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镛慕侠传-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的教育。但校内因此就拉帮结派想要讨公道,这是理么?孩子们因此还要结盟,还因此要考虑出卖谁不出卖谁,这么大的孩子,心里应该想这些么?你说我强词夺理,我反倒要问问你,孩子交给你三年了,你到底教给他们些什么?他们如今这么顽劣,究竟是天性如此,还是你授课无方?”

    “皇天可鉴,厚土为证!”钟先生听了这话,昏黄的老眼有些迷离,他喘着粗气,头脑似乎已经难于运转,他无法辩论,只能凭空许愿,“我在这学堂三年,每日勤于教学,疏于经营,全身心、掏心窝子的学问,毫无保留的交给孩子们。到头来换来您这‘授课无方’四字评语……唉!也罢!”

    “赵家大人!您这么说,可就有些不讲理了!”王义顺听了半天,终于忍不住了。

    “王老英雄,您住口!”赵俊彦听了王义顺的话,抢言道,“说完钟先生,便要说你!你身上的问题,比钟先生身上还大!”

    “哼!你且说来!”王义顺听了赵俊彦的话,正襟站立,脸上的表情却已至铁灰一般,“你且说来听听!”

    “还用说来听么?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赵俊海曾经受过王义顺的一掌之辱,现在有了表兄弟撑腰,众目睽睽之下,又知道自己不会挨打,于是说话硬气了不少,“这学堂这么多孩子,练武的有这么多人,可又有谁真练成了呢?要说讲打,就是你这外孙韩金镛吧!除了韩金镛,还有谁得到了你的真传?”

    “不错!王老英雄,我这表兄弟之所言,正是我之所想!”赵俊彦说道,“明眼人都看得出,说文,是你这外孙学的最好,因为有钟先生平日里给‘吃小灶’,要我说,学武也是你这外孙最强,毕竟亲外公又是师傅,你心里究竟偏向谁,这还需要明说么?”

    “嘿嘿!好一个‘吃小灶’!”王义顺可不是吃素的,要搁在往常,赵俊彦如此的仗势欺人,王义顺早就抽刀相向了,但赵家子弟,无论如何也是自己结拜大哥的亲眷,他好歹也要给个面子,可他话里话外,也不会吃哑巴亏,“韩金镛的能耐确实不错!不谦虚的说,他的能耐远远高于在场的每一个孩子。不夸张的说,现在就是你们兄弟仨上,纵然你们都是成年人,恐怕也奈何不了这个刚过十岁的孩子。可是,这孩子天资各有不同,这你们也是承认的。真正发现韩金镛这孩子适合练武的人,也不是我,而是你们的表舅,‘大刀张老爷’张源。如果怹老人家依旧在世,恐怕我这外孙韩金镛的能耐,还要更加精进一些才是!”

    “你……”赵俊海听了这话,又欲抢言,不想被赵俊彦拦住。

    “我教这孩子练武,不假!给他吃小灶,我也承认!但这不是出于我的私心,而是按照结拜大哥的临终嘱托!我不过是替兄传艺!我更怕有负兄长所托!”王义顺说道,“我那结拜大哥,‘大刀张老爷’张源,早就把韩金镛收为了记名的徒弟!这也是千人瞧万人看,大家都承认的事儿。要我说,这孩子不但能耐俊,而且自他给师傅磕头的那一天起,他还就长了一辈儿,算起来,他是赵德辉的同班同学,可更是你们的小表弟!小表弟有能耐,纵然是吃了小灶,你们高兴还来不及。他比赵德辉强,将来先进帮后进,优等扶劣等,你们更得知足,又挑的什么理呢?”

