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貂蝉心忧宁儿母子安危才说此重话,并没有真想要了稳婆性命,此时见稳婆伏罪,她也没了主意,跺脚催促道:“你你尽力便是!”

    又过了一会功夫,紫鹃已经将熬好的汤药送入房内,貂蝉急忙接过汤药,亲自喂到宁儿嘴里。

    此事宁儿已经面色苍白如纸,胸口微动,只剩下低低的喘息。

    不过喝了自己亲口令人配下的汤药,不过一会的功夫,气息便渐渐粗重,脸色有有了一丝红晕,她看了看床边焦急的貂蝉,示意貂蝉靠近,对着宁儿一阵低语。

    “什么?姐姐要刨腹产子?”貂蝉一声惊呼,不敢相信的看着宁儿,却见宁儿一脸严肃,根本不是开玩笑的。

    宁儿严肃的道:“没错,我随华先生学习医术,听他说过曾有破腹取婴的病例,只需用利刀”

    听着宁儿娓娓道来,貂蝉已经泪流不止,悲声摇头道:“不行,绝对不行!这样姐姐会死的!姐姐尽力就是,还不到最后关头,何以由此心意?姐姐要想此事若是让夫君知道,他会又多伤心?我决不能同意!”

    宁儿语气坚决摇首道:“妹妹不要再劝了,你当我不想活着和夫君长相厮守吗?我的情况我自己知道,我本来身子就弱,华先生曾告诉我根本不适合生育,可是我深爱夫君,若不能为夫君产下一子,只怕我这辈子都不能安心!”

    宁儿语转温和道:“妹妹,你不知道,当我发现自己怀有身孕的那一刻,我是既害怕有欢喜,我知道我身子不适合生育,肚子里的这个小家伙很可能会把我的命给要了去,不过这都是我自愿的,即便没有紫鹃告诉我主公被困的消息,多半也是这种结局”

    “姐姐姐”貂蝉已经泣不成声了,身边中侍婢也是哭得梨花带雨。

    宁儿打断貂蝉的话,正色道:“而且眼下夫君身陷险地,安危未知,正值治下流言蜚语漫天传扬之际,这种状况之下我更要产下此子,以安巨鹿上下军民之心,这个孩子是夫君的唯一骨血,就算舍了我一条性命,也必须让他活下去,我便是死,又何足惜?”

    “姐姐!夫君会回来的,夫君一定会回来的!”貂蝉见宁儿死志已决,心知已经没办法劝她回心转意,悲痛之下扑通一声伏在宁儿床前,痛苦不已。

    宁儿艰难的伸手握住貂蝉柔荑,宽声劝解道:“妹妹,你才貌见识万中无一,起初我第一眼就看出你是富贵之人。夫君若能回来,我去之后由你伺候主公我很放心,只希望你日后好好服侍主公,善待我这孩子,我便是死也没有遗憾了。”

    “我会的我一定会的,我一定对他视若己出,绝不会亏待,日后长大成人,必定让他继承夫君大位!”

    “是男是女还不知道呢,不过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只可惜我喝了麻沸散之后便会失去知觉,临去之前也不能不能看这未出世的孩儿一眼也不知道他长的像夫君多些,还是像我多些”宁儿闭目说着,说到遗憾之处,声音突然哽咽起来,眼角处划过一抹晶莹的珠泪

    “姐姐你不要说了!求求你!夫君他一定回来的,夫君知道,一定会伤心欲绝的!”貂蝉也是至情至性之人,闻言又想相劝,只是她明知劝说无益,仍然忍不住。

    果然宁儿紧紧握住貂蝉的手哭求道:“不要多说了,时间不多了,快让人准备!我托付妹妹的事求妹妹一定答应,否则我便是再九泉之下也不能安心”

    “呜呜我答应我答应你呜呜”貂蝉哭得满脸俱是泪水,咬紧牙关费尽全身力气才艰难的说出这句。一句话说完,貂蝉如同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软软的坐倒在地上。

