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明朝当国公-第3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竟有此事?”多尔衮挠了挠脑袋,有些感慨的说道:“若是能有数十门乃至上百门火炮就好了,届时上百门火炮一起对锦州开火,恐怕用不了半日就能将锦州城攻下来。”

    不少满清将领听到后却是撇了撇嘴,光是造这六门火炮已经花了三十万两银子,若是再造上百门的话恐怕大伙非得穷得当裤子不可。

    不过宁完我却说道,“十五阿哥这个想法也不是不行,就拿大明来说吧,根据探子发来的消息,光是这两年,大明已经开始尝试着用铁模铸炮,比起咱们用泥模来铸炮可要强得太多,无论是铸炮的速度还是成本都开始大幅度下降,若是咱们能将这铁模铸炮的法子学了过来,说不定还真能铸它上百门火炮呢。”

    “嗯!”

    听到这里,满清将领们脸上大都呈现出懵逼之色,

    “铁模铸炮?”

    跟一脸懵逼的许多清军将领不同,佟养性却整个人都亢奋起来,它也不顾皇太极还在这里,一把抓住了宁完我的衣袖着急的问道:“宁大人,你能不能从大明境内将这种铁模铸炮的法子弄出来,若是咱们也能用铁模来铸炮的话,不但可以大大减少铸炮的成本,而且还能缩短铸炮的时间呢!”

    自从被皇太极任命为汉军旗统领奉命铸炮以来,佟养性查阅了许多的资料,这一年多来他一边学习一边铸炮,自己也成了大半个专家,自然清楚目前传统的用泥模来铸炮的缺点。

    用泥模来铸炮不仅制造时间长(加上干燥至少要几个月的时间),而且泥模虽然说经过烘干但里面依然有水分,而且铸炮灌入铁水后,高温必然让那些水分变成水蒸气,进而水汽进入铁内,从而造成铸造出来的火炮有蜂窝现象,这样的炮容易炸膛,所以为了减少炸膛的可能性,泥模制造的火炮通常都是壁非常厚,而孔径小(放的炮弹就小)威力小。

    在另一个时空的鸦片战争里,清军的一门重达几千斤乃至上万斤的铁炮射程和威力比起英国人轻便了十倍的舰炮比起来还不如。而且泥模造炮还有个特点就是一次性使用(铸造完毕后,将泥模打碎取出炮筒),没有重复使用,这样不仅工期长,而且还造成铸造出来的大炮口径不一,从而没法形成规模化生产炮弹。

    这也造成了泥模铸炮不仅规格不一,而且成品率非常低,通常铸造出来的火炮合格率只有一成甚至耕地,这也造成了成本高时间长的缺点,而用铁模铸炮则没有了这些缺点,它不但铸造速度快,而且铁模还可以反复使用,形成规模化生产。

    当然了,铁模铸炮也不是说造就能造的,它对于技术和工业设备的要求更高,首先你得搞定焦炭高炉炼铁技术(焦炭提供高温和强度)、水轮机技术(动力鼓风)、热风技术(铸铁热风管或者耐火砖蓄热室)几种必须的技术,再就是冷却水管道的制造。

    严格的说,以上这些技术以如今大明工匠的水准还不能掌握,不过谁让他们有一个开了挂的杨大官人呢,在杨峰的推动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大明的工业水平才有了一个明显的提高,而这些技术根本就不是那些刚从白山黑水中走出来,脑子还未完全开化的满清鞑子能够掌握的。

    看到佟养性那焦急的样子,宁完我苦笑着摇头道:“佟大人,大明对于铁模铸炮的法子看得很近,况且目前只有南京江宁卫那里的工匠作坊会做,咱们的人根本就进不到那里却,况且下官还听说了,铁模铸炮需要许多精细的工具,咱们这里根本就没有,想要将这门技术弄到手实在……实在是太难了。”

    宁完我原本想要说不可能的,但看到佟养性那失望的样子,只能中途改口。

    不过即便如此,佟养性自然也听明白了宁完我的意思,他长叹了口气有些失望的摇头道:“可惜了……可惜了……”

    一旁的多尔衮却是看不得宁完我在众人面前出风头,他冷笑道:“不过是区区铸炮之法而已,既然得不到也无所谓,咱们还有长刀利箭,汉人不过是会一些奇技淫巧而已,这有什么好羡慕的,待到异日咱们杀入中原,那些东西全都咱们的!”

