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两汉往事-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卖给鲁地(今山东曲阜)的朱家。(注:“朱家”是人名,非家族名)

    这个朱家是秦汉之际的游侠,以大量藏匿豪士及亡命之人而闻名关东。当时鲁人皆以儒教,因为孔子就出生在这里。然而朱家却以侠士闻名,连刘邦对他也如雷贯耳。说到此,大家可能认为这个朱家是个巨富,有财有势。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由于这位仁兄养活逃犯太多,并且出手阔绰,以致家无余财,他的代步工具很有特色——軥牛,也就是小牛拉的车。就这么一个人,能量却大的惊人,因为当时很多豪杰之士都是他的朋友,其中有个名字叫夏侯婴。

    朱家是个聪明人,当看到季布的第一眼起,他就知道这个人的身份,因为全国各地贴着这个人的画像,并且画的生动传神。但朱家依然买下了他,安排在地里干活,并告诫自己的儿子:“田间耕作之事,皆听此佣人吩咐”。

    安排停当后,朱家马不停蹄地跑到了洛阳,他要见一个老朋友——夏侯婴。最终夏侯婴为季布求下了这个天大的人情。几天后,季布顺利跪在了刘邦的面前。刘邦封其为郎中。

    还有一个相关人物很值得一提,这个人就是季布的舅舅丁固,彭城大战后放刘邦一马让他跑路的那个人。等到刘邦招降了季布,丁固也忙着前来领赏。本以为刘邦会非常感激自己,可不曾想站到刘邦面前后,却得到了这么一句话——“丁公对项王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也。”丁固还以为自己耳朵出了问题,本准备上前询问两句,却又听到了一个字:“斩!”弄明白刘邦的话后,丁固肠都快悔断了,真没想到自己当初的人情会落这么一个下场。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刘邦注重宣扬正能量,要是项羽没死他丁固可能有用,可项羽死了,他不忠的丁固就成一个废品,杀他比留他更有用。这一点丁固至死都没有闹明白,因为他直到行刑前还在唉声叹气。不过他的死我个人觉得很过瘾,这种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留着迟早是个祸胎。

    季布归降、丁固被斩,看似一件很平常的事,可连刘邦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既得到了一员猛将,也收拢住了人心,像季布这样的仇人都能容下还有什么人不能活命?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刘邦专程招用田横,却效果不佳;无意得到了季布,却使敌将归心,刘邦这次赚大发了。

    第三项工作是收揽民心。

    心又多宽,世界就有多大,这句话用在刘邦身上无比恰当。刘邦的眼光放的更远,在萧何的建议下,吸取秦朝高压政策的教训,他决定采取另外一种措施来支撑他的帝国。

    他的这个政策很有名,后世称为——休养生息。“休养生息”本身并不是一个政策,应该算是多项政策实施后所达到的效果。刘邦的政策简单点来说有这么五条:解甲归田,释放奴婢,十五税一,减免徭役,重农抑商。

    “解甲归田”是针对自己的兵士来说,打了几年仗,把全国能用得上的人全部派上了战场,土地荒芜、赋税锐减。现在仗打完了,没必要、也没这精力养这么庞大的军队白吃白喝,更何况军队本身也是一个不安定因素。让兵士归田,既减轻军资,又能增加国家财政,更能降低危险系数,一举三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刘邦对这类事情干的是很有心得的。

    “释放奴婢”是对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秦朝暴政,很多老实人很不幸地沦落成别人的私有财产。既然是私有财产,就的听主人的话,听主人的话会造成两种结果:其一是其劳动成果全部成为某一个人所有;其二是听某个人的话,就会让这个人产生让人意想不到的实力,就会滋生不安定因素。无论其一还是其二,刘邦都是不愿意看到的。更重要的是,释放了奴婢,会让自己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反正我以及我的手下都是劳动人民出身,我都还没有享受地主老财的日子,别人就更不要想了,因此这个政策推行了。这个政策所创造的效果是自由农民或佃户多了,地方豪强的实力小了,社会也更趋稳定了。

    “十五税一”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政策,这个政策应该是所有政策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事实上这个政策并不是我们字面上理解的“十五分之一”,其具体内容应该是地主向佃农收取土地产量的十分之五即产量一半的地租后,地主再向国家交纳土地产量的十分之一的税赋。也就是土地产量为十份,地主与佃农五五开后,地主再向国家交一份的税。即地租率为百分之五十,税率为十分之一。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十五税一”。佃农是不向国家交税和交租的。纵然佃户只有百分之五十的产量收入,与秦朝相比已经算是高收入了,可见农民还是好打发。事实证明,这个税率是协调地主、佃户和国家税收的合理调控比值,既使地主阶层能接受,也使劳苦大众能承受,还让国家税收有保障。由此可见,萧何能给刘邦出这么个主意,真是搞会计的一把好手。

    “减免徭役”比较好理解,古代徭役包括力役、杂役、军役等,嬴政和胡亥对这个征收徭役乐此不疲,盖房的盖房,修墓的修墓,而到刘邦手上虽然也干了一些类似的工作,但总的来说还是少的。刘邦就因为这件事才实现个人角色的成功转型,因此他不希望自己重栽在这个上面,因此总观其一生对这一条还是比较遵守的。

    “重农抑商”就更好理解,当时经过长年打仗,基本生活物资很少,多个人种地就多份生活保障。不过这个政策对后世影响很深,也对“商人”的社会地位影响很深,这些人很不幸地被列为下三滥人群之中,以至于后世很多人宁愿饿死或者打家劫舍也不愿意操这份行当。

