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大帝国-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这是要用战功封爵,彻底激起勋贵重新立功的决心。

    也就说,先祖的功劳再也不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也就是说,英国公府已经是最顶级的国公,可是若没有新的功勋,三代以后,将和常人无异。

    这可不行!

    不过,张之极思索了许久,才终于认识到,只要张家没有造反,那就不可能对抗崇祯皇帝对京营的改革。

    而很显然,张家既没有这个能力造反,也无法背弃历代英国公对皇室效忠而换来的忠诚名声。

    既然如此,那只有积极配合皇上。

    有的时候,只要皇上照顾,手腕倾斜一点,军功其实也很容易。

    再说了,英国公府传承了两百余年,底蕴还是有的。

    虽然有向他一样混吃等死享受为主的不孝子弟,但同样不乏有优秀的子弟刻苦训练,时刻为了出人头地。

    毕竟,张府庶支、嫡支几百人,良莠不齐在哪个家族都是存在的。

    现在到了这个时刻,只要能为英国公府立功,哪管庶支、嫡支子弟。

    只要能保住英国公府就行。

    当然,如果嫡支子弟有出息就更好了。

    所以,今天张之极才要和儿子张世泽好好说清楚。

    “我们不管皇上在想什么,我们张家只要服从于皇上的意志就足够了。”

    张之极思虑了许久,终于做出决定。

    这半年来,他感觉皇上在渐渐疏远英国公府。

    过去,虽然因为自己体弱的原因,没有在朝堂大事上有什么作为,但皇上一般有什么事情,但会支付一声。

    可现在呢,没有,任何事情都没有。

    连重组京营,削减爵位这样重大的事情,都没有召唤自己进宫,以求英国公府配合,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可是父亲,如果这样,我们张府和其他勋贵会不会起了冲突,从而引起他们的不满?”

    张世泽小声翼翼的问道。

    说实话,张世泽对崇祯皇帝的做法也是有抵触的。

    因为,崇祯皇帝的做法,本身就是和整个勋贵集团在作对。

    作为未来的英国公,为了家族利益着想,他其实是赞同抚宁侯、东宁伯等人的建议,保住成国公。

    当然,他也知道,保住成国公只是一个借口,目的还是想夺回京营的掌控权。

    毕竟,两百多年来,五军都护府和京营,向来是勋贵子弟的自留地。

    其他的,其他的也没有了。

    都被可恶的文官的给抢走了。

    “糊涂!难道为了不和其他勋贵起冲突,你就想和皇上作对?你想过后果吗?”

    张之极脸色涨得通红,紧紧盯着张世泽,重重说道。

    张世泽顿时感觉有些不好了,和皇上作对,他没有想过。后果,那就更没有想过。

    作为十八岁的少年,他哪里想得这么深?

    只不过,他一贯和其他勋贵子弟交好,少年意气,总觉得朋友嘛,许多还是表哥表弟结拜兄弟的,自然应该站在一起。

    “父亲,那我们什么都不做,皇上应该不会对张家如何吧?”

    两不相帮,谁都不得罪!

    这是年轻张公子的想法。

    “墙头草,两边倒,那边风大那边倒。是不是?”

    张之极眯起眼睛,看着有些不安的儿子,心中不由哀叹,先祖张玉、张辅起于靖难之役,有赫赫之军功,就连成祖皇帝也要称赞一句,刚强勇毅。

    可到了他们父子这里,却都成了唯唯诺诺的看门之犬了。

    不行了,必须改变。

    想想,如果连他们英国公府都这样,那么其他勋贵呢?

    终至此刻,张之极明白了崇祯皇帝的意思。

    “你要明白,我们先祖如果做墙头草,那么张家就没有这两百来年的富贵了。

    皇上虽然不会因为我们什么都不做就怎么样,但是张家世代为皇上效忠的传统,也会在我们手中断绝。

    而且为父也相信,张家子孙的富贵也到头了。”

    张之极这话说得很平缓,很小声,但却很坚定。

    他这是在教育张世泽,而这,也是他父亲张惟贤从他父亲的父亲传下来的一句话。

    听到父亲平淡的话语,张世泽比听到父亲严厉的训斥还要害怕,冷汗瞬间涌出,他噗通一下就跪在地板上,“儿子错了!”

    看见儿子的态度,张之极欣慰的笑了,他清了清喉咙之后说道:“为父废人一个,张家就靠你了。

    明日我们父子进宫,给皇上拜年。

    为父记得我们在京城有五个田庄吗?把其他四个进献给皇上,作为拜年贺礼。

    对了,你待会下去问问管家,我们手里有多少盐引,明天一并交给皇上。

    你自己也准备准备,把张府身手好的子弟,不论嫡庶,全部带上,到京营搏军功,保住英国公府。”

    “是,父亲!”相通了的张世泽,低着脑袋恭敬的应承道。

    “起来吧。”儿子想通了,张之极很欣慰,温声朝他解释自己这么做的目的,“我父亲因为拥戴之功,让我一生得享富贵。

    可为父一生没有什么功绩,那只有用财物换取皇上的欢心。

    至于你的富贵,就要靠你争取了。

    你必须明白,只要得到皇上的恩宠,些许钱财之物,不过浮云尔!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英国公府,在所有勋贵中权势最显赫,可财物最少的原因。

    有得必有失!”

第一百六十六章 这人可用() 
第一卷风雨飘零

    宫后苑,腊梅不经意间绽放了,虽只有早开的三五棵,但沁着芳香,摇曳着枝丫,在寒冷的冬日里带来了一丝暖意。

    这是难得休闲观光的好机会。

    崇祯皇帝负手走在御道上,左顾右盼,好不惬意。

    这当皇帝的职业虽然苦了一点,时时刻刻存在吊死的风险,但同时福利也不少。

    不说别的,这宫后苑偌大的美景,皇家御花园,只供应朕和朕的女人可以看,这无疑让苦逼出身的崇祯皇帝,心里很是有优越感。

    “皇上,你也来游园啊。”

    梅林中间,一位女子巧笑嫣然,朝崇祯皇帝脆生生说道。

    “爱妃来多久了?”

