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两汉往事-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章吕氏掌国—第十六节 曹参拜相(三)() 
曹参迷惑是在情理之中的,碰到这种难题,不迷惑才是怪事。

    前边我所介绍的各家学说,都经过了几百年锤炼,都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无论是哪一派的学说,都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

    这是争论几百年的话题,老子、孔子那些大家们在世时,都没能争辩个所以然,曹参组织这次小规模辩论会,自然也不会倒腾出什么结果。

    只能说,曹参的迷惑是自找的。

    就在那群人争辩的不可开交之时,有人向曹参进言说齐国还有个叫盖公的高人,在治国方面很有两把刷,值得一见。

    这个高人的名字记载不祥,史书里直接来个“盖公”了事,那我们也只好跟着这样称呼了。

    据说这个人对道家的黄老学说研究的比较透彻,看问题很有见地。相信引荐“盖公”的那个人,肯定是道家学说的继承者,不然的话,打死他也不会说出这人的命字。

    曹参现在是病急乱投医,只要听到个名字,他恨不得马上把他拉出来遛遛。

    就这样,这个叫“盖公”的老头被请来了。

    捣鼓了这么多天还是一头雾水的曹参,有些心急火燎。见到盖老头,客气话还没说两句,就直截了当地问道:“你有什么可教我的?”

    盖老头也很直白,两手一伸:“你要学啥?”

    曹参一愣,倒腾了半天,来了个迷糊蛋。不过老曹同志修养还是比较好的,耐着性子解释道:“治国良策。”

    盖老头微微一笑,接着问道:“敢问丞相,你的目标是什么?”

    曹参心里暗恼,本是要请来个讲话的,没想到却跑来了个问话的。曹参的声音提高了几个分贝,答道:“民富!”

    盖老头又是一笑,答道:“那你就无需再干什么了。”

    曹参一愣,彻底恼了,这是什么东西呀,花钱请来了这么个活宝。曹参不无好气地反问道:“难道我这个相国什么也不干?”

    把曹参调戏的差不多了,盖老头也开始进入正题了。要说这个人,的确是有两把刷的,不过通常情况下,高人们的说话方式就是如此,藏藏掖掖,不把你搞的七荤八素,是不舍得吐真言的。

    盖老头开口了:“百姓何以能富?耕桑纺织足矣!这些事情,你能干什么?难道你要去帮他们干这些事情?”

    曹参愣了,这么多天来还是头一次听到有人说自己没用。

    就在曹参发愣的档口,盖老头接着说话了:“治道贵清净而民自定。秦征繁役重,民早已不堪所重,现积弊之深,难以复加。秦亡,皆由于此。今,相国只需减徭赋、轻民力、重农桑足矣!还将何为?”

    曹参安静的坐了下来,这个老头的话深深地打动了他。迷惑了这么多天,终于清醒了。

    至此,盖老头说出最后一句话:“无为,而无所不为!”

    实际上,盖老头说的这些东西都很好理解,简单点说就三个字——不折腾。只要当权者不随便搞政绩工程,不随便去搞挖坑、修路、盖坟之类的工作,老百姓的日子就能好受一点。应该说“不折腾”这三个字,算是道家学派的精髓。

    盖老头最后的那句话,影响了曹参以后的处世风格,道家的思想体系渐渐地融入到他的血脉。也从此开始,道家的理论真正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曹参用这套理论,在齐国做了九年试验,为自己赚了一个“贤相”的称号,看来“不折腾”就是最大的“折腾”。后来,他又把这套理论,引入、灌输进整个大汉王朝的血脉,成为这个朝代随后几十年的治国理念。

    老子如若在天有灵,可以含笑九泉了。因为他捣鼓的这些东西,终于得到了当权者的认可,成为一个王朝几十年的行为准则。这,是值得庆幸的。他应该感谢那个叫盖公的人,更应该感谢曹参。

    这,也就是我专设此节的缘由。

    实际上,也并不是道家理论多么的牛气,其他学派多么的无能,只是因为两个字——适合。但不管怎么说,“道家”也曾经牛气过。

    好了,关于学术研究方面的问题也就先到此为止,赶快让我们的故事情节继续往下发展吧。

    萧何去世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齐国。

    曹参听到这个噩耗后,愣在了当场,手中的毛笔跌落桌案,又滑到地面。

    他已和萧何对掐了九年,要说没道理再有伤怀的感觉。

    然而,这个感觉还是产生了。

    这个噩耗,让所有的恩怨随风而去,留下的,也只有过往那些残存的支离破碎的记忆。

    曹参慢慢的站起身,茫然地走到门口。

    淅沥的碎雨,飘洒于屋檐。屋外的几颗垂柳,在雨中无力的摇曳,似在诉说那些记忆中的往事。

    两行浊泪,从曹参的眼中缓缓滑落……

    侍者小心的拾起地上的笔,轻轻地斜放于砚台,然后静站在曹参的身后。

    曹参背对着他,突然说话了,声音很低,但很清楚,“去准备一些行装吧。”

    侍者有些迷惑,“相国要去哪?”

