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镛慕侠传-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还能有这样的事情,可是为何要把弟子我蒙在鼓里?”韩金镛问道。

    “不是把你蒙在鼓里,实在是只有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才能让你展现出真正的自己!”周斌义说道,“刚刚我们俩故意口角,是最后一次考较,你在这次考较中得了满分,既让他张占魁满意了,又让我周斌义满意了,可以说,不枉你我师徒这些日子的相处,为师我甚是欣慰。”

    “从今往后,跟着我学武,怎么样?”张占魁的表情弘毅而温和,他露出了一丝会心的笑容,看着韩金镛问道,“你一直称呼‘大刀张老爷’张源和我这大哥周斌义为‘师傅’,却不知,真正要想进了‘武’门,你得有个师父。我痴长你几岁,但以你的天资,跟着我,用不了几年,咱俩就能并驾齐驱,将来,你甚至会有可能超过我。”

    “可是,师傅,您不要我了啊?”韩金镛的面色有些焦急,现下,他根本不考虑这究竟是一次考较、是这两位高手有意戏弄,还是真真正正的,张占魁要收自己为徒,韩金镛心里想的全是自己与周斌义的师徒之情。

    “孩子啊,能不要你么?”月夜融融,院落里已经渐渐宁静,院墙外面偶尔有一两声犬吠,熟睡之人自不大惊小怪,这厅堂之内,两盏油灯、几支蜡烛,把屋内的摆件、书架上的书籍,笼罩上一层金色的光芒,周斌义看着韩金镛,仿佛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他说道,“你生来脚步灵便,与生俱来的就有天资,这是老天爷馈赠给习武之人的一份厚礼。拳经有云‘一力降十会、一巧破千钧。’可除此之外,还有一句俗语,管着所有,那就是‘唯快不破’。你要知道,力强者,胜在狭路相逢,无可避让,以力摧其势,必破之。身速者,胜在游刃有余,避实击虚,以速分主客,可进可退。我是少林门的,习武讲究的是大开大合、大巧不工,强调的是力量与技巧,可你的天资、你的优势,却在一个‘快’字上。我早就有意,让你拜张占魁,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若论‘快’,在咱直隶地面,甚至是北五省,没有几人能快过他张占魁,也只有他能辅导你,让你在速度上更加精进,更有优势。”

    “可是,师傅,我跟您老还没好够,您老的能耐我还没有窥到一二,您的能耐,我一招半式也没学到。遇高人不可交臂而失之,我这就要与您‘交臂而失’了吗?您的能耐还没有传人,我舍不得您!”韩金镛有些着急,他跪在地上没有站起,以膝代步向前跪爬几步,到了周斌义的身前。

    “孩子,你坐下来讲话!”周斌义起身,伸出双臂把韩金镛搀起,让他坐在了自己和张占魁的身边,说道,“‘天下武功出少林’,我是少林的门徒,少林又岂会只有我一个门徒?少林的门徒广布天下!说起来惭愧,我耗了自己多半生,虽然闯出个虚名来,可是若论少林门真正高深的功夫,一点也没有接触到。以这点能耐,要想自己立起一个门户,自己授徒,倒显得有些唐突了。”

    “唉唉唉,大哥,您没必要这么说自己,您的能耐、您的名声,在江湖中早已经有了公论!”张占魁说道。

    “你别岔开话头,我说的句句都是肺腑之言!”周斌义对张占魁摆了摆手,说道,“我问你,兄弟,这些年你敬着我,一直尊称我是你大哥,可如果咱俩交交手、出点儿汗,真非要分个输赢,又是谁占先,谁为劣?究竟谁会赢?”