    崇祯皇帝定睛一看,原来是袁贵妃,急忙快步上前两步,握着她的手说道。

    袁贵妃居于东六宫之一的翊坤宫,为人活泼大方,和田贵妃和周皇后之间关系都很融洽,向来是后妃中的润滑油。

    崇祯皇帝问话,她行了个万福,低着头说道:“臣妾刚从承乾宫出来,一时没想去哪里,于是就到后苑走走,不意碰到皇上。”

    崇祯皇帝下意识的望了过去,隐隐听到了一阵音乐声从前方传来,不由驻足听了一会。

    见到崇祯皇帝这幅模样,袁贵妃脸上闪过一丝哀怨,陡然热切的心情冷了下来,她多少有点不快说道:

    “田姐姐正在承乾宫抚琴,皇上请自便,容臣妾告退。”

    大发了,袁贵妃好像吃醋了。

    崇祯皇帝苦笑着摸了摸鼻子,原来他从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不知如何平衡。

    在他那个年代,哪来的三妻六妾?

    老实讲,对于这位美女,他平日的确有些关心不够。

    崇祯皇帝最喜欢和田贵妃在一块,因为可以忘记令人厌烦的政事,还可以听听琴。

    而他敬重的周皇后,端庄大方,又是太子朱慈烺的母亲,为了教育下一代帝王,走动得也比较多。

    如此一来,袁贵妃这里的时间就不够用了,她似乎就被边缘化了。

    “既然田妃在练习琴艺,朕就不去打搅了,爱妃陪朕散散心。”

    崇祯皇帝一把抓住袁贵妃的手,霸气说道。

    也只能这样了,他实在哄不来女人啊。

    好在现在的女子不像后世的女人,一个个牛逼哄哄仿佛公主般,袁贵妃只是羞涩的垂下头,任由崇祯皇帝牵着。

    再说了,他的身份好像也不要哄人,反而是大家要讨好他。

    只是美好时光总是短暂的,还没走几步,随侍太监三德子就来禀告,首辅温体仁和英国公张之极父子拜年来了。

    “真是胡闹,这才初四,他们进宫搅合什么?”

    崇祯皇帝毕竟不像本尊那般敬业,再说现在是泡妞时间,闻言眉头皱起,不快的自语。

    “皇上去吧,都是国朝重臣,若是不见,传扬出去,纠察御史又该弹劾臣妾了。”

    袁贵妃虽然不想崇祯皇帝离开,但还是深明大义劝道。

    “他们敢?”崇祯皇帝眉角一挑,拧着头不屑的笑了笑。

    这些御史如今被他收拾得很乖。

    事实证明,他们欠收拾。

    “英国公最近难得进宫,说不定有什么大事禀告?

    皇上切不可因私废公,误了国家大事。”

    袁贵妃没有接皇上的有些自大话,而是继续劝道。

    “行,那朕今晚来翊坤宫。”

    两位重臣来了,不管再不爽,见还是要见的,崇祯皇帝只得留下这句话,作为弥补袁贵妃深明大义的举动。

    “那臣妾做好饭菜,和公主等皇上驾临。”

    袁贵妃低垂臻首,脸红得仿佛要滴下来一般。

    唉,可怜的女人,为了等待朕的驾临,苦苦等待。

    崇祯皇帝心里叹了一口气,轻怕她的柔夷,给了一个肯定的答复,然后转身离去。

    当皇上,女人是多,艳福不浅,可真要雨露均沾,那也得肾好才行。

    来到乾清宫,崇祯皇帝的办公室和寝室,英国公和温奸相二人谈得很热络,仿佛多年的老朋友一样。

    其实,他们狗屁的交情都没有。

    崇祯皇帝这就有点诧异了。

    温奸相这人自不必说,手腕手段活络的紧,人精一个,表面上跟谁都好,说话捡好听的说,跟谁都不会冷场。

    至于要整人,他当面不说,习惯背后偷偷打冷枪。

    可张之极也有这本事,崇祯皇帝自然就刮目相看了。

    这个人崇祯皇帝不太熟,历史籍籍无名,他老爹张惟贤在位时间长,有拥戴之功,他继承英国公爵位没几年,就翘翘了。

    可算起来他还是有福之人,享了一辈子福,是自然死亡。

    而他的儿子张世泽,下一任英国公,没几年就被进京的刘宗敏拷掠而死。

    所以,对这生平没有什么功绩的两父子,崇祯皇帝过来后,不知不觉忽略了。

    坐下行过礼后,这个崇祯皇帝眼里可有可无的英国公缓缓的说出来意,并掏出他的拜年礼物。

    “爱卿满门忠心体国,深明大义,朕心甚慰!”

    听完张之极的来意,崇祯皇帝真正动容了,手指敲打着龙椅,肃然称赞。

    这个人可用,能用啊!

    先不说他的能力如何,就凭着他英国公的身份,就是一个大大的招牌,一面标杆。

    大明传承至今,一共五位国公。

    首先就是眼前的英国公父子,结局不必多说。

    魏国公徐达的后人,最后一任徐文爵,在南京投降建奴。

    定国公徐增寿,徐达次子,最后一任徐允祯,被刘宗敏拷掠而死。

    成国公朱能的后人,最后一任朱纯臣,主动投降李自成,被杀。

    黔国公沐英的后人,最后一任沐天波,随南明永历皇帝逃入缅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