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岐二公子-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奈之下,村民们只好赶着牲口,带上粮食前往山上的竹林避难,一连过了几代都是这样。说来也奇怪,每次那怪兽一到竹林,听到村民伐竹的声音它就被吓的四处乱窜。渐渐的竹林成为村民的避难所与圣地。

    这年的除夕村民也同往年一样,赶着牛羊,带上粮食,扶老携幼地去往竹林避难,不同的是,有一位老婆婆在路边收留了一个因饥寒而昏倒的孩子,那孩子也就跟你们现在一样大,很弱小,一看就需要人保护。当然也可人疼的紧。

    那孩子跟着村民们躲在山上的山洞里,吹着冬日的寒风,看着山下屋舍俨然的村子,不解地问道‘婆婆,你们怎么不到山下的房子里住,偏的在山上挨冻受饿?’孩子问了,老婆婆自然就跟孩子讲了他们之所以抛下家,跑到山上的缘由。

    谁知那孩子一听,哈哈哈大笑道:‘哪里需要怕它,你们跟我回村子,我有办法对付那个怪兽。’

    也不知怎么的,村民竟都相信了那孩子的话,跟着他回到了村子,就连孩子让他们砍竹子回去,他们也不曾询问缘由。

    “等到时候那怪兽来了,我先去拖住它,你们就将这些砍碎的竹节扔到火堆里,我管保那怪兽了账。”

    “吼!”怪兽如约而至,庞大的身躯只一下就将村口,防范野兽的坚固大门给掀翻,村民看到这一幕,纷纷吓的腿软,不敢上前,唯有那孩子走出屋来,张开双臂大喊道:“呔,怪兽,今日有我在此,你休想伤害村民。”

    你想那怪兽那么大,哪会理会这同蚂蚁一样的小人,一爪子探下来,就要取那孩子性命。孩子见状急忙向村民叫到:“快把竹节丢到火里,快!”

    村民们被怪兽吓的腿软,精神不振,反应自然慢了些,还没等他们将碎竹节丢进火堆,那怪兽的以爪子就已然要了孩子的性命,紧跟着嘴往前一凑,就将那孩子吃的连骨头都不剩。

    眼见孩子被怪兽吃掉,村民们怒不可遏,以迅雷之势将竹节扔进火堆,只听得“劈哩啪啦,劈哩啪啦”一通乱响,吓的那怪兽四处乱窜,慌慌张张地跑出村子,一会儿功夫就不见影子,自那之后,那怪兽就没到过村子,也不知是饿死了,还是跑到别的什么地方去了。

    村民们为了纪念这个叫作“年”的孩子,就将这天当作了节日,命名为“除夕”“过年”。而过年点篝火,烧竹节的习俗也被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

    父王讲完故事,顺手将手边的碎竹节扔进火堆里,如当年在那个村里一样,火堆里传出“劈哩啪啦,劈哩啪啦”的乱响声。

    “呜呜呜……”大哥听完,双手抹着眼泪呜呜的哭。

    “邑考,你怎么哭了,这故事有那么吓人吗?”

    看到大哥哭鼻子,当时孤嘲笑道:“大哥真胆小,听个故事都能被吓哭,胆小鬼。”

    “不是,我哭不是因为故事吓人,而是因为那叫做年的小孩子实在是太可怜了。”

    “他只跟我们一样大,他不仅没爹没娘,为了保护村民连命的都没了,要是那些村民早些将竹节扔进火堆,那年就不会死了。哇哇哇……”说完,大哥哭的更加伤心,这个可能就是后世所说的“换位思考”吧。

    “好,不愧是我姬昌的儿子,有仁心。”

    父亲夸奖大哥,孤当时自然嗤之以鼻,言道:“我倒是觉得,年死了的好。活要顶天立地,死要轰轰烈烈,当年他若不死,后世百年又有谁记得他的姓名?”

