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两汉往事-第1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千里迢迢被“请”到京城后,受到了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且为他按排了一间“豪华套房”,还吃喝全免。令所有人诧异的是,享受了如此高规格的待遇。刘通依然很不满,甚至很痛苦。

    的确是应该痛苦的。因为接见他的人是廷尉,安排的住处是牢房。饭菜还有些发霉。

    要说人家廷尉也是中央首长;牢房虽然简陋点,但也算是安排了住处;饭菜虽然品质不是太好,但毕竟这是免费供应,不花钱还有的吃已经很不错了。

    刘通倒也能看得开,既然来了,那就老老实实地住几天吧,权当“忆苦思甜”接受革命教育来了。可有件事让他很是受不了——隔山差五被拎过去。让一群人围着当贼审。这就有点侮辱人格了,咱又没偷没抢。只不过和刘濞沾点亲,至于嘛?

    审着审着,刘通终于想明白了:自己之所以会享受如此“高规格”的待遇,是因为刘濞造反;刘濞之所以造反。是因为“削藩”;而提议“削藩”的那个人叫晁错。而极其讽刺的是,多天来审问刘通最多的人,恰恰就是晁错。

    如此一来,刘通不干了。他脖子一横,扯着嗓子开始骂,怎么难听怎么骂,并且指名道姓,一点也不掖着藏着。

    后来大家也懒得审他了。因为审来审去就是那么几句话:晁错你妈……

    就这样,他荣幸地成为晁错的敌人。并且排位还比较靠前,大有赶超袁盎的意思。

    现在,皇帝突然把他放了出来。还和袁盎同时封了官,这是他本人始料不及的。

    而对群臣来说,这是一个信号。提拔了晁错的敌人,接下来会干些什么,似乎不难猜到。

    几个在朝廷中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就很快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亦或是有人授意)。

    十几天后。丞相陶青、廷尉张欧、中尉陈嘉,联名上书。弹劾晁错。理由找的很堂皇——“亡臣子礼,大逆无道”,议应腰斩。

    三个人手拉着手进了宫,把奏章呈给皇帝后,忐忑地站在一边。

    刘启看了看奏章,又抬起头,表情复杂地看了看他们,没有说话。

    刘启的举动,让三人更为不安。

    沉默良久后,刘启突然拎起大笔,在奏章上写了一通。然后随手把奏章掷于地上,甩袖而起。

    三人吓的连忙跪地。陶青爬在地上捡起奏章,慢慢打开,赫然一个“可”字。他愣了,皇帝的表现和批文的内容出入也太大了。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张欧、陈嘉见他表情怪异,连忙凑了上去,看到那个“可”字时,也是一愣。

    就在此时,刘启开口了,“现在就去办吧!”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头雾水,心中暗想:这行事也太急了吧。

    可鉴于皇帝刚才的反常举动,都没敢说出心中的疑虑,叩头唱了声“喏”,然后轻轻地退了出去。

    出来后,三个人犯嘀咕了。

    皇帝叫他们现在就去砍晁错,可那个人毕竟是“三公”之一啊?连个正规诏令都没有,就撩胳膊动手,似乎有点出格了吧?

    三人对了一阵脑子后,没悟出个所以然,甚至怀疑皇帝刚才说的是一句反话。

    现在,三位老兄后悔了。后悔没能当面问明白,搞的大家很被动。

    可人都已经出来了,总不至于返回去确认吧?他们还没胆量傻着脸去找抽。

    可这事情还不能不办。

    不管皇帝说的是不是反话,毕竟是让他们现在动手。如果毫无举措,皇帝追究下来还是小事;若晁错这个时候傻不拉几地跑进宫,把皇帝吓出个好歹来,可就担当不起了。

    没办法,干吧。

    好在三人都在朝廷里混了多年,油滑指数登峰造极,很快就找到了个变通的办法。由中尉陈嘉去找晁错,把他骗出来去大街上溜达,一则进不去宫,二则不容易逃跑或闹事;丞相陶青和廷尉张欧抓紧草拟诏令,再找皇帝签字盖章。

