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镛慕侠传-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韩金镛相好的不是张海萍么?”“浪里鲛”又问,“我说小兄弟,你在张宅打探消息,这一层怎么没打探出来?”

    “张海萍?张海萍算起来是单相思吧!韩金镛压根也没动这份心,他对张海萍只有主仆之间的情分,倒没有非分之想。他肯定是撒尿照过自己,知道即便对张海萍有其他的念头,张汝霖那老家伙也断然不会同意!”赵德谦说道,“要说韩金镛这小子艳福着实是不浅,甭管是钟老头那孙女,还是张海萍,都是个顶个儿的俊俏!”

    “可是,要想去找那钟芸,也不是易事啊,别忘了,还有韩金镛的外公王义顺在青凝侯村守着呢!”赵秃子琢磨了琢磨,想起了赵俊彦和赵德辉曾经和自己说过的话。

    “甭听别人胡咧咧,的确,王义顺曾经是个人物,但现在不成了,他仰仗的,也就是当年在江湖上闯荡出的那些虚名,他的能耐早就不成了!”赵德辉脑袋摇摇晃晃,似乎是心里早已经拿定了主意,他说,“实不相瞒,这王义顺也算是大病初愈,咳喘病之前还特别严重,据说都坚持不到冬天,没想到这几天愣是缓过来、活下来了。但这也不是什么棘手的事情,天高皇帝远,王义顺他一个人,纵然有三头六臂,姑且是孤掌难鸣,更何况他在明处,我们在暗处,要想治他,也不是难事。而我们一旦把他摆平了,那抢来钟芸岂不是易如反掌?抢来钟芸任凭我们处置,这韩金镛即便再有能耐,保护不了自己没过门儿的媳妇,练武又有何用,岂不是被我们‘诛心’了么?”

    “你刚还说他暴脾气,你就不怕他暴怒找我们算账?”“浪里鲛”想至此出,脱口而出。

    “让他砍了我们,让他把我们弄死,我们已经造成了伤害,到时候又有什么用呢?”赵德谦说道,“到时候我们步步占先,完成这一步步的计划后,暂时远走他乡避避风头,有个几年的功夫再回来,再到天津卫,咱们算衣锦还乡,他韩金镛到时候却不知道要到哪里去了!韩金镛一旦受到了打击,这张家、这韩家,即便再奋斗、再奔波、再赚钱,又是为了谁呢?”

    “我的好兄弟!”话说至此,“浪里鲛”后脊梁阵阵发凉,他嘿嘿笑出了声,情不自禁的站起身,用残存的右臂拍了拍赵德谦的肩膀,“幸亏你是我兄弟!你这小脑袋,真有大智慧。要为别人所用和我作对,还真够哥哥我喝一壶的。但你跟了我,算是跟对了人,往后咱一起吃香的喝辣的,一起赚钱一起发财,有哥哥我的,就有兄弟你的!”

    “还得有他的!”赵德谦指了指赵秃子,对“浪里鲛”说道,“老大您可别忘了,这里还有我大哥一份儿功劳。”

    “嗨,他是我自己人,我焉能忘了他啊!”“浪里鲛”瞅了瞅赵秃子,说道,“这事儿如果真能成,相当于兄弟你替我拔掉了眼中钉、肉中刺,往后咱哥儿仨就算是绑在一起了,往后咱赚的钱一人一份儿,谁也不多拿、谁也不少拿,谁也不吃亏、谁也不占便宜,虽然有个大哥小弟的称号,但实际咱就是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啦!”

