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威-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祯无奈暗叹一声,目光又落到了张昭仪已经开始显怀的肚子上,但愿是个皇子,否则大宋皇宫真就子嗣凋零,阴盛阳衰了。

    对了,赵祯的目光在人群来来回搜寻了几次,一个熟悉的人影并未出现,忍不住又是一声叹息。

第七十五章 陇上行() 
快乐的日子过的总是很快,喜庆的新年不经意间便过去了。

    庆历四年的春天来的比较早,迎春花开的时候,孟韬便带着商队出门,踏上了陇南行商之路。

    临别之际,老祖母别提有多不舍了,更让她郁闷的是荆娘的肚子依旧毫无动静。唠叨两句,无奈叹息一声,唯有好好叮嘱孙子保重,等回来了再接再厉。

    “祖母放心好了,孙儿会尽早平安归来的。”孟韬劝慰一番,叮嘱道:“您在家里千万保重身体。”

    孟陈氏泪眼汪汪道:“嗯,你放心走吧,早去早回,千万保重。”

    “家里有什么事情,您和表叔商量着办,跑腿的差事就交给阿旺,看家护院有唐老七。”孟韬又是一番嘱咐,这次是出远门,家中要是没个自己人照料,实在放心不下,这个重任便落到了陈茂清身上。

    阿旺本来是孟韬的贴身随从,也被留了下来,多个妥帖人在,多少更放心一些。再者,阿旺新婚燕尔,把人家如胶似漆的小两口分开有些不大人道。

    虽说韩琦派来一些护卫,但家中保卫没有自己人肯定不行,唐老七留下坐镇是很必要的。至于冯石匠这样的高手,则陪同前往凶险未知的陇南。

    “好,家里的事情你不必担心。”孟陈氏问道:“对了,你说回来的时候可能借道关中,可有此事?”

    “是的,可能会!”孟韬诧异道:“祖母可有什么叮嘱?”

    “有两件事你去办下,这其一呢,如果可以去趟好水川,去拜祭下你父亲。”孟陈氏语重心长道:“战死沙场,遗骸难寻,你去祭拜一番,也能让你父亲魂归故里。”

    “是,孙儿会去的。”

    “好,替我和灵儿给你父亲上柱香。”孟陈氏点点头,吩咐道:“还有,既然经过关中,寻机去一趟凤翔府横渠镇,你拜访下张家兄弟。”

    “张家?”

    瞧见孟韬愕然的神情,孟陈氏白眼道:“忘记了?张载,张戬兄弟啊!昔年他们从蜀中扶灵而归,回乡安葬父亲,途径兴元府,你父亲曾帮助过他们。那会你和张家二郎在一起玩耍,很是投缘。”

    “哦,好像想起来了。”孟韬脑海里开始浮现出极淡的印象。

    孟陈氏悠悠道:“当时他们盘缠用尽,你父亲曾资助他们,奈何途中遇到战乱,未能回到大梁老家,便在凤翔横渠落脚定居,这几年每逢节庆都会派人送礼问候,你既去关中,最好是登门拜访回礼。”

    “是!”孟韬心里有些惊讶,祖母说的张载,可是宋朝儒学大家,人称横渠先生的那一位?

    想来不会错的,名叫张载,居于凤翔府横渠镇。在这个人口密度很低的年代,小范围内重名的概率应该不高。

    孟家和张载竟然如此密切的联系,祖母为什么不早说呢?虽说张载现在可能还没闻名天下,但好歹是支巨牛潜力股,结交还是很有必要的。

    “好的,祖母放心好了,孙儿途径关中,会抽空去拜访张家世兄。”孟韬答应的很爽快,难得与张载这样的历史名人有渊源,自然要好好沟通一下喽。

    与家人道别之后,转运使陈贯和兴元尹李喆不知何时出现,这样的大事他们理当前来。陈贯知悉内情,但李喆以为孟韬前去陇南只是为了开辟商道,为此他还特意和陈贯上书朝廷,言称开辟茶马商道,以解茶农之困云云。

