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镛慕侠传-第3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这乞丐闻听韩金镛此言,哈哈大笑,这才说道,“不错,不错,我这精明了一世,到头来却被你给识破了!”

    “怎么?”乞丐这话,让韩金镛无论如何摸不到门道。

    “我问你,你这次出来,想必是不知要往哪里去,不知道要干什么,只是想尽快离开那伤心地,是或不是?”这乞丐问道。

    “不假!”韩金镛点点头。

    “那你知道,你现在身处何处吗?”这乞丐又问。

    “不知,开始只顾发足狂奔,后来染了风寒,却又无暇顾及自己身在哪里了!”韩金镛答道。

    “也罢,也罢,既然你无处可去,干脆随我吴老三同路而行吧!”这乞丐说道,“我带你转转,这直隶以外的大好河山!”

    “怎么?我们已经不在直隶了么?”韩金镛心话,这乞丐想必不知,南七北六十三省,我之前虽师父、师伯、师兄查办“温凉玉”一案时,也阅历过、周游过一些的。

    “现在还在!”吴老三说道,“不过,顶多再有两天的路途,就没有平路可走了,到时候,都是山路丘陵,我们就不在直隶了!”

    “山路,丘陵?”韩金镛听了吴老三的话,问道,“我们要奔山西去?”

    “不假!”吴老三点点头,双眼中露出一丝不易被察觉的光芒,说道,“少侠客,我带你去攀一攀太行山,见一见愚公移的那座山!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高山之外还有高山!”

    “哎哟!”韩金镛也不是凡人,一眼就捕捉到这样的光芒,他双手抱拳,再次作揖,说道,“韩金镛有眼无珠,在高人身边,却没认出高人,这位先生,您赏个名字、道个腕儿吧!”

    “我真叫吴老三,我也真不是高人!”这乞丐微微一笑,说道,“不过,我家老爷是高人,实不相瞒,我这身打扮,原本就是个易容,无非是要隐去身份,替我家老爷走走江湖。每年开春,我都要周游一遍中原,记下最新的动向,回去报给我们老爷。今年,描述你的信,我已经写回家好几封了。正好有你一路相伴,我们回到家,老爷见了,肯定高兴地很。对你而言呢,多多少少也有了个落脚之地,至少换个环境,也能散散心!”

    “吴大哥,我们要去哪里?”韩金镛再问。

    “小伙子,我们现在已过了衡水。再往前走,便是石门。过了石门,就是太行山,便进了山西!”吴老三说道,“进了山西,便抵达阳泉,过了阳泉,便是太谷县!屈指一算,至多不过五百里路,抄近路,不过三百余里。你还有劲儿么?还能跑么?还能跑多快?”

    “要多快就能跑多快!”韩金镛舒展筋骨,满身的酸痛已经消除殆尽,他抬了抬脚,示意道,“只是我这双战靴,已经堪堪磨破了鞋底!”

    “那不打紧!”吴老三哈哈一笑,从怀中掏出一双络蔗、稻草编织而成的草鞋,却一改口音,用上了山西腔,说道,“我这草鞋,专为走江湖而做,俗称‘不借’,今儿借给你穿了。穿这些,爬山涉水,耐磨跟脚,纵使走上千里路也磨不坏,你试试看!”

    这一日,韩金镛破庙吃鸡,却结识了江湖奇人。这奇人带他去太谷县,却又要见谁?到将来,是福是祸,又有何奇遇?韩金镛一少年英雄,又要有何收获,有何进境,遭遇哪些危险?咱们下回再讲!

