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司汉-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好哈哈哈”曹雍却是猛然站起身,开怀大笑“不愧是我曹雍的儿子好”

    曹元也是被曹雍突然兴起的这股兴奋劲给惊到了,他也不知,为何曹雍会如此兴奋,但此时却也是附和着大笑了起来。

    其实曹元此举却是歪打正着,他的那番豪言壮语,在曹雍看来,却正是与平原郑氏撇清关系的一个讯号,曹雍见此,怎能不开怀大笑。

    太业殿上顿时被曹雍和曹元这两父子的笑声充斥。如此的场面,却是出乎了几乎所有人的预料。

    曹光急了,曹雍如此开怀大笑,显然曹元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在如火箭似的上升,这曹光哪能忍得。

    曹光也想要出列请命,表达自己为国尽忠的立场,只是一时间有点拿不定主意,便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舅舅陈耀,但见陈耀似也在看向自己,只是那眼神

    “舅舅不想让我也参与进去”曹光从陈耀的眼神中读出了否定的信息,显然陈耀是在示意他不要轻举妄动。

    曹光有陈耀提点,曹允却没有任何人能帮他,也许有人愿意帮他,但曹允却也没有在意。

    曹光在犹豫,曹允却是直接站了出来。

    “父王,儿臣身为大魏世子,更当身先士卒,此事怎能让二弟犯险儿臣请命,代替二弟前往望天城”曹允走到曹元身前,也是努力作出一副豪迈的气势。

    只是曹允哪有曹元的气场,平日里懦弱惯了,再怎么努力,却也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曹元此时可是恨极了这个出来与自己争风头的大哥,若是在平日,他说不定早就一脚踹上去了。

    曹雍却是不觉什么,再见平日懦弱怕事的大儿子竟然也是不惧艰险,为国尽忠,心下更是大喜“好好都是我的好儿子不过,允儿,父王其实早已为你选择好了去处今次调曹抚前往望天城,许郡便无人把守,父王属意让你去守许郡,允儿意下如何”

    “许郡”曹允一怔,不明所以,犹豫不决。

    看到曹允犹豫,曹雍略一皱眉,却是并没有着急,给足了儿子考虑的时间。

    曹允在犹豫,台下却是有一人,直接出列道“王上,世子,许郡乃我大魏祖地,其地位可以说堪比邺都,况且许郡毗邻渭河,南边便是唐国,如今大将军新丧,唯恐唐国趁虚而入,许郡防务当也是重中之重”

    曹允转头一看,此人正是房广,这个曹雍手下,最刚直不阿之人。

    “父王,儿臣即刻出发前往许郡,与曹抚将军交接防务”曹允虽有些懦弱,可却一点也不傻,房广此举明显是在提点他,许郡不比望天城差,甚至犹有过之,在许郡或许更能建立威望。

    “房爱卿之言,正是孤王之意陈爱卿,立即草拟一份令旨,着世子带往许郡,与曹抚将军交接防务,同时加封曹抚骠骑将军,让他即刻赶往望天城,防备国辽”见曹允答应,曹雍更是大笑一声,立即下令道。

    “诺”文官中应声走出一个中年书生,穿着宽大官袍,却是看不出其身材,只看他面容,却是有些清瘦。

    此人姓陈名竹,司职中书令,专门负责为曹雍处理一些文案和草拟令旨。此人虽然姓陈,但却不是晋阳陈氏之人,而只是一个草根书生,只因写得一手好文章,便被曹雍留在了身边。

    若是放在大汉朝,其实中书令是一个相当大的官职,而且握有实权。可在北魏朝廷,大权便只在世家手中,这个陈竹没有背景,无依无靠,即使官再大,也不过是一个高级点的“写手”罢了

    顺带一提,之前赵长所念的那份封赏曹泯的令旨,便是出自这个陈竹之手。曹泯直到现在还在回味着令旨中对他的夸赞,直有一股飘飘欲仙的感觉,可见这个陈竹笔下功夫的厉害。

    “曹元上前听封”曹雍吩咐完曹允之事,却是转首对曹元喝到。

    “儿臣在”曹元同样大喝一声,跪伏于地。

    “二王子曹元,孝比东海,忠比泰山,孤王念你之德,今特封你为征东将军,假节钺,即日起便即前往望天城督军奋战”