    既能确认皇帝的态度,还捎带补办了手续,更重要的是确保晁错不随便溜达。一举三得,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而此时,晁错正一个人窝在书房。

    实际上,自从那天出宫后,他就安排了后事,准备领死。可左等右等,一连十几天都没有动静,又让他看到了一丝生机。

    就在晁错勾着脑袋沉思时,陈嘉风风火火地来了。

    这晁错一阵紧张,以为他有圣旨宣读。

    可陈嘉两手一伸,若无其事地说道:“没什么圣旨。皇帝请晁大夫入宫议事,车架也已备好,动身吧。”他的确没有圣旨。皇帝只写了个“可”字就把他们赶了出来,连个竹片都给,何来圣旨?

    晁错松了一口气。既然是议事,便装入宫不太合适,因此转身进了里屋,认认真真地把朝服穿在身上。

    准备停当后,陈嘉拉着晁错开始在长安城溜达。出东门拐西门,那条路远他走哪条。

    一个,想尽办法,拐弯抹角,耗时间。

    一个,一门心思,急不可耐,要入宫。

    两个不同心境的人,结伴在长安城溜达,别有一番风韵。

    对晁错来说,这条再熟悉不过的进宫之路太长了,因为马车晃来晃去,也不知道晃到哪个旮旯里去了。

    而对陈嘉来说,这条路真是太短了,让他走的很纠结。就这么丁点距离,脚步放的再慢,也是越走越近。若陶青和张欧再不送来消息,晁错可真就要进宫了。

    就在此时,有人慌慌忙忙地赶了过来,和他耳语了一番后,陈嘉笑了。

    陈嘉一改刚才的风格,风风扑扑地赶了过去。

    马车终于停下了。陈嘉的声音传了进来,“晁大夫下车吧。”

    晁错掀开车帘时,傻眼了。这哪是皇宫,明明是东市,一个砍头的地方。因此随口问道:“这不还没到皇宫嘛?”

    廷尉张欧已走到了跟前,“的确没到皇宫,但晁大夫却到站了。”随即从袖中抽出一卷布帛,“圣旨下……”

    晁错的脑袋“嗡”的一声,他明白了。

    张欧扯着嗓子念了半天,但晁错却并没记得多少,但最后几个字却听的明白:腰斩,诛三族。

    晁错向皇宫的方向三跪九叩之后,仰天长叹一声,“臣,死不瞑目。”

    汉景帝前元三年正月(公元前154年),力主削藩的御史大夫晁错,着朝服被腰斩于东市。

    这是西汉历史上很有名的一件冤案。然而,晁错的冤,刘启很清楚。但晁错还得去死。时也,势也,只怪晁错自己行事太急了。(未完待续)

第十八章 七国之乱—第十九节 败亡(一)() 
晁错一死,刘启当即召见了两个人——袁盎和刘通。并且派给他们了个好差事——向吴王宣诏。宣召内容也很容易想到:袁盎十几天前劝皇帝砍掉晁错的那段话。既然你认为砍了晁错,刘濞就会安生。现在晁错死了,接下来的活就由你去干吧。

    对于这趟差事,倒在袁盎的预料之中,毕竟话是他自己说的,事情理所当然地也由自己去干。虽然心中犯嘀咕,但没有理由拒绝,总不至于跑到皇帝跟前呵呵一笑,说我是在和你开玩笑的吧?

    可刘通一听要让他出差,当场就懵了。刘濞已经闹的不得了了,目前已和梁王刘武接上了火,很多人跑都跑不出来,自己却要找人家聊天,这不是“肉包子打狗”是什么?

