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镛慕侠传-第3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自然是没问题,韩金镛幼师随父母在家务农,农活儿自也是懂得一些,我可以担起种田之事。”韩金镛答道。

    “那倒不必,你既然跟随我,就只练功。其他的杂物,你不必操心,有我了!你所有的时间,均搁在习武上吧!”应文天说道。

    韩金镛听其言,方知应文天教授自己的赤诚之心,一时感慨,眼圈有些发红。

    应文天看在眼里,却并不赘言。

    这一棵大树,韩金镛一绕便是三个月。

    冬去春来,到了第二年开春的时候,这一棵大松树下,已经有了一圈深深的踏痕。

    这一天早起,韩金镛用过了早饭,正要到树下绕行。

    应文天却走出大殿,对韩金镛喊道:“孩子,今天,我要教给你新能耐了!”

    “师父,什么能耐?”韩金镛听了这话,喜出望外。说实话,天天以此姿势绕大树,韩金镛早已经感到枯燥,但应文天不发话,韩金镛不敢停歇。这阵子应文天说要再传新技,韩金镛着实开心。

    “还是绕大树!”应文天答道。

    “哦?绕这棵粗壮的松树,再绕三个月?”韩金镛面带笑容,心中却有些不解,只问道。

    “傻小子,这叫什么能耐!”应文天明晰韩金镛心中所想,说,“你且瞧我一遍!”

    只见,应文天依旧是之前的架势,站在稍细一些的松树前,前掌齐眉、后掌立肘,掌不离肋、肘不离胸,空胸紧背、龙骧虎坐的架势,绕过这三四个人合抱的松树后,却向四五个人合抱的松树走去,行的是一个“8”字。至稍粗一些的大树,应文天蓦地上右步,出右掌,身体整体的转换身形,左掌为前掌变为右掌为前掌,齐眉;右掌为后掌变为左掌是后掌,立肘,依旧是掌不离肋、肘不离胸,空胸紧背、龙骧虎坐的架势。

    韩金镛只看,暂且不知,八卦掌中,这有个名字,叫“单换掌”。

    应文天走了两圈,韩金镛看明白了,在稍细一些的松树前,是左掌为前掌、正架,稍粗一些的松树前,右掌为前掌,反架。于是,他不等应文天提示,自己便随师父一起绕大树,两棵大树一起绕,愈发熟稔起来。

    应文天见韩金镛领悟力颇高,领着韩金镛又绕了两圈,自己便退出圈外。

    应文天前脚退出,韩金镛后脚停下。

    “怎么不绕了?”应文天见韩金镛停下,问道。

    “师父,绕一棵大树,我绕了三个月,两棵大树一起绕,我却要绕多长时间啊?”韩金镛问。

    “你小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应文天说道,“当年,我师兄在师父身边学艺,一棵大树绕了三年。如今,你已有了八卦掌的基础,故而我一棵大树只让你绕了三个月!”

    “啧啧……三年啊……”韩金镛听闻至此,倒吸一口凉气。

    “不要嫌耗时!”应文天说道,“基础打得越牢靠,后面涨能耐的速度越快,这叫磨刀不负砍柴工。”

    “是!弟子明白了!”韩金镛不再赘言,而是老老实实的持续绕了起来。

    应文天见韩金镛脚踏实地之态,知韩金镛其心可鉴,点点头,微露笑颜,只说道:“小子,我告诉你,绕两棵大树,考察人的耐心,更鉴证人的天赋,你究竟要练多长时间才可以,这我也不好说,但什么时候你感觉不是你绕大树,而是大树在追你,到时候,你便再来告诉我吧!”

    韩金镛听了应文天此话,一头雾水,但他没有再停下脚步询问。心无旁骛,韩金镛眼中,此刻只有这两棵参天的松树,只一绕,便停不下来。

    不练不知道,一练方知其中深奥。果如应文天所言,最开始,是韩金镛追树,后来,是大树追韩金镛。

    此意为何?

