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威-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最让他高兴的不是这件事,而是陇南,沿着白龙江的地域已经成为大宋势力范围。茶马商道的事情成功了,一千匹战马已经进入关山草原,这可是多年来从未有过的盛况啊!

    单单是一千匹战马便足够让人兴奋许久,何况还有沿着白龙江的牧场和山地。虽然名义上依旧属于河湟吐蕃,实际统治者也是白龙羌,但这是一个亲宋的部落,听说首领以前一直生活在大宋境内。

    好事啊!

    这一切都是孟韬的手笔,那个少年提出了谋取陇南的建议,并且亲自操作,成功做到了第一步。

    以后随着商路的推进,进一步扩展在陇南的势力范围,最终据为己有才就不是梦了。

    这小子当真有能耐,人才出少年啊,近乎百年,大宋朝堂众人办不到的事情,在这个少年面前迎刃而解。

    该怎么说呢?

    还有兴平公主这事,他到底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又是怎么办到的?虽说消息如今已经是天下皆知,但其中来龙去脉却理不清楚。

    关于此事的内情,范仲淹曾有询问,结果孟韬婉言拒答,并且表示有些事情只能奏报给官家一人知晓。

    看似有些托大,但赵祯很喜欢这种态度,心中只有皇帝,忠于君王,这是人才至关重要的素养,否则怎么敢轻易重用呢?

    那就听听他自己亲口怎么说吧?赵祯早就想要见见这个少年,尤其是陇南的消息传回来之后,更有此意。

    所以才暗示范仲淹,让他找借口让孟韬进京,护送兴平公主算是个不错的借口。而今他们人已经过了西京洛阳,距离汴梁已经不远。

    赵祯饶有兴趣,他想要看看,到底是个怎样神奇的少年?

    还有接待兴平公主之事,礼部表示从未接待过到访的公主,不是和亲嫁娶,并无男性宗亲陪同,身份还如此特殊,该用这样的礼仪才合适呢?

    尤其是出面接待的人选,兴平公主虽只是辽国宗室之女,却顶着公主的名头,地位等同于辽主的妹妹。加之她如今身系宋辽夏三国和战关系,岂可怠慢?

    按理说女眷该由皇后出面接待,但让一个非嫁娶关系的他国公主入宫,于礼不和啊,很容易传出不必要绯闻。

    皇后母仪天下,也不好轻易离开皇宫单独接待。男女有别,又不能派个男性宗亲接待,所以这事当真有些棘手。

    礼部研究许久,决定还是把这个烫手山芋扔给皇帝,于是乎一道奏疏出现在垂拱殿的御案上。

    看到礼部给出的建议人选,赵祯的眉头却微微蹙起,按理说是该如此,只是

    唉!赵祯不由轻叹一声,天下人都羡慕皇帝,可又有几人知道皇帝的喜忧呢?

第一一〇章 道姑公主() 
很少有人知道,大宋皇宫的深处有一所宫苑,门口的匾额上写着“清虚”二字。

    与其说这是一所宫殿的名字,不如说更像是一所道观,“清虚观”三个字怎么念怎么顺口。

    没错,这是宫中的一所的道观,既然在皇宫之中,那么修道之人自然是宫廷中人。

    为了让自家王朝更显得更神圣,出身更牛/逼,大宋也学着唐朝追封老子李耳为先祖做法。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宋庭追封赵玄朗为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庙号圣祖。

