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龙骑-第15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这件事情是他自己钻了牛角尖,袁术就没想过要查真相,那么纪灵和刘勋二人现在到寿春之战结束之前就是忠诚的,也就是说袁术和袁涣都必须要相信二人的忠诚。

    这一点他当然明白,而他和袁涣的争论点在于他现在必须要离开,可是他希望留下来,为寿春做最后的贡献。

    可这又是袁术所无法容忍的,他必须离开,只有他离开了,那么不管是寿春面对曹操与刘澜时,甚至是面对纪灵与刘勋时都不会太被动,不敢说是立于不败之地吧,但最少是没有了后顾之忧。

    可以放手一搏,袁术这些日子把张辽与张颌的情况都了解了一下,虽然不多都也有了一些了解,尤其是二人被刘澜重用的原因,虽然坊间传言有真有假,但是他二人尤其是张辽肯定是从中搞鬼才能在徐州有现在的地位,不然吕布其他投降的健将,那些名头在其上甚至是旗鼓相当者为何没有得到重用?

    所以袁术现在算是看到了一点希望,如果这里来的敌将是是关羽和赵云可能真的没有任何希望了,但是张颌与张辽,完全有机会,尤其是张勋的计划一旦成功,寿春将彻底安全。

    身为幕僚的袁涣知道所有真相,他此行前来,什么事都可以商量甚至是妥协,但唯独袁耀必须离开这一点没有任何退让的余地,虽然是陈郡袁家,但袁耀也得喊他一声叔叔,尤其是他在这件事情上的强硬,那种盛气凌人的表现,无时无刻都让袁耀觉得他这是仗着自己‘钦差’的身为故意摆架子刁难自己。

    所以袁耀眼中的袁涣,就是来和自己作对,来恶心自己的。

    对他,几乎是恨得牙痒痒。

    可袁涣绝对不是这种人,他非常的圆滑事故,只是这件事袁术下了死命令,所以在面对袁耀的时候他的坚持也就变成了他眼中的摆架子。

    会做人的袁涣成成了袁耀眼中顽固不化的老家伙,其实他也挺无奈的,但凡能推辞,谁又想揽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办好了也不会有什么功劳,办不好小命不保。

    何苦来哉,得罪人的事情,谁也不愿意,他也是没办法才来,袁术都登门了,怎么推?

    不过他来的时候已经想好了,其实这件事也简单,说白了就是做顺水人情,让双方都满意,但他没想到事情根本就不是他想的那样,这不就在最容易的事情上难住了他,怎么办,不愿当恶人都不行。

    如果没袁术的死命令,他有无数办法把自己摘出去,抹干净,当恶人的事情,还是袁耀,他也不傻,这日后算账还不是他倒霉?

    可事到如今,他也没有退路,为了寿春为了主公,为了天子,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但他发现自己可能方式真的错了,甚至是大错特错了,没想到袁耀会这么坚持,如此反对离开,完全和他的想法相反,让他一时间有些拿不准,不知该如何继续进行下去了。

    所以现在袁涣只能求助刘勋,总不能传消息回去让袁术想办法吧,啥事情都问袁术,那他还有什么价值?

    可刘勋也没办法,现在袁耀是发自内心的讨厌他,发自骨子里的讨厌,看见他就烦,别说提离开的事情了,就连见一面都难,甚至袁耀还放话说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把一切都归咎到自己身上,他现在瞬间成了罪人,如果这事因为他没有成功,那别说功劳,被惩处是在所难免了。

    不得已之下,袁涣只好放低了姿态,当然不是卑躬屈膝,只是进行一些妥协,这是他最后的让步,不然他也是要脸的,他过分了,他都觉得自己低微与无耻了。

    袁涣再一次见到了袁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一回他也不那么强硬了,说的很委婉,都是他父亲的意思,你为难我,我无法交差,大家相互体谅。

    再一次的见面两人就在这样看起来相对和气的气氛中进行,事件也得到了解决,也算是能够让袁涣对袁术有了一个交代,但是袁耀并没有离开,他只是强调自己会马上离开,返回寿春去见父亲。

    这是非常冒险的决定,如果他真的离开了,那他就算不死也得死了,袁涣给他另一个建议,先到庐江郡的一个县,比如舒县,然后传书回去,看天子的意思。

    这是袁涣的让步,不管是他留在庐江还是返回寿春都是他无法接受的,但只要离开庐江那就不同了。

    因为远离了庐江和寿春就等于远离了危险,他就能够给袁术一个交代,至于接下来的事情他就管不了了,交给袁术自己来解决吧。

    袁耀就这样离开了,临走之时他还不忘保证会尽可能的确保纪灵的周全,看着他们二人,袁涣的眼神有些古怪,但也没多嘴,最少他们放走了袁耀,多半说明他们是真的没反心,不然有袁耀在手中,这样的人质可是千金不换啊。

    把他裹挟着,有什么危险都算不了什么,袁术不敢刁难,而就算是张颌来了,也可以把他交出去,这可是最安全的护身符了。

    但是二人都没有做,放走了袁耀,这一点袁涣就饿死他们的态度彻底改变了,甚至连说话的语气也变得无比客气。

    而接下来,也是纪灵开始表现了,他把自己的一个大胆想法提了出来,立时让袁涣舌桥不下。

    他居然和张勋想到了一块?这天底下居然会有如此巧合的事情?他不信可是他却知道,这件事情袁耀并不知晓,所以绝对不可能有人提前泄露给他。

    他一脸吃惊的看着纪灵,这样的表情并不是他已经知晓了一切,更像是对他的想法感到疯狂,袁涣成功骗过了二人,一脸难以置信的说着这件事可不能儿戏,将军到底是怎么想的?

