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明朝当国公-第3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劲裹了裹身上的衣服,杨峰站直了身子,又拍了拍身上的落雪,抬头看了看这座数百年后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的城墙,这才从容的迎着那两名守城的兵丁走去。

    看到杨峰走过来,两名原本正好奇的看着他的守城兵丁赶紧握紧了手中那把用普通的杂木做木杆的长枪,其中一名年纪稍大的兵丁大喝了一声:“站住,干什么的?”

    杨峰停下了脚步,看着这两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却努力装作威武状的兵丁,强自镇定的说道:“我要进城!”

    老年兵丁大声道:“你是哪人?有路引没有?”

    早已为自己想好答案的杨峰摇摇头:“我祖上是大明人,当年随三宝太监下西洋,而后便留在南洋定居,如今刚回大明哪里来的路引?再说了,如今天下承平,又有几人出门会带此物?”

    路引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古代老百姓的身份证,但凡是离乡的人都必须要由当地的官府衙门开一张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因为古代的官府和统治者一致认为老百姓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呆在家乡,不要随便外出,否则一旦人口流动得多了就容易出乱子,所以没有这个东西老百姓是不能离开家乡的,古代的朝廷希望用这种办法把老百姓牢牢的绑在土地上,不让他们离开自家的家乡。

    当然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就象南京城这等天下一等一的繁华之所每天进出的人成千上万,自然不用每个人都要查路引,否则守城的兵丁再多一百倍也不够用,也就是这两名兵丁看到杨峰装束实在太过奇异这才上来检查的。

    虽然杨峰说的也是实话,平日里那些邻村的老农或是进城卖东西的村民自然是没人问他们要路引,但看到杨峰这样衣着样貌那么怪异的人这两个守城的兵丁还是不敢随意放进去。年老的兵丁犹豫了一下后说道:“那你等一下,我去问一下上官。”

    按说守城的兵丁不会对一个没有路引的陌生人这么客气,但各朝各代都一样,看人下菜是一种传统,毕竟自己天天在这里守着,要是哪天不小心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说不定连饭碗都不保,虽然这份饭碗每个月只能领几十斤糙米和不到一两的银子,可就是这么一份看似卑微的活还有不少人盯着呢,他可不想莫名其妙就丢了饭碗。再者说了,禀报了上官之后责任就不在自己了,以后有什么事这板子也不会打到自己身上。

    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

第四百二十四章 登门拜访() 
    杨峰果然是想到做到,很快他就把给皇太极的信给写好了,不过在派人送给皇太极之前他还得让朱由校过目一遍,这搁在现代就叫做政治正确,否则朱由校知道了即便嘴里不说心里也肯定会有芥蒂。

    由于朱由校的身体还很虚弱,所以这些天他并没有上朝,而是在张嫣的坤宁宫里静养,所以得知杨峰求见后,朱由校便在坤宁宫的一座院子里接见了他。

    “我说杨爱卿,你这才刚回京,怎么就又惦记上皇太极了?”看着手中这封充满了威胁口吻的信,朱由校脸上满是哭笑不得的表情。

    杨峰无奈的一摊手:“臣也不想啊,谁让臣把人家的媳妇给抢了呢,现在那个女人成天闹着要将自己的两个女人接到身边来,臣要是不答应她还敢给臣甩脸子,臣这也是没办法啊,只能出此下策了。”

    朱由校一脸的好笑:“哦……合着你写这么一封信就是为了应付你家那个小妾啊!”

    “也不完全应付。”杨峰轻咳了一声:“臣是认真的,如果皇太极不把臣的两个女儿送过来,臣就带领大军亲自去将她们迎回来。”

    “荒唐……”朱由校又好气又好笑骂道:“军国大事岂是儿戏,你知不知道大军一旦开动每日需要耗费多少粮草,又要消耗多少军械,你小妾不懂事难道你也不懂事?”