    单说赵玄朗可能有些陌生,他字公明,所以又称赵公明,便是大名鼎鼎的文财神。

    追认财神爷为先祖,还追封为皇帝,老赵家的神秘色彩一下子浓厚了很多,地位也便不可小觑。既然有位神仙老祖,尊崇道家便顺理成章,皇宫里有所道观也就不奇怪了。

    皇帝偶尔修身养性,宫妃被贬出家或是奉命静修,大都在此间。不过有个例外,那就是赵祯之前的皇后郭氏,因无子被废入道观,别居长宁宫,而非清虚观。

    出现这个特例,并非因为郭氏被废,遭到嫌弃,而是清虚观那时候已然有主人。此人被册封为清虚灵照大师,又称卫国长公主,有个俗家名字叫“赵志冲”。

    没错,他就是宋真宗唯一存活的小女儿,赵祯嫡亲的妹子,大宋朝正牌的长公主。这位公主眼下已经双十年华,却从未听说其下嫁,盖因长公主自幼修道,一直别居清虚观的缘故。

    可谁也没想到,这次接待兴平公主的人选,礼部竟然推荐了卫国长公主。

    以长公主接待长公主,身份地位对等,并无失礼之处,也不会有任何的误会和绯闻,自然是最好不过。

    但是

    妹妹算是出家修道,让她出面处理俗事合适吗?赵祯第一个念头是拒绝的,但沉吟思索之后又答应了,至少得试一试。

    至于其中的原因,只有他自己清楚,不过在此之前,他决定前去看望一下妹妹。真宗诸子女早亡,如今在世的也就他们兄妹二人,手足之情自然更加深厚。

    能够随意出入清虚观的人不多,除了皇帝和皇后外,也就宫中几位身份尊贵的太妃。

    赵祯到来的时候,没有让任何人通报,径直进了院子,一眼便瞧见妹妹赵志冲。一袭质地上乘的道袍,头发挽起扎着一根木簪,除此之外并无任何装饰,完全符合落饰出家的做派。

    此刻赵志冲正站在花园的大鱼缸前喂鱼,据说这是她的一大乐趣,几乎每日都会进行的活动。

    瞧着妹妹安静喂鱼的情形,赵祯不由轻叹一声,妹妹生得清丽脱俗,身份尊贵,原本该是天下最幸福的女子才对。可惜因为种种原因,如今已然双十年华,却不曾婚配,而是孤寂地待在深宫的道观之中。

    真是委屈她了,赵祯心中很是悔恨,妹妹的青春和幸福已然被耽误了。如果继续耽搁下去,那么她这一生

    长久独居,对她的身体也没有任何好处,听御医讲妹妹因为不怎么外出活动,加之心情低沉,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赵祯不免有些担心,长此下去,倘若妹妹有个三长两短,做哥哥的于心何忍?又该如何向地下的父母交代呢?

    “志冲!”赵祯有些郁闷,也不知道当年父皇听了谁的建议,给妹妹取了这样一个名字,听起来像是个男儿,并不太适合女儿家。

    他也曾有意给妹妹改名,一来是担心会有对父皇不敬的嫌疑,二来是妹妹拒绝了,她说她很喜欢这个名字。真的吗?赵祯不知道,只是徒增一声叹息罢了。

    “皇兄!”赵志冲转过身来,面色依旧,情绪没有什么显著变化,或许有尊敬,但没有悲喜。

    赵祯关切道:“近来政务繁忙,许久不曾来看你,你还好吗?”

    “一切都好,皇兄不必挂怀!”赵志冲轻声回答。

    赵祯问道:“嗯,待在这里闷吗?要不要出去走走,散散心?”

    “皇兄费心了,不必,灵照是在此修道的,岂能在意安逸游玩?”赵志冲想都没想,摇头拒绝了。

    “小妹啊唉,生在皇家,虽然尊贵,却也有许多不得已,当年之事确实委屈你了。”赵祯叹道:“这些年眼见你在此间蹉跎岁月,耗费青春,皇兄当真很难受修道之事作罢吧,皇兄只希望你是大宋尊贵的公主。”

    “皇兄,修道之事怎可轻易作罢,半途而废呢”

    不等赵志冲说完,赵祯便打断道:“怎么不能?有心即可,民间道姑尚且能够还俗,皇家为何不可?前唐太平公主也曾入道,最终不是照样还俗嫁人?”

