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大帝国-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好了,这是洗刷自己罪名的唯一机会。

    两淮都转盐运使,总理两淮盐政盐务:严察盐场灶户,稽核派销盐引,征收税厘,疏销积盐,兼辖行盐地方该管的州县,还有下河水利。

    最关键的是,两淮盐运使隶属于中央户部,地方左右布政使无权干预它的业务。

    这个职位,想干事能干事,想发财能发财,在不同的人手里,有不同的定义,端的美妙无比。

    他一个戴罪之身,平常哪里敢想这个职位?

    可是,这个职位就这样莫名其妙到手了。

    不过,听吏部的人说是温首辅向皇上举荐。

    这就顺理成章了。

    所以,在接到吏部任职文书时,杨维垣就琢磨开了。

    自己的背景是什么,皇上自然清楚。

    那皇上为什么启用自己?他老人家要做什么?

    这其中的答案,已经昭然若揭。

    再加上这两天了解京城传闻已经今天的秘密会议,无疑让杨维垣的猜测得到证实。

    那么剩下的,则是皇上的态度,毕竟他老人家做事总是反复。

    “朕乃大明天子,金口玉言言出法随,说了自然就算!

    请爱卿放手施为,谁要有不满,朕自会为爱卿做主。”

    崇祯皇帝看着杨维垣,掷地有声霸气说道。

    这件事情杨维垣冲锋陷阵,崇祯皇帝自然要在背后支持他,不然他做不了。

    并且,要让干事的人有信心,他们才好做事。

    “臣叩谢皇上信赖!”

    杨维垣跪伏在地,信心十足高声谢恩。

    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

    想不到东林党人也有今天!

    崇祯皇帝看到杨维垣颤抖的身子,心里叹了一口气,如此忠义之人,谁能想到居然是一生被打压的阉党骨干?

    按理,本尊吊死煤山,最高兴的应该就是他们这些人了。

    可是呢?

    自诩忠义无双的东林党人大部分投降建奴,而被打为奸贼的阉党却几乎壮烈许国,这操蛋的历史啊!

    不过,其实也没什么奇怪。

    壮烈许国的人死了,自然就没有机会书写历史。

    投降活着的人,才能任意书写他们想写的历史。

    “爱卿起来吧!”崇祯皇帝摆摆手柔声说道:“两淮盐场你随便搞,官吏也由你从其他盐场抽调,吏部一律放行。

    朕会让御马监的主事帮你负责盐丁,和你一起做这件事情。放心,他什么都不干涉,有麻烦就由他去处理。”

    盐丁,在大明是有战斗力的队伍,因为,有油水饷银充足。

    只要是军权,崇祯皇帝是要插手的。

    军队的监察机构是一定要有的,崇祯皇帝准备将御马监打造成军队的监察机构和情报机构。

    事实上皇帝对军队的掌控是不严厉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情报不到位。

    另外一点就是管辖权,地方官府对军队有管辖权,这个最要老命了,崇祯皇帝要把这个权力收回来。

    另外,让御马监去,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替杨维垣撑腰,表明崇祯皇帝的态度。

    江南盐商很有势力,和强大的东林党人相互勾结,也算庞然大物。

    杨维垣势单力孤,要想撕开口子,需要皇帝的支持。

    听到崇祯皇帝这么说,杨维垣知道做这件事情的压力和风险,也知道这是皇上对他的爱护,便俯身激动说道:

    “臣遵旨,定不负皇上重托。”

    “大伴,在京城准备一套大宅子,装修一番,把杨爱卿一家老小接过来,让厂卫多注意安全。”

    崇祯皇帝看了一眼身边的老王,朝他吩咐道。

    崇祯皇帝还是有些担心杨维垣的家人安全,鬼知道情急之下那些人会做什么?

    这些盐商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并非是任人宰割的对象。

    要是狗急跳墙下,拿杨维垣的家人逼迫他或者泄愤,那可就对不起为大明效忠的这一家人了。

    “老奴这就让人去办!”

    老王点点头,深深看了一眼搓着手欲言又止的杨维垣,连忙开口说道。

    “杨爱卿,京城居家大不易,这些年你的委屈朕也知晓,恐怕以你的俸禄和资历,难以负担一家人在京的生活费用。

    故而,朕许你今后可以从交往的盐商收取部分贿赂用于养家,无需多虑。

    另外,这几日你和温首辅探讨期间,朕会派御医为你调养身体,别事情没做,人却先垮了。”

    崇祯皇帝望着有些局促不安的杨维垣,款款交代着。

    这些年,杨维垣作为阉党骨干,七八年被东林党盯得死死的,属于夹着尾巴做人的官员,是没有什么贪污的机会的,要想用俸禄养活京城家人,那是会饿死的。

    崇祯皇帝苦过,明白这些道理。

    再说,要让人做事,做大事,就必须解决人家的后顾之忧。

    在他眼里,贪污受贿,多大的事情啊,关键要做事。

    那些东林大佬,哪一个不是挥金如土的大款?

    这些钱,从何而来,是人都知道。

    凭什么不让一个全家死节的忠义之人活得舒服一点?

    “皇上,臣叩谢皇恩浩荡,臣叩谢皇恩……”

    崇祯皇帝的话,当场就让杨维垣泪如雨下,这个刚硬到极点的老头,再次跪地嚎嚎大哭,数度哽咽。

    实在感动啊!

    皇上做事不对啊!

    这和过去完全两种风格!

    不过,值了!