    “哎哟,承蒙老大您看重,我在您身边干事儿就成了,可不敢想这些事儿,您这是折煞我了!”赵德谦倒也会来事儿,他扑腾一声再度跪倒,朝着“浪里鲛”咣咣咣磕了几个响头。

    “浪里鲛”得膀臂如此,哈哈大笑,一时间不可一世。

    “那兄弟,你且跟我说说,咱何时正式起事,什么时候开始正式实施呢?”赵秃子问道。

    “事不宜迟,大哥,你这就组织个二三十人的队伍,先去青凝侯村探一探虚实,看一看民风,顺便和赵俊彦、赵德辉那父子爷俩儿见个面儿、送个信、知会一声,毕竟咱是在人家的地盘上兴风作浪。”赵德谦说道,“尽可能避开王义顺,如果避不开,那就往死里打,如果以此就能把王义顺这枚棋子给拔了,那咱倒也省事儿。”

    赵德谦的的确确是个人物,他这甫一出世,竟然就要对韩金镛、王义顺和钟芸痛下杀手,而且招招阴损毒辣,打在了韩金镛最薄弱的地方。

    听了他的思路,“浪里鲛”格外的兴奋,他嘱咐下人,于密室备下一桌丰盛的酒席,这三人在密室中边喝酒边盘算,竟然把这阴损毒辣的计谋更加完善,完善至天衣无缝的境地。

    转过天来,赵秃子开始正式着手,拿着些散碎的银两,在码头、市集重新集结喽啰队伍,只一天,竟然招上四十多人。

    眼见有了人手,“浪里鲛”心里更加有谱。这一日,他坐定在正堂正席,正式对这群乌合的喽啰兵下发令箭,决定要正式对青凝侯村发起冲击。

    “王义顺……”“浪里鲛”的脸上,露出了许久不见的杀意,他与诸位喽啰歃血为盟,喝过血酒,然后兀自在心底说道,“我他娘的,今儿就要了你的命!”

第125章 另立旗杆() 
说话得讲理,咱得替“浪里鲛”多多少少讲几句公道话。

    其实“浪里鲛”也是个苦命人,他父亲在码头干苦力、母亲替人浆洗,日子虽然清苦,但一家也还算过得去。如果不是因为在“浪里鲛”年幼时,其父、其母染上了疾病双亡,那他绝不至于流落在市井,成为人人嫌弃的小叫花子。

    可别看“浪里鲛”命苦,他还真不是个无能之辈。算起来,生在天津卫、长在天津卫,三岔河口边儿的穷苦人家孩子,多多少少都有些水性。这其中,“浪里鲛”是数得上的孩子,他的水性好,而且体力足。别的孩子能顺着水流,在三岔河口游两个来回,他“浪里鲛”却能逆着水流,在三岔河口游半天。就因为有这手儿绝活儿,附近的孩子们才给他起了“浪里鲛”这个外号,时间一长,似乎没有人知道这孩子的真名,反倒都记住了“浪里鲛”这个外号。

    却说,这“浪里鲛”虽然父母双亡,但好在邻里们照应,东屋大婶给个窝头,西屋阿姨给俩咸鸭蛋,“浪里鲛”虽然没有了亲人,但吃百家饭长大,总算没有饿死。可他年岁一天天长大,总得有个营生。仗着他有个好水性、有副好身板,又仗着这个“浪里鲛”的名号,他开始闯荡天津卫的南市。天津卫的南市,是有名的“三不管”地界儿,“浪里鲛”仗着自己胆儿大,又没有什么可以输的,开始干的是小偷小摸,然后是趁天黑拦路抢劫,虽然频繁作案,但在南市,这样的案子,每天不知要发生多少起,他“浪里鲛”又没犯什么大案,官府全然不放在心上,也没有兴趣管。

    寒暑交替,“浪里鲛”在南市的名号越来越大,也因此有了追随者,成了小股黑恶势力的小头领,更加无法无天、肆无忌惮,过去的小偷小摸不干了,他们开始把触角伸到其他势力的范围之内,和其他的势力抢食吃。“黑吃黑”的事情显然是没少干,欺压穷苦人的事儿自然更是干的多,他的羽翼竟然更加丰满。

    尤其是在结识了赵秃子,和赵秃子熟稔之后,借着赵秃子的远房表亲是衙门口的人,“浪里鲛”更加有恃无恐。

    可无论“浪里鲛”干过再多的坏事儿,咱得说公道话,他从来没对平头老百姓下过杀手。当然,他的双手沾满了血、他的身上有血案。可那些都是“黑吃黑”的时候犯下的。在当时的百姓看来,在当时的衙门看来,死几个混混,死几个流氓,纵然也是命案,但这样的坏人越少越好,他们死了,生活反倒会更加消停些。

