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明朝当国公-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周显的发怒,杨峰没有一丝的惧怕,“那好啊,本官就等着周大人的参劾了,周大人请回吧!”

    周显冷哼了一声,正想转身就走,只是刚转身就意识到了不对劲,“本官是来这里传达兵部命令的,若是就这样灰溜溜走了尚书大人怪罪下来如何承担得起。”

    想到这里,他又重新转过身子冷着脸对杨峰道:“杨峰,你现在接受这道军令还来得及,否则等到本官真的弹劾你,那就谁也保不住你了。”

    眼见这个周显色厉内荏的样子,杨峰也是又好气又好笑。他也不想跟这个周显继续争吵下去了,便点了点头道:“当然可以,既然兵部下了公文那本官执行就是。”

    看到杨峰终于服软,周显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心道:“一介粗鄙的武夫,任是你再厉害难道还敢违背军令不成。”

    不过他还没说道,杨峰又说道:“既然大人是来传达兵部公文的,当知大军开拔要有开拔银子,出征打仗也要为我军配给粮饷以及酒肉犒军,不知周大人带了多少银子和酒肉过来啊?”

    “啊……这个……”周显一听,立刻意识到坏了……

第九十章 兵变() 
一听到杨峰说的开拔银,周显心里就是一紧,立刻就意识到坏菜了。

    这里要特地说一说家丁这个职业。

    到了明朝中后期,由于土地兼并愈演愈烈,明朝卫所制度也逐渐崩坏,导致军队兵力不足和战斗力低下,尤其是北方边境士兵大量逃亡,使得这一问题日趋严重。军队不能打仗,这是很可怕的事情,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家丁这个职业便应运而生。

    什么是家丁呢,简单的说,家丁就是将领的私军。没错,就是私人军队,这支军队所有花销全都是将领自掏腰包,将领或是自行招募投降的外族士兵或是从卫所里挑选勇猛敢战的军士充任自己的家丁,家丁们吃最好的伙食,穿最好的铠甲用最好的武器,同时也拥有最好的战斗力,在战争中也充当着最艰巨的任务,他们也是将领们打胜仗的保证。在明代中后期频繁的战事之中,可以经常看到将领率领家丁作战,家丁也逐渐成为军队中的中坚力量,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按理说这样的私人军队在任何一个朝代都不会被允许拥有的,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明朝的家丁从嘉靖年间就已经存在了,最开始的时候家丁的出现也引起了朝廷文官们的激烈反对,隆庆年间巡按直隶监察御史燕儒宦就曾经上书朝廷:“谓宣大两镇将领,每收养夷人为家丁藉,其用而其类,亦有见任参游指挥,坐营千把总官者,戎性叵测,宜以时抑制。上允行之。”随后还有兵部武选司主事谭纶奏边备兴革七要“处降胡以戒不虞,各镇将官多招募降夷以充家丁,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公允的说,文官们的担心是很有道理的。任何朝代都不会允许将领们拥有私人军队,这是一条红线,毕竟唐代的藩镇之祸的教训就血淋淋的摆在那里。

    按说文官们这么激烈的反对这件事,按照大明文贵武贱的传统,武将们应该赶紧歇菜才是。可事实恰恰相反,因为这已经危及到了武官们的性命,所以这一次武官们竟然罕有的团结起来,他们公然上书给朝廷说:“如果你们硬要让我们解散家丁的话那我们就集体辞职,让那些文官们来守卫边境好了。”

    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事物只要团结起来之后都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面对武将们罕有的团结,文官们傻眼了,他们这些人打嘴炮骂人那是强项,让他们去保卫边境这不是开玩笑吗?面对不惜摆出集体罢工架势的武将们,文官们最后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下来,于是家丁这个职业就这么堂而皇之的成为了一个公开合法的职业。

    既然家丁成为了武将们的私人军队,那么想要让他们出动为朝廷效力拼命总不能让将领们自己掏银子吧?至少他们的吃喝拉撒以及饷银朝廷总得负责吧?开拔银子你们总得给吧?要打仗了双倍饷银你总得给吧?毕竟连皇帝都不差饿兵呢,是以杨峰一提出这个要求后,周显立马就傻眼了。

    其实这也不能怪周显,虽然对于江东门千户所的所有军户来说,这几个月的变化是天翻地覆,但是对于南京兵部衙门的老爷和徐弘基这些贵戚来说那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地方,这段时间他们听到的最多的话顶多就是那里又安装了几台水车收留了几个灾民而已,压根就没有想到这个没有被他们放在眼里的从南洋来的商贾竟然能在几个月之内训练出一批精兵。

    徐弘基和廖永权之所以随便就派了个主事过来宣读兵部的命令打是就的一箭双雕的主意,如果杨峰因为抽调不出兵力而不出兵就用拒绝兵部的命令来治他的罪,如果杨峰愿意出兵那就更好了,就凭他那几个穷军户到了镇江府也是送菜的份,正好借倭寇的手把他杀死。但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杨峰手里头没有军队。

    徐弘基和廖永权的如意算盘虽然打得很好,但他们却选择性的遗忘了一条,到了明代后期以后,由于家丁这个职业的出现,军队在开拔前是要发开拔银的,不仅如此还要把历年来欠下的饷银给付清了,否则军队将领是有权利拒绝开拔,而且上头还不能因为这个治将领的罪,否则如果军队哗变起来,这个锅谁也背不起,所以一听到杨峰说的开拔银后周显自然傻了眼。

    看到周显不做声,杨峰的脸色也冷了下来:“怎么?莫非周大人没有为我军准备好开拔银吗?”