    总之,一系列冠冕堂皇的理由之后,三司使有些不太情愿地同意了这个请求,准许利州路开始小规模的尝试。

    李喆并不知道,他留在兴元府,没能够因为坚守城池,抵抗叛军升迁的原因也在这里,他只道是曹仪从中作梗。不过从陈贯口中得知,朝廷有意疏浚汉水航道之后,李喆的怨言明显少了很多,作为一个通衢要冲的地方官,好处还是相当的多的。

    总之,孟韬便以这样的理由和身份上路了,启程前往陇南,乃至更为广阔的西北草原。大宋朝廷也通过朝贺新年的使节,向周围各邦国,尤其是西北各部透露出愿意扩大通商来往的意向,深受欢迎。所以孟韬等人踏足陇南之后,不会显得很突兀。

    不过他们商队的规模略微有些大,加上宁羌寨的兄弟,上下足有四五百人之多。没办法,此行货物很多,需要的押运人手不在少数,更多的则是护卫。

    陇南,乃至整个陇右都比较混乱,马匪横行,部落混战都是有的,没有足够的自保力量,轻易踏足绝对是自寻死路。即便四五百人同行,依旧显得有些单薄,不过这些人都是精心挑选和严格训练过的勇士,可以倚仗,加上大宋朝廷暗中的一些帮助,自保基本没有问题。

    至于踏上陇南之后会发生什么,那就要看运气,以及孟韬的应变能力了。会是怎样的局面和结果,目前谁也没办法预料。

    孟韬在人群中看到了阿黎,因为她的缘故,泽让毫不犹豫随同前往,并且挑选了两百最为强悍的羌寨勇士。有他们为向导和臂助,孟韬相信此行会顺利很多。至于阿黎,途中应该有很多交流和相处的机会,也许能趁机增进感情。

    杂七杂八的事情处理完毕,与家人依依惜别,商队离开定军山,踏上了西行之路。从山谷中穿行,先是到了兴州(略阳),此处是兴元府西北的一处要塞,乃北接关中,南入巴蜀的要冲之地。

    自打成为当年王全斌灭蜀攻克的第一座城池后,便有重兵驻守,以加强大宋朝廷对蜀中的控制。如今,当孟韬的商队从此经过之后,兴州又多了一重战略意义——西控陇南的桥头堡。

    在兴州暂歇一晚后,众人再次启程,算是真正踏上了陇南之地,经过文州(文/县)之后便算是走出了大宋国境线。

    孟韬不免满心感慨,放在后世,这些地区几乎是华夏国土最中心的区域,如今竟然属于边陲。大宋的疆域究竟有多小啊?这大概也是积弱的另外一种体现吧!

    相比于汉唐盛世,大宋的国力当真差的太多。真不知道,当年太祖赵匡胤玉斧在大渡河一划,声称对以西地区不感兴趣时,究竟有没有没脸红?

    孟韬出发了,很多人都在关注他的行程。

    商队出兴州城时,陈贯的秘奏已经在途中,要不了多久皇帝赵祯和韩琦等宰执大臣就会知晓。与此同时,西北正在解冻的黄河边,有位锦衣公子也听到了这个消息。

    “孟韬带商队去了陇南?”锦衣公子顿时饶有兴趣,笑道:“有意思,当真有意思。”

    “公子,属下冒昧请求,他在兴元府坏了我们的大事,是否趁机”说话的正是叛军首领,昔日的光化军校尉邵冲。

    “邵冲啊,我怎么教你的?”锦衣公子没有抬头,声音冷冰冰道:“不要让仇恨蒙蔽了你的眼睛,否则将会一事无成。还有,更不能冲动。”

    “是,属下冲动了,请公子责罚。”

    “罢了!”锦衣公子摆摆手,悠悠道:“他去陇南,当真只是行商吗?”

