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两汉往事-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该说,群臣们是了解刘恒的心理的。为表示自己不再有另立炉灶的想法,就需要做些事情出来。但如何表示却需要一些水平。

    通常情况下,表示忠心的办法只有两种,一种是说,另一种是做。但两者相较,后一种似乎更有力一些。

    但具体如何做,是一项技术活。既能表示忠心,还能做的合情合理、滴水不漏,是需要一些水平的。

    这就得动一些心思,更得找一个油头。

    人的智慧是无穷的,群臣们并没费多大劲就找到了油头——立太子。

    群臣上书后,刘恒心里很惬意,但该有的套路还是少不了的。

    刘恒长篇大论地谦虚了一番,中心思想为:我刚当上皇帝就立太子,太匆忙了,还是缓一缓吧。

    可群臣根本没搭理刘恒,继续旁若无人地宣扬立太子的好处——“预立太子,以重宗庙社稷,不忘天下也。”说来说去就是四个字:早立太子。

    刘恒心中暗喜。但这位仁兄很能能沉住气,弄不清这滩浑水的深浅,是不会过早地亮出底牌的。

    刘恒开口了:“楚王刘交是我叔父,阅历丰富;吴王刘濞是我哥哥,为人仁惠;淮南王刘长是我弟弟,身怀美德……这些人难道不是现成的继承人?”

    表现忠心的机会终于来了。磕头的磕头、请愿的情愿,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摆事实讲道理,最终落脚点还是四个字:父位子承。并且这些人还指名道姓说了一个人——皇长子刘启。

    刘恒笑了。刘启成功上位。

    答案现在可以揭晓了。

    群臣们之所以鼓动刘恒早立太子,说白了是在表明大家的态度:你活着是皇帝,死了你儿子是皇帝,大家认准你一家,其他人是没资格染指的。

    这个态度实际上是在给刘恒传达一个信息:兄弟,我们不再折腾了,你放心大胆当皇帝吧。

    况且,在这次对话中,刘恒还把刘交、刘长等人拉出来遛遛。看似他很谦虚,实际上是在试探群臣们的态度。如果有人在那几个人身上做文章,敬请相信,其结局绝对不会太好。政治,是高智商者的游戏,老实巴交、智商低下者,禁止入内。在这场游戏中,“口是心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如果揣摩不透人家的弦外之音,可能连自己是怎么死的都搞不明白。当然,群臣们的表现是比较到位的,因为根本没有人在刘交等人身上做文章,可喜可贺。

    同时,这段对话,也给刘交、刘长等人传递了一个信息:大家认准了刘恒,你们老老实实当诸侯王吧。

    刘恒要的就是这个态度。

    一举多得的事情,你说群臣不是在拍马屁是在干什么?

    不管怎么说,待这件事探讨结束后,刘恒的帝位真正稳固了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刘启严格意义上并不算是皇长子,而应该排行老五。

    早在刘恒当代王时,已有六子。

    其中王后生四子。但不幸的是,这个王后比较短命,几年前就归了西。她生的四个儿子则更是短命,老娘死后,这几个小朋友也没蹦跶几天。总而言之一句话,他们都已死绝。

    王妃窦漪房生二子——刘启、刘武。这几个人活蹦乱跳,比较健康。

    看来人只要活着就是资本。把排在前边的几个人熬死,那就轮着自己上位了。刘恒沾了此光,无独有偶,儿子刘启则全凭这点能耐而上位。有其父必有其子,看来真的很有道理。

    史料里没交代那四个小朋友的死因,可我一直认为,他们的死,应该有一些外力的干预。

    至于施加外力的人是谁,似乎并不难猜到。按照“受益优先”原则,窦漪房的嫌疑要大一些。从随后她的政治才能和手腕来看,神不知鬼不觉的灭掉几个刚会走路的小朋友,似乎并不是一件难事。

    实际上,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老娘一死,儿子们就失去了保护伞。在帝王之家,几岁的小朋友落到继母手中,若能过上好日子,那是值得商榷的事情。

    然而窦漪房在历史上声名比较好,我在此不着边际的揣摩,似乎是在给她抹黑,好像有些不太地道。但我并非在刻意给她抹黑,因为那几个人死的太蹊跷,明明是在给刘启腾路嘛。天下哪有这么巧合的事情?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揣测而已,做不得真的。希望这真的是一次巧合。

    不管怎么说,刘恒坐稳了皇位,刘启当上了太子,下一步该上位的似乎不难猜到。又一个影响西汉王朝走向的女人,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

    窦漪房,你该亮相了。

第十四章初登大宝—第六节窦漪房的身世(一() 
同年三月,刘恒下诏天下,册立窦漪房为皇后。

    纵观整个封建王朝。影响国家命运走向的女人不算太多,但也不在少数。在这些女人中有很多遗臭千古,但也有许多流芳百世。窦漪房无疑属于后一种。

    她是封建王朝继吕雉之后的第二位女性政治家。对西汉王朝来说,她所做出的贡献要远在吕雉之上。

    她,出身贫寒,而备受命运垂青,由民女到宫女,由宫女到王妃,由王妃到皇后,历经六朝,辅佐三帝,为西汉王朝巅峰时刻的到来,做足了准备。

    有人曾这样评价过这个女人:略承沛公,谋传胶东(汉武帝刘彻曾是胶东王),芳流观津,名留汉青,助夫扶子,上承高祖伟业下启汉武雄风,成就了文景之治。

    应该说,她是配得上这段评语的。

    既然这个女人如此厉害,那就让我们回过头来,对她以往的经历,作一个简单的了解吧。

    公元前205年,也就是刘邦与项羽撕破脸,挥师关东,准备彭城大战之时,清河郡观津(今河北武邑县)一农家小院,伴随着产妇的嚎叫和产婆们的忙碌,一女婴呱呱坠地。此女,就是我们本节要讲的主角——窦漪房。