    因为起先,韩金镛脚下速度慢,只能看到一棵树,始终在自己面前,是人在追树;后来,韩金镛脚下速度变快,眼前的树再难看清,却有另一棵树,在韩金镛脑后,犹如树在追人。

    韩金镛心中无骛,只觉追自己的大树,越来越快,却没发觉,实则是自己脚下的速度越来越快,单换掌的速度越来越快。

    春去夏至,夏去秋来,绕两棵大树,韩金镛耗时半年。到了这一年的中秋时节,这一日,韩金镛自晨起,绕两棵大树至中午,终于到了“前面的树看不清,后面的树追不上”的境界,这才停下脚步。他走进殿,毕恭毕敬的跪在应文天的面前,只说道:“师父,大树追我,追不上!”

    应文天听此言,喜出望外。他拉韩金镛的胳膊起身,拽着韩金镛往殿外走,便走边说:“来来来,给我绕几圈看看!”

    韩金镛言听计从,只绕了三圈,便被叫停。

    “行了,行了!”应文天见韩金镛如此,笑了,“当年,我师兄绕两棵大树,绕了三年方有此进境,你如今六个月得之,我心甚慰,我心甚慰啊!”

    “全赖师父您教导有方!”韩金镛说。

    “且不吹捧!”应文天说,“韩金镛,你且用这绕大树练成的步法,把之前跟张占魁所学的游身八卦掌,给我演示一遍吧!”

    “啊?”韩金镛听了师父的话,自有些不解,只问道,“师父,我从未尝试如此练过啊?”

    “叫你练你就练,不要这么多赘言!”应文天摇头,说道。

    “是!”韩金镛点头应允,这才站好架门,按照当年张占魁所授,把这八八六十四手游身八卦掌尽数练出。

    这一练,莫说应文天了,连韩金镛自己都喜出望外。韩金镛不敢想象,自己的身法竟然会如此的敏捷,招数用出会如此的顺畅。仿佛不是自己出招,而是招数领着自己往前走。自己上山随应文天学艺,至今才短短九个月,但倘若九个月之前的韩金镛,与此刻的韩金镛动手,三招之内必败。

    “师父,我成了!”八八六十四手八卦掌尽数打完,韩金镛气归丹田,身法回位,定了定神,兴高采烈的走到应文天身边,说道,“二次学艺,我学成了!”

    “呸!”应文天脸上的欣喜瞬间瞬间消失,他重重唾了面前的徒弟一口,说道,“傻小子,成了?你啊,差的还远呢!”

第367章 古侠期颐() 
一般来说,被人啐了一口,挨啐的人心里肯定是不痛快的。

    现下,韩金镛的心里就极不宣忿。

    然而,抬望眼,韩金镛只见应文天以更加不宣忿的表情看着自己,方知自己刚刚失言。

    “师父,我错了!”韩金镛不敢擦去脸上的口水,说道。

    “擦了擦了擦了……”应文天听韩金镛话说至此,也感无奈,他一扬手,说道,“脏兮兮的,什么样子……”

    “师父,您刚才不啐我不就的了么……”韩金镛有些委屈。

    “你都多大岁数的人了,还能说出如此不知天高地厚的话,我不啐你,你看得清自己么?”应文天从怀里掏出块手绢,递到了韩金镛手中,说,“在我这儿用功九个月,刚熟悉了脚步,就敢说自己成了,你也忒不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了!”

    “是,弟子知道错了!”韩金镛用手绢擦了擦脸,这才说道。

    “你掌握步法的速度,确实在我的意料之外。”应文天说,“就冲你刚刚脚下的速度,和你练八卦掌时,这掌随步子走的架势,着实的可以。今天,接下来你便不要练了,我给你打打牙祭!”

