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三国-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加速的过程,后面的飞熊兵一直紧贴着前面的飞熊兵,都迈着同样的步伐,一起抬腿一起落腿,每跑一步的距离都相同,这使得前后排人的腿几乎都是挨在一起跑。五十名飞熊兵就这样互相紧紧贴着撞向许褚。

    这种情况下许褚要是还呆在原地,铁定是被四面挤撞过来的五十名飞熊兵挤压成肉饼。所以许褚当下也是一声暴喝,发出了全力,撞向其中一面。

    因为飞熊兵们挨得相当紧凑,因此每一面起码都有二十个人的合力,每人二百多斤的重量加上百五十的铁甲重量,这就有七千斤的重量,许褚要是能把这个撞开,那他就不能称作虎痴了,直接称作象痴得了。个人能耐再大,在群策之力下,也是微不足道的。

    这个世上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万人斩”“千人斩”,绝大多数武将穷其一生,或许能够做到斩千人的程度。但是那种一战便可杀伤千人万人的武将,这世上根本不存在!

    有记载在一次战斗杀人数最多的,乃是西楚霸王项羽。乌江最后一战,项羽马战杀敌上百,步战更是杀数百汉兵。这是项羽在心怀死志的状态,并以自己身殒为代价为中华五千年历史写下的一个记录!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能打破的记录!

    所谓猛将,最大的作用在于斩将夺旗振奋军心上面,这才是猛将的定位!而不是能够单打多少普通士卒,这不是猛将的定义,这种人充其量只能称作猛士而已。

    于是,许褚二三百斤的重量,撞到超过七千斤的铁壁之上,只能响起一声闷声,却是不能撞翻几乎合为一体的数十名飞熊兵,也不能阻挡扛着铁盾的飞熊兵们的前进。

    就在两吨重量即将全部挤压在许褚身上,场外突然爆出一声高喝:“停!”

    那个声音飞熊兵们熟悉无比,因此几乎是一个瞬间,正在奋力前扑的飞熊甲士们一齐止住了脚步。

    此时最前面的铁盾已经是挨着了许褚,四面四个盾牌留给许褚的空间还不够许褚转身的。

    终于下场的十余名使绳索的飞熊兵看见张绣把手中金枪又扔还给李丰,从曹性手里接过一把轻弓。

    张绣势力的谋主、张绣本人的长辈,西凉军人人敬仰的贾诩一脸和气地站在张绣旁边,从宽袖中掏出一只羽箭,交到张绣手上。

    “文锦为何如此轻易下了定论,要是此人真是冥顽不灵之人,老夫是绝不会带他活着回来。记住,欲收人心,攻心为上,攻身为下。”

    张绣前一刻想要置人于死地的表情此时消失不见,只剩下一副受教的谦逊模样,两手毕恭毕敬接过贾诩递来的普通羽箭。

    接下来张绣跃上一块看台,居高临下冷冷看向死活推不开五十名飞熊兵铁盾挤压的许褚,举起手中弓箭凌然道:“虎痴儿,看看我手里这是什么!”

    许褚似乎也知道凭借一人之力推开这两吨的人铁甲实在是天方夜谭,听闻张绣喊话也不使劲了,反正飞熊兵们也不继续挤压了,还有喘气的地方,于是狠狠喘了两口气道:“哼,我老许不怕你的暗箭,有胆就射,我许褚要是敢眨一下眼睛就不算男儿!”

    张绣冷哼一声:“死到临头还嘴硬,看我一箭了结你我的一切恩怨!”

    许褚狂笑几声:“张绣小儿,你我只有仇怨,哪来的恩惠,莫要欺我许褚不识文字!”

    张绣也不继续和许褚乱扯,直接举起了长弓,将羽箭扣在箭弦,一边拉紧弓弦一面正色道:“我只射这一箭。此箭若致命,那便是你不幸,我会给你找副棺材,然后把你的尸首连同典韦的尸身一起送还许昌。”

    “若是不中或是不致命,那算你有天相佑,我会……”

    “你别做梦了,我许褚虽然没什么大智,但是却也是不会受辱的。就算你这箭没射死我,我也会死战到底,绝不会受被俘遣送之辱!”

