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威-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欲言又止,但赵祯了然于心,只听赵元俨续道:“皇子未降生,所以宗室子侄蠢蠢欲动,巴望着能有机会入继。官家没有亲兄弟,单以血缘论,所有的堂兄弟没有亲疏之别,但他当年曾被先帝接入宫中抚养,自然另当别论。

    人啊,如果某件东西从来没有机会得到,便不会念念不忘,但如果有机会,却只差了一点点,便不会轻易放弃。尤其是父子两代都曾抚养于宫中,心中会有怎样的奢望和执念可想而知。”

    赵祯苦笑道:“哼哼,皇叔啊,看来朕当年有些着急了。如果从一开始就不给他们奢望的念头,兴许”

    “不是官家着急,着急的另有其人,才会借那孩子入宫,以至让官家有些被动”

    赵元俨若有所指道:“听说高家的女儿许给了汝南王府的十三郎,侄子加上外甥婿,更加与众不同了。若非亲出的嫡子,在中宫眼中,谁能与之相比呢?”

    赵祯猛然一惊,半天没有说话。

    赵元俨轻声道:“皇家在意江山传承,勋贵则在乎富贵权势,祖先留下的老本吃不了几代,所以从龙之功,总会有人惦记的

    官家切记小心内外勾结,老臣是担心有人错了主意。若天不遂人愿,无皇子诞生也就罢了,倘若有宵小作祟的*,天理难容啊!”

    赵祯心中又是一惊,他不由在想,前面的三个儿子当真都是自然夭折吗?会不会突然之间,心头像是被捅了一刀,很疼

    赵元俨看在眼里,迟疑片刻,话锋一转道:“老臣在的时候,终究是皇族长辈,无论哪个子孙都要卖几分面子,略微敲打便能乖巧一些。以后老臣不在了,皇族再无长辈压制,恐有人按捺不住错了路子,官家切莫小心啊!”

    赵祯听的分明,皇叔的提醒绝对不是空穴来风,兴许他知道什么,但无法明说。兴许还为自己默默做过许多事情,直到如今再也干不动了,特意悄然提醒自己。

    “皇叔,受益谨记在心。”

    “嗯!”赵元俨悠悠道:“不过老臣算有个请求吧!”

    “皇叔但说无妨。”

    “不到万不得已,切莫血流成河,也算给后世子孙积些阴德。”赵元俨沉吟片刻,沉声道:“说句不孝的话,诸位皇兄英年早逝后,我便在时常在想,是不是父皇(赵光义)当年对大房有些太过了”

    赵祯心中一动,这句话却是有些不孝,甚至大逆不道,但仔细想来,兴许皇家辛秘,谁说得清楚呢?

    “皇叔,受益答应你!”沉吟片刻,赵祯点头答允。

    赵元俨轻轻点点头,兴许是交代过重要事情后再无牵挂,心情轻松,精神状态看起来好了很多,嘴角多了些许笑意。

    沉吟片刻,赵元俨叮嘱道:“官家,老臣时日不多了,你千万保重身体,大宋江山,祖宗基业都靠你了我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孙,还望官家多加关照。”

    “皇叔尽管放心,会的!”赵祯重重点头,许下诺言。

    皇族子弟只要安稳忠诚,他自然愿意手足情深,兄友弟恭,可如果蠢蠢欲动,图谋不轨,那就休怪不念血缘,辣手无情

    *

    ps:史载:元俨病甚,上忧形于色,亲至卧内,手调药,屏人与语久之。

第六十五章 简在帝心() 
离开荆王府,赵祯的心情很沉重。

    皇叔病危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赵元俨的那番话,让他心里久久难以平静。

    无情最是帝王家,真的如此吗?赵祯冷笑一声,回到了垂拱殿。

    天色渐晚,往日这个时候他多半是去看有孕的张美人,或召幸年轻的妃嫔宫女,继续造人大业。但今天,赵祯只是坐在垂拱殿,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发呆。

