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大帝国-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朕再利用龙江造船厂,设立几名海军副都督,全力发展完全忠于朕的海军舰队。

    “皇上圣明!臣愿听差遣。”

    杨嗣昌俯身称赞,兴致勃勃从袖口中掏出一本奏折笑道:“皇上请看,这是臣依据朝廷目前形势,对海军的规划奏疏。”

    崇祯皇帝接过奏疏,细细观看。

    内容不长,约几百字,属于条陈式,分一二三几点。

    看完之后,崇祯皇帝缓缓的吐了一口气,对杨嗣昌说出一句让他无比欣慰感动的话,“恨不早用卿矣!”

    真的,这句话虽然是本尊说的,但也是崇祯皇帝此刻的心情。

    因为杨道友和孙道友命里八字不合,相生相克,崇祯皇帝没有让杨嗣昌插手西北叛军的事情。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这样自然也就没有了后世着名的一句话,攘外必先安内!

    而他对付西北叛军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计划也胎死腹中。

    可现在为了对付郑芝龙,他又提出了南北夹击,中间开花的计划。

    具体来说,就是以登莱水师为基础,组建北洋舰队。

    再开发广州湛江港口,组建南洋舰队。

    若是郑芝龙有不轨之心或者不服朝廷管教,南北两支舰队前后夹击,呈包围之势。

    再加上福州府的海军在内部分化瓦解,郑芝龙绝对闹腾不起来。

    当然,这是在郑芝龙不听话的情况下一种策略。

    如果郑芝龙听话,杨嗣昌又对几只舰队作了具体的安排使用。

    北洋舰队作为海军的绝对主力,平常以战斗训练为主,负责拱卫京畿,保护大明北方海疆的安全。

    而南洋舰队要多样化一些,除了军事训练以备不时之需外,平时则作为商船,替大明海军发展提供资金。

    至于大明和郑芝龙的联合舰队,在杨嗣昌的提议下,就完全是干黑活用的了。

    对内收保护费,对外冒充海盗,寻找藩属国的麻烦等等。

    总之一句话,只要是朝廷不方便出面的事情,都是它的活。

    而这,简直跟崇祯皇帝心中的想法基本不谋而合。

    除了在舟山组建东海舰队。

    不过,这也是以后的事情。

    至少,杨嗣昌的这份南北夹击,中间开花的计划,绝对符合目前的时局。

    可以说,崇祯皇帝想到没想到的,杨嗣昌都考虑得非常周全。

    所以说人才就是人才,虽然受到时代限制,可是只要给他方向,他会做得让你出乎意料。

    之后,君臣二人又针对这份计划进行探讨,让它变得更加完善。

    次日,崇祯皇帝在武英殿召见了杨嗣昌和郑芝龙父子。

    郑芝龙人长得不错,怪不得后世有人说他是同志哥。

    而他的儿子,后世大名鼎鼎的郑成功,现在只有十二岁。继承了郑芝龙的相貌,长得唇红齿白。

    当然,他现在叫郑森。

    对于这对父子,崇祯皇帝颇有感慨。

    都说父是英雄儿好汉,可儿子是好汉不假,父亲却成了民族败类。

    其实客观一点来说,这狗日的如果不是后来不争气,投降了建奴,不然他妥妥的一个民族英雄是跑不了。

    因为是他成全了大明一朝的传奇,以至于大明两百余年对外海战从无败绩,保住大明的脸面。

    否则,没有他,大明越来越弱小的海师,能否打败崛起的荷兰人,还真的是一个未知数。

    郑芝龙父子行完礼,崇祯皇帝赐了座。

    “郑都督,朕想让你的爱子入詹事府,赐为太子伴读,你看如何?”

    刚落座,崇祯皇帝坐在高台上,手里拿着玉如意,语态轻松写意说道。

    “末将叩谢皇恩!”