    “这个……这个……”

    周显也被这个突然的情况给搞蒙了,他原本以为这个千户所顶了天也就能凑出几十号人来,这个杨峰只要不傻的话肯定会千方百计的把这个送死的苦差事给推掉,可他做梦也没想这厮的手里竟然还有这么一支军队,这还是那个穷得叮当响的千户所么?

    “周大人,莫非你在戏耍我等不成?既然兵部要我等开赴镇江杀敌,却连开拔银和粮饷也没给我们准备,难道要让兄弟们饿着肚子去杀倭寇不成?”看到周显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杨峰也怒了,这叫什么?让我们去打仗不算,难道还让老子倒贴不成?

    这时候,脾气最暴躁的曹迎矛也说话了:“兵部也太欺负认了,既然下了军令让我等为国杀敌,却连粮饷也不给我们,这分明是让兄弟们去送死啊,卑职不服!”

    “对,兵部的人也太欺负认了,他们分明是要让我们去送死啊!”

    杨峰身后的军官们也怒了,出生在这个年代的他们对于一些传统是最为看重的。开拔银对于这个年代的士兵来说是最为重要的,毕竟军队出发打仗那是要死人的,这笔开拔银其实就是让这些当兵的用这些银子把家里的后事安顿好,一旦当兵的在战场上战死了那么这笔银子也能让士兵的家眷们不至于立刻就陷入已是无照的境地,可现在兵部的老爷们竟然连这笔银子都要省下来,这就触犯到了军士们的底线了。

    “兄弟们,兵部的大人们让咱们去跟倭寇拼命,却又不给咱们发开拔银子,也不给咱们把这些年的欠下的饷银给补齐,这事绝不能忍,咱们一起去兵部衙门问个明白!”

    “对……去问个明白!”

    军官们的声音越来越大,最后汇聚成了一个声音。

    “闹饷!”

    而周显和那名员郎中的脸色也瞬间变得煞白,他们的脑海里同时就冒出了一个名词……兵变!

第九十一章 事情闹大了() 
“国……国公爷……不……好了……出大事了……”

    魏国公府的白虎节堂上,一个气喘吁吁的声音在门口响了起来,将正在堂内议事的曹大忠、徐弘基和廖永权的注意力给吸引了过来。

    “周主事,到底出了什么事,竟然如此慌张?”看到周显如此慌慌张张的跑来,身为兵部尚书的廖永权心里立刻不悦起来,按理说这个周显也是万历年间的进士,为官也有十多年了,怎么遇事竟然如此惊慌,这不是让一旁的曹大忠看笑话吗?

    听了廖永权这个顶头上司话后,周线这才放缓了脚步,不过脸上惊慌之色并没有因此而有所消退:“国公爷,不好了,那个杨峰……杨峰要兵变了!”

    “哗啦……”

    廖永权的话刚说完,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响起,原来是原本正坐着悠闲品茶的徐弘基和廖永权一个把手中的茶杯掉在了地上,另一个则是失态的跳了起来将身后的太师椅掀翻在了地上。

    最先跳起来的是廖永权,只是短短的几秒钟,他原本还端着架子训斥周显的架势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脸色也在一瞬间变得苍白无比,只见他颤声道:“什么,你……你再说一遍!”

    周显或许是跑得太快,以至于气喘吁吁的话都说不利索,声音里还带着一丝哭腔:“廖……廖大人,不好了哇,那个杨峰……杨峰他带着兵来到了城门外,说是要讨要开拔银呢!”

    “开拔银?”

    廖永权和徐弘基相互对视了一眼,齐声说了声:“坏了!”

    这两人一个兵部尚书一个是南京守备,如何不明白开拔银是什么,这就是将士们出征前的卖命钱啊,谁要敢贪墨了这笔他们最后的卖命银子,那些平日里唯唯诺诺任凭他们欺负的大头兵们可是会真的玩命的。

    廖永权颤声道:“周显,你先别慌,你先告诉本官,那个杨峰带了多少人过来?”

    “不知道啊。”一路跑进来的周显脸色煞白,脑袋摇得如同拨浪鼓似地,“下官……下官一颗不知道啊,不过下官看他们那密密麻麻的样子,少说也得有一千多人吧。”

    “一千多人?”

    原本就被吓得不轻的廖永权感到腿都要软了,不过他还是鼓起勇气说道:“这怎么可能,你们不是说江东门千户所已经垮了,只剩下数十名老弱病残的军士在撑场面吗,那个杨峰哪来那么多的军士?”

    “大人,是真的。”周显生怕几位大人说自己撒谎,着急的说:“下官在江东门千户所的校场上亲眼见到那个杨峰正在训练军士,密密麻麻的,绝对有一千多人!”

    廖永权又结结巴巴的问:“那……那他们……冲……冲进城来没有?”

    “没有。”周显赶紧摇头:“那个杨峰率领大军来到了城门口就停止了前进,而且城门官见状不妙已经下令关闭了所有城门。”

    “这就好……这就好。”一听到这里,廖永权原本煞白的脸色总算是好了一点,只要那些闹饷的乱军没进城就好,至少他的小命是保住了。

    这个时候,徐弘基也顾不上生气了,转过脸对坐在一旁低头喝茶的曹大忠道问道:“曹公公,这个杨峰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军士,他是从哪弄来那么多人的?”

    这个时候的曹大忠反倒是最镇定的那个,看着脸色苍白的廖永权和故作镇定的徐弘基,他心里却冷笑起来,刚才你们不是抓住了咱家的一句病句后就不管不够的愣是当着咱家的面口口声声一定要那杨峰亲自领兵出征吗,现在傻眼了吧?

    只见曹大忠拿起茶盖轻轻的拨弄着茶杯里的茶叶淡淡的说道:“徐公爷您这话就说的怪了,据咱家说知,按军制江东门千户乃是南京城的守护屏障,所应有军士1120人,现在杨峰带了那么多人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