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龙图天下-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人各有长短,唯张辽一人,乃是全才,他年少聪慧,与吕布乃是八拜之交,他收吕布为义子之时,同把张辽收归门下,细心教导,却越发感觉张辽的可造型,这是一个全能型的战场人才。

    “义父厚爱,辽有愧也!”

    张辽一听,立刻俯跪而下,行子之礼。

    “为父器重你,乃是你的本事所致,你若能继续历练数年,足以担当重任也,成朝廷栋梁,平天下动荡,惜,为父已无时间为你护航了!”丁原幽幽的道。

    他这一句话,让三人神容变色。

    这就代表了流言不假。

    “义父,我去拿下他们的头颅!”吕布一脸萧杀:“义父为他们血战无数,他们居要义父之命,实属可恶,吾倒是看看,谁敢伤义父分毫!”

    “你站住!”

    “义父?”

    “奉先,不是他们要吾死,雒阳城中,吾手握数万并州儿郎,最为强大,他们能要我的性命吗?”丁原淡淡的道:“要我命的是我自己,是这雒阳城之中无奈的局势,这是已经稳不住的一个僵局,是这雒阳城之中万万千千人想要安稳,就算你去杀了他们又能如何?”

    “最少某能护义父杀出雒阳,大不了我们返回并州!”吕布停下脚步,咬着牙说道。

    “然后呢?”

    丁原再问。

    “然后……”吕布有些答不上来了,脸颊涨红。

    “文远,你说,然后呢?”丁原转头,看着张辽,再问。

    “然后……”张辽低下头,喃喃的道:“我们并州军会成为通传天下的朝廷叛军,朝廷声讨之下,必有勤王之师追杀,届时即使逃回并州,亦难有安生之日,而且……天下会乱!”

    这才是丁原宁可死,不愿走的最重要原因。

    “哼!”

    吕布咬着牙,自信的道:“只要返回并州,某必可保义父太平,并州儿郎,可战万军!”

    “奉先,为父之你勇武不可挡,可你知道吗,若是逃了,为父这一生的清名就毁在你手中了,自此之后,为父就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遗臭万年在历史之上,列祖列宗引为羞耻,祖庙不得立!”

    丁原斜睨他一眼,眸光复杂,多少带着一点点恨铁不成钢的眼神。

    吕布之勇,堪比霸王,有万夫莫敌之猛,可终究少一份担当,少一份眼光,日后……恐怕波折难免,能否成熟起来,还是一个未知之数。

    自己求的是什么,他看不清楚,但是张辽看的清楚。

    相对生死。

    他更在意名声,生前身后名,青史有记载,他决不能因一己之私,得万世骂名。

    “可是义父留在雒阳,乃是死路一条!”吕布双眸赤红。

    “司马公曾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何为泰山,何为鸿毛,汉室之重,就重于泰山,吾之生命,轻于鸿毛,吾可为汉室,奉献一切!”

    丁原神色平静,生死早已经在他南下的时候,已经置之度外,此战既已败,他愿意承担一切,而不是让朝廷来担当,他为汉臣,就得为汉室而忠,这个忠字,他必须背负起。

    这是他的大义。

    他可以舍生取义。

    从他夕阳亭的战败开始,他就已经有了这个心里准备,所以即使逃回来了,他也没有太过于高兴,老天爷终究负了他,负了他的忠义之心,不能平雒阳之乱,实为遗憾。

    “义父!”

    “府君!”

    吕布张辽张杨三人跪膝而下,神色悲愤。

    “此事吾心已决!”丁原挥挥手,道:“汝等不用多言!”

    “义父,辽有一策!”

    张辽跪膝上前,抹去眼角之泪:“吾等战败于牧山之手,牧山不依不饶,无非就是就是显露他的强硬,要一个台阶而已,要我并州军的一条性命,辽可认出兵奇袭之责任,可保义父之命……”

    他还没有说完,丁原就打断了他:“文远,你虽聪慧,可不是所有人都愚笨,你能想到了,王子师早已想到,他与为父乃是之交,他何尝不想如此,保为父一命,稳并州军心,可为父不行,吾丁原,一生光明磊落,岂能让尔等为吾而顶罪,出兵是吾的决定,汉室安稳是我的执着,吾自当一力承受!”

    言毕,他挥挥手,道:“吾已说了,此事不可再议论!”

    三人跪膝,沉默不语。

    “稚叔!”

    “在!”

    “你回上党吧!”丁原仿佛在交代后事,道:“京中皆为虎狼,你若是留下,唯恐性命堪忧,上党你为太守,可保性命!”

    “府君?”

    “去吧!”丁原道:“吾已护不了你了,武猛营仅存六千士兵,你带走一半,回到上党,亦可保命,日后若有机缘,或还有名扬天下之日!”

    “属下遵命!”

    张杨含泪而应,行三跪九叩之礼,然后起身离去。

    厢房之中,丁原面前,就剩下吕布张辽,两大义子。

    “奉先,文远!”

    “在!”

    “自并州起兵,南下而来,吾并不在意生死,只是忧这数百年汉室的未来!”

    丁原眸光幽幽,沉声的道:“吾败,吾死,吾认命,可吾不甘心,不甘心看不到天下安稳,看不到汉室未来,所以吾需要尔为吾做一事!”

    “请义父吩咐!”

    两人双手拱起,放在额头,行礼叩首而下,毕恭毕敬的道,声音之中还带着一丝丝的哽咽。

    “局势已经到了这一步,吾要是去了,那么并州军也是不可能立足京城之上,必会被分崩瓦裂,这京城之上,唯二人拥兵,一乃是牧山,二乃是董卓!”