    郑芝龙只是呆滞片刻,立马跪地谢恩。

    詹事府并非只是太子的宫殿这样简单,事实上,这是未来太子的主要班底,属于朝廷的储备干部。

    至于太子伴读,那更是一种恩宠。

    郑芝龙暂时没有考虑其它因素,他以为是昨晚拜见温体仁,那赠送的五万银票起了化学反应。

    ps:推荐好友的一本书《北上伐清》,难得的明末好文。简介:聚众汉人三万万,誓要屠尽鞑虏。

    怎么样,霸气吧!爽吧,顶一个!

第八十九章 如此也好() 
第一卷风雨飘零

    下方的杨嗣昌眼眸一转,瞬间明白了皇上的深意。

    太子侍读不假,其固然是恩典,可何尝又不是人质?

    抑或说,从小娃娃开始培养忠君的思想。

    一举数得,皇上高明啊!

    “朝廷刚刚成立海军都督府,与五军都督府平级,杨爱卿举荐你为海军副都督,从一品,你意如何?”

    安排完儿子,再安排老子,崇祯皇帝对跪着尚为起身的郑芝龙继续说道。

    “皇上,臣寸功未进,当不得此重任,恐有负杨都督信赖?”

    这好事接着一茬又一茬,搞得郑芝龙弄不清状况。

    刚刚才从海防游击晋升福建海军都督,现在更是要从地方到中央,怎么都有不真实的感觉。

    不过,这不是推脱,却是他真实的本意。

    因为来之前,他最怕的就是被调离福建,这也是他徘徊犹豫许久的地方。

    离开部队,他就什么也不是了。

    崇祯皇帝的嘴角掠过一丝冷笑,双眸戏谑的眨眨眼,小样的,就那点小心思,还以为朕不知道?

    没出息!

    亏你还是海贼王,大风大浪不知经历了多少,却只是惦记着那点小家当,真是狗肉上不了筵席。

    放心吧,朕需要你,大明目前也需要你!

    说实话,如果崇祯皇帝想要干掉郑芝龙,以有心算无意之下,其实并不是多难的事情。

    尤其是在这个阶段。

    郑芝龙这几年虽说是不停的在壮大,可远没有达到几年后的那种规模。

    充其量,现在只是他即将飞速发展的阶段。

    问题是干掉他后怎么办?

    这才是大问题。

    公允的说,大明朝廷能在此乱世保持江南的稳定繁华,郑芝龙可谓居功至伟。

    自崇祯六年开始,大明和红毛夷展开料罗湾海战并取得大捷,让荷兰舰队在远东遭到第一次大惨败。

    荷兰台湾总督普特曼斯引咎辞职。

    而大明呢,则向荷兰红毛夷提出要求,一是荷兰要与大明进行贸易,只能到大员去,不可到中国沿海。

    二是荷兰必须赔偿战争损失。

    最终,荷兰每年向大明船队缴纳十二万法郎的进贡,用来换取荷兰船队在东亚地区的通行权。

    这对于时下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来说,无异于一种前所未有的羞辱。

    料罗湾海战是没落的大明王朝与国力蒸蒸日上的荷兰,进行的一场大海战。

    随后的两年多时间里,红毛夷不甘心,又陆陆续续和郑芝龙搞了几次,都是被吊打得没脾气。

    不得已,在得到郑芝龙愿意稳定供货保证后,荷兰人乖乖的俯首称臣了。

    而在今年,郑芝龙又一举消灭了广东大海盗刘香,终于一统江湖,成为武林至尊。

    号令江湖,莫敢不从!