第319章 杀身之祸() 
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只五日的功夫,韩金镛已经跟随吴老三,抵达太谷县。一路上,韩金镛始终提起半口气,不疾不徐的跟在吴老三的身后。吴老三行的快,韩金镛便行的快,吴老三行的慢,韩金镛便也行的慢。

    但其他行路之人,对他俩感到挺诧异,一个是年轻俊美的少年,一身戎装,一个则是肮脏腌臜的乞丐,浑身破衣啰嗦,不少人向他俩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当然,无论是韩金镛,还是吴老三,对这样的目光倒都不在意。

    韩金镛是习武之人,对人的衣着是否华美、举止是否阔绰并不放在心上,只要这人有能耐,纵然是他赤身露体,那韩金镛姑且也是无所谓。

    吴老三倒越来越发现韩金镛的名不虚传,可以说,最开始听说韩金镛其人其事时,吴老三多多少少心里还打个鼓,可是越撒丫子快步走,他便越是心寒。想来,吴老三长年行走江湖,凭的就是一双铁脚板,一般习武之人,很难跟上他的速度,可是韩金镛跟随着他,却始终游刃有余,时而还能分心,看一看路途上的风景。慢慢的,吴老三累了,可韩金镛却依旧是一副举重若轻的样子。

    好容易到了太谷县,吴老三终于停下脚步。他指着一块庄重的界碑,说道:“少侠客,你瞧,我们到了!”

    韩金镛顺着吴老三的手儿瞧,只见大路平坦、路面宽阔,虽仍在郊外,不见县城的楼阁,但路上却人来人往、阡陌交通。做买做卖,自是繁忙的景色。一块石碑就在韩金镛的面前,这石碑由整块泰山石打造,高竟数丈,碑面上以正楷大字红底镌刻着“太谷县界”四个字。

    “好,那我们接下来是去哪?我接下来是去哪?要不然,我还是先找个店住下,然后等您的招呼?”韩金镛问道。

    “哪儿的话,少侠客,到了太谷县,就到了家了,既然到了家,还能让你住在外面?”吴老三说道,“我家老爷人最好,最爱结交英雄,这些年和江湖道上的朋友相处甚欢,如果知道你来了太谷县,却过家门而不入,那岂不是要埋怨我!”

    “可是……”韩金镛却显得有些为难,直说,“我一流浪之人,不请自来,却来相投,一没有见面礼,二没有提前打招呼,未免显得太唐突了。更何况,您家老爷是谁,我确实还不知道,路上问了您几次,您也始终讳莫如深。”

    “哈哈,小兄弟,那是自然,说实话,我们老爷早有交代,这是我家的家规!”吴老三说道,“在外不报名,归来不报号,人的能耐都在自己身上带着了,又岂有那名号压人的道理。”

    “这么说,您家老爷想必是早已扬下大名、立下大腕儿,而且听您这介绍,也是为隐世的高人!”韩金镛点点头,说道,“听您这么一说,我倒想早些见到他了!”

    “哪还等什么,咱赶紧走吧!”说罢此话,吴老三脚下加了一把力气,发足向前奔去,离家愈近而归乡情愈切,吴老三心想不过还有十里路,我也不必省着力气了,干脆用出全力。想到这里,他使出吃奶的劲头,发狂似的向前跑去,一边跑,一边说,“少侠客,你可得跟住了我!”

    韩金镛没有吭声。

    吴老三直以为这下终于拉开了和韩金镛的距离,自己在脚力上赢了他。

    跑了约莫一袋烟的功夫,吴老三用眼角余光回头再瞧,却见韩金镛依旧不远不近的,和他保持着固定的距离。

    令吴老三不寒而栗的是,这一阵子,韩金镛不仅跟上了自己的速度,而且,他依旧是那副游刃有余的样子,而且,他的足下,丝毫的脚步声也没有。

    “英雄出少年……”吴老三看韩金镛轻松如此,方知自己果真不如这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心道一山还比一山高,主动放慢了脚步。

    “慢些吧!”吴老三说道,“再往前走,就要进县城了,再这么发癫发狂的跑,容易引人侧目。”