    这一次,还是“浪里鲛”头一次,要对普通老百姓下杀手。也正是由此,他开始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且说,这一天,“浪里鲛”与赵秃子刚刚纠集来的众喽啰歃血为盟,喝过血酒后,向他们交待了此行的任务。然后,他向身后递了递眼神。

    赵德谦格外精神,他端着个漆盘走了进来。这漆盘上该这块红布,显然有些份量。他毕恭毕敬的把漆盘摆在“浪里鲛”面前的手桌上。

    “浪里鲛”也不犹豫,他顺手揭开了盖在漆盘上的红布。漆盘里,满满当当的是成锭的银子。

    “哥儿几个,我叫‘鬼脸儿’,我大哥是‘浪里鲛’!知道我大哥的人,一定知道,我大哥死的有些窝囊!今儿和我‘鬼脸儿’喝过血酒的,一共是三十人,我这里有三百两现银,是定钱。一会儿,你们去帮我干一件事儿,干完之后,再回来,还有另外的三百两现银分给大伙儿。这一单干完,大伙儿每人能分二十两银子!”“浪里鲛”站起身,清了清嗓音,朝众人说道,“这事儿说难不难、说易倒也不易,你们得替我去一趟青凝侯……”

    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浪里鲛”把任务交待给了众喽啰。

    抬眼望去,“浪里鲛”在这群喽啰的眼神中,发现了年轻时的自己。他深知,这群喽啰没有一个是良善之辈。尽管他们也是苦命人,也是在码头、市集混饭吃,但“浪里鲛”从这群喽啰那蠢蠢欲动的眼神就看出,这群人必定不是安分守己的本分人。为了争地盘,他们之间或许还交过手、结过仇,但如今,他们却站在了同一个队伍中,领了同一个任务。

    毕竟,没有人和钱过不去。

    “你们大伙儿大可放心,这事儿我自有安排,一会儿你们都去赵秃子那里登记,写明家眷和紧急联系人,只要事成,即便你们有恙,这钱也不会被鲸吞,肯定会发放到你们家人的手中!”“浪里鲛”说道,“咱们都是穷苦人,我‘鬼脸儿’绝不会为难任何一个人,更不会哄骗任何一人,大家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自己兄弟。”

    众喽啰一个劲儿的叫好,财白众人心,他们的眼中现在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全然不顾一会儿将要执行的任务会有多凶险。

    “既然如此,从今天起,我‘鬼脸儿’正式在我大哥‘浪里鲛’的宅子里立旗杆了,你们有亲朋好友、新知旧故,只要想改换门庭、赚大钱的,你们就把他们往我这儿领!”“浪里鲛”说道,“我告诉你们,我‘鬼脸儿’不坑人!你们看我六根不全、你们看我脸上满是伤疤,但我心不坏,我不坑自己人,大家有一个算一个,只要信得过我,以后就跟我一起干吧!大家的好日子在后面!”

    众喽啰依依不舍的看了一眼银锭,转身外出,在赵秃子、赵德谦的带领下,分头向青凝侯村进发。

    等待青凝侯村的,似乎将是一场血光之灾。

第126章 老当益壮() 
年近古稀的王义顺,有一双粗糙的大手。

    这双手骨节突出、满是老茧,握起来厚实有力。

    正是这双手,配上那把成名江湖许久的陨刀,成了王义顺最仰仗的能耐。

    当赵德谦和赵秃子,各领一队喽啰,分东西两路抵达青凝侯村的村口时,王义顺刚在自家的场院里练完一趟刀法。

    久未动武,纵然王义顺成名已久,现下也有些吁吁带喘。

    见钟芸托着手巾把和茶壶站在一旁,王义顺欣慰的一笑,他把刀交左手,踱步到钟芸的身边,接过湿毛巾擦了擦额头,又端起紫砂的茶壶,呷了一口不凉不热的酽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

    “外公,不要太强求自己,您老毕竟是久病初愈,即便要恢复身手,总不在一时半刻,您得循序渐进啊!”钟芸从王义顺的手中接过毛巾和茶壶,说道。

    “不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