    东南海疆各股武装集团李魁奇、杨六、杨七、钟斌等均唯郑芝龙之命是从。

    从这以后,郑芝龙以朝廷的身份,垄断了福建沿海航道,所有过往船只,必须向他缴纳三千两纹银的保护费。

    只是单单收保护费这项,郑芝龙就年收入达到千万计。

    更不用说他利用泉州安平镇的航海和经商基地,打破朝廷的海禁,繁荣海市。

    武装船队旗帜鲜明,戈甲坚利,航行于大明沿海、台湾、澳门和日本、菲律宾等东南亚各地之间。

    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势和财力,扩大海上贸易,几乎垄断了大明与海外诸国的贸易。

    他与葡萄牙人、西班牙人都建立了贸易关系。

    运往日本的丝织物,有一部分是从澳门购进的。日本的货物也由他运到吕宋,转售西班牙。

    另外,郑芝龙的船队满载丝绸、瓷器、铁器等货物,驶往柬埔寨、暹罗、占城、交趾、三佛齐、菲律宾、咬留巴、马六甲等国贸易。

    换回苏木、胡椒、象牙、犀角等物,供应大明的权贵阶层。

    这些,可以说都是郑芝龙的资源。

    如果干掉他,崇祯皇帝可以肯定,荷兰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必定和海盗相互勾结,整个东南沿海必然大乱。

    所以说,从大局考虑,一个活着的郑芝龙,比一个死去的郑芝龙更有价值。

    而且,趁着他正虚弱的时候,崇祯皇帝准备截胡了。

    郑芝龙想像历史上一样,闷声发大财,高歌猛进发展个人的事业,那是不可能了。

    “郑都督谬矣!

    尔几年间,平粤寇,征生黎,击退侵厦荷夷,消灭海上巨盗刘香,建奇功,俘丑类,此为大明海上十数年所未有。

    大明从此海氛颇息,八闽大地皆以郑都督为长城。

    此番令弟郑芝虎更是为大明捐躯,令朕惜哉!

    故而,海军都督府副都督一职,非你莫属!”

    数息之后,崇祯皇帝对匍匐跪地的郑芝龙缓缓说道。

    声音很柔和,也都是郑芝龙实实在在的功绩,不吹不捧,言真意切。

    可惜,郑芝龙还是没有答应。

    “皇上,福建海师刚刚剿灭巨匪刘香,伤亡惨重。

    这些都是末将的老部下,急需抚恤安慰。末将实在抽不开身,恳请皇上暂且宽容数月,末将感激不尽!”

    郑芝龙说完这番明显是推脱的话,汗水浸湿了后背,等待崇祯皇帝的判决。

    “且平身落座说话!”

    崇祯皇帝语气愈发柔和,仿佛丝毫没有怪罪之意。

    郑芝龙悬着的心七上八下,乖乖的谢恩然后落座。

    “皇上,海军都督府何不设在福州府?

    臣以为,目前海军基本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

    而且福州有港口之利,更有通商之便,如此也方便就近指挥,亦可照顾到郑都督,岂不更为便捷?”

    正当气氛有些微妙之际,杨嗣昌出声说道。

    “原本也无不妥!可要重新开府建衙,费用不菲啊!”

    崇祯皇帝皱着眉,似乎有些犹豫。

    “皇上,关饷取之臣,臣取之海,开府建衙费用,末将愿一力担之!”

    郑芝龙感激的看了杨嗣昌一眼,急忙说道。

    “如此也好!”

    见郑芝龙入彀,崇祯皇帝心里乐开花,原本就是和杨嗣昌配合的一出戏,便顺水推舟答应下来。

第九十章 事半功倍() 
第一卷风雨飘零

    肯出钱,能出得起钱,事情一切都好办了。

    这是友好谈话的基础。

    至于其他有争议的问题,可以暂时搁置,容以后慢慢解决。

    应该说,郑芝龙是真土豪,职业又是海盗又是商人,来钱快,很任性。

    他原本就是草莽之人,讲究仗义疏财,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贫民黔首,基本上是有求必应,关系维护得很好。

    好像善财童子。

    今天崇祯皇帝对郑家用皇恩浩荡来形容并不过分。

    至少,在他来之前是不敢想象的。

    故而当崇祯皇帝长吁短叹向他诉说朝廷诸多难处,尤其是粮饷之难,土豪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