    虽然书读的不如钟先生多,但大半生久战江湖,王义顺早就深谙“好马出在腿上、好汉出在嘴上”的道理,三言两语,不但堵住了赵氏三兄弟的嘴,还凭空给韩金镛长了一辈儿。弄得赵氏三兄弟,这一下瞠目结舌。

    “你这老儿……”赵俊海见说不过,粗话即将出口,但他斜眼看了一下赵俊彦,发现赵俊彦稳如泰山,知道必然是你有来言我有去语,他嘴里的脏话,又生生的咽了回去。

    “嘿嘿嘿嘿……”赵俊彦笑了,他走上前,神色安然。

    “王老英雄好口才,王老英雄好思路,你说的没错、您想的周全,我倒把这层关系给忘了。确实,韩金镛这小孩儿,算起来是我们的小表弟儿啊!”赵俊彦一边说,一边走上前,故作爱护的,捏了韩金镛的脸一把,“照这么说,我儿赵德辉,虽然痴长几岁,但他明知和小表叔同堂学艺,却要不知深浅,以下犯上,却是他的不对了!幸好刚才进屋的时候,我已然教训了他,要不然被您点破此处,我们赵家,反倒成了眼中没有长幼,心中没有规矩的人物了。”

    “在场的这些人里,我最年长,我说句公道话,你们大伙儿听听!”钟先生颤巍巍,他思忖了半天,寄希望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于是不顾贵体有恙,强撑着精神说道,“依我看,这两天孩子们淘气的事儿,确实是引起了不少的争端,孩子们结派也罢,小有争执也罢,无非是为给我出一口气。可我是个读书人,早就明白个‘与世无争’的道理。孩子们的好意,我心领了。我也希望,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今后,谁也不许再纠结谁是元凶,谁也不必再提此事。大家多亲多近、相亲相爱,乡里乡亲的,算起来都是亲戚,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还是莫在提了!”

    “好!钟先生以大局为重,不计前嫌,我作为赵家的家长,十分看重,我尊敬您,您不愧是饱学的鸿儒,以后我还要多多向您请教,我这犬子,也还要向您多多学习!”赵俊彦深施一礼,脸上却带出阴险的笑容,“可我除了是赵家的家长,还有层身份,我有个小小的候补功名,算起来,这乡间村里的治安,我也有责无旁贷的责任!文武学堂久生事端,极容易引起乡邻矛盾,纵然是孩子们因而受教,但有得有失,所得逊于所失,这文武学堂,不开也罢。”

    “你……你……”赵俊彦的话绵里藏针,顶撞的钟先生不知所云。

    “对!对!这文武学堂还不如关了!”“关了吧!关了吧!关了就没这么多麻烦事儿了!谁家还不会教育孩子!”赵俊海、赵俊鹏两兄弟,在旁边帮腔作势。

    “你俩闭嘴!”赵俊彦扭头,朝自己的表兄弟说道。

    两兄弟自不敢多言。

    赵俊彦不慌不忙,从自己的袖管里掏出几张发黄的房产地契,他把这房产地契向大伙儿展示,说道:“先前,我那表舅‘大刀张老爷’张源在世的时候,曾经主持过‘王氏文武学堂’的开班仪式,当时,我们兄弟三人也曾奉上这处宅子的房产地契,但那地契,是个副本,交给王老英雄的,是代管使用权,只要这文武学堂一天还在,这使用权便是他王老英雄的。但如今,本官决定停办‘王氏文武学堂’,正式收回这处房产!”

    赵俊彦着重强调了“本官”二字。官威甚重,在有能耐的百姓,也无权挑战官威。

    “好!”王义顺听了赵俊彦的话,如同钟先生一样,浑身发抖,但他发抖却不是病灶,而是气愤所致,他抱拳拱手,躬身言道,“草民但听赵大人之言,‘王氏文武学堂’,从今起停办!”

    “好!王老英雄,我净重您是个人物,从今起三天之内,给我把房子腾空,我三日后来收房!”赵俊彦对王义顺说罢,扭项回头瞅着钟先生,“还有您,钟先生,我净重您是个饱学的鸿儒,也给您三天时间,三天后,从我这房子里给我搬走,这不是您的家!”

