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网游之帝国在崛起-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爱卿的突火枪可有火药?”

    “有的,不过朝廷限制,末将只用火药填了突火枪,没有带其他的火药。”

    “那火药够打几发?”

    凌振摸了摸脑袋,有些尴尬道:“启禀国君,突火枪是一发填一次炮弹的。”

    杨峰顿时感觉,有十万头艹咪马从脑海中奔过,只能打一炮的炮手,杨峰对这还能说什么呢。

    看着凌振,那一副羞愧的样子。杨峰叹了口气,他相信以后一定会好起来的。

    现在的凌振也没有什么事情需要他去办,完全可以静下心来在制作一些炮身。

    想到炮身,杨峰想起了出现在宋末元初时期的铜火铳,他和突火枪的制作没有什么两样,不同的是制材,一个是竹木,一个青铜,变得更加结实了。

第96章 军器司() 
“凌振将军,孤会尽力寻找适合转职炮手的人,到时候希望将军可以细心教导。”杨峰说完话锋一转,“在这之前,孤希望将军可制造和改良一下突火枪,孤听闻蒙元帝国有一种铜火铳,和突火枪的样式相差无几,只是口径大了些许,制材从木头换成了青铜,相较之下,威力更大,并且不在那么易损。”

    “喏,末将一定不负国君所托。”

    杨峰点了点头,“设军器司,由凌振将军暂领朗中一职,负责督造、改良突火枪,所需材料、工匠可报工部,当然,直接报告给孤也可以。”

    凌振点头称是,接下来,众人便饮酒畅谈了起来,直到夜幕降临,杨峰才和郭嘉离开,至于苏轼三人则留在了王府,在他们的府邸没有建成之前,就都暂住在王府,这是王猛自己的提议,杨峰只是默许了而已。

    苏轼作为文教部尚书,杨峰明日早朝便会让王阻阳为他建造苏府,黄裳则会入住凤凰教的建筑群内,而凌振并没有这些资格,他的住所只能等发了月饷后,自己去建造或购买了。

    本来,杨峰觉得,凌振是和苏轼、黄裳一起过来的,这两人都安排了住所,应该给点金币,让他安家落户,可是一想,其他臣子都没有这样,突然特别待遇,怕引起其他人的异议。

    回到皇宫,王万幸便赶了过来,并递给了杨峰一封书信,说是杨志派人送来的,杨峰心中一动,连忙拆开看了起来。

    原来梁山已经接到了戴宗入狱,并伙同宋江与三天后当街问斩,情况紧急,晁盖立即召集梁山各大首领开会,最后决定由吴用、公孙胜两人留守梁山,带狄青、花荣、黄信、吕方、郭盛、刘唐、宋万、朱贵、石勇、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胜,一共十四人前往江州府救援宋江。

    情况紧急,杨志来不及过来禀报,写了书信由亲卫送来,而他则带领着亲卫军和梁山众人去救宋江了。

    得知情况的杨峰连忙回身朝王府而去,杨志想要在梁山众人手底下悄声无息将宋江杀死实在是太困难了,他要去请黄裳出手击杀宋江。

    连夜到访,王猛急忙出来迎接,一同的还有苏轼,看来这两人还在畅谈,真是精力充沛。

    杨峰只是问了黄裳的住所,拒绝了王猛的陪同,在一个小丫鬟的带领下,找到了黄裳。

    “国君,深夜来找微臣,可是有何要事,需要微臣去办?”看着领路丫鬟离开后,黄裳低声问道,从官数十载,这点眼力见儿还是有的。

    “黄卿,不知你可认识宋江这人?”