    封雍齿稳定大汉军心,收季布消除对手敌意,“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揽来天下人心,三项工作的做完,引来天下归心。此时刘邦的声望在如日中天,曾经是“关中唯恐不王”,现在是“天下唯恐不帝”。

第六章 旭日东升—(五)定朝仪() 
刘邦接二连三地办完几件实在事后,声望日隆、帝位愈稳,此时的他应该是惬意的,但事实情况也并非如此。人只要活着,就有很多不顺心的事萦绕于心,斩不断理还乱,无论是帝王还是小民百姓都是如此。不过按照客观规律来讲,地位越高,烦心事就越多,刘邦亦然。实际上,我们在上一节已经提到了刘邦现在面临的这个烦心事,只不过为了不影响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没对其进行叙述,现在该腾出时间来讲一讲了。

    由于刘邦出身草莽,为人粗狂,讨厌繁文缛节。称帝后,第一时间废除了秦朝的仪式法度,一切从简。仪法这东西,如果太麻烦的确让人很讨厌,但如果真没有的话,更会让人受不了。

    刘邦的“一切从简”就让他亲身感受了一次什么叫“受不了”。在分封天下时,引来诸将争功,这帮大爷们在朝堂上大呼小叫、哭爹骂娘,甚至还有人拔出剑来随意敲打,有时候连刘邦都约束不了。要说这群大爷们的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些人都是战场上的魔王,在死人堆里养成的很不好(或者说很好)的生活习惯一时半刻还真改不过来,刘邦在内心深处是理解的。但理解不代表就能接受,现在的刘邦都有些受不了他们了,连他自己都没弄明白过去的那些日子里,自己怎么就和这帮没素质的家伙混在了一起,想想都让人头疼。

    人都是这样,随着身份的变换,过往习以为常的事情,会渐渐有些不适应。在以往的日子里,这群大爷开怀骂娘好像也没觉得不合适,可自从称帝的那一刻起,他突然有些不太舒服,可具体不舒服在哪连刘邦自己也说不清楚。

    刘邦说不清楚,可有人替他说清楚了,替他说清楚的这个人叫叔孙通。

    叔孙通是个读书人。读书人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读书以求明理,一旦豁然贯通,必将择善固执,不惜牺牲性命以坚持;另一种是读书以求闻达,这种人把读书当成一种手段,但求闻达,一切均可变通。第一种人我们称之为圣之清者。至于第二种,那就举世滔滔,不可胜举。叔孙通就是第二种的佼佼者,察言观色、溜须拍马、油滑世故等等这些贬义词用到他身上,怎么看怎么贴切。

    叔孙通是山东薛县人,才华横溢,写的一手好文章,并且熟悉文献经典,在秦时就以这点本事被征召,做了个候补博士。在观念里能当个博士应该是实诚人,但这个叔同志和“实诚”有仇,他的行为刚好站在“实诚”的对立面。

    陈胜吴广起义后,秦二世招博士、儒生问真相,诸博士答以民变,建议朝廷出兵镇压。胡亥一听很生气,把说发生民变的人全部抓起来关进了监狱。叔孙通一见这种架势,心里有底了:“诸生说的不对,现在天下一家,明主在上,法令备下,官吏奉职,哪有民变?闹事的都是些鼠窃狗盗之徒,郡县守尉均已将捕杀,不足为虑。”

    胡亥一听非常高兴,不过他不满足叔同志一个人说好听话,耐着性子接着问其他人,有的人说民变造反,也有人说匪盗滋事。一个一个说完后,胡亥下了道命令:说民变造反的全部收监,说匪盗滋事的全部放回。临了胡亥还不忘表彰一番叔同志,既赐衣服又赏钱,并且正式任命为博士。

    叔博士回家后,一些没有应招答题的儒生跑了过来,他们不是来祝贺叔博士成功逃命,而是责备他为什么要说奉承话,谴责他为什么不去吃免费牢饭。叔孙通一边擦汗一边说:“你们是不知道,我可差点没能逃出虎口”。“伴君如伴虎”这个词可能就是由此而来的吧。

    儒生们一走,叔博士卷起裤腿就跑,一直向东投奔了项梁。项梁战死,叔孙通跟随楚怀王。楚怀王被害,叔孙通投靠项羽。后来刘邦攻占彭城,叔博士又及时归降。彭城大战后刘邦向西溃退,叔孙通也跟着跑了出来。

    这几年,叔孙通频繁跳槽,但无论跟着哪个老大,他都能混的有声有色、游刃有余。刘邦不喜欢儒生,叔孙通就短衣短褂、酒徒打扮;刘邦热衷打仗,叔孙通就刻意结交匪盗猛男,多方推荐,会不会写字不重要,只要能打架就行。总的来说,跟刘邦的这几年,叔孙通表现的还是比较抢眼的。

    在诸将争功的场面上,叔孙通一直暗暗地观察着刘邦的神色。在刘邦皱起眉头上,他找到了又一个表现的机会,心中一阵暗喜。但他很清楚,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在刘邦面前办事,需要深思熟虑,更要拿准时机。

    机会终于来了。一日,刘邦看着殿柱上的剑痕,自发感慨,“诸将如此争功,怎么得了。”

    身后的叔孙通心头一动,默默上前:“臣有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

    “朝廷须有秩序,臣愿征选山东儒生拟定朝仪,朝仪一成,自然纲纪肃然。”

    “儒生?”

    “对,儒生不足进取,但能守成,定朝仪必用儒生。”

    听完叔孙通的话,刘邦摆了摆手,“你去试试吧。”就在叔孙通准备退下之时,刘邦又叫住了他,“一定要让我能做到才行。”这是句大实话,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很不守规矩的人。不过刘邦能说出这句话,可见此时的他还是一个有泥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