    “儿臣谢父王隆恩”曹元大喜过望,叩头三拜,连忙接过赵长递过来的一个一尺长的银色斧钺,斧钺边缘镶有金线,这种金线是一种稀有金属,“皇金炽铁”,此种金属便是汉帝吴昊手中“黄汉斩神戟”的主要金属材料,用其镶嵌在斧钺之上,便是表示着绝对的权力

    这所谓假节钺之权,便是曹雍赋予曹元的一项至高权力。有了这项权力,曹元不用事事禀报曹雍,自己便能作出决断,也就是拥有了先斩后奏之权,这种权力,便是将要接任望天城守军统帅的骠骑将军曹抚,也要忌惮一二

    从一点便可看出,曹雍对曹元方才的举动,绝对是打从心底里喜欢,对其可谓信任无比。

    为两个儿子吩咐好去处,曹雍又转身大喝道“张迁将军何在”

    话音一落,在曹泯身后大约三个人的位置,走出一人,此人生得相貌堂堂,浓眉大眼,只是面容稍显黝黑,满脸的沧桑之气,但却隐隐透出一分杀伐果决,显然此人也是一个久经沙场的悍将。

    “罪臣张迁,叩见王上,大王千岁,千岁,千千岁”张迁面现痛苦之色,今日的朝会,他已经等候了许久,在此之前,无时无刻,对他来说都是一种煎熬。

    “张迁,想来你也知道,今日朝会,其实你才是真正的主角”曹雍却没有让张迁起身,而是阴冷着面孔,盯着匍匐在地的这名北魏悍将。

    “张迁罪该万死,请王上责罚”张迁声音颤抖,竟是隐隐带有了一分苍凉之意。

    曹泯见状,却是不禁一头雾水,他不明白这张迁究竟是何来头,为何一直罪臣罪臣的自称。

    若是曹泯知晓,这张迁与当年司马家起事也有一些渊源的话,说不定此时已经要拉上张迁,问上一问了。

    “公子此人本是曹缜大将军属将,天门关一役,他也参与了,据说不久前,他带领了数万幸存士卒回到望天城,如今便是来请罪的正是为了他,王上才召开了这次朝会”冯疑凑上前,轻声为曹泯解释。

    曹泯终于明白了这张迁是怎么回事,不禁暗暗联想起了那日天门关的那种冲天火势,没想到在那种火势之下,还能有幸存者,而且竟有数万人

    曹泯回头与冯疑对视了一眼,只见冯疑也是一副疑惑之色,便只能作罢,但听张迁如何叙说。

    “张迁,说说吧,究竟是怎么回事,将你所知道的天门关的情形全都说与众爱卿听听”曹雍却是不疾不徐,依旧冷冷说道。

    “诺”张迁微微抬起了头,脸上已是无尽悲凉之意,只见他似是不愿回忆起当日情形,但却依旧努力镇定了心神,缓缓道“当日”

    本章完

第二百五十四章 朝会议事(下)() 
“微臣追随大将军死守天门关,起先之时,乃是我众敌寡,北齐军虽有数位武圣境的高手将领冲锋陷阵,但我军也是善战之兵,并没有露出任何颓势,借助天门关地利,反而是占据了稍稍上风可没战多时,天门关城门却是不知为何突然被打开,北齐数名骁将率军突入,战况急转直下,我大魏军立即陷入苦战。大将军命我等死守不退,等待援军到来。如此僵持了近八个时辰,北齐军兴许也是疲乏,竟是忽然鸣金收兵当时所有人都认为国辽此举是为了整顿士卒,休息过后再战,只有大将军面沉似水,给我们下达了最后的命令,他命我等,率军撤离,而且是向着南行山脉撤离而大将军则是选择死守天门关,欲与天门关共存亡将军们不愿离去,皆愿选择追随大将军,最后我等抓阄,却是罪臣抓中了这支幸运签带着大军向南行山撤离可正当我们刚要整军撤离之时,天门关中却是忽然燃起了熊熊大火,那种火势,起得非常突然,而且迅猛异常,根本不容反应,只一瞬间,就有无数弟兄葬身火海,有得甚至来不及发出惨叫,就直接化为了焦炭。罪臣知晓情况紧急,刻不容缓,便再不顾其他,直接率军突围。可那场天火却着实吓住了许多弟兄,在撤离途中,很多兄弟不是死在北齐军刀下,便是被他们捉住,当了俘虏,最后只得罪臣带领四万余弟兄,回到了望天城。”