    “也罢!”钟先生寄人篱下,毫无选择,他万念俱灰,只得颤巍巍点了点头。

    “臭小子,别以为这事儿结了,你我还有账,后面算!”赵德辉要和自己的父亲和表叔们走了,离开之际,他在韩金镛耳边轻声挑衅。

    “好啊!来啊!”韩金镛听了这挑衅,再也无法克制自己的情绪,他手指赵德辉,昂起头颅挺起胸,朝着赵德辉的方向走去,和他头对头、脸对脸,直面直视再不退避,“赵德辉,我等着你。”

    窗外风雨大作,屋内人人皆惊。正待大伙儿手足无措,不知是该劝韩金镛、还是该拦赵德辉之际,学堂门口,有人高声喊道:“爸爸,韩金镛……”

    听了这凄厉的呼喊,大家透过浓密的雨丝往外看,但得见小金镛的母亲韩王氏,小名叫“凤珠”,她早已浑身被雨淋透,仍然奔跑脚步不停。

    “娘!”韩金镛见母亲如此狼狈,不由得疾步赶出门外,把母亲迎进屋中。

    “快,爹!快,金镛!”韩王氏高声的喊着,“金镛,你姐姐出事儿了!”

    韩金镛的姐姐早已出嫁,却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窗外雷雨大作。韩金镛心中一惊。

    再往后,韩金镛察奸情、怒鞭狗男女,远钟芸、避儿女私情,访名师、义救“海张五”,勇比武、技惊兆东侠,热闹回目尽在下一章!

第59章 青青子衿() 
话不说不明。

    前文书里,少有交代韩金镛和姐姐的故事。

    实际上,王义顺“金盆洗手”之后返乡,家中除了女儿凤珠、女婿韩长恩、外孙韩金镛之外,还有两个外孙女,大外孙女生在春天,乳名春妮儿,小外孙女生于秋天,乳名秋妮儿。时年,两个外孙女均已至豆蔻年华,在王义顺的结拜大哥“大刀张老爷”张源患病卧床期间,陆续出嫁。

    这二外孙女秋妮儿,嫁给了芦北口村的农民赵士元,亲家之间日常多有往来。大外孙女春妮儿,嫁给邻村的车林生后,却如同断了线的风筝,再无音讯。

    这一次,韩金镛的母亲冒雨前来送信,就是来给她的大女儿报丧的。

    这一日清晨,大女儿车韩氏,竟然一时想不开寻了短见,留下了自己的孩子,悬梁自尽。婆家前来给韩长恩夫妇送信的时候,韩金镛已经和王义顺在文武学堂,和赵俊彦、赵德辉父子闹得不可开交。

    韩王氏哀女心切,不顾瓢泼大雨恶劣天气,也要把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告诉自己的父亲和儿子,这才冒雨而至。

    得知这个消息,韩金镛瞬间就愕然了。他不顾学堂里仍然等待对策的同学、不顾尚未找到居所的钟先生、钟芸祖孙,不顾自己的母亲韩王氏和外公王义顺,即便同样冒雨,也要第一时间跑回家。

    即便他心里明明白白的知道,即便如是,也于事无补。

    人死不能复生,大姐春妮儿已经永别人世。

    大雨渐渐停息,道路依旧泥泞,韩金镛深一脚、浅一脚的跑回家,发现父亲韩长恩,满脸愕然的蹲在门口。大女儿行了短见,给这个老实、厚道甚至是有些窝囊的农夫,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和打击。

    但屋里前来报丧送信的人还在。

    “我说,老韩家的!你是春妮儿他爹,这事儿我们现在怨不着别人,只能跟你算!”说这话的是个半老的老者,他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向院子里走,边走边说,“结亲之前,我们便知道你世代务农,但你当年家境殷实,家风甚严,料想你的女儿肯定也是熟习‘女红女红’、为人本分之辈。但现在看,我们也是走了眼,你这家道败落也是想当然的,必然是你这家风有毛病,否则也不会养育出春妮儿这样的闺女,干出这些伤风败俗、伤天害理的事情!”

    “别说了!”韩长恩蹲在原地,不敢答言,他微微抬起脑袋,盯着说话之人的脚面,露出了悲切的神情,“人已经死了,还要说什么?要怪,只能怪我这女儿,只能怪我这爹啊!”

    “你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