    “大哥您这辈子御敌无数,论经验,当然是您赢了!”张占魁有意推辞。

    “呸!张占魁,我的好弟弟,咱俩相交重在交心,本也没打算在身手上分个高下,可这并不意味这我周斌义没有自知之明。真要交手,若论能耐,你张占魁胜我周斌义,绝对不会出十个罩面,最多十招,你绝对是胜了!”周斌义说道。

    “我的老哥哥,你太客气了,太谦虚了,咱哥儿俩的能耐不分高下,如果说我能胜您,也是因为‘拳怕少壮’,胜在体力。您若也是我这个岁数,我根本就靠不上前!”张占魁再次表示出谦虚谨慎的姿态。

    “你这样就没意思了!”周斌义摇摇头,看了看张占魁,又看了看韩金镛,说道,“孩子,你可知道他张占魁是什么门派的功夫?你可知他张占魁的师傅是谁?你可知他张占魁有什么能耐?”

    “师傅不说,我自然是不知!”韩金镛摇摇头。

    “那我就给你说说,他张占魁的过往,说一说他的门户、他的师傅。”周斌义说道,“如果我像你一样年轻,纵然是身负绝艺,也决计会拜在张占魁名下,再多用几年功。学了他的手段,才真算是受益无穷。”

    “老哥哥,您再这么捧我,我真就无地自容了,要不然,我先回避,你以实情相告,让韩金镛有个客观的了解,省的这高帽子给我戴上,我真是有愧啊!”张占魁说道。

    “你甭来这套,我是真喜欢韩金镛这孩子,真希望他能学有所成,否则,也不会把自己最得意的徒弟,交给你来带!”周斌义说道,“这事儿明摆着,纵然是他韩金镛年岁还小,身上的能耐还差得远,但只要跟你用功,不出三年两载,他必能胜我。我是真希望他韩金镛,能够有朝一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您瞅您这话说的!”张占魁说道,“韩金镛纵然是有天资,也不过是个少年的英雄,他总还需要走很长的路,总还需要经历长时间的历练。您把期望值定的这么高,他是会有压力的!”

    “有压力便有压力吧,有压力才有动力!”周斌义说道,“孩子,韩金镛,我跟你说,他张占魁绝对是个人物。你跟他学,会受益终生。现如今,天底下有他这般能耐的人,过不去仨!”

第117章 八卦乾坤() 
“孩子啊,你且听我跟你说!”周斌义不疾不徐,娓娓道来,“你要想知道他张占魁是何人,咱得从头说起!”

    “大清清嘉庆二年,直隶文安董姓人家,出了两名勤劳本分的兄弟,为兄者叫守兴、为弟者叫守业,这董守业之妻诞下三子,长子德魁,次子明魁,三子武魁,都继承了父辈的勤劳本分,可这次子明魁,除了勤劳本分,更是练武的奇才。他拜名师访高友,习学武艺一点就通,成人后行走江湖,远游吴越巴蜀,以武访友,历险搜奇,一去十三载,终在安徽九华山得遇一世外高人,名叫‘云盘老祖’,‘老祖’传授其技,这董明魁这才创立了八卦掌,并自更名为‘海川’,寓意‘海纳百川’。”周斌义说道。

    张占魁点头称道。

    “可是,再有名的国术大家,在性格上也有其缺陷,咱客观的说,董海川堪称是一代宗师,可唯独他这脾气太过刚烈,这才一时间闯下大祸,因误伤人命,奔走于他乡,咸丰年间,流落京师。为了避祸,他不得已阉割成为太监,到王府当差。是时,正值太极拳横扫江湖,有杨式太极大成者杨露禅,到王府献艺,误伤王府的武师。眼见那武师要从梅花桩跌落,重摔之下必然不死带伤。正在给在座宾朋上菜的董海川,手持托盘上前,扶住了负伤武师,这才引起了杨露禅的兴趣,要与董海川动手比武。”周斌义说道。

    “那然后呢?”韩金镛听得津津有味,一下子勾起了兴趣。

    “董海川见自己身负绝艺的事情已然败露,自然上前与杨露禅交手,双方梅花桩上大战几百回合未分胜负,这才英雄相惜。杨问董海川所学为何,董海川以实情相告,言道:“胸中藏锦绣、腹内有乾坤、掌中抚八卦,吾之所学为‘八卦掌’,这门绝世武艺这才正式在江湖中立威。后来,董海川把自己误伤人命、到王府当差的实情相禀,那王爷非但被有治罪,反倒颇感欣慰,他提拔重用董海川,命其为王府的总教师爷。董海川有了王爷的支持,这才开始正式立起门户,开始授业。”

    “这么说,董海川与您还有几分相像!”韩金镛对周斌义说道,“您和怹都是在大宅门当教师爷,都是隐姓埋名的室外高人!”