    听完许褚的抢白,张绣一副吃惊的神色,忽然狂笑道:“还妄想我射不中便依天命白送你回许昌,你在做白日梦吧?也别妄想能像典韦一样死战到底,我只怕你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忘了向你解释,此箭箭头涂有盅毒,绝不致命,但却能让你抽搐数日不能自控!”

    许褚闻言一副目瞪口呆之色,不等他大骂张绣卑鄙无耻,张绣已经是松开了弓弦,那支箭头泛着幽蓝之色的羽箭直射向许褚。

    立定射箭,而且射的是不能挪动的目标,还是居高临下,所有人都以为这箭是必中无疑,问题是箭射在头上还是上身。是致命创伤还是只是毒伤。

    但是在场的只有曹性心知张绣就是那么一个“出人意料”的人。那支羽箭,在在场上百人的注视之下,在许褚目不斜视眼不眨动的直面下,居然射中了一名许褚旁边的飞熊甲士。

    全身上下只有眼睛暴露的飞熊甲士自然是对这支箭矢免疫的。叮当一声那羽箭便掉落在地上,张绣的一世威名瞬间也随之掉在了地上。

    全场气氛瞬间凝固,最后还是反应过来的许褚却是爆笑出声,甚至笑得连话都说不了。

    张绣一副气急败坏的神情,伸手面向贾诩,意思是再给一支毒箭。

    只见贾诩无奈摆摆手,示意自己只准备了一只毒箭。

    此时贾诩后面一名不似汉人模样却身着飞熊兵皮甲的干瘦士卒,从自己怀里摸索出来一只木制圆筒,毕恭毕敬递给张绣。

    张绣也不带一丝犹豫,当即接过圆筒,又从曹性手里要了三支羽箭,将箭头在圆筒里捣鼓几下,沾上油绿的毒液之后,合上圆筒收回自己怀里,然后将三支箭一起搭在弓弦上,再次瞄准了许褚。

    正在嘲笑张绣箭术连一名普通弓箭手也不如的许褚愣住了,完全没有料到张绣会如此卑鄙无耻说话不算数,简直比那泥土蒙人眼睛的贾诩还不要脸啊!

    完全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形容张绣的许褚这次终于中了一箭,终于,终于,终于中了一箭。

    为什么要用三个终于来形容这一箭呢?是因为本来这一箭和其他同时射出的两支箭是没有射中许褚的,但是这一支箭却是射在了许褚身旁的铁盾上面,然后,精钢质地的箭头反弹,好巧不巧地正好刺进了许褚一只臂膀……

    幸好许褚穿的是麻布衣服,刚才还因为用肩膀撑开绳子,麻布衣服早就撕扯烂了,否则那反弹的箭头还不一定能刺进许褚的皮肉里面,然后估计以张绣现在的状态,貌似再来一波的可能性会比较大……

    “把此人关入地牢,分派百人队看守,若他清醒,便再用此毒攻之,半月之后再唤我前来!”

    许褚在丧失对身体的控制力全身抽搐之前,听到了这一句话。

    ……

    后世是这么记载此次所谓“一箭泯恩仇”的:太祖皇帝,相约敌将许褚,若箭中,则依天命毙许褚其命;若不中,则安然遣返其回故主处;太祖皇帝惜许褚虎力举世无双,大起怜才之心,故意射箭不中,便要依约定遣送许褚。虎痴许褚有感太祖至诚爱才之大德,于是请降……

    后世甚至依据此事专门有了一个词语来形容张绣的“至诚至信”的高尚品德,从此,“一箭之诺”便作为中华经久不衰常为人引用的一个名人典故!