    宁儿瞑目微笑道:“有你这话我便可以安心的去了,告诉夫君,好好养大我们的孩子,让他能白白胖胖、健健康康的,最好能像夫君那般健壮,不要像我,命薄,没有福气快,我撑不了多久的,孩子也撑不了多久,快去快去”

    貂蝉在侍婢搀扶下艰难起身,强抑悲痛安排人手准备事宜

    汉初平四年,公元193年七月初二夜,张辽正妻张氏难产,破腹诞下一子后薨,张辽得知后大悲,三日独守张氏零钱闭门不出,不饮不食,为纪念亡妻,文远为其子取名张念,小字忆宁。命人于巨鹿东南大陆泽畔选址建陵寝一座,派人四时守祭。

    当然这还是事后的事,此时的文远并不知悉。这一夜他只是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见道一个看上去无比熟悉却无论如何想不起是谁的白衣美貌女子驾鹤而来,和文远在梦中一番温存之后留下一团散发着柔和光芒的球体,而后飘然离去,无论文远如何追赶,也追之不及

    文远翻身而起,方才惊觉此不过南柯一梦而已,梦中的情节文远醒后怎么也想不出来,只依稀记着那是那女子白衣飘飘,有若出尘仙女

    而且梦醒之后,文远只觉着一个心砰砰直跳,精神罕见的有些恍惚,总觉着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似的。

206早有锦囊妙计() 
“主公,你这是咋的啦?”周仓的的提醒声让文远醒过神来,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一上午还没过,就已经几次走神了,要知道以前他可从没有这样。

    文远皱眉疑惑道:“没什么,没什么”

    军务紧急,文远也没有时间多想,他摇头提振一下精神,继续布置任务道:“周仓,交代你的事情都记下了吗?”

    击败淳于琼之后,文远并没有回阳平亭,而是带着周仓和五百玄缨卫一路隐秘向西转进,用了一天时间来到距离邺城三十里外的一处偏僻村庄,执行一项他筹谋半年之久的一件事情,至于在阳平亭那边,文远则令张颌虚立自己旗号,吸引袁绍免得他察觉不妙临危逃跑。

    周仓凝重点头道:“主公你就放心吧,俺都记在脑子里了。”

    文远赞许一笑道:“好,那你立刻出发!一路小心!”

    “主公一个人保重,俺老周去了!”周仓冲文远一拱手,转身大步出营帐去了。

    文远又召来王越问道:“邺城的情况如何了?”

    王越道:“邺城城中如今只剩下两万守兵,不过守将麴义统兵多年,乃是袁绍手下数一数二的大将,我军虽有相助,但是强攻只怕”

    文远摆了摆手道:“嗯,这点我知道,你下去吧!”

    文远摇了摇有些恍惚的脑袋,喃喃道:“这个梦究竟是预示着着什么呢?管他呢,已经是第二十九天了,差不多明日,各路诸侯就该看到最后的指令了吧还有邺城,这场战争已经持续了一年,也该结束了”

    斥丘城外,联军大营,一群联军主将正聚在一起叽里呱啦的议论着,似乎在为了什么事情争吵不休。

    “列位,列位!我们不能再如此坐视了,盟主被围,情势危急,我等若再不去救,等袁绍聚歼了盟主军队,下面遭殃的就是我等了。”只见一白面大耳的铁甲将军大声说道,正是平原相刘备,他身后站着关张二将,威风凛凛,几个争论不休的联军主将慑于此二人威势,纷纷住口。

    哪几个联军主将,青州刺史田楷、北海相孔融,常山相孙瑾、中山相窦能。这五路诸侯攻打斥丘一个月了,说是攻打,还不如说是味苦你,五路军马合在一起不过两万余人,而斥丘城有吕旷一万袁兵据守,除非是犯糊涂了否则谁肯轻易出兵。