    “噫……”周斌义听了韩金镛这话,赶忙伸手想拦,“这驽马怎能比麒麟,这燕雀焉能比凤凰,与董公相比,我周斌义不过是个小学生,孩子你万万不可如此说!”

    周斌义端起酒杯,与张占魁满饮杯中酒。

    “同治四年八月,一竖子在直隶河间后鸿雁村,此人姓张,出生之日起便显示出过人的力道,尤其是其双腿,乱蹬乱踹更是有力。这竖子幼年在乡务农,学了些田间的把式,拜一名王姓拳师习学了‘大洪拳’,以‘贴身靠’名震乡里。他自幼好打不平,天资博善,总是挺身而出。光绪三年的时候北五省大旱,这竖子到天津卫求生,贩卖瓜果梨桃菜蔬,却不曾想得罪了街面的地痞,幸而结交了‘形意拳’传人李存义,义结金兰,随后拜在了李存义之师刘奇兰名下,到直隶习学‘形意拳’。到了光绪七年,这竖子又进津城,又遇地痞敲诈,但此时他已经学有所成,甫一出手便挫伤多人。官司到了县衙,所幸知县是同乡,把此竖子保举到京城,拜在董海川名下。时年,董海川年老体衰,这竖子随海川之高足程廷华学艺,并在董海川溘然长逝后,坟前递帖拜师,由程廷华代师收徒,正式成为董海川之徒。因为技艺初衷,这竖子与其师兄程廷华一道,位列董海川的‘八大门人’之列!”

    说到此处,周斌义看了一眼张占魁,两人相视一笑。

    这一细节被心思缜密的韩金镛捕捉。

    “师傅,我知道了,您说的这‘竖子’,怕就是在座的张先生吧!”韩金镛说道。

    “没错!”周斌义笑言,“这竖子虽然年纪轻轻,但功夫甚是了得,全天下的国术大家,能够兼修‘形意’‘八卦’的,除了他,怕是难寻第二人,即便有,也达不到他这高度!”

    “周大哥特意的高看我了,我没您说的这么好!”张占魁说道,“事实上,时至今日,我仍在我师兄程廷华的身边用功,日常往返京津两地。我师兄看我学艺微有小成,几年之前,才勉强允许我立门户,正式收徒。可名师易寻,而高足难寻。我访遍京津英雄少年,咱天津卫,看上眼的只有俩,其中一个便是韩金镛……”

    “还有少年可与金镛并列?却不知那人是谁?”周斌义听闻此言,颇感意外,不禁问道。

    “另一位,现下的能耐远胜于韩金镛,实际上,此人是我前几年发现的。他是卫南洼小南河村的人,算起来只比我小了四岁,但他自幼多病,基础甚薄,习文多于练武。但此人不信邪、不服输,他自幼偷学其父的武艺,初展武艺伤劲敌,这才正式在乃父下用功,现下已经有了大成。此人虽然天资卓绝,但强在力道惊人,不便入我八卦门下,更何况,人家是‘迷踪艺’的第七代传人,家学甚严,焉能入我八卦门。”张占魁说道。

    “哦!”听到此处,周斌义含笑,他对韩金镛说道,“你知道张先生说的是谁么?算起来,此人还与你有些渊源。你所学的霍氏谭腿,正是这少年英雄的家传武艺。我如果没猜错的话,张先生说的是霍恩第的次子,这少年英雄名叫霍元甲!”

    “没错,我说的正是霍元甲、霍俊卿。”张占魁说道,“为了霍元甲,我曾经几次三番拜访霍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