    父王听到孤的回答,眉头一皱,粘着胡须不发一语。

    “大王,三牲祭礼已准备妥当,该去祭祀列祖列宗了。”太妊的一句话,将孤从回忆中唤醒。

    往年的这个时候,都是父王带着我们众兄弟,带上三牲祭礼去祠堂祭拜祖宗,没想到今年,却换成孤带着众兄弟去祠堂祭拜祖先,而当中就有父王。孤心中岂不悲愤。

    每逢佳节倍思亲,奈何天人永相隔。真凶安然表忠心,可恨无能将此除。

    姜子牙,你个老东西,还我父王命来,还我父王命来。

    狂野上,高高的柴堆早就搭好,孤不来他们也不敢点燃篝火,只在一旁等着,看着那一堆堆宛若诸天星辰的柴堆,孤又不免想起当年与大哥围坐在篝火旁,听着父王讲故事的一幕,一时情难自抑,流下两行热泪。

    “往年都是父王点燃这篝火,如今父王不在,这篝火如何能明?”

    “传令下去,父王三年丧期内我姬氏一族,除夕之夜不燃篝火,不点明灯,以这热火照亮父王的登天路。”

    “诺。”

    原本孤只让姬氏一族这般做,却不想往后的三年每到除夕夜,西岐城除了月光与星光,再也看不到一点灯光。

    “父王,你可曾知道,你的子孙,你的子民是多么爱戴你,他们每年都在为你祈祷,都在想念你。你的姓名必将永垂不朽,与世长存。”

    ………

    除夕夜工作在酒店,本觉得同往常一样迎来送往,没什么区别。回到宿舍码字的时候,却被窗外缤纷绚烂的烟火所惊醒,过年了还同往年一样热闹,而我家里唯独独就缺了我。爆竹响彩惯欢喜,此景此时心悲戚。万家点灯围桌坐,唯有吾家二缺一。

    感谢在我停更期间无量大海山的推荐票。

第三十七忆 商朝飞虎入死境,幸得武王施妙计() 
夜已深深,孤猛然从床上坐起,寒夜里不曾披外衣就快步出了房门。

    “大王?”两旁守卫见孤,当即下跪拜见,孤略一皱眉,挥手道:“尔等退下。”

    “诺。”守卫听令,退去远处。

    孤望了望夜空星相,大叫道:“大事不好!”大周一员猛将有性命之忧,需及早出手解救,不然大周大事难成。

    次日午后,孤便与姜子牙商谈国事,说着说着就说到当今局势上来。彼时有诸侯作乱,东海因为姜子牙的缘故更是猖獗不已,太师闻仲起兵伐之,真乃乱世也。

    “自古乱世出良将,丞相,你且说说这乱世之中谁人称得上是良将?”孤问道。

    “要说这良将,当朝闻仲闻老太师,当之无愧,其为截教门徒,师承金灵圣母,文能安邦,武能开国;而后便要数那武成王黄飞虎,自他祖父起便是将门,可谓一门忠烈,到了武成王这一辈,已然达到顶峰,拜为王侯;其父黄滚黄老将军,身为商朝元帅,也是帅才;至于我大周南宫将军,只堪冲杀,并无帅才。武吉在老臣教导下虽堪一用,却尤稚嫩。”

    “然也,我大周除丞相外并无帅才矣。”孤叹道:“若那黄飞虎能为孤所用,我大周大事成矣。”

    “武成王,自然……”姜子牙那一句“武成王自然会成为周臣”还未说完,脸色猛然一变,手上当即掐算,大叫道:“不好,武成王危矣。”

    “大王,武成王将有大劫,老臣先行告退,详情容后细禀。”姜子牙急匆匆地离开大殿,去找他的“娘家人”救武王了。

    说到姜子牙娘家人阐教,孤及其痛恨,若不是他们在背后给姜子牙撑腰,孤早就手刃了姜子牙这个杀父仇人。不过这回孤确实要好好感谢他们,若是没有他们,武成王便会被闻仲抓回朝歌,到时以纣王脾性,武成王必死无疑,如此孤就少一员心腹大将,大周也少一个忠臣。

    可最终开国武成王,终究没能等到开国成功,可惜了黄家一门忠烈。

    闲话莫说,彼时黄飞虎已然陷入死境。闻仲东海告捷,过早回兵朝歌,恰逢黄飞虎反叛,当即带兵追赶,并命青龙关守将“张桂芳”,佳梦关守将“魔家四将”,临潼关守将“张凤”从各路堵截黄飞虎,在临潼关外黄飞虎已然成了瓮中之鳖,若无仙家出手搭救,黄飞虎必死无疑。