    说到此处,应文天领着韩金镛进大殿。

    韩金镛进屋放眼观瞧,却不知应文天何时缝纫制成了一件长衫,这长衫土布制成,面料虽然不华美,针脚也不细密。但韩金镛听应文天的话,穿上此件长衫后,却发现长衫异常的合体。

    “你来我这里也有些时日了,你也看出来了,我这里没有锦衣玉食,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就是粗布土衣。”应文天说道,“条件,这里并不富裕,但条件不好,不代表我们就要筚路蓝缕。吃的不好,却要吃饱,穿的不华丽,却要整洁。往后,我们隔一段时间一换衣服,隔一段时间吃一顿素酒。”

    “师父,弟子不饮酒、不酗酒!”韩金镛说。

    “唔……你饮酒的能耐,我是听你说过的!”应文天琢磨了一下,说道,“这倒是确实,你这把酒喝下肚,再用内力把酒逼出来的本事,谈不上高明,更浪费好酒,不喝也罢,不喝也罢!”

    “是是是,有好吃的就行!”韩金镛整理着新衣,说道。

    “好吃的也没有肉!”应文天说,“师父我是个道士,咱住的这是个道观,纵然你是俗家,但在这里,又岂能容你吃肉!”

    “弟子明白,弟子明白!”韩金镛点头。

    “不过,这经常不让你吃肉,你纵然是吃得了这份苦,于你的身体却没有多大好处……”应文天自己自言自语,忽而抬头,对韩金镛说道,“干脆这样吧,我视你习练的进境,每有小成,便准你半天假。准你假,不是让你下山,而是允许你在这广华山中转一转。”

    “谢师父!”韩金镛一揖到地,喜笑颜开,说道。

    应文天话中之意再明显不过。

    不准许韩金镛下山,是不希望韩金镛把自己的居所泄露;准许韩金镛广华山中转一转,却是准许韩金镛自行猎捕一些野味。

    毕竟,自从打死了老虎,猎杀了狂蟒,这山中的生态多样性,经历了一年的休养生息,已经又变得丰富起来。且不说那些獐子、狍子,野兔、野猪的行迹,也能看到一些。韩金镛不是天天猎捕,偶尔一次,却也无大碍。

    “不过,在山中转一转,我却不允许你携带兵器,你只能自己想辙。”应文天说,“上天有好生之德,我不许你杀生,是遵从自己的信仰;准许你在山中开荤,却是顾及了你的人性,你明白么?”

    “是,弟子明白!”韩金镛点点头。他脱去师父刚刚缝纫而成的长衫,只穿短衣靠,找了一张草纸,包了一撮盐巴,这就走出了道观。

    林中草木繁盛,韩金镛往前走了一袋烟的时间,回头再看,道观却已经隐在了繁盛的草木中,难觅踪影。

    呆的时间长了,这道观在哪里,韩金镛早已经铭记于心,他只向前拐了两道弯,立刻听到了有溪水潺潺,林木草地之间,似有一条兽径。

    所谓,“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有了路”,这崇山峻岭之间,本业没有路,每天有固定的野生动物去河边汲水,走固定的路线,走得时间长了,便也形成了兽径。

    韩金镛只从林子中,找了一根相对坚韧的荆棘,绑了个活动栓贼的扣,又拽弯一棵小树做弹簧,摆好了触发机关。

    忙完这一切,他只纵身一跃,坐在一人多高的树杈上休憩,等着猎物的到来。

    天色擦黑的时候,戚戚促促的声响不绝于耳。

    韩金镛在树上向下望,却只见一只硕大的野兔,灰色皮毛,朝陷阱机关处跑来。

    想来这野兔实在是有些驽钝,只沿着固定的路径行走,径直便钻进了陷阱中。机关被触发,荆条勒住了野兔的脖子,原本弯倒的小树瞬间直立,那野兔就如此被绑缚在了半空之中,只挣扎片刻,蹬了几次腿,就此断气。

    韩金镛身上没有兵刃,他到溪边,找了块硕大的卵石,往另一块卵石上用力一摔,石头摔成了数块。其中自然有带着锋利刃口的,以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