来源的同时,文远还需要一笔巨额的支出!并不是说史书上说招降多少多少人就能比一笔带过去的。河内黑山和青州黄巾加在一块两百余万口一下子划归到文远的治下,这就要严苛考验文远治下的经济承受能力了。

    购粮是免不了的,接下来可以想见甄俨必然有的忙了,除了幽州,文远已经确定今后一年需要从粮食还算充裕的徐州采购。

    当然购进粮食只能解一时之急,而且渠道并不能稳定,就比如幽州牧刘虞很快就会和公孙瓒撕破脸,整个幽州都会陷入动荡之中,徐州牧陶谦的日子也不好过,不久陶谦就会和曹操有一场大战,史载194年又是一场空前眼中的大旱,如此种种,都令文远和众文官心中焦虑。

    所以真正能一劳永逸的办法还是自给自足,如今文远治下突然多了数百万人口,有的是人手可以被编入军户屯田,相信只需要一到两年时间,就能解决冀州青州数百万丁口的吃饭问题。

216人事任免() 
巨鹿的屯田模式并不是能在文远治下的所有郡县推行,屯田固然能迅速提高粮食产量,不过老百姓生活可不是只吃粮食的,不说商品,柴米油盐衣食住行一些琐碎的生活必需品也是必不可少的,就比如文远前世解体前的苏联,发展经济只抓重工业一头,工业实力是上去了,只是生活必需品供应严重匮乏,老百姓连维持基本的生活都必须靠从文远前世的国家进口。

    以前文远只有巨鹿和上党两郡,这些必需品的缺口不大,依靠甄氏商会从邻近州郡购进就能补足,现在文远地盘一下子大了十数倍,只依靠商会有限的供应显然不够。

    所以文远计划只在一部分郡县实行屯田,冀州九郡九十九个县,除了依照实际情况只在巨鹿、清河、安平三郡以及其他几郡的部分县邑实行屯田之外,仍有一半以上的县城仍依大汉旧例收取租赋,青州也是差不多的情形,当然,为了休养民生,文远宣布所有苛捐杂税一律免除。

    军事方面,经过一番粗略的统计,崔琰递交上来的报表令文远大吃了一惊,如今文员麾下当兵吃粮的人数达到了惊人的五十余万,已经严重超出了十丁抽一的极限范畴!

    其实也难怪,文远本来巨鹿上党两郡的兵力就有七八万众,青州黄巾十六七万,河内黑山十四五万,加上袁绍的三四万降兵、河内张杨的部众,以及其余各郡的守兵,如此杂七杂八算下来,可不是有五十万士兵?

    只不过说是士兵,其实其中有一大半是未经系统训练的乌合之众,青州黄巾、河内黑山的军士浪费粮食可以,真要真刀真枪的拼起来,两支军队加起来也不是经过严苛训练的巨鹿军、上党军的对手。

    这些人才是给文远造成巨大粮食压力的主因,所以当务之急就是精简兵员,裁汰其中的老弱,选拔其中精壮整编成有战斗力的部众。

    如今文远实际控制的有冀州魏郡、巨鹿、常山、中山、赵郡五郡,清河、安平二郡应该很快也能归入文远治下,青州六郡除了平原之外,五郡都在文远手中,加上河内、上党二郡,一共有十四个郡、约一百六十六个县。

    这么多郡县,每个郡根据地域大笑不同留下一万到一万五千兵就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