    “皇兄,这不同”赵志冲似乎很是坚持,对于兄长的这番好意直接拒绝了。

    “唉!”赵祯轻叹一声,说道:“这样吧,眼看夏日已至,宫中炎热,你去金明池住一段时间吧,那处凉爽。”

    “金明池?”赵志冲本想拒绝,但话到嘴边突然停了下来,轻声道:“皇兄可是有什么为难事需要小妹效劳?”

    赵祯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生怕小妹误会是和亲之类的事情,急忙道:“是有点小事,辽国兴平公主就是前几年嫁到西夏那位如今被我大宋救出,不日就要到汴梁,按礼节需要有个人接待。”

    赵祯解释了来龙去脉,说道:“关于接待的人选,礼部议了许久,认为我大宋长公主出面最为合适,朕只有你这么一个亲妹妹,自然非你莫属了。”

    “这”赵志冲迟疑了,他本无意掺和这些事情,但如果皇兄有难处,如果自己能帮上忙,实在没理由拒绝。

    “既然牵涉国事,小妹自当尽力,只是小妹多年不与人来往,笨嘴拙舌,对外界之事一无所知,恐办不好。”

    “没事!”赵祯摇头道:“你不必担心,只需要在金明池接待兴平公主小住几日,设宴招待一下便是了。

    为了照顾其身份,少不得你得出面,至于其他的内侍省会安排。当然了,你身边也需要有个伶俐的人帮你打理。”

    赵祯沉吟道:“今日我见过杜娘娘(杜贵太妃,赵志冲生母),她推荐了沈娘娘(昭静沈贵太妃)的侄女沈氏君怡,称沈氏女知书达理,聪明伶俐,可协助于你。”

第一一一章 才女觅郎心() 
宋朝的秘书监掌管古今图书,国史实录,天文历法等,典藏的书籍珍本很多,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国家图书馆,在那个时代还是独一无二的。

    如果想要读书,尤其是读到一些普通人永远没机会见到的孤本典籍,秘书监无疑是最好的地方。

    只是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进入秘书监,这是朝廷的机构,有点皇家图书馆的意思,能够进入的大都是皇亲贵族,朝廷官员等。

    当然,也有例外,近水楼台先得月是古来有之的潜规则,比如秘书监官员的亲眷。当然了,寻常人想要带亲眷前来可不是容易事,到了秘书丞这个职位则没有关系。

    如今的秘书丞名叫沈惟温,乃是太宗朝宰相沈义伦的孙子,官职不高,但是名门显贵之后。在秘书监这样文雅的清水衙门任职,也是颇受尊敬的。

    沈惟温为人清廉温厚,但偶尔也有“以权谋私”,比如待自家子侄入秘书监读书。秘书监上下都知晓这回事,但都没有吭声,却也无人敢于效仿。

    一来沈惟温是他们的顶头上司,再者沈家家世显赫,背景深厚。尽管宰相祖父已经去世多年,但沈惟温有个妹妹在宫中,乃真宗朝的昭静贵妃,昔年险些成为皇后。

    如今章献太后刘娥、皇帝生母李宸妃故去,昭静贵太妃沈氏便是后宫最尊贵的长辈,皇帝皇后都要礼敬有加的贵人。

    所以无论看在沈义伦的面子上,还是顾及沈太妃,沈家在汴梁城里也是小有名气,轻易无人敢招惹的清贵名门。

    沈惟温带个子侄进秘书监看书又算得了什么呢?很多人都看到过,沈家那位晚辈眉目清秀,是个风度翩翩的少年公子,看了几年书,想必如今已是饱学之士。

    不过并没有多少人知道,那位少年公子实际是女儿身,她是沈惟温的女儿,名叫沈君怡。

    沈君怡年方十六,出身书香门第,名门望族,自小聪慧,几岁开始识字读书,吟诗填词待到了十二三岁,沈君怡的兴趣越发广泛,涉猎愈发广播,史学传记,军略兵法等都有涉猎。

    恰好其父沈惟温在秘书兼任职,沈君怡便央求父亲,女扮男装进入读书。几年下来,已经是可谓是学富五车,已经是堪比蔡文姬,班婕妤的才女,也有几分女诸葛的意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