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威-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韩琦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好半天才道:“好水川之战,本官确有责任,连累令尊,实在抱歉。”

    韩琦这么骄傲的人竟然道歉了?他是诚心致歉,还是口是心非?孟韬心中嘀咕两声,随即道:“韩相公言重了,小子也知好水川失利原因众多,不能尽归罪相公。只是见到您,便想起家父惨死沙场,心中不快至有怨怼,还望韩相公理解。”

    有些事情要适可而止,孟韬也知道,一味得罪韩琦并非好事,却也不会迎奉巴结。有父亲孟诚这个缘故,孟韬觉得自己如此表现完全在情理之中,只要他韩琦不是心胸狭窄的卑鄙小人,想来不会过于计较。

    兴许这算是对韩琦的测试,也是对韩琦,乃至皇帝测试的回答。堂堂参知政事悄然登门,说出了那两句奇怪的话,他的行为和意图能简单吗?

    旁观的陈贯总算松了口气,圆场道:“韩相公,孟韬兄妹幼年失怙,心中悲痛,偶尔情绪失控在所难免,还望谅解。”

    “没什么!”韩琦摆手叹道:“作为一名将帅,战事失败,连累将士阵亡,本官也内疚不已。阵亡将士家眷质问责骂是应该的,只是家属大都畏惧本官身份,不敢多言小郎君是为数不多敢于直言之人,如此,本官心中反倒舒坦了许多。”

    是冠冕堂皇的虚伪之言?还是发自肺腑的真实感受?孟韬拿捏不准,暂时也不想深究。

    俗话说日久见人心,一个人的品格如何,需要时间来验证。至于史书上对这些人的溢美之词,绝对不能轻信。

    韩琦又道:“孟韬啊,令尊阵亡之事,有本官的责任,但真正的仇人该是西夏党项,此事还望你明确于心。”

    “那是自然!”

    “听陈公讲,你心有复仇报国之志,所以想些了些策略是吗?”话锋一转,韩琦饶有兴趣地询问。

    孟韬淡淡道:“谈不上策略,小子只是站在自己觉得力所能及,可能实现的范围内,想了一些办法而已。”

    “茶马商道,以茶换马,广销奢靡之物入草原,靡费其民,改其习惯,易其风俗”韩琦叹道:“潜移默化,杀人不见血啊!”

    孟韬淡淡道:“这是个漫长的过程,短期内起不到多大效果,还是朝廷在军事上多费些功夫吧!”

    “那茶马互市呢?”韩琦道;“战事对大宋不利,一个关键问题便是大宋缺马,如果能从陇南羌人手中换取战马,将会对大宋极为有,你的主意不错。”

    “呃可朝廷不许随意与草原牧民交易,有资敌嫌疑”

    韩琦笑道:“如果朝廷准许与陇南、河湟,乃至西夏贸易,你以为如何?”

    “好事啊!”孟韬顿时心中一喜,如果这条商路开通,孟家无疑会大赚一笔。

    “那你亲自走一遭,打通这条商路,如何?”

    听到韩琦这句话,孟韬轻轻摇头道:“这个,家中祖母年事已高,小子不能轻易出远门,开辟商路的事情,只要朝廷政策准许,自会有商旅前往。”

    陇南多山,道路难行,且多游牧部族,多有凶险,焉能轻易涉足?赚钱孟韬确实有兴趣,但开辟商道还是算了,博望侯张骞的凿空精神可不是谁都有的。

    “如果只允许你去呢?”

    “韩相公何意?还请明示。”

    韩琦道:“朝廷并无大规模开放西北互市的打算,只打算做个尝试既然这个想法是你提出来的,想来肯定深思熟虑,并有策略,你亲自走一遭吧!”

    “呃,韩相公,换个人不行吗?”

    “恐怕不行,目前朝廷只准许你一家前往,可以给你便利,茶绢用品,甚至你刚刚酿造的酒水,都可以贩卖去草原。”

    韩琦道:“所得利润只需少量课税,你只需为朝廷换回战马即可,如果能图谋陇南,则是开疆拓土之大功,你看还需要换人吗?”