    “微臣有些而闻,江湖传他仁孝黑三郎,其他却是不知了。”黄裳皱眉想了一下,才轻声回道。

    杨峰点了点头,将宋江的事情,千羽国和梁山的微妙关系都说了出来。

    “黄卿,梁山好汉武艺高强,以宋江在江湖上的名气,怕还有诸多绿林好汉从旁协助,杨志将军和1千亲卫军就是正面也无法击杀宋江,想要神不知鬼不觉的杀死他,更是难比登天。”

    “微臣请命,即刻动身,趁乱起时,伺机暗中击杀了他。”

    “黄卿有劳了,切记不可让别人认出你的身份。”对于黄裳的聪明,杨峰非常喜欢,根本不需要将话说的太清,点到即止便可。

    “国君放心,微臣查阅过大量的道书典籍,学会了很多他家法门只是不知我过去后,是否需要联系杨志将军,微臣并不识得将军,倘若需要,还请国君派个亲信,替臣引荐。”

    “爱卿若无要事还是不要联系杨志将军的好,必要之时,在去找他吧,他身边有1000亲卫守护,很容易认出。”

    “喏,情况紧急,微臣现在就去了。”黄裳称是后,便欲转身离开。

    杨峰挡下黄裳,并递给他100金币以做花销,黄裳百般推辞无果后,拿了金币出了门去,而此时的胜休县渤海旁,一般蒙冲静静的停在那里,等待着黄裳的到来,船家便是第一水军旅第二营营正杨幺。

    次日一早,翟国使者便到达了千羽国,一共10余人,领头的便是孟珙之父孟宗政。

    各国驻国大使到齐,在许贯忠的组织下,在千羽国皇宫无极殿内召开了第一次“非攻”联盟大会。

    在杨峰的示意下,许贯忠说出了桓国攻打翟国的起因和经过,并禅述了必须救和不得不救的原因。

    孟宗政第一个站起发表了意见,先是感谢各国的相助,而后说出了子午县被焚毁大半的结果,并表示因为要重建子午县,所以目前不能给实质的东西表示感激,但这份恩情一定牢记,他日一点偿还,对此,其他六国大使没有发表什么实质的内容,而是大部分将目光集中到了杨峰的身上,他们要先看看这个小型诸侯国国君的意见。

    翟国现在确实困难,别说还恩了,他没有在拉脸向盟国请求帮助已经实属不易了,何况翟国已经和亲与他,于情于理,他都没有否决孟宗政,强行索要好处的理由。

    杨峰表示各国联盟本就是互相攻防,他们的关系是盟军而不是雇佣军,表示不要什么所谓的谢礼,当然千羽国现在经济也十分困难,又加上各国关系尚不稳定,而没有表示给予支援,这使孟宗政有了些许失望,但而无话可说。

    而后九国又商议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联盟之事,便各自退下了,在孟宗政将要离开之时,杨峰将农田养殖泥鳅手册拿了出来,并表示供的借阅两天。

    对此,孟宗政只是说了句感谢的话,便就此为止了,作为武将出身的他,就算现在迈入了官途,也不会知道农业对一个国家的重要,不清楚农业就不可能清楚这本养殖泥鳅手册的价值。

    对此杨峰没有多说什么,他知道做为一位国君的越文一定清楚它的价值。

    时间缓缓而过,千羽国内恢复了平静,一切井然有序的运转,各村、各镇、各县都有些召兵的公告,一批批的领民通过校场的转职,再由兵部进行整编。

第97章 扬帆出征() 
天武元年二月二十三日巳时,秦用、李朗、朱惟铭带领着新编的三个师团整装待发。

    为了让三个师团可以行动一工,全军统帅一职自然是必不可少,然纵观千羽国,能和包括成吉思汗在内的四位开国君主一争谋略统帅的,根本就没有一人,也就程咬金有点能力,不过他的战功多数来源于运气,杨峰可不想把三个师团的未来交由运气来决定。

    何况程咬金统兵出征的话,他的第一师团如何安置又是一个难题,最终杨峰决定,由吏部尚书王猛统领全军,根据历史记载,其可是攻必克,战必胜,乃是和诸葛亮一般的人物,以他的谋略和统帅力,杨峰相信可以在蒙元帝国和宋月皇朝的战争中站稳脚跟。