    因此,刘通很不情愿去。纠结半天后,终于开口了,“此举……”

    他本想说完全是一趟闲花钱差使,没这个必要。可话还没出口,就被身旁的袁盎拉了一下。刘通连忙抬头,却和皇帝冰冷的眼神对个正着,心头一颤,连忙改口道:“臣恐德薄才疏,有辱使命。”

    刘启满面寒霜地把他俩狞视半天,冷冷地说道:“一个宗正,一个太常,你们不去,谁去?”

    没等刘通回过神来,袁盎早已爬在了地上,“臣领旨。”

    刘通也只好无奈地跪下磕了磕头。

    出宫后,刘通拉住袁盎。“为何不让我说话?”

    “为何要说话?”

    “此举能成?”

    袁盎没有回答,只是指了指东边,“晁错的血还没干呢。”

    刘通瞪了他一眼。舔了舔嘴皮,说道:“只好如此了。”心中却在暗想:这他妈都是一群啥人,我招谁惹谁了,先是晁错欺负,现又让袁盎捏弄,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虽然刘通一万个不愿意,可皇帝把差事硬塞给了他。没办法,去吧。

    按照刘通的想法。最好磨蹭几天再动身,晚走一天就多活一天。而袁盎却拽住他,指了指皇宫,然后低声说道:“走得越早越安全。”

    刘通不解地看着他。先是摇了摇头,后又点了点头。

    就这样,两人背负艰巨的任务,一路向东,开始进发了。

    事实上,刘启并没把所有筹码压在袁盎和刘通身上,早在二十天前,已派了一拨人已先行出发了。这一拨的带头大哥是周亚夫和窦婴,人数比较多——军十余万。

    周亚夫首步目的地是洛阳。这是他所提方略的第一步。

    在地图上,长安和洛阳之间的距离虽然不太远,可在秦汉时期。要从长安至洛阳,还是需要费一番周折的。常规道路有这么一条:走华山北麓,出潼关,经崤山北麓,出函谷关,过谷水。才到洛阳。虽然七扭八歪,可在当时已算是直道了。

    但这条路有个弊端——意图明显。周亚夫只要敢兵出潼关。刘濞无需动脑就知道他要干什么。而刘濞自己的目的地也恰恰是洛阳。如此一来,刘濞很可能会绕过梁国,进军荥阳。周亚夫的盘算就可能被打乱。这,是周亚夫不愿意看到的。

    就在周亚夫途径霸上之时,一个叫赵涉的人建议,向南绕道,走蓝图、出武关,兜个大圈,既可迷惑刘濞,也可避免在半路上与叛军“偶遇”,还能尽快掌控荥阳。

    周亚夫点了点头,放弃了自己最初的行军路线,开始七扭八歪地“瞎”跑一气。

    实际上,周亚夫是应该感谢刘濞的。

    我在前边提到过,刘濞在发兵前,有个叫田禄伯的人曾建议走水路,沿长江、淮河而上,快速推进,兵出武关。而刘濞摇了摇头,否决了这条建议。可事实上,如果刘濞真的按这个套路出牌,也许周亚夫还需要在半路耽搁一段时间。打仗,就是打时间差,那个田禄伯若真能拖住周亚夫,说不定刘濞还真能干出一番成绩。

    当然,这只不过都是些假设而已。因为打仗这种事情,最终结局定性前,任何一种假设似乎都可以成立。

    刘濞放弃了这条路线,而恰恰是周亚夫的选择。真是一种讽刺。

    事实情况也确如赵涉所料。闻得周亚夫准备兵出武关,刘濞微微一笑,下了道军令:全速推进,灭掉梁国。

    刘濞之所以会如此嚣张,是有背景资料的。

    前段时间,朝廷里忙着研究对策,无暇顾及刘濞等人。如此一来,这些人顺风顺风,成绩斐然。刘濞力克淮南三国,渡过淮河;楚王刘戊也攻破荆壁,乘胜前进,锐不可当。

    眼看吴楚大军已推进到梁国地盘,梁王刘武不乐意了,派六路大军前往堵截,结果被打的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如此一来,刘武也傻脸了。不得已,把各路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