    “只能是我去?”孟韬对此有些无奈。

    韩琦肯定道:“没错,你若不去,这条商道开辟无望,如果去,便可垄断这条商道上几乎所有的利润,还有助为令尊报仇。”

    孟韬有些心动了,心中激烈地挣扎着,考虑利润和风险的关系。当然了,有些事情还是要问一问:“这个是朝廷的决定?还是韩相公您做主?”

    陈贯急忙道:“孟韬啊,忘记告诉你,前些日子老夫曾将你的想法奏于朝廷,官家御览后颇为赞赏。”

    官家?孟韬顿时无语,自己信口开河之言,竟然惊动了大宋皇帝,这玩笑有些开大了。

    “此事我还有拒绝的权力吗?”

    “恐怕没有。”韩琦摇摇头,取出一份文书,说道:“官家秘旨,命你往陇南开辟茶马商道。”

    “这个”惊讶之余,孟韬更多的是无奈,在古代似乎君命难为,不能抗旨,看来这个苦差事没跑了。

    陈贯也真是的,信口开河之语怎能上奏呢?奇怪的是大宋皇帝赵祯也信以为真。最可气的是韩琦,明明有圣旨在手,情知自己拒绝不得,还装模作样询问自己意见,故意调侃人是吗?

    “孟韬啊,此行确实不易,所以朝廷自然也不会亏待你。”韩琦道;“官家已经下旨,封你为正八品宣节校尉,名义上是对你协助怀安军平叛的奖励。至于兴元府平叛究竟是怎样一回事,你清楚,官家心里也清楚。

    不要觉得职位低,不靠祖宗恩荫,十五岁的八品官在大宋真的不多,官家已经把你和晏相公相提并论了。至于以后,你若在陇南有声有色,朝廷还会有封赏

    官家很欣赏你,若非如此,也不至于让本官亲自来见你。小子,记住简在帝心,比什么都重要。”

    宣节校尉,正八品的武散官,皇帝当真如此关注自己吗?与晏殊相提并论一切都来的太突然,一时间孟韬还有些发蒙。

    不过有一个事实很明确,圣命难违,陇南之行是推辞不得了,唉!八品芝麻官,算是真正融入大宋的开始吗?

    *

    ps:谢谢书友来一杯烤肠、cpa663、vladimir、默默无文*的打赏!

第七十一章 明人、暗话、私心() 
话说开了,孟韬很快便想明白,为何皇帝会选择自己前往陇南?

    如今陇南是河湟吐蕃赞普角厮罗的领地,大宋朝廷直接介入,会立即引起角厮罗的猜疑和抵触。在宋夏对立,战事不顺的情况下,宋庭需要青唐吐蕃人牵制西夏,故而不能公开得罪和刺激青唐。

    与此同时,宋庭也渴望摆脱西北战事不利的窘境,一个关键点便是战马,这是大宋军队最大的短板。

    是以当皇帝赵祯看到陈贯的奏疏,顿时对茶马商道,以及陇右南缘牧马之地产生了浓厚兴趣,甚至可以说垂涎三尺。

    时不我待,谋求陇南之事刻不容缓,却又不能马上刺激到青唐吐蕃,所以方式一定要温和,人选一定要慎之又慎。

    平定兴元府的叛乱后,赵祯发觉这个叫孟韬的少年能耐不小,茶马商道和谋取陇南之策正是他提出。肯定谋划良久,甚至有详细策略,如果让他前去开辟商道的话,似乎可以事半功倍。

    如果不是特别了解他,有谁会把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放在眼里呢?只此一点,便能起到麻痹青唐吐蕃的效果。

    以商业手段,为政治和战争打前站,这算一招别出心裁的怪招,兴许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赵祯才让韩琦秘密前来,目的正是为了考察孟韬的能力,做最后的决断。