    “切!”

    一旁的清军将领们则是齐齐在心中做了个鄙视的神情,初生牛犊不怕虎说的就是多尔衮这种人,或者用无知者无惧这个词来形容他更合适,现在把大话说得那么响,不要等到碰上了江宁军被打得哭鼻子就好。

    “好!”

    只是就在众将领们心生鄙夷的时候,皇太极却大声叫好起来,只见他赞赏的看着多尔衮道:“十五弟能有这个志向那是极好的,日后入主中原之时,朕必然派十五弟为我大军先锋!”

    “臣弟谢过陛下!”得到皇太极的赞赏,多尔衮也是即为开心,赶紧朝皇太极行礼表示感谢,而皇太极也笑呵呵的摆摆手示意其免礼。

    看着这哥俩一前一后的表演,清军将领们也是一阵腻味,这做戏也做得太明显了吧,知道你们想振奋士气,可也摆脱你们能不能说点靠谱的话,还入主中原呢,你们问过人家江宁军了吗?

    不过虽然不少人都看出了皇太极的用意,但也没有人会这么不识趣的跳出来打断,甚至还有一些将领还拍起了马屁大唱赞歌,一时间整个大帐内气氛十分的和谐。

    “报!”

    就在皇太极心情大爽的时候,一个声音在帐外响了起来,一名戈什哈大步走了进来对着皇太极打千并跪下大声道:“启禀皇上,盛京派人急报!”

    “什么,盛京来人了?”

    听到这里,不少人的心猛然就是一跳,难道盛京出事了?

    别人紧张,作为皇帝的皇太极更是如此,要知道盛京可是他们所有人的老巢,他老婆孩子以及所有的家当都在盛京,要是盛京出了什么事那他可就全完了,他强自镇定的说道:“马上将人带进来!”

    很快,一名风尘仆仆的骑兵被两名戈什哈扶了进来,来人刚一进大帐就“噗通”一声跪在了皇太极跟前泣声道:“陛下,大事不好了,杨峰率领江宁军将盛京给团团围住了。他们正用火炮不停的轰击盛京的城墙,此刻大阿哥正率领盛京的人马拼死抵抗呢。陛下,您赶紧派兵回援吧,若是晚了恐怕盛京有失啊!”

    “噗通!”

    皇太极一听到这里,就觉得眼前一阵金星直冒,整个人重重的坐在了椅子上。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出兵攻打锦州,那个杨峰竟然回头就带着人包围了盛京,他这是要挖了朕的根基啊。

第四百四十章 豪格的决心() 
    天启七年九月初一盛京南面大东门

    一名身穿黄色铠甲,看起来约莫二十来岁,长得一脸粗豪的年轻将领站在城墙上,看着城外十数里处那颜面的军营脸上浮现出一片凝重之色。远处那一片片充斥着火红色的旗帜和铠甲在夕阳的照耀下泛出了一种奇异的光泽,让人忍不住生出一股震撼的感觉。

    陪在这名年轻将领旁边穿着蓝色铠甲的正蓝旗旗主杜度忍不住说道:“大阿哥,您还是下去吧,虽然明军还没有攻城,但奴才可是听说了,明人有一种火铳能打到数百步开外,且准头极好,若是被他们察觉到您在这里那可就糟了。”

    “是啊大哥,您还是下去吧,若是让明军认出来可就不好了,这里有奴才们看着就好。”旁边的几名将领也纷纷劝道。

    这名年轻的将领不是别人,正是奉命留守盛京的皇太极的长子豪格。

    豪格由于长相粗豪有些显老,加之留了一脸的络腮胡,所以今年虽然才十八岁,但看起来就象二十来岁似地。

    看到身边的将领们纷纷劝自己,豪格有些恼怒的骂道:“你看看你们,一个个还象我大清国的勇士吗,明人还没攻城呢你们就劝我下去,等到明军真的攻城,我该怎么办,躲到床底下吗?我告诉你们,谁要是敢再劝我下去,我就对他不客气!”