    哇需要搞清楚纪灵的想法,那么就首先要知道他的计划该如何执行。

    而他的说辞几乎与张勋所言一样,但是书信上的描述并没有张勋口述的震撼,尤其是在他的描述之下,数万徐州军将会死于水患之中,他眼中已经有了一个恐怖的画面了,浮尸遍地的凄容惨状,让他背后冷直流。

    但是这个决定同样会付出一些代价,比如繁华的寿春城可能也遭受到洪水侵袭,都市在瞬间变成残垣断壁的场景,百姓陷入到泽国的情形,这样的代价太大了,虽然段时间内击退了刘澜,可是之后寿春也加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变成寸草不生的城镇。

    庞大的人口都市将会锐减,这之后因为洪水百姓的日子会变得更苦,以前都是在寿春其他地方发生易子享食,之后易子享食将成为正常,为了保住寿春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值得吗?

    袁涣不断的拷问着自己的内心,或许在张勋、扬弘、纪灵甚至是袁术眼中,这些代价比起保住寿春根本不算什么,但是他受不了。

    这可不是几十人几百人而且成千上万,或许他现在的这点怜悯毫不值钱,可如果真的让这样的事情发生,那他还算是一个人吗?连起码的良知都没有,和畜牲有什么区别?

    一将功成万骨枯,不管是纪灵还是张勋甚至是袁术都是武将出身,他们对生气并不看重,一场大仗下来,阵亡人数充其量就是一组数字罢了,至于百姓那就更不在乎了。

    但袁涣不同,他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的官吏,身在庙堂不知人间烟火,更不如管民间疾苦,相反他对这些非常的看重。

    所以他才会对这个计划如此吃惊,也许他之前就应该想到,哪怕袁术对他有所隐瞒具体的实施办法。

    可是现在当听到纪灵那句把寿春变成泽国的一刻,他才会如此激动,虽然他也明白自己的表现很可能会被视作妇人之仁,可是如果连根基都毁了,连百姓都死了,留一座空城的寿春又有何意义?

    兖州、豫州、司隶甚至是青州千里无鸡鸣的凄惨场景他亲眼见到过,难道就为了自己的权利就可以把寿春变成这个样子,就可以无视几万数十万百姓的死活而不顾?

    袁涣心中震撼着他们的疯狂,而纪灵却有说有笑,因为他看到了袁涣眼中的惊愕,他知道自己的计划已经把他吓住了,这让他的感觉非常好。

    因为他的表情并不是提出质疑的反应,而是对后果的恐惧,而他群害怕的其实就是他们这些文人,害怕他们觉得这个计策可行性不高,或者代价太过庞大。

    都说妇人头发长见识短,纪灵对此并不认同,不是他们见识短,而是他们有时候不够狠,优柔寡断妇人之仁,为了一个更好的结果,一些牺牲在所难免,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纠结这些其实毫无意义,比起失去现有的一切,再大的牺牲又算得了什么?

    用十万人如果能换来寿春不失,他觉得划算,这事没什么可吃惊的,更没什么大不了的,难道寿春被攻破,他们就能活了?最后还不是死于战火甚至是战后的饥荒。

    这番话听起来骇人听闻,但是袁涣清楚,说的人根本就没当回事,而且这件事不管成不成,都会付诸行动,至于他根本就无法扭转这样的一个结果,除非张颌不来寿春,可是按照现在的发展,这根本不可能。

    他清楚,纪灵现在的这个注意就是最后的一搏,如果成功那之前一切都会一笔勾销,所以他无论如都要把自己的建议告之袁术。

    而袁涣这个时候心中所想的可就是另外一个事情了,他再想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人间悲剧发生。

    但到现在他也没有一个太好的办法,太难了,面对纪灵无论如何也要给袁术一个交代的纪灵,让他改变计划太难了,更何况就算纪灵不说,袁术也会执行,所以现在要改变的不是寿春内部,而且徐州。

    这一刻他想到了自己的老朋友刘澜!

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寿春之战(64)() 
袁涣清楚现在的情况关键在哪里,但问题是他怎么能阻止徐州军前来寿春呢,他想到了老朋友刘澜,一晃近十年没有见面,他的话能不能见效,有没有效果,是否能够说服他。

    袁涣没有信心,甚至怕弄巧成拙,让这件事变的更糟糕。

    他的话在刘澜那里的可信度有多高?寿春的桃花汛刘澜和他的帐下了解的又有多少,这些都是他要考虑进来的,这个时候,好心办了坏事的可能性往往是最大的。

    他要是直接把袁术的脑袋献上,那对面肯定深信不疑,可说什么袁术要利用桃花汛,让徐州军莫来寿春,谁信?

    到时候不仅不会认为你这是在好言相劝,反而可能觉得寿春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想出来这么一天拙劣的计谋来延缓徐州军攻打寿春的时间。

    只要他传书刘澜,这样的可能性是最大的,而他不仅没有改变可能发生的结果,反而还会见接推动,最后那些因洪水泛滥而受灾的难民倒成了他害的。

    数十万生灵涂炭,虽不是他造成,但也是因他而起,我不杀伯仁,伯仁却信我而死,一想到会间接的害死寿春百姓,他的内心就已经开始受到了煎熬。

    可是,阻止不了刘澜,难道就能阻止纪灵甚至是袁术吗?更不可能,听听现在纪灵的意思吧,队伍他这样的想法,根本就不觉得有任何负罪的感觉,毕竟他不是儒生,也没有受过儒家教导,忠君这点他做的不错,可爱民那就没这个可能了,或者说这个世上有几个爱民的将领?

    全天下的将领,哪一个不是富得流油,他们的钱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