    曹参长叹一声,说道:“萧相国去了,我得进京继承其志了。”

    侍者彻底蒙了,现在啥消息都没有,你就进京当相国了,早了点吧?但侍者是不敢提出疑义的,“喏”了一声,轻轻地退了出去。

    这可能就是我们所说的友谊吧。虽然已绝交多年,但两颗心却并没走远。

    萧何临死时,推荐的是曹参;而曹参闻讯噩耗后,也明白自己以后的路……

    当我们理解了这两个老人之间的情谊,就不难理解“萧规曹随”这个成语诞生的缘由。

    曹参随后的做法,与其说是为了大汉天下,不如说是在继承老友的遗志。

    事实上,萧何有这份心意的。

    曹参没有辜负他的这份心意,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着两个人之间的友谊,或者说是在弥补着这份友谊。

    人,还是学会珍惜的好。珍惜身边的人,珍惜身边的事,一旦错过,留下不仅仅是记忆,还有弥补。曹参随后的三年,就是在弥补。

    就在曹参准备行囊之时,吕雉和刘盈也进行了一番对话。他们对话的内容,最终也落脚在曹参的身上。

    曹参,该站到前台了。

第十章吕氏掌国—第十七节 曹参拜相(四)() 
萧何逝世几天后,刘盈让人把自己抬去老娘的面前。

    他这次拜见老娘,是要商量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就是下一任相国的人选。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这真是一点也不假。自从有了刘如意那次教训后,刘盈渐渐明白,很多事情并不是自己想想的那么简单,需要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并且这些工作需要早点着手,不然的话,晚了也就完了。

    当然,他也很清楚,自己的脑袋不太好使,说话水平也很差劲,因此在去之前,专门把叔孙通叫来,刻意请教了一番。

    叔孙通我们在前边介绍过,这是一个老滑头,其油滑的水平还要在陈平之上。并且这也是一个说话的高手,两片嘴能把人侃的晕头转向。更重要的是他做过太傅,是刘盈能够信任的人。刘盈找他帮忙,实在是找对了人,这算是充分发挥了这位老兄的特长。

    由此看来,刘盈虽然老实,但并不傻,最起码在这件事的处理上,还是比较稳妥的。如果这一步不迈出去,可能那位老曹同志将来的日子会很不好过。

    叔孙通不辱使命,如此这般的演绎一遍后,刘盈的信心更足了。

    刘盈来到了吕雉的面前。

    娘俩这段时间虽然没少见面,但已有很长时间没交过心了。这中间有吕雉的问题,当然也有他刘盈的原因。症结还出在戚姬母子的身上。

    这一次,刘盈准备去和老娘交心。

    刘盈的身体实际上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但他依然故作病态的给老娘请了个安。这种表演完全拜叔孙通所赐。

    吕雉连忙离座扶他,不无心疼地说道:“皇帝身体有恙,不安心静养,何苦如此。”

    刘盈气喘吁吁地答道:“朕已有多日未向母后请安,实为不孝。近日来,更是思念母后。”说着,刘盈的眼圈泛红了。事实上,刘盈这不是在作假,因为他的确是个孝顺听话的好儿子。

    听完刘盈的话,吕雉多日来埋藏在心中那片阴云渐渐散开了。

    自从杀掉戚姬母子后,刘盈一病不起,这让吕雉突然有些愧疚。她并不是愧疚于天下人,更不是愧疚于戚姬母子,而是愧疚于刘盈。

    这么多年来,她做的任何事情,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刘盈。可不成想,因为戚姬母子的事情,会把刘盈打击的如此严重。所以,在这段时间里,吕雉很少说话,也很少找人麻烦。

    这段时间,这对母子俩之间产生了一些隔阂。她多次跑去看望儿子,可刘盈并不怎么感冒。刘盈的那一句“非人所为”,更是深深地刺痛了她。

    而如今,刘盈的一个“思念”,温暖了吕雉的心,也让这对别扭多日的母子,重现了以往的温存。

    氛围融洽了起来,俩人也拉起了家常。

    聊了一阵后,话题绕道了萧何的身上。

    刘盈不失时机地问道:“群臣中谁可代之?”

    这个问题,吕雉是想过的。因为她不可能不想,现在大汉天下的实际掌权者是她自己,相国这个职务意味着什么,吕雉很清楚。

    对于这个职务,吕雉想过很多人,甚至连审食其都被琢磨过(吕泽、吕释之此均已去世,因此没在考虑范围之内)。可思来想去,刘邦曾经给过她的那个答案却一直在脑中盘旋。说句心里话,那个人的确符合这个岗位的要求,因为他已经用了九年时间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更夸张的是,吕雉早已暗中派人监视那个人一段时间,从收集到的信息来看,那个人还是极为安分的。

    但吕雉对刘邦留下来的这些老员工并不怎么放心,在心底的最深处有些排斥。她现在所不放心的,并不是怕他们会对吕家怎么样,而是怕对刘盈的位置有影响。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她还在摇摆和选择。

    令她没有想到的是,一直不管事的刘盈突然提了出来,让她多少有些好奇。因此,吕雉反问道:“皇帝可有人选?”

    刘盈故作深沉地想了一下,说道:“先帝在时,言曹参可代之,母后以为此人如何?”

    到现在,似乎选择的余地已经不大了,毕竟刘盈把刘邦给搬了出来。吕雉看着病怏怏的儿子,没舍得再打击他。再说,大汉天下的确需要一个“相国”。最终,吕雉点了点头,“那就是他吧。”

    这一次,是刘盈短暂的皇帝生涯中,唯一一件比较成功的案例,对他来说正面意义是非常大的。我之所以在这件事上着笔比较多,只是希望展现,刘盈为自己的帝王事业所做过的努力。这一次,他成功了,然而并不需要多长时间,又被打回了原形。

    十几天后,一道诏令传到了齐国——曹参回朝,继任大汉相国。

    曹参接到这道诏令时,他的行李已经准备差不多了,按理说拍拍屁股走路就行了。可曹参偏不,他认为自己有必要为他的继任者做一些交代。

    继任者来了,一本正经、严肃地坐在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