    千羽国的两支水师已经将大小战船陈列海边,等待三支师团的登陆。

    随船的还有苏轼的长子苏迈和最小的女儿苏小暖,本来,苏轼是准备亲自回宋月接回老父苏洵的,只是杨峰怕出了什么变故,遗失了这位大文豪,于是便以科教部初建,百废待兴,急需苏轼亲自指挥为由,劝阻了下来。

    于是,就由长子苏迈前去迎接苏洵了,而苏小暖则因为很久没有见到祖父,求情一同前往,苏轼十分疼爱这个小女儿,非但没有责怪,而且还非常宠溺的带着她来见了杨峰,希望杨峰可以让将士们尽心保护苏小暖的安危。

    杨峰见到苏小暖第一眼的时候,确实被其惊艳了一把,清澈明亮的瞳孔,弯弯的柳眉,长长的睫毛微微地颤动着,白皙无瑕的皮肤透出淡淡红粉,薄薄的双唇如玫瑰花瓣娇嫩欲滴,小小的鼻子微微上翘,脸如白玉,颜若朝华,服饰打扮也不如何华贵,只项颈中挂了一串明珠,发出淡淡光晕,映得她更是粉装玉琢一般。

    而且其还是一名七阶的文臣,比你的兄长苏迈还要高上三阶,于杨峰交谈时,端庄优雅而又不失礼节,大家闺秀的气质展露无疑。

    这次出征,意义重大,千羽国各大臣、将军纷纷来送,连八国的驻国大使也都跑过来凑凑热闹,顺便看看千羽国的军事实力。

    而杨峰则和王猛说着这次出征的目的,杨峰给王猛说的就是,以提升自身实力为主,以避免自身实力受损为要。

    交谈中,士兵们列队进入各个战船,可惜尽管已经严格要求列队进入,但有时候还是会出现拥挤堵塞,对此,杨峰也是无奈,这三只师团除了那些骑兵外,便都是刚刚转职的民兵,根本就没有训练过,是真正的杂牌军,不!是杂牌军中的杂牌军!!

    “此次出征,王卿乃全军主帅,孤无论你等是否有意见,到了宋月后,都必须给孤无条件遵守王卿的军令,大军身处宋月,孤无力亲自指挥,今特赐王卿任命军职,先斩后奏,无论是普通士卒还是各师师团长,当然,人无完人,谁都有出错的时候,当三位师团长都觉得王卿之令,不可行时,可拒绝行动。”

    当大军都上了战船准备启航之时,杨峰将那本守护之盾给了王猛,让他学习掉后,对着在场的所有人大声喊道。

    一旁的王猛见状,感动不已,从许贯忠告诉他,国君知道了他为李朗说情之时,他原以为自己会受到国君的猜忌,很有可能会被排出国君的权力圈,可是,现在他才知道,这都是自己在胡思乱想,自己的国君是仁德之君。

    “得国君看重,微臣深表惶恐,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报之,大军即将出征,微臣无法继续在国君面前聆听圣意,然有一点建议不得不提,国君虽是仁德之主,但治安定之国可以用礼,理混乱之邦必须用法,微臣肯请国君重用刑部,修改律法,彻查各地案件,对违法之徒给予严惩绝不姑息。”

    这是王猛对杨峰说的,本来,杨峰听了,以为王猛这又是想替张伟说话了,非但没信,还对王猛有了些许的反感和不信任,但王猛说罢,又只用只有两人可以听道的声音轻声道,“刑部尚书张伟年事已高,其心性已经归于安稳,不适重法的运转,微臣以为要用重法就必须撤换刑部尚书。”

    杨峰这才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看着战船消失在眼前,杨峰才宣布了解散,而正当杨峰准备回宫之时,却见一少年跑了过来,跪倒在地道。

    “草民周文,有本启奏!”

    “你不是朝廷官员,有什么启奏的!若有何事找相应官员便是,还未等杨峰开口,一旁的许贯忠就已经严厉批评道。

    仔细看看,杨峰发现这少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