第八十五章 自由的空气() 
相较于在张绣私宅大肆发狂的许褚,另一名俘虏郭嘉却是宁静得多,但却丝毫不比许褚让张绣省心。

    第一个晚上贾诩把郭嘉带回自己的私宅,就关在自己卧房旁边侧房。这一晚贾诩没去找郭嘉谈话,而郭嘉自己也相当安分,该吃吃该睡睡,不带一点小动作。

    第二日得到消息张绣从百里外赶了回来,贾诩便派两个武威营亲卫押解郭嘉去张绣府邸。

    对待这个细品嫩肉的书生,从一开始便跟随张济张绣征战的武威营亲卫一只手就能捏死一双。但是贾诩有令,押解时手必须捆绑,必须蒙眼捂嘴。除了张绣,最敬重的就是贾大夫的武威营亲卫虽然不屑对文文弱弱的郭嘉使这种手段,但是却是坚决执行了下去。

    但是到了目的地——张绣府邸内部腹地的书房,负责押解的这两个武威营亲卫就没那么认真了,也只是给郭嘉解开了绑在手上的绳子,把他推进书房,然后他们懒懒散散守在门口晒太阳。

    沉静好一会儿时间之后,还是沉静。

    接下来还是沉静、沉静……好似没有人一样的沉静……

    两个粗犷的武威营亲卫终于忍受不下去这种沉静,一起推门而入,结果发现偌大的书房空无一人!

    书房只有这一个门,但是却有一个台榭,临水。两个武威营亲卫忙跑过去,正见榭台上正有一些水池溅上来的小水滴。

    湖水里面虽然看似平静,但仔细看之下,确有一些波澜不息。

    见状一名武威营亲卫忙要下水去追,但此时另一名亲卫却是一把拉住了他,指着湖水一边的湖岸道:“追个屁,要是他游水逃走,岸那边肯定有水印,但是现在看不见水印,那他一定不是从那边跑。”

    另一名武威营恍然大悟,拍了拍自己脑袋道:“难怪周大哥打算让你做他的副手,眼力不同啊!佩服!”

    那指点一切的武威营呵呵一笑,指着另一扇窗户道:“看见没,那小白脸肯定从那儿跑了,虽然走的时候关上了窗户,但是我却记得昨天咱们来的时候那窗却不是那么关的。这小白脸倒是真会挑路跑,走西面是宽旷的马厩校场,倒是好让咱俩好找。要是走东庭,虽然他跑不出去,但也不好咱俩找他会来。”

    于是两名武威营亲卫跑出了书房,往着西面奔去。

    书房大开的门被缓缓推开,郭嘉一脸淡然地从门后走了出来,自言自语道:“想不到本公子混沦落到对两个小兵使计,哎,沦落了啊!”

    说吧,郭嘉直接大摇大摆从正门走了出书房,左右看了一下,便直接按着来时的原路走去。

    这座府邸最早是扬州刺史的府邸,后来刘繇被袁术赶过江东,袁术又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装修。现在全都给张绣做了嫁衣,几乎是按照行宫规格建造的府邸,那可是相当庞大复杂的。一个没来过的人,在里面若是想躲着巡逻的西凉兵偷偷出来,那可比登天还难。

    但是这一切对于过目不忘的郭奉孝而言就不是什么了。纵然你蒙着眼睛把我带到了最里面,可是只要我是自己走着来的,听力还没有被剥夺,那么辨识道路和躲避巡兵都不是事儿。

    郭奉孝走的不紧不慢,丝毫不带着急的,步伐只用走,从不跑起来。那自信而又淡然地模样仿佛好像不是在敌人的老窝,而是在逛自家的后花园。

    这副模样让那些看见郭嘉走过的仆役侍婢们看见了,心里更多的是以为这是一个世家公子或者负有才名的书生文士,仅此而已,任谁也和这个飘逸潇洒的少年郎和手脚链铐的罪人联系在一起。甚至还有热心的小侍女给郭嘉指点通路。

    走到前院就不见了带笑的侍婢们,只有少量的仆役,以及相当数量的西凉兵。此时郭嘉虽然仍是一副淡然状,但脚下的步子却是有时快有时慢。前两步还是貌似内急的疾步快走,或许后两步就是仿若欣赏前庭格局的闲庭信步。

    但是不管疾步缓步,郭嘉的切换步伐总是很自然,仿佛时早已计算好的。这几步走多长距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