    韩金镛脸上微微带笑,点了点头,随着吴老三的脚步,慢慢放慢了速度。

    却见,太谷县城的城墙,已经远远的映入眼帘。

    说实话,在吴老三眼里,太谷县不过是山西境内的一座小小的城池,自然比不了天津卫,更比不了紫禁城。

    但这县城的阵势,却着实让韩金镛一惊。

    需知,是时的中国地,仍然是“最富不过帝王家”,紫禁城的城墙,高不过也就三丈许,但这太谷县的城墙,竟然高度超了两丈。

    再往城墙上下看,瞭望孔、敌楼、护城河一应俱全,却不是壁垒森严提防外敌入侵的架势,这城墙东南西北四面城门全部大敞四开,大道通衢人流息壤,一座鼓楼高耸醒目,热闹的场景不仅比城外界碑更甚,甚至可以说与天津卫的南市、三不管不相上下。

    韩金镛定睛往人群中瞧,却见这人群中作艺闲逛的少,而做买卖拉货物的多,显然这太谷县在山西一线是贸易重镇,人群、资财、信息在这里高度集中。

    “人言太谷县有‘小京城’‘金太谷’一说,今日一观,果然不虚啊!”韩金镛有感而发,不禁说道。

    “怎么,您来过太谷县?”吴老三问。

    “没有没有,只是书上读到过,说太谷县自前明起,已经是‘商贾勤于贸易’‘起家至数十万者,尤为谷人之特色’,说‘百货所极,列为肆崖,行者不得顾,御者不得旋’,说‘谈三晋富庶之区者,无不于谷首屈一指’。”韩金镛背着书、说这话的时候,摇头晃脑,不似个国术家,倒像个饱读的学生。

    “嘿,不假,想不到你还有这背书的能耐!”吴老三伸出大拇指,在韩金镛面前晃了晃,说道,“咱太原府太谷县的人,若论种田,无非是土里刨食的能耐,但若说是做生意,那是这个份儿!”

    “嗯嗯嗯,这我信!老西儿赚钱有一套,晋商的本事天下闻名!”韩金镛点头。

    “所以啊,话说穷文富武,这大伙儿有了钱了,就得有个好花销,吃花酒、逛窑子、赌骰子,那是作践了万贯家财,把这钱拿来习学些武艺,培养出一副侠肝义胆,倒也是富足之人的责任!”吴老三说道,“我家老爷原本是穷苦人家出身,但多年来走镖,积累下了资财,人家会理财,老钱生小钱、母钱生儿钱,越呆越有钱,倒也是殷实人家。说怹是练家子,自然不假,但怹是太谷县练家子中的首户,倒也不为过。”

    “如此说来,我便叨扰了!”韩金镛点点头,“请您带路!”

    “还带什么路啊,咱到了!”吴老三行至一处敞亮的大门前,蓦然站住,他伸手一指,说道,“少侠客,咱到家了!”

    韩金镛抬头,只看到这敞亮大门上,硕大的匾额,黑底金字写着“李府”二字,大门阔绰,兴许可允许三驾马车通过。

    但只韩金镛和吴老三两人,他们显然不会走大门。

    只见,吴老三大大咧咧的走向大门旁的小门,理直气壮的拍了拍门板。

    时候不长,里面有人应答,问道:“谁啊?”

    “老爷太太,行行好……”吴老三一时兴起,学着正经乞丐的说话方式,行着乞讨的令,直说,“赏口吃的,我给您念喜歌……”

    “嘿,行乞还这么用力拍门,等着,我给您拿吃的去!”门没打开,里面应答的人连门口是谁都没看,便答道,“我们员外爷人好,说了,只要是有乞丐来乞讨,多多少少也要给口吃的。如果没有吃的,就给你们仨钱俩钱的,今儿有剩饭,你等着,我给你端去!”

    吴老三听了这回答,只回头瞧了瞧韩金镛,然后莞尔一笑。

    时候不长,小门打开,宅子里走出的,却是个小厮。

    “来来来,这是我们昨晚剩的折箩,天气虽热,但这折箩还没馊,你拿碗来,赶紧吃吧!”这小厮端着个镶金边的碗,说道。

    “大爷,要饭的没有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