    显然,韩琦认可孟韬的能力,这事就这么定了。

    宣节校尉,八品芝麻官,孟韬以这样的身份,正是登上了大宋的政治舞台。尽管孟韬自己对于入朝为官有一定疑虑,但闻达于朝堂,简在帝心已经是无可改变的事实,必须接受。

    “孟韬啊,官家叮嘱,陇南之事你可全权做主,蜀中和秦州、京兆府都会全力配合。”韩琦道:“战马和牧马之地对大宋有多重要,你是知道的,若能使大宋疆域西拓,封侯不在话下。”

    “韩相公高看小子了,此事只能说尽力而为,陇南情势复杂,哪能轻易图谋?”孟韬没有过于激动,没有自信爆棚,实事求是道:“小子只能尽力做些布置,方便以后大宋进军陇右,至于开疆拓土,非战不可得。”

    “言之有理,你放手去做吧,官家和本官都期待你在陇南的手段。”

    孟韬却没有那么乐观,皇帝和宰相凭什么对自己信心满满?恐怕更多的是把自己当个实验品吧!成功了最好,失败了也无所谓

    至于开疆拓土,封侯拜相什么的,那就是画饼充饥,还是暂时不要想。保证自己安危,行商赚钱才是关键。

    “韩相公,既然要我去陇南,那做些准备很必要啊!”肯定要趁机提要求了,如此良机,岂能放过?

    “需要怎样准备?说说看!”

    “旁的就不说了,货物商队我自己准备,但陇南混乱,如果只是纯粹的商队,过不了岷江,就会连骨头渣子都不剩了,上次宁羌寨寨主扎戎便惨死陇南,前车之鉴啊!”孟韬沉声道:“所以呢,我需要武装保护。”

    “你是要朝廷派军士随行?”

    “不不!”孟韬连忙摆手道:“我也知道朝廷的为难之处,怎会如此不懂事?是这样,我之前组建乡勇,其中有不少身手矫健之辈,就带他们去吧!先打个招呼,免得以后被人说私募军卒,勾结外族。”

    “可以,你放手去做,本官会为你作保。”

    尽管韩琦信誓旦旦作保,孟韬却摇头笑道:“韩相公,小子正是担心这个,如果旁人指责自然没什么好怕的。可如果有人指责小子,却醉翁却另有所图,韩相公可要小心哦!”

    韩琦眉毛一动,顿时明白孟韬言下之意,自己作为新政要人,岂能没有宵小中伤攻击?此事兴许会成为被攻击的由头之一。此子果然不凡啊,小小年纪,却将朝廷明争暗斗看得如此清楚。

    “另外,小子需要强调,作为大宋臣民,孟韬只忠于皇帝陛下,此番前往陇南,也是奉旨行事。”

    韩琦眉头又是一动,孟韬这是和自己划清界限吗?如今因为庆历新政的缘故,朝廷大有分裂斗争之势,他是有意避开?还是压根不看好新政,还是反对新政?

    “忠君报国,本该如是。”韩琦应了一声,沉吟片刻又问道:“小郎君可有什么要说的?”

    “呃,我想说做事情不能太着急,欲速则不达”孟韬打个哈哈,笑道:“所以啊,陇南的事情,韩相公也莫要催促,等新年之后,春暖花开的时候再行动身。陇南靠近西北,且多高山,气候寒冷,走得太早,积雪尚未融化,道路难行”

    韩琦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应允道:“好,开春之后动身!”

    孟韬猛然想起一事,说道:“对了,还有件事需要告知韩相公,最好及时转奏陛下知晓。”

    “何事?”

    “叛乱虽然平定了,但是叛党余孽只怕尚未肃清。”孟韬道:“前几日有贼人夜入我府,被护院的猎户赶走,当时来救个女子来救她。

    那女子曾与我府护院冯叔交过手,武艺高超,擅长行刺暗杀之术,救走了羌人阿虎,后来阿虎出现在邵冲军中。由此可见,女刺客乃叛军成员小子冒昧推断,只怕叛军不简单是些乌合之众”

    “好的,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