    丁原分析当前局势:“可我不相信他们,无论是牧山,还是董卓,我都不相信他们能为汉室忠臣,所以我要你们带着我的头颅,挟并州之军,降与他们,盯着他们,若他们能为汉室振兴,为天下安定,汝等可效忠,可若是他们乱我汉室,图谋天下,汝等必杀之后快!”

    “义父,吾为人子,怎可如此?”

    两人闻言,很是惊慌。

    “吾这一点的执念,难道你们都不愿意为吾完成吗?”丁原道。

    吕布张辽闻言,已经是泪流满面。

    终究拗不过丁原,两人跪膝叩首之后,含着泪应了下来:“义父吩咐,粉身碎骨,必完成!”

    “很好!”

    丁原笑了,笑的灿烂,道:“一夜执勤,防备城外之兵,必然疲劳,尔等去休息半日,午膳我们一起进,这些日不必去军营,就在府中陪伴为父数日吧!”

    “诺!”

    两人绷不住情绪,拱手离开。

    “他们走了,你出来吧!”

    半响之后,丁原转过头,看着窗台上的一道人影,开口说道。

    “府君!”这是一个高大的身影,高顺,高东明。

    他声名不显,存在感薄弱,不引人瞩目,却始终是丁原身边最坚固的一面盾,所以他始终在。

    “该听到的,你都听到了!”丁原道:“日后你可随了奉先,亦可随了文远,他们都是我的儿子,吾一生无后,唯二人可托付!”

    “府君,没有第二条路吗?”高顺问道。

    “没有!”丁原摇头。

    “文远乃是府君义子,不可顶罪,可某行……”

    “我说了,没有!”

    丁原果决的打断了他的话:“他们是我看着长大了,你也是,虽无父子之名,亦有父子之义,在我心中,你们都一样!”

    “府君!”

    高顺虎眸含泪,这是第一次丁原承认,他也可以成为丁原的义子。

    “是奉先,还是文远,你自己拿主意吧!”

    “我愿意跟随奉先!”

    “为何?”

    “府君心中虽认为文远更加有未来,可放不下的人始终是奉先!”高顺道。

    “唯你知吾心!”

    丁原长叹一生,道:“奉先性格如此,不可能冷寂天下,这战场才是他的归属,可猛如霸王,也会自刎乌江,他日后难免波折,始终不如文远之稳重,吾之心,难安也!”

    “有某在,某不死,决不让吕奉先伤得分毫!”高顺坚决的说道。

    “那我就放心了!”

    丁原站起来了,他的目光仰视天空,从窗台上看,天空一片蔚蓝,他的神情很是平然,喃喃自语的道:“若吾一人之头颅,可让雒阳安稳,吾亦无憾也!”

    ……

    ……

    雒阳城被围城的第四日,中午。

    牧山军营。

    营中大帐,暴熊众将与南阳众将皆然汇聚一堂,看着案牍之上,摆着的一颗人头,久久不言。

    “牧太傅,不知道这个交代,可以吗?”种劭冷着眼,盯着牧山。

    “丁建阳!”

    牧山叹了一口气,喃喃的叫出了这颗人头的名字,然后问:“谁杀的?”

    他是没想到事情会如此顺利。

    “他乃是自刎而死!”

    种劭回答道。

    “自刎?”

    牧景站在旁边,眸光栩栩,面容有些苍白:“怎么会这样?”

    他突然有一丝罪恶感。

    如果是袁逢他们下的手,或许他还不会有这种感觉,可自刎,那需要多大的信念和勇气啊!

    是为了大汉朝廷而舍生取义吗?

    好一个丁原!

    “好一个壮士!”

    牧山闻言,对着人头,行鞠躬之礼,道:“送回去,让他们并州军的将领厚葬!”

    他不可惜,毕竟丁原想要他死。

    但是他敬佩,能有人居为大义走到这一步,不得不让他敬佩。

    丁原可逃,亦可战,可他偏偏选择了,死!

    “诺!”

    左右亲卫,走上来,拿走这一颗人头。

    “牧太傅,太子可归朝?”种劭冷声的问。

    “传令,一个时辰之后,众将奉太子而归朝堂,入雒阳而平天下之乱!”牧山站起来,道:“如今陛下驾崩多日,太子也该登基了!”

    丁原一死,这雒阳之乱,也算是有了一个定局。

    

第二百四十八章 新帝登基;年号光熹!() 
中平六年,五月三十日。

    这一天,天沉沉,漫天乌云已经把那一轮红日遮盖起来了,那压抑的气息仿佛要把雒阳城的所有人压的喘不过气来了,这悲哀的气氛之中,东汉第十一位皇帝,天子刘宏下葬。

    刘宏,时年三十三,十岁继位,在位足足二十三年,曾以权谋之术稳固朝堂,立西园之兵稳军方,虽有瑕疵之缺,可也算是为这摇摇欲坠的大汉江山做出的贡献。

    死后,谥号孝灵皇帝,葬于文陵。

    史记为灵帝,汉灵帝。

    灵帝驾崩,天下大哀,雒阳城之中,大街小巷,白灯笼正在悬挂屋檐门前,全城缟素,人人披麻戴孝。

    太子刘辩亲自扶棺出北邙。

    皇子刘协自动请缨守陵三月。

    这一代皇帝,自此之后彻底的消失在历史之中,大汉的历史也即将进入一个新的篇章之中。

    ……

    ……

    六月三日,上午。

    距离刘宏下葬已有五日,这也是天子丧礼之后,第一次朝会,朝会其实很简单,商议的乃是太子登基之事,朝中如今以三公为主,太傅牧山掌军,并州牧董卓此之,保持这明争暗斗的局面。

    太子登基,势在必行。

    但是如何登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