    任谁都不会想到,这个降生贫苦人家的女婴,会有一天登上历史舞台的中央,谱写属于她自己那浓墨重彩的篇章。

    随着楚汉争锋愈演愈烈,其父为躲战乱,避于观津,以捕鱼为生。

    然而不幸还是降临了。

    在窦漪房十来岁时,其父坠河身亡,留下老娘艰难地抚养她们兄妹三人。

    日子是艰辛的。这一家四口有上顿没下顿地艰难维持着。

    这是一段痛苦的经历,为有一口饭吃,听遍了嘲讽,受尽了白眼。此时的窦漪房是不敢有任何奢望的。

    正因为幼小时的这段经历,让她学会了隐忍,学会了坚持,懂的了如何讨好别人,也晓得了如何保护自己,娇弱文静的躯体内,流淌着顽强不屈的血液。不得不说,这些东西,对她的一生帮助很大。

    窦漪房的机遇还是到来了。

    在他13岁那年,也就是公元前193年(惠帝二年),朝廷在民间招募宫女,清河镇也不例外。

    宫女,不是一件好差事,是伺候人的角色,通常情况下,入了此行后,这一辈子就难翻身了。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这是一条不归路,只要迈出这一步,就和娘家再也没有什么关系了,别说见面,连书信往来的机会都不会再有。

    后世还曾发生过一个奇观。皇帝下诏选妃,民间就开始满大街抢男人。不管老少,无论美丑,也不计较有没有老婆,只要是个男人,先抢回去再说。按着他的脑袋和女儿一拜堂,就不用再担心“选妃”这件事了。

    如此一来,男人成了抢手货,甚至个别仁兄这家拜完那家拜,娶了几个连老婆自己都不清楚,夸张的是自己还不情愿。这种老光棍们千年一遇的幸福日子,虽然不常有,但也并不是发生那一两次。

    “妃子”都没几个人愿意干,何况是“宫女”?

    “妃子”还可能见到皇帝,若一不小心怀上个龙种,那收益可就大了去了。虽然这只是“可能”,但毕竟是有一些概率的。

    然而“宫女”似乎没多少概率可言。有很多这种人,一辈子生活在皇宫,青丝熬成白头,连皇帝的人影都没见过。就算见到皇帝,发生爱情故事的几率也少的可怜。

    总而言之一句话,多少有点能耐的人,是不愿意让女儿从事这份工作的。

    然而,窦漪房的老娘看中了这份工作。她没想过女儿能够出人头地,只希望她能有口饭吃,别把饿死。

    幸运的是,在窦漪房娇弱文静之中,隐存着几份姿色。就这样,她被顺利录取。

    哭别父亲孤坟,泪辞娘亲膝前。窦漪房踏上了这条不归路。至此,所有的一切都再不属于自己。宫门似海,生死茫茫,所有思念,所有牵挂,所有的一切都随着那两行清泪揉进了沧桑之中。

    然而,令窦漪房以及所有人不曾想到的是,这恰恰是她一生的转折。

    由于他性格温顺文静,还极会察言观色,进宫没多久就被分到了吕雉的身边。要说吕雉也算不上多么喜欢她,但至少没讨厌过她。应该说,窦漪房这段日子还是比较安宁的,最起码温饱问题解决了,这对她来说足矣。

    但事实上,这段时间对窦漪房的影响是深远的。

    因为在这里,吕雉的一笑一颦、一举一动,窦漪房都暗记于心。渐渐地,她开始了解了朝堂,明白了事理,打开了视野;更重要的是,在吕雉的言传身教下,她弄明白了什么是政治,更学会了如何掌控群臣,这为其以后的作为做足了铺垫。说窦漪房是吕雉的徒弟,一点也不算过分。

    我这么说,也许会有人不高兴,因为很多人讨厌吕雉而喜欢窦漪房。但事实上,对窦漪房影响最深的却非吕雉莫属,因为窦漪房身上的很多东西,都得益于吕雉的言传身教。世事就这么可笑。

    我从来不喜欢刻意吹捧某个人,也不会故意打压某个人。对吕雉和窦漪房,我依然如此。

    吕雉和窦漪房的名声虽然迥异,但她们是有很多相同之处的。

    这俩人都很念旧,都心机颇深,都胸怀天下,都搞“无为而治”,都雷厉风行,也常发雷霆之怒……但最终的名声却大相径庭。

    应该说,一是窦漪房的命好,她的儿子要比吕雉儿子有能耐的多,活的时间也更长一些;二是窦漪房更懂的克制**,她没有吕雉那么嚣张,那么疯狂;三是窦漪房要更宽容,她虽然也排斥异己,但毕竟没有吕雉那么明目张胆,那么肆无忌惮;四是窦漪房的私心没那么重,在保障既得利益同时,还会兼顾一些别人的心里感受。

    总的来说,窦漪房要更节制一些。但在某种意义上讲,窦漪房的这些优点,莫不与吕雉的前车之鉴有着极大的关系。负面教材一样有正面意义。

第十四章初登大宝—第七节窦漪房的身世(二() 
进宫,如果算是窦漪房命运的一次转折的话,那紧接着发生的这件事,更算是他命运的转机。

    世事就是如此,看似很悲惨、很痛苦的事情,却可能蕴藏着意料不到的机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说,只要不到油尽灯枯、山穷水尽,就不要轻言放弃。

    刘盈驾崩后,吕雉称制天下。为便于照顾(实际是监控)诸侯王们日常起居,吕雉颇为认真的挑选了一些宫女遣送出宫,赏赐给诸侯王。吕雉这一次处世很公平,生怕厚此薄彼,让哪个诸侯王心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