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大帝国-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近贤臣,远小人,大明绝对会在自己手上重现弘治年间的盛世。

    可事与愿违,没有了太监祸国,朝政落到正人君子手上。结果是,国家反而一天一天烂了下去。

    到如今,辽东的建奴势力越来越强,整个东北已经尽陷敌手,关宁军已经退缩到辽西走廊地带。

    而在国内,农民军纵横山、陕、河南、湖北几省如入无人之境,现在兵锋更是已经威胁到南京东南重地。

    一步错,步步错啊。

    局势闹成这样,现在的继任者崇祯皇帝就是一个策略,不管怎么外头怎么风云变幻,勾心斗角,朕一门心思捞钱强军。

    有钱了,兵才强。兵强了,说话才会有人听。

    拳头硬的人有道理,尤其是身处乱世,这是真理。

    想到钱和兵,崇祯皇帝原本惆怅的心情蓦然开朗起来,兴冲冲的对温奸相说道:“温爱卿,跟朕到冶造司,让你看几个宝贝。”

    说完,拔腿就走。

    老王和温体仁跟随着崇祯皇帝的步伐,朝兵仗局走去。

    冶造司是附属于皇宫兵仗局内的一个小作坊,专为皇家打造一些稀奇的东西,各种各样的人才都有。

    见皇上和首辅降临,冶造司中氶陈美春率众跪地相迎。

    “都起来,到作坊让温首辅瞧瞧最近生产出来的宝贝。”

    崇祯皇帝边走边说,径自往冶造司作坊走去。

    看来,他是不止一次光临这里。

    一行人到了冶造司甲号作坊,温体仁惊讶的发现,作坊外搭着一些简易的棚子里,密密麻麻的放满了奇怪模样的煤球。

    成圆柱状,中间是分布均匀的孔洞。

    这样的玩意高高的码了起来,起码有数万个之多。

    这些黑疙瘩,难道就是皇上口里说的宝贝?

    在崇祯皇帝的吩咐下,空地外,一只煤火炉摆在那里,中氶陈美春正在操作给温首辅看。

    先把柔软的干草放在炉子里最下方,取出火折子用力吹燃,把干草引燃,再放上粗些的干柴,和以往火炉点火没有什么不同。

    等火炉中有底火时,陈美春用火钳子夹起了一个煤球,放入了火炉子。

    特制的煤火炉也是圆筒形,孔径比煤球稍大,刚好允许一只煤球放入。

    温奸相看得很认真,也很好奇。

    在陈美春的操作下,没过一会儿的功夫,就见有火焰从煤球的孔洞里透出,煤球开始发出蓝色的火焰。

    煤火炉的深度刚好容下两只煤球,等第一只燃烧起来,陈美春又把另一只放入,并用火钳子把两只煤球的孔洞对齐。

    温奸相看到火焰从下面的一只煤球孔洞里冒出,向着第二只煤球孔洞舔去。

    煤火炉的顶部设计成一圈凸起,刚好把一只水壶或者锅坐在上面。

    陈美春灌满了一铜壶的水,放在火炉上,约一炷香时间,便听到轰隆轰隆的响声,壶嘴里冒出的白烟。

    “水开了!好快啊!”温奸相点点头大声称赞。

    “首辅大人,皇爷设计的这东西叫蜂窝炉,煤球叫蜂窝煤,一只煤球能烧将近一个时辰,做一顿饭没有任何问题。

    不用的时候就用铁片把上面封住,再把下面的进风口用木塞子堵住,就不会再燃烧。”

    陈美春把铜壶从上面取下来,给温奸相示范。

    这是皇上设计的?

    瞅着炉膛里烧得正旺的火,温奸相一脸讶然。

    皇上什么时候有这等本事了?