    姜子牙,快去吧。

    事情紧急,姜子牙抓一把黄土往空中一撒,借着土遁来到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处,也不顾什么礼节直接冲进洞府,叫嚷着:“师兄,黄飞虎危矣,快去搭救。”

    清虚道德真君猛然一惊,手上掐算后大叫一声:“啊呀,贪杯误事,贪杯误事啊!”也不管姜子牙,独自驾着云彩不过一瞬就到了临潼关。

    清虚道德真君拔开云彩,看到黄飞虎在底下安然无恙方才舒了一口气,取出混元幡命予黄巾力士“尔且将吾混元幡遮下,把黄家父子移往深山,待贫道退了朝歌人马,打发他出关。”

    “领法旨。”黄巾力士领命,混元幡遮下罩住黄飞虎一行,接着一卷就被黄巾力士带到了深山当中藏匿起来。

    一时间,闻仲等人大眼瞪小眼,明明就看见旗帜在前方,怎的就忽然消失不见。恰在此时前哨报:“青龙关总兵官张桂芳听令。”

    太师传将:“令来。”

    张桂芳行至军前,欠身躬候。太师问道:“黄飞虎反出朝歌,必由此关隘,你可曾见否?”

    张桂芳答道:“末将不曾见。”

    太师道:“尔速回,谨防关隘,不得迟误!”桂芳得令严守关隘。

    前哨又报:“佳梦关魔家四将听令。”太师命:“令来。”

    魔家四将步至军前口称:“太师!末将甲胄在身,不能全礼。”

    太师道:“黄飞虎可曾往佳梦关来否?”

    四将答道:“不曾见。”太师传令:“速回佳梦关守御,协同捉贼。”四将得令,带兵回防。

    前哨再报:“临潼关守将张凤听令。”

    太师问道:“老将军!叛贼黄飞虎可曾往关上来否?”

    张凤欠身答道:“不曾见。”闻太师皱着眉,令道:“回兵用心防守。”

    送走了张凤太师百思不得其解:“俱道飞虎既出西门,过孟津,为何三处人马,俱言不曾见?异哉异哉。也罢,待吾将入骑扎住在此,看他往那里去?”

    且说清虚道德真君在云里,看闻太师驻兵不动。真君道:“若不把闻仲大军退回去,黄飞虎焉能出得五关。我且给他来个声东击西。”真人遂将腰间葫芦盖去了,倒出神砂一捏,望东南上一洒,道了声“变”洗去先天一气,炉中炼就玄功。

    那一捏神砂方一落地,便变成了黄飞虎一行,其中黄天禄,黄天爵,黄天祥,黄明,周纪,黄飞彪,黄飞豹俨然在队,与真人无二。

    少时间闻太师哨将来报:“启太师!武成王领家将,倒杀往朝歌去了。”太师闻报,脸色一变传令:“回兵。”慌忙赶杀,奔赴渑池。

    闻太师于墨麒麟上果见前边“黄飞虎”领军杀往朝歌,太师忙催动三军,拼命追赶。

    云彩里,清虚道德真君向着远去的闻仲一拜,言道:“闻道友,对不住了,我也是奉命行事,身不由己。”

    “黄巾力士,闻仲已走远,且用混元幡将黄飞虎放于大道。”黄巾力士依命将黄飞虎一行放在大道上。

    黄家父子兄弟,在马上如醉方醒,如梦方觉,个个揉眉擦眼,定睛看时,四路人马去得影迹无踪。

    黄明叹道:“吉人自有天相。”

    黄飞虎虽困惑,却也知道是仙人搭救,故而向天拜道:“飞虎多谢仙人相助。众弟兄,各方人马俱不知往哪里去了,乘此时速行,过临潼关。”

    众将听令,疾速策马前行。来至临潼关见一支人马扎住团营,阻住去路。

    黄飞虎令军辆暂停,正要上前打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