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镛慕侠传-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小孩儿韩金镛毕恭毕敬的点了点头,他走上前,在黑板上写了“火”“炏”“焱”三个字。

    “好!”钟先生看了这三个字,点了点头,“还差一行小字,一个故事呢!”

    “是!”韩金镛在黑板上另起一行,他写道,“种田累,累种田,七月流火八月知秋,奈何流火带炏,炏更焱。”

    “光写无用,你得有讲啊!”赵俊彦看了这一行小字,多多少少有些摸不到头脑,“你这里有个什么故事?”

    “我这是个农家的故事!”韩金镛回身,点了点头,说道,“一个火字念火,两个火字念炏,意思是炽热、兴盛,三个火字念焱,意思是火花、火焰。我这话的意思是,穷苦的农民即便知道天气很热,种田很辛苦,仍旧要辛苦的种田。七月是酷热的季节,八月尽管已将立秋,但天气更热。七月的暑热自是难忍,八月的暑热更加炽热,这炽热如同天在下火一般。可是为什么仍要种田呢?因为天气虽热却已经入秋,庄稼成熟了就要收获,农民们要更加辛苦的劳作以避开雨水,否则一年的辛劳都将白费。我写的这是青凝侯村的乡亲们,每天的生活状态。”

    “好!好!”钟先生看了韩金镛这作答,点了点头,他深感赞同。

    “嗯,确实不错,可这比赛明明是在学堂,这却又说种田,啧……啧……”“我觉得赵家小少爷答得更好……”有人想要亲近赵家,亲近赵俊彦,故意窃窃私语时拉大了嗓门说道。

    王义顺就当是没听到那些“窃窃私语”,看到韩金镛的答案,露出了欣慰的是笑容,他点了点头。

    赵俊彦听到了乡亲们的议论,这样的公议实际已经判定了胜负,他的脸上也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钟先生,乡亲们大多没读过几年书,没什么学问,您的判定不要被他们的议论所左右。这俩孩子究竟谁赢了?还请您给个定论!”赵俊彦说道,“依我看,俩孩子答的都不错,要不然算平局?”

    这是赵俊彦欲擒故纵的说法,无论是围观人的公议,还是答案的高度,赵德辉的答案都明显更胜一筹。

    但钟先生,却似乎还有话要说。

    他站起身,走到黑板前,拣起一截粉笔,他用身体挡住黑板,在自己给出的例句、例字上写写画画。

    “我这试题,题加题,题套题,考的是孩子对整体和局部的综合理解。”钟先生戳着拐杖扭过身,面朝大家说道,“刚才赵员外、赵先生、赵大人说,算两个孩子平手,我觉得不可,因为比赛的第一场,这关于文化的比赛,已然分出了胜负。”

    大家伙儿一听,嗬,钟先生要点评了,赶忙停止了议论,把目光都对准了黑板,瞧向了钟先生。

    “我出这题,第一关是考较俩学生的识字、认字、选字能力,我出的是木—林—森,赵德辉给出的答案是日—昌—晶,韩金镛给出的是火—炏—焱。从形式上,都对了!”钟先生说道,“从内容上看,两人也是不分高下,赵德辉给出的是自己的鸿鹄之志,他想要金榜题名、高官得坐,要想国家昌盛;韩金镛的答案却显示出了这孩子的好心肠,展示了他的悲天悯人,展示了他的同情心,展示了每个穷苦农民每天的生存状态,俩孩子答的都非常好。在这两个层面上,我都给他们满分!”

    “先生,别卖关子啦!你既然说这场比赛已经分出了胜负,那究竟谁的答案更好啊?”“是啊,您倒是给个答案啊!”有好事的乡亲问道。

    “你们自己看啊,我已经在黑板上划出了!”钟先生笑着,蹒跚挪动了自己的身躯,黑板上,自己的例句,和两个孩子的答案,分别用粉笔做了额外的标注。

    看到这些标注,赵俊彦的表情严肃了,赵德辉的表情僵住了,韩金镛却长舒一口气,轻松了下来。

    是的,这第一场文化比拼,赢的是韩金镛。可他赢在哪里了呢?

    赢在两点。

    “这样吧,我给大家解答一下!”钟先生见围观的人群中有人不解,知道有的人肚子里没甚墨水,于是说道,“我这题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属于题摞题、题连题,题里埋了不少的‘雷’,稍有差池就会被忽略。比如,我的木—林—森,例字分别是一个‘木’字、两个‘木’字、三个‘木’字,但第二个‘林’字的两个‘木’,是左右排布的,看不到这一层,便会着了我的道道。在这点上,咱赵德辉的‘昌’字上下排,显然没有韩金镛的‘炏’字左右排更符合要求,如果韩金镛用的是炎热的‘炎’字,那这里,他们俩就是平手啦!这是韩金镛赢的第一个点。”

    “哦……”围观的乡亲们这才会意,他们信服的点了点头。

    “这第二点,我说韩金镛胜,是胜在对仗工整。我给出的例句是‘读书苦,苦读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为树木成林,林成森。’我这例句里也有额外的考点,除了考察两个孩子用例字讲故事,实际上还考察了对仗,就如同我们过年时门框贴的春联一样,格式、对仗要工整。两个孩子的答案差一点,就能立分高下。”钟先生一边说,一边把手指向了黑板上他做记号的地方,‘读书苦、苦读书’与赵德辉的‘成名乐,乐成名’、韩金镛的‘种田累,累种田’不差分毫,两个孩子是个平手。但我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还有个‘十年、百年’的时间逻辑,这里,赵德辉给出的答案是‘拨云见日金榜题名’,韩金镛给出的答案是‘七月流火八月知秋’,这个点,‘拨云—金榜’显然没有‘七月—八月’工整,是韩金镛胜啦!”