    不过联军虽然一个月没有多大动静,就在城外和斥丘的袁军磨起了洋工,不过并不代表他们不关心战情,三万上党军急调回上党抵御张燕,盟主张辽孤军深入被袁绍团团围住都令他们为之心揪,他们倒并非真关心张辽的死活,而是因为张辽是讨袁联军的盟主,只有他有能力对抗袁绍,其他的联军主将说好听点是一路诸侯,说不好听的其实就是来摇旗呐喊,打打酱油的。

    就凭那数万比农民强不到哪去的青州黄巾,几路太守麾下的那数千乌合之众,袁绍随便抽调一部分精锐就能将他们收拾了。

    既然选择站在张辽一边,这些联军主将当然希望张辽能胜,可是这一月以来探马回报盟主张辽那边的战事越来越恶劣,各路诸侯都有些心神不宁,偏偏各路诸侯来斥丘前接到了文远的一条严令,未得军令不得擅自引兵驰援,只需呆在斥丘城下不得擅动,想来攻阴安的管亥、郭祖部收到的也是这般指令。

    正是因为这一道军令,众人才为了该不该驰援盟主争论不休。

    起初众人自然不敢轻易违背盟主号令,可是随着情势的恶劣,毕竟阳平亭张袁两家的殊死对决和各路群雄的命运息息相通。渐渐的提议出兵驰援的意见占了上风。

    “不可!盟主有严令不许我等擅自踏入阳平亭战场一步,盟主这样做必然有他的用意,我等若是违令前去,说不定就破坏了他的精心筹谋。”常山相孙瑾神情激动的道,他本是谦谦君子,这种菜市场一样的吵闹根本不是他的强项,不过一会的功夫就已经脸红脖子粗。

    中山相窦能也赞同孙瑾的意见,此二人都是与巨鹿郡相邻的冀州郡守,早前就与文远交厚,对巨鹿的实力了解的更清楚,关键是此二人以后必然是已经官拜冀州刺史张辽的下属,所以对上司的命令,二人都选择了服从。

    领青州刺史田楷也沉不住气冷哼道:“这么等下去要等到什么时候?眼下方圆五百里内只有我们斥丘和阴安这两处救兵,盟主除了指望我们,难道还能指望那帮黄巾贼寇?反正我是等不下去了,你们要等,反正我与玄德一同出兵!”田楷平素很少有这等沉不住气的时候,他心思坚忍,寡言重行,属于那种实干型的将领。不过能把他说动一起违背盟主的军令,刘备拉拢人心的本事由此可知该有多凶猛。

    众人被他言语带着想起了阴安的五万青州黄巾,不由纷纷摇头。这些青州黄巾一对一打架或许还行,打仗?还是算了吧,这些农民连战阵、军律都记不清楚,五万兵马只怕连袁绍一万军士的冲锋都挡不住!

    二对二,斥丘城五路联军的主将有四路已经发表了意见,剩下孔融的意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四名主将自然将目光投向孔融身上,他的意见将决定五路军马两万余人的下一步行动。

    “这个战事瞬息万变,可能盟主也未曾预料到局势艰难至此,融之见,当下还是尽快解盟主危难为上。”孔融也不是多有主见的人,不过他和田楷的想法一样,盟主张辽若是败了,其余人都无力自保。

    五人中有三人决定不顾文远军令强子出兵,顿时令孙瑾着了慌,他拦在帐门口,劝阻众人留下,可是刘备、田楷、孔融三人心意已决,哪能那么容易劝得了。

    孙瑾急的直跺脚,最后见实在劝不住,脸憋得通红道:“诸公且慢!盟主月前临行时留有锦囊在此,令我三十日后打开查看,诸公需依照锦囊计谋而行,今日已过了二十九日,诸公何不多等一日?”

207雷霆万钧之势() 
刘备剑眉一挑问道:“哦?盟主月前便留下锦囊,孙太守如何不早说?,盟主锦囊中说的什么?”他一向对文远颇有忌惮之心,一直以为张辽不会那么轻易就被袁绍打败的,总觉着有什么后招没使出来,今听孙瑾一言,果然早在一月之前定下计策。

    只是这份心机和敢于将自己置之险地的胆魄也太可怕了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