    看到豪格发了怒,众将们才不敢再劝。豪格从腰间拿出一个千里镜仔细的观察起来,当他从千里镜外看到那些熟悉的铠甲和旗帜时,眼中闪过了一丝混杂了仇恨、害怕以及无奈的神情。

    良久,豪格才轻叹了一声说道:“杜度,你说父皇能及时赶来吗?”

    杜度摇摇头:“臣不知道,但臣以为凭借咱们盛京的数千兵马和盛京城的高墙深壕,城外的江宁军根本不可能短时间内攻进来。”说完后,杜度又补充了一句:“至少坚守半个月没有问题!”

    豪格摇头道:“咱们盛京确实是城高壕深,但咱们的人手实在是太少了,父皇此去锦州几乎将所有的兵马都抽调一空,此刻盛京城内兵马不过六千,若是江宁军不顾一切的来攻打,咱们的处境确实堪忧啊。”

    皇太极此次出征锦州,名义上是出兵八万,但这八万说的只是满八旗和蒙古八旗的兵马,事实上包括辅兵、包衣在内的话,此次皇太极出动的人马至少有十五万,也正是由于这次出征,皇太极几乎将整个盛京能打仗的兵马全都抽调一空,偌大的盛京城内只有杜度率领的六千正蓝旗兵马留守,这样一来兵力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这也是豪格心生感慨的原因。

    按理说豪格身为皇太极的儿子,平日里也是一个颇为有名的勇将,不应该说出这种示弱的话,但俗话说得好人的名树的影,江宁军去年在锦州城下的那一仗打得实在太狠了。

    在那一仗里,满清不但战死了两万多人,更连大汗努尔哈赤也被万人敌炸成得重伤不愈,最后抱着遗憾死掉了,这也造成了如今的满清上下一听到江宁军的名字心里就有些发毛。

    正在说话间,旁边一名甲喇章京突然指着前方喊道:“大阿哥,明军大营有动静了。”

    “呜呜……呜呜呜……”

    随着这名甲喇章京的话,远处响起了一阵号角声,随着号角声的响起,原本寂静的江宁军大营就象突然开锅的水一般沸腾起来,一队队骑兵开始飞驰出了大营,出了大营后这些骑兵开始分成两队朝盛京的南门过来,在他们的身后则是一队队身披铁甲的军士。

    “江宁军要攻城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句,城墙上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城墙上不少军官开始吆喝着城墙下藏兵洞里的士兵出来上城墙准备战斗,弓箭手们也进入了城垛后面,一些青壮也开始将一捆捆的箭矢抬上城墙。

    杜度又对豪格道:“大阿哥,江宁军就要攻城了。您身为大阿哥,身上可是系万千安危于一身,如今陛下不在,盛京城可不能没有您来掌舵,所以为了盛京城二十多万八旗子弟着想,您还是下城墙去吧,这里有臣就好。”

    “是啊大阿哥,您还是下城墙吧,这里交给奴才就好!”

    “大阿哥放心,只要奴才没死,就绝不会让那些明人踏上城墙半步!”

    旁边的清军将领们也纷纷劝道,毕竟豪格可是皇太极最疼爱的儿子,别说他有什么三长两短了,就是他被江宁军的火炮或是铅弹擦着碰着那就是了不得的大事,他们这些人全都吃不了兜着走,还是赶紧将这位大爷送走,如此一来他们反倒能安心作战。

    豪格如何不明白这些人的心意,不过他也有自己的考虑。满清号称以武立国,身为皇太极的长子和皇太极不在时盛京的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