    近侍们皆以为荆王病危,官家心中悲痛,故而没有人敢轻易打扰,只是按部就班地伺候。比如按时送上茶水,以及将奏疏送上御案。

    好一阵之后,赵祯才长出一口气,没有人知道在这个过程里,皇帝心里波涛何等汹涌,又如何归于平静。

    无论如何,都不能荒废朝政,尤其是看到那些特别封存的秘奏,赵祯更不敢懈怠,命内侍验过密封之后,开始批阅。

    前面两份赵祯看的平静,但是到第三份的时候,好不容易平静的脸上再起波澜,逐渐的阴沉下来。

    奏疏来自于利州路转运使陈贯,是对兴元府平叛事宜的详细陈述,内容却与曹仪的奏报大相径庭。

    最终剿灭叛军,擒杀邵冲的确实是怀安军,但夜袭击溃叛军,解兴元府之围的却是武侯军,那支没有人太在意的乡勇。

    “定军山少年孟韬,率义勇绕道奔袭百多里,夜袭破敌”陈贯在秘奏中将来龙去脉写的很清楚,至于功劳怎么移花接木到了曹仪身上,陈贯没有直言不讳,只是点到为止的提示。

    只是如此便够了,英明的赵祯如何能看不出来呢?

    气愤,非常气愤!

    虽说是一面之词,稍后皇城司会进行核实,但赵祯却已经信了七八成,曹仪欺君啊!

    畏缩不前,不听诏令,别人拼命战胜后,再用极度无耻的方式巧取豪夺战功,然后恬不知耻地邀功请赏。

    无耻!赵祯心中一声咒骂,将门就是这样报效朝廷,忠于皇室的吗?打仗没本事,玩弄权术,谋求利益倒是很有一套。

    如果只是这幅仗势欺人,工于心计的无耻嘴脸也就罢了,放在平时兴许不会认真计较,睁只眼闭只眼也就过去了,将门这么干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是今天,刚刚听过赵元俨的一席话,赵祯不由多了些其他想法。

    曹仪的行为说严重点是欺君罔上,阴奉阳违;最让赵祯不爽的是他威逼利诱地方官,兴元尹李喆,甚至包括陈贯,被迫和他一道说谎。

    皇后的名头就这么好用吗?这天下究竟是姓赵还是姓曹?本来心情不好的赵祯仿佛受了刺激,原本的小问题陡然间被无限放大,怎么看怎么不爽。

    尤其是皇城司核实过各种密报之后,虽不清楚完整经过,但从字里行间可以分析出大概的来龙去脉,与陈贯所言相差无几。

    看到这样的结果,赵祯怒由心生,拳头紧握。

    他很想处置曹仪,但先前枢密院的奏疏已经批复,曹仪平叛的消息已经对外公布,并且论功心行赏,金口玉言岂能朝令夕改?

    赵祯觉得自己被戏耍了,哪怕龙颜大怒,也只能生生忍住,咽下这颗苦果。不过这时候,却有人很贴心地前来送甜点。

    曹皇后来了,平日里她根本不踏足垂拱殿,因为这里是皇帝处理政务,接见大臣的地方。后宫不得干政的底线,必须要严格把控。

    不过如今是夜间,宫门落锁,并无外臣在。听说丈夫探望过病危的荆王,回来之后心情沉重,她便破例亲自带着莲子羹来,打算以妻子的身份安慰丈夫。

    “官家!”

    瞧见曹皇后进门,赵祯脸上闪过一丝诧异,面无表情问道:“你怎么来了?”

    “臣妾得知皇叔病中,官家为此忧心,连晚膳都不曾用,心里有些放心不下,煮了点莲子羹,前来看看官家。”曹皇后面带浅浅的微笑,完全一副贤妻做派。

    “哦!”