    张迁一口气说完,没有人打断他,现场已是静得可怕。

    听着张迁详细叙述当日天门关情形,太业殿中所有人都露出了震惊无比的神情,尤其是曹泯和冯疑等亲眼见到那恐怖绝伦的冲天火势之人,更是背脊发寒,寒毛倒竖。

    他们不禁暗想自己在那种火势之下,究竟能不能逃出生天。曹泯得出的答案,却是只有一成

    大殿内沉默良久之后,曹雍终于是开口了“四万人,十八万大军,呵呵”

    “赵长,把北齐昨日递过来的国书,给众卿家念一遍听听”曹雍轻抚额头,冷冷说道。

    “诺”赵长躬身应诺,从身旁的一个小太监手中拿过了一条红绢,缓缓打开,朗声读到“曹雍吾兄,弟姜言敬上今次会猎天门关,小弟不甚惶恐情急之下,却是没有约束好臣下。一觉醒来,不想竟有三万余北魏弟兄在弟殿前请安,弟只以为尚在梦中数个时辰后,方才惊觉,此弟之罪也今特遣此三万余弟兄归家,只愿兄将龙藏湖以西五十里之地送我北齐即可,弟姜言不甚感激”

    赵长慢慢念完,太业殿中却已经吵闹开了。

    “王上姜言欺人太甚臣愿领一万精兵,翻过南行山,直捣北齐腹地,即使是死,末将也要让北齐国记住,我大魏将士,绝无贪生怕死之辈,若想要我大魏一寸一地,那是痴心妄想”曹泯身后的武将之中,一名豹头环眼的魁伟大汉直接跨出两步,声如洪钟,大喝道。

    此人名叫夏侯闼,也是曹魏名将,逐英榜上有名,排名八十六位。

    夏侯闼出了名的暴脾气,一听曹雍说北齐送来什么劳什子国书,他便已经有爆发的冲动,再听那国书中所言,简直是让他肝都要气炸了,如今哪还能忍得住。

    “呵呵,元达,你也不必如此动怒,和那小孩子动什么气,表兄我还没有将他这种孩童般的言语放在心上”见夏侯闼跳出来,曹雍便不禁喜笑颜开。其实姜言此时已经将近四十岁,曹雍称其为孩童,实际也是为自己找回一点颜面。

    这个夏侯闼正是曹雍的表弟,曹氏与夏侯氏世代姻亲,曹雍与夏侯闼也是打小便熟识,而且关系甚厚。

    夏侯闼虽然性情暴躁,但却是一个耿直之人,从来没有什么心机,这也是曹雍会重用他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王上说得对,就一个小屁孩,放什么大话战场之上,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赢了小小一战,便趾高气昂王上,不如便让微臣去会会那国辽”夏侯闼再次试图请命道。

    曹雍微微一笑,摇了摇头“长生关乃是我大汉朝第一雄关,阻隔着蛮族的入侵,此地如今在我大魏境内,为了我整个大汉天下,必然也要确保万无一失,孤将此地交于你把守,便是对你最大的信任至于那国辽,交给曹抚和元儿便可”

    “长生关”便是当年汉帝吴昊统一天下之后,修建长城之时,在长生河上留下的关隘,虽说是为了彰显两族友好,从而在长生河两岸分别修建了吴昊和蛮王的雕像,但实际上,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吴昊为了防止蛮族再次入侵,才修建了这两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