    “嗯!对!对!”“唔!老韩家这小子真不简单,真让他给看出来啦!”……乡亲们的口风,瞬间扭转,片刻之间,都认同韩金镛的文化技高一筹。

    韩金镛听了钟先生的解答,羞赧的低下了头。

    赵俊彦、赵德辉父子,面如铁色。

    “第一局,韩金镛胜!”赵德辉的表弟,这场比赛的主持人走上台前,朗声说道,“下一场比力量,大家移步把式场子!”

    人群缕缕行行,向跨院的把式场子走去。

    “对得好!”韩金镛身后,钟芸小声的说道。

    这话别人听不清,韩金镛听的真真切切。

    “下一场比力气,你还小,别强求自己!”钟芸抓住韩金镛的手,轻轻捏了捏。

第50章 田忌赛马() 
第一场文化比赛的险胜,让韩金镛心里的不安稍稍缓解了一些。

    自从外公王义顺掰开揉碎给他讲解这场“文斗”的凶险后,韩金镛深知自己的胜算几近于无。

    说实在的,习武之人,都有个争胜的心。但如果盲目的争胜,失去了对自己的客观认识,那这样便有些不知深浅了。

    那几天,韩金镛好好的算过。如果他的文化能斗过赵德辉,那他的胜算就从“零”增加到百分之三十。他深知,无论自己怎么努力,自己都无法在角力这个项目上战胜赵德辉。如果想赢下整场,只能用“田忌赛马”的招数,押宝在文化和武术比试上,放弃角力。毕竟,他面对的是个无论知识储备、身高力量、打斗经验都远胜于自己的对头。

    说书得说公道话,讲故事得从实际出发。一面,韩金镛在少儿成长期家境窘迫、住在柴房,家徒四壁、四面漏风,日常吃的不过是玉米面、高粱面,逢年过节才能见到些许油星,这种状况直到外公从关外回乡养老才稍稍缓解,可是,幼年时的先天不足已经导致了他的成长发育晚于同龄人。另一面,赵德辉自从出生起就“含着金钥匙”,吃的是精细的粮食,顿顿有肉,厨师在下厨佐餐的时候也保证了荤素搭配和充足的蛋白质摄入,他清晨吃鸡蛋、夜宵喝羊奶,这样的饮食习惯,让赵德辉自从初进青春期后,身高猛涨、肌肉猛增。

    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差距,才让赵德辉在输掉第一场比试后,格外的懊恼。

    尽管要比赛三场,三局两胜见两次输赢,但如果允许,赵德辉甚至愿意连续赢韩金镛十次八次。第一局的憾负,让赵德辉恨不得在土地上扒出个缝隙钻进去。但比赛,钟先生是权威,他的话有决定权。

    “钟老头,你给我等着,这事儿不算完,等我赢了韩金镛,再找机会跟你算账!”赵德辉兀自攥紧了拳头,抽冷子恶狠狠的瞪了钟先生几眼。

    俩小孩儿各自活动自己的心眼,各自想自己的主意,比赛却仍在继续,韩金镛、赵德辉当先,带着缕缕行行的师傅、先生和观赛的乡亲们,来到了把式场子。

    “这一阵怎么比?”赵俊彦对自己的儿子输了第一阵,自也是极度不满,他抢着问道。

    其实,赵俊彦比自己的儿子赵德辉,更想看到压倒性的优势。作为青凝侯村的赵家子弟中,名声最显赫、混的最好的子弟,他现在甚至可以说是赵家的族长,他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给自己露露脸。

    “赵德辉和韩金镛两人,各抬石锁、石杠,谁抬的更重,谁便取胜!”比赛的主持人、赵德辉的表弟说道,“这场比赛比的是力量,比的是我们的身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力量足、体力好的学生,自然学文、习武的收获也更大!将来有更好的前途!”

    这主持人说的对么?对!也不对!中国传统武学,对力量的考较共分为两种,一曰体力,一曰内力。可能到这里有人要反驳,这“内力”一说,看不到摸不着,究竟是真还是假?是的确有这力量,还只是武术界炒作的噱头?

    听我一言,这内力是真的。倘若您否认内力的存在,便否认了千百年来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否定了中国的五千年辉煌文明。连自己国家的民族全要否定、连自己国家的璀璨文明都要无视,这样的人,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没法子立足的。

    那,究竟内力是什么呢?

    按照老祖宗留下的说法,内力是修行国术的把式匠,尤其是练习内家功法的大家,利用身体丹田部位,由内而外发力催动全身。内力越强的人,国术修为越高,他们的力道越大、身形越稳。

    这说法虚幻缥缈么?听不懂么?

    那咱再看看现代科学、尤其是物理学的诠释。

    物理学说,内力是相对于外力而言的,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受力构件内部相互作用的力,这个力与构件内部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密切相关。

    丹田是哪里?是人的小腹,是人体的中心位置,这丹田力是由内而外的,也是由外而内的相互作用的。

    传统诠释与现代说法相呼应,正好把关于“内力”的诠释说完整,传统国术与现代科学不谋而合。

    当然,赵德辉和韩金镛,彼时都是孩子,他俩比的是体力。这比试并不平等,当然是赵德辉更占上风。

    但见得,赵德辉把自己的小褂脱下,显露出自己壮硕的上半身。他努了努劲儿,往自己的手心吐了两口唾沫,小眼睛瞪的滴流圆,站在了石杠子的面前。

    这石杠子,是孩子们日常习武之时,都要练习的教具,两部分构成。木杠选用的上好的实木木棍,重量在两斤左右,木杠两端穿着的的石盘是圆的,小号的每个30斤,大号的每个50斤,石盘的中间打磨出窟窿,这样才好被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