    “温首辅请看?”陈美春蹲下来,伸手将蜂窝炉上的一截小小的铁片插了下去,那炉中的火便眼见着黯淡了下来。

    “这是风门,只要将这个风门关上,这火便会小下来。

    晚上放一个新鲜的蜂窝媒进去,关好风门,第二天一早起来,火还是可以燃烧。

    这个时候只消打开风门,再换上一个新煤,极短的时间,火便烧得很旺。”

    “真是个好东西,果然是宝贝。”蹲在那里,温奸相一上一下的拨弄着风门,看着那火时明时暗,好像再思考什么。

    这都是不值钱的散煤渣,块煤被运走了,这些普通的散煤就没多少人理会。

    百姓基本上还是伐柴砍树来取暖,有钱的便烧白炭。因为煤这玩意儿,烧起来还是有味的,而且这些散煤也着实不好收拾。

    加上它烧起来有味道,冬天放在密闭的屋内,还能毒死人。

    现在皇上这样设计,炉子外面多加了一层,在内里装上水,便可一物两用。

    “皇上,这些东西都是用煤渣子做成的?”

    温奸相站起身,拍着有点沾着煤灰的双手,好奇问道。

    “当然,每只煤球中还掺了两成的黏土。”崇祯皇帝肯定的点点头,并且开始爆料。

    “皇上此举造福天下万家百姓啊!”温奸相眼中精光闪闪,敬佩的说道:“一到冬天,京城便需要大量的柴火。

    可十年育人,百年树木。

    臣瞧这城外的那些林子,迟早会被砍光。现在废物利用,百姓改用这玩意,不仅能省不少柴禾,也能少伐一些树林。

    最重要的是,百姓可以节省大量的钱财。”

    在没有蜂窝煤的年代,做饭使用的是精煤和薪柴。

    一户普通的五口之家平均一天至少需要用十五六斤煤,人口多的要用到三四十斤。

    按一文钱两斤煤的售价来算,一户人家一天要花八到二十文钱在燃煤上,一个月就是二百四十到六百文钱,一年下来就是二两到五六两银子。

    这对于富裕的大户人家来说,只是一点小钱。可是对普通的百姓家来说,花在燃料上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了。

    若是换做蜂窝煤的话,一天做饭只需三只煤球,无疑可以减少开支,这对于民众来说,委实算是福音。

    “爱卿只考虑民用,难道就没考虑军用?”

    崇祯皇帝笑嘻嘻的手指点点,得意的说道:“这东西可以给配备给军队,大军驻扎在外,每日都要伐木取暖做饭,所需甚大。

    有时候甚至要分出不少的将士,出去专门砍树伐木。如果有这个东西,倒是可以将不少将士解放出来。”

    现在的部队取暖,高级将领还能供应一定的白炭。但一般的军官和将士,就只能烧柴取暖。

    尤其是在冬季野战,干柴难寻。许多将领常常为了寻些干柴而大伤脑筋,有时候不得不忍受烧着湿柴熏得泪水长流。

    “将蜂窝炉配备到军中,一个总旗准备一个,便可以解决营帐的取暖问题。

    更重要的是,将士们还时时有开水可喝,有热水可用,再也不用洗冷水澡喝冷开水。

    如此一来,将士们谁不念着皇爷的好?”

    崇祯皇帝说完,老王笑呵呵地补充说道。

    要不怎么说老王忠心呢,他可是时刻关心着崇祯皇帝在军中的威望。

第一百二十三章 垄断经营() 
第一卷风雨飘零

    “唔,蜂窝煤耐用,一天也耗费不了多少媒,军中只需购进煤渣,然后由士兵自己做成蜂窝煤。

    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冬季取暖的大问题,也可以解决军中日常的小问题。

    还有,大海航行,存储薪柴要占用整整大半个船舱,有时计算不准确或者航行耽搁,还面临断炊的风险。

    现在有这东西,无忧矣!”