    这些年的委屈心酸全都不翼而飞,代而取之的满满的忠君之心。

    在君臣相宜的劝慰中,杨维垣带着感恩之心离开了大明皇宫,却踏上了不惜身死,也要和徽商和东林党相斗以报皇恩浩荡的决心。

    崇祯皇帝眯着眼睛,望着身材瘦小走路却虎虎生风的杨维垣,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第一百四十八章 崇祯皇帝的图谋() 
第一卷风雨飘零

    对付东林党人,阉党可用,阉党好用。

    这是崇祯皇帝得出的结论。

    当然,这些人行事手段激烈狠辣,需要加以防范使用。

    不过,想想东林党的手段,崇祯皇帝也就呵呵了。

    既然是手段,那就谈不上谁比谁干净?

    比的就是谁更好用了。

    “大伴,近来认了多少义子了?”

    回到乾清宫,换了一身便服,崇祯皇帝饶有兴致的对老王问道。

    “回皇爷,目前已经有两百四十七人,皆是老奴亲自挑选后进入府中做事,忠心和能力皆有一定保证。”

    老王俯身行礼,脸上莲花朵朵,开心的说道。

    最近,三教九流的阿猫阿狗多如牛毛,皆想拜入他的门下,许多人都被他拒绝了。

    可纵然如此,他依然还是选出不少人,有些还在考察中。

    “唔。”崇祯皇帝不置可否点点头,几个月过去了,东厂也搞出一点名堂来了,正是大开香案网罗门下走狗的时候。

    “大伴,速度加快点。”

    崇祯皇帝吩咐道。

    “皇爷,有些人多是鸡鸣狗盗贪图富贵权势之辈,老奴怕乱收之下,这些人良莠不齐胡作非为影响皇爷声誉。”

    说实话,老王也不知道皇爷是否满意,唯有小心翼翼的解释了一句。

    “大伴!你难道还真想把这些人当义子不成?”崇祯皇帝长叹一声,有点无语。

    这觉悟有点低啊!

    什么义子?

    狗屁!

    其实就是走狗,用完了就可以扔了。

    至于说声誉,杀了这些敢于乱来扰民的家伙,声誉也就重新回来了。

    他们,就是用来背锅的。

    “皇爷,老奴省得了。”

    老王深吸一口气,躬身回复。

    有了皇爷这句话,他心里就更有底气了。

    其实,老王心里多少也是有点担心的。

    厂卫在皇爷的全力支持下,钱财不缺,近来发展势头有点生猛。

    可也正因为如此,老王担心皇爷心里忌惮他。

    毕竟,自己是忠心一片日月昭昭,可问题皇爷知道吗?

    人心隔肚皮,里外不相觑。

    老王没有这个自信。

    “大伴,过去魏忠贤的党羽骨干,你也不妨趁机搜罗来用。

    在人才这方面,东林党还是有太多的优势。

    你要尽快形成强大势力,才能顺利组建帝党。”

    魏阉的党羽是本尊亲自打倒的,崇祯皇帝不可能再去亲自网罗,而老王出面就比较合适了。

    至于老王心里的小九九,崇祯皇帝根本不屑一顾。

    不说他知道老王的忠心,就是不知道,那又能怎么样?

    说实话,换了一个太监,只要听话,崇祯皇帝照样也敢放手使用。

    这是因为,崇祯皇帝根本不怕阉党。

    而且,崇祯皇帝有理由相信,大明朝的每个皇帝,都希望有阉党。

    而这,才是根本原因。

    当然,本尊没有明白,所以他凉凉了,大明也凉凉了。

    说起来,大明完善的科举制度,虽然为下层人进阶士大夫提供了一个机会,但是,这个机会对于贫穷的人来说十分渺茫。

    大部分还是被原士大夫阶层霸占,因为他们拥有良好的条件。

    能读得起书,是一个比较奢侈的举措,因为培养一个知识分子的代价,并不是每个家庭可以承担的。

    由于宗族关系的原因,当他们取得士大夫地位时,就已经形成了庞大的政治势力。

    而阉党的组成大多是出身于底层,很小就进宫,没有子嗣宗族的势力,他们的地位只会存在一时,而不会像东林党那样势力累加。

    最关键的是,阉党的权力绝对来自于皇帝。

    每换一个皇帝,阉党的领袖就会换一个和皇帝关系亲近的人。

    所以,阉党可以得势于一时,而东林党士大夫集团却可以得势于一世。

    就比如现在,崇祯皇帝在位,一定可以保证老王的权势不变。

    可要换成太子朱慈烺,老王铁定要下台。

    因为朱慈烺一定会让他身边的太监掌权。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原本,阉党,武将,文官是大明独创的三个政治平衡点。

    只是,由于土木堡之变,大明武将系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使得朝廷的政治势力仅剩了文官和阉党。

    这样政治平衡势力就被打破了。

    这也大大加深了阉党和文官的斗争程度,于是,让大明凉凉的东林党就此而生。

    到了天启登基,东林党势力太大,天启帝不得不放出魏忠贤,赋予阉党很大的权利来维持政治平衡。

    而史书上说魏阉对东林党人的大肆迫害,其实是天启皇帝乐意看到的结果。

    可惜,这个平衡在本尊登基后却被打破了。

    本尊拿下阉党的那一刻,不是收回朝政大权,而是拱手将朝政大权相让于东林党。

    至此,东林党一家独大,开始显露出清流背后的迂腐和黑暗,成为一柄暗剑,架在大明王朝的脖子上。

    东林党当政的这些年,朝中再难出现救国危难的名臣,反而出了一堆高谈阔论的政治白痴,疯狂的摄取权益。

    说实话,本尊是个想办实事的皇帝,但是面对这样一群昔日慷慨陈词,口里报国恩的大臣,他无奈的发现这其中竟然没有靠得住的。

    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