    “臣又不用陛下和朝廷出银子。”

    杨峰一句话就怼得朱由校说不出话来,他倒是忘了眼前这位可是出了名的土豪,他的大明皇家商行每年就交给自己三四百万两银子,自己私下里赚了多少那就更不用说了,人家乐意自掏腰包出关打鞑子他还能说什么呢,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有钱任性?

    看到朱由校无奈的翻了个白眼,杨峰有些不好意思的轻咳了一声:“陛下,虽然臣知道自己是任性了点,但是自家的女人自己若是连自己都不疼的话难不成还让别人来疼不成?而且臣听闻这一年来皇太极一直在关外养精蓄锐,前些日子还远征了漠北,掠夺了一大批的马匹辎重,最近还有准备远征朝鲜的打算,所以臣觉得有必要敲打一下他,不能让他的实力膨胀得太快,这对于将来咱们消灭他们可是很不利的。”

    “你呀!”朱由校长叹了一声:“好吧,既然你已经做好了打算,那朕就不说什么,但是你要记住,你若是真要北征的话一定要小心,可不能把自己也陷进去了,否则朕可是要把你的大明皇家商行给收归内库了。”

    杨峰故作不屑道:“陛下放心好了,您没有这个机会的!”

    “哈哈哈……”

    说完后,两人对视了一眼同时大笑起来,一股温暖的朋友情谊在俩人心中升起……

    杨峰走后,张嫣带着两名贴身宫女走了过来,朱由校将这件事说给了张嫣听,张嫣听后也是啧啧称奇:“没想到江宁伯竟然是如此一个性情中人,为了自己的妾侍竟然不惜发动一场战争。妾身在入宫前常听说书人说唐明皇爱美人不爱江山的故事,原本以为不过是旁人的杜撰而已,没想到真有这种事啊。”

    看到自家媳妇一脸的羡慕之色,朱由校不禁有些吃醋起来,故作不屑道:“梓童别听那小子胡乱吹嘘,朕估计他是许久没有打仗手痒了,这才胡乱寻了个借口而已。”

    张嫣侧脸看到丈夫那一脸的悻悻模样,不禁捂嘴轻笑了起来:“好了,咱们不说这个了,不过陛下倒是有件事忘了做呢。”

    “什么事?”

    看到朱由校一脸不解的模样,张嫣轻叹了一声:“陛下此次遭到小人暗算,差点就……幸得江宁伯不辞辛苦从福建赶来搭救。俗话说得好,功高莫过于救驾,江宁伯立下如此大功,您就不打算封赏他么?”

    “哦……你说的是这个啊!”朱由校一听就笑了起来,摆了摆手,“此事朕自由主张。”

    看到朱由校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张嫣却急了:“陛下,什么事您都可以缓,唯独这件事却是缓不得啊。”

    “嗯……”

    朱由校不解的看向了张嫣,“梓童,你怎么这么急?”

    张嫣急道:“陛下,按理说您要如何封赏江宁伯,全凭您乾坤独断,后宫是不能干预政事的。但今日臣妾就算是逾制一回也要说了,江宁伯为我大明屡立大功,先是在福建平定海寇重建水师,接到您的急召后又日夜兼程赶来救驾,可谓是劳苦功高。而您作为一国之君,若是不能做到赏罚分明,如何让人信服?长此以往恐怕就要令有功之臣心寒啊!”

    朱由校看着面露焦急之色的张嫣,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一把搂住了张嫣笑道:“梓童过滤了,朕岂是刻薄寡恩之人,江宁伯立下如此大功,朕又岂能不赏,你放心好了,封赏的旨意如今应该已经到了杨峰的府邸中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江宁伯杨峰勤于任事,有大功于国……今特加封为江宁侯,并赐丹书铁券,钦此!”

    就在朱由校和张嫣讨论杨峰的时候,我们的主角刚回到府邸中就接到了来自宫中的圣旨,当太监宣布完旨意后,府中的下人全都开心的欢呼起来,平日里总是习惯了板着脸训人的大管家杨来顺也难得的没有出来制止他们。

    所有人都知道老朱家对于爵位是出了名的吝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