    温奸相对于军务上的事情向来很少发表意见,如今也不禁举一反三提建议。

    用同等薪柴的空间来存储蜂窝煤,效率自然可提高数倍,海上航行时间可以更长久,那意味着有更持久的战斗力。

    崇祯皇帝眼前一亮,他还真没想到这些。

    所以说,一人计短,二人计长。

    “来人啊,取水来,让温首辅净手。”

    崇祯皇帝脸含微笑,对身边人吩咐。

    很快,冶造司的管事太监端来热水,并带来了另一件宝贝——肥皂。

    这也是穿越者的最爱。

    因为制造简单,却是生活必需品。

    属于本小利大,若是垄断经营,更是酸爽得不要不要的。

    首辅大人在中氶李美春的讲解下,抹上崇祯皇帝命名为沐浴皂的东西,双手不停地搓揉着。

    很快,散发着芳香味道的白色泡沫,遍布首辅大人的双手,非常柔滑。

    然后,用热水轻轻洗净,温首辅发现自己沾染煤灰的双手已经洁白如玉,并有淡淡的香味且无一丝油腻感。

    “皇上,这可是新式的猪苓?”

    温首辅双手轻轻的摩擦着,开口问道。

    时下大明洗发、沐浴只有皂角或者猪苓,洗衣用草木灰和皂角。

    猪苓是富裕的人才会用,在猪苓里加了些香料,用后会有比较浓郁的香气,平常人就用皂角。

    “功能是一样,效果可不一样。”

    崇祯皇帝很是自得的说了一句,然后笑眯眯的问道:“温爱卿觉得沐浴皂价值几许?”

    温奸相把手放在鼻尖轻嗅,坚定的说道:“此物胜过猪苓,且自带芳香,又是皇家御用之物,若是真要在市井售卖,价值百文。”

    温奸相七窍玲珑心,明白皇上如此问,定然是准备用此物出售,赚取银两用于各类不菲的开支。

    现在的崇祯皇帝,眼里只有钱喽。

    “好,就依爱卿之言,定价百文!”崇祯皇帝觉得温奸相说得非常道理,立即喜笑颜开起来。

    暴利啊,一块沐浴皂成本绝对不超过三文钱,现在卖百文,想想都激动。

    哪怕是皇帝?

    尤其是一个没有固定收入,天天想着抄家的穷皇帝?

    因为,崇祯皇帝知道,抄家这条路毕竟不是正道,只是应急之举。

    要想大明长治久安兴旺发达,终有一天,这个行当会逐渐走向没落,只能偶尔为之。

    所以,开辟一支长久的来钱渠道就必须提上日程。

    而由冶造司生产出来的蜂窝煤、肥皂、钟表这些小玩意,就是皇家商业帝国的专卖品。

    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当然,这也算是崇祯皇帝的无奈之举。

    作为帝王,正确的道路是要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税赋。

    还有盐铁茶马等国家战略物资的掌控。

    可现在征收商税的时机尚未成熟,盐铁茶马等也是一团混乱,目前也没有那个实力和精力。

    可也不能空等什么事情都不做呀?

    于是,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组建皇家商业公司就成了崇祯皇帝的选择。

    不过也别瞧不起这些小东西,同样能发挥大作用。

    蜂窝煤不用说,体量大,家家户户都需要,在崇祯皇帝心里,可以惠及大明百姓,价格低一点也无妨,就当收买名声了。

    可对于沐浴皂,这个价格就有点不菲了,平常百姓根本难以承受。

    可问题是,崇祯皇帝压根就没打算卖给普通百姓。

    这年头,百姓能吃饱饭就不错了,还多想什么呢?

    在崇祯皇帝心里,他的客户是复社的那些风流才子和大江南北的富商,所以,他当低端奢侈品来卖了。

    富者花费千万不当钱,贫者一个铜板恨不得掰成两半使用,这就是现状,这就是大明此刻实情。

    大明百姓是真心不容易啊!

    江南没有经历战乱,自然灾害和北方相比也较为好些。小日子富足肯定是谈不上,但至少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