    “应该是吧!”邵冲道:“听说那小子手中有一门制砖茶的独特手艺,很适合草原牧民今年起,宋夏暂时停战,宋庭对西北商贸的管控也逐渐放松了。”

    “是吗?”锦衣公子轻轻摇头道:“为何我总觉得此事不那么简单呢?也许应该观察之后再下结论。”

    “公子,那就让属下走一遭陇南吧?”邵冲立即主动请缨。

    “你?”锦衣公子摇头道:“如果你不动声色,兴许能让你去,但主动请缨,去了只会坏事。此事,让小妍去走一遭吧!”

    “是!”旁边一个沉默不语的魅影一闪而过,欣然领命。

第七十六章 阿黎的心事() 
商队过了嘉陵江,便踏足三年前刚刚划归秦凤路的阶州将利县。

    唐时阶州的领地范围很大,包括了后世的整个陇南,甚至包括舟/曲等白龙江流域地区。但很遗憾,五代十国纷乱,加上北宋前期的颓弱,高原上的吐蕃人和诸羌趁机不断蚕食,偌大的阶州如今只剩下福津和将利两个县。

    如此情势,让人不得不心生感慨。

    想当年这里是诸葛武侯北伐之途,要略要地,如今却尽皆落入异族之手,平白让青唐角厮罗坐大,让本来混战衰落的吐蕃又重新崛起,成为河西陇右一支强大的力量。

    更为糟糕的是,大宋从此失去了一块重要的牧马之地,这些年因为缺少战马而吃亏的战役实在太多,简直可以说是一部血泪史。

    正是因此,皇帝赵祯才会对谋取陇南如此上心,只是离开的太久,想拿回来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孟韬觉得,很有必要先了解一下陇南的形势。看过韩琦留下了一份资料,加上泽让的讲解叙述,一个大概的陇南势力分布轮廓出现在孟韬脑海里。

    可能自打汉时起,陇南地区的主体便是羌人,直到唐时吐蕃强势崛起东扩,才成为这一地区的主人,但羌人大规模分布的事实并未改变。是以如今陇南属于青唐吐蕃,但由一个个羌人、吐蕃部落掌控。

    根据韩琦给出的资料显示,陇右南缘现在有三股比较大的势力。一个是宕州的宕/昌羌,人口有数万之众,分散在宕州附近。这一族群悠久历史,据说南北朝时期还曾建立过宕/昌国,乃是一支不小可取的力量。

    还有一支羌蕃共居的部落,驻牧岷州,部落首领很年轻,不过二十多岁,名叫俞龙珂。还有一个据说有氐族血统的黑虎羌部落,位于宕州以南的白龙江畔,他们的人数最少,但一直最受唐宋朝廷的提防。

    盖因为当年他们的首领杨文度,以及杨广香先后称武都王和阴平王,虽说被击败灭国已经几百年之久,但这些部族一直有复国,再现昔日荣光的心思,所以一直被严加提防。

    另外最近几年,因为角厮罗之子瞎毡与老爹闹翻,从青唐城出走,在李元昊的支持下,在河州站稳了跟脚,成为陇右南缘的又一股重要势力。

    总之一句话,陇南现在势力错综复杂,名义上归属于青唐吐蕃,但实际上也各自为政,甚至明争暗斗。也正是因此,宋人才有介入的机会,要是真正铁板一块,想要轻易介入绝非易事。

    “孟公子,不瞒您说,黑虎羌我们不便现身。”泽让神色黯然道:“不瞒您说,其实我们宁羌寨本是黑虎羌一支,昔年因为内部争权失利而远走他乡,上次和扎戎寨主回来,希望得到故族收留,结果”

    不用说,扎戎寨主便是被黑虎羌害死的,哪怕昔年是同族,如今也成了宁羌寨的大仇人,断然不能成为结交对象,还要想办法除掉其首领,帮阿黎和宁羌寨兄弟报仇。

    “好,我知道了!”孟韬轻轻点头,心中已经开始酝酿,看来这个黑虎羌将是踏足陇南的开始和突破口。

    过了武都之后,商队沿着嘉陵江支流白龙江溯流而上。

    孟韬再次将目光对准了白龙江畔的黑虎羌,对数百年前称王的辉煌念念不忘,时时刻刻想要收复故土,这样野心勃勃的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