    赵祯的反应很平淡,甚至有些冷淡,不过曹皇后并未在意,柔声道:“官家,皇叔毕竟年纪大了,也算福寿双全,您莫要太过伤心,保重龙体才是。”

    “嗯,皇后有心了。”

    “官家言重了,此乃臣妾本分。”说话间,曹皇后从食盒里取出莲子羹,奉到赵祯面前,微笑道:“官家用些吧,莲子清心去火,前些日子官家忧心叛乱之事,过于操劳”

    “哼哼,如今叛乱平定了,朕也可以轻松些!”赵祯话锋一转,面上泛过一丝古怪的笑意,沉声道:“对了,此战你那堂兄曹仪,功不可没啊!”

    “官家谬赞了,曹仪身为臣子,理当为官家分忧,何来功劳之说?”曹皇后很是贤惠,急忙推辞,但脸色始终挂着一丝笑容。

    赵祯笑着摇头道:“皇后过谦了,曹仪确有功劳,封赏自然不能少。”

    “官家厚爱,不过曹仪乃臣妾母家堂兄,若有重赏,恐有非议,所以还请官家莫要”

    赵祯当即打断道:“那怎么能行呢?有功不赏,岂非有亏功臣?”

    曹皇后继续谦让道:“官家,曹仪不会在意的,曹家上下忠心耿耿效忠大宋,不求功名利禄。”

    赵祯定睛看着曹皇后,片刻之后突然笑道:“朕的皇后贤惠明理,堪比前唐长孙皇后啊!”

    曹氏也多少通晓些许史书,鉴于身份,尤其是对历朝历代皇后最为熟悉。自然知道唐朝长孙皇后进谏,劝阻唐太宗为其兄长孙无忌加官进爵之事。

    得到如此赞誉,曹氏心中一暖,嘴角闪过一丝笑意,急忙谦逊道:“陛下谬赞了,臣妾当不起。”

    “罢了,皇后莫要谦虚。”赵祯笑道:“枢密院和礼部已经商讨论功行赏之事,曹仪晋爵是肯定的

    他在蜀中几年了,那处潮湿,不利健康;且距离汴梁遥远,你们一家子也难享天伦之乐。所以啊,朕打算调任他为耀州任观察使,不必辛苦,也能回京共聚天伦。”

    刹那间,曹皇后的表情微微僵硬,随即有些生硬地笑道:“多谢官家体贴,臣妾先代曹仪谢过了。”

    “皇后不必客气。”赵祯脸上满是发自内心的笑容,随即道:“对了,朕还有件事打算和皇后商量下。”

    “官家尽管吩咐!”

    赵祯笑道:“是这样,张美人有身孕,朕打算给他晋下位份,不知皇后以为如何?”

    “应该的,张美人于龙脉有功,自当晋封。”曹皇后表现的很大度。

    “好,那就晋封为昭仪吧!”赵祯静静看着曹皇后,一脸笑意,似乎还饶有兴趣。

    曹皇后心里咯噔一下,张美人乃大长公主举荐,所以入宫便是正四品的美人。如今一下越过三品的婕妤,成为正二品的昭仪要知道,昭仪乃是九嫔之首,再往上正一品的“贵淑贤德”四妃了。

    那可是仅次于皇后的存在,张美人有孕,只要生下孩子,纵然不是男孩,位临四妃是必然的,福康公主(赵祯长女)的生母苗氏便母凭女贵,封为贤妃。

    张美人的资历不必苗氏差,如今圣宠优渥,倘若好运生下个男孩曹氏心中一惊,那可就威胁到自己的中宫之位。除非自己生下嫡子,才能绝对高枕无忧,可是皇帝已经许久没碰过自己,何来身孕子嗣呢?

    瞬间的惊愕和失神之后,曹皇后迟疑道:“谨遵官家旨意,张美人晋封昭仪,正好是对后宫嫔妃们的激励,让她们好生侍候官家,绵延子嗣。”

    说到这里,曹皇后似乎想到了什么,垂首歉然道:“臣妾无能,未能为官家诞育子嗣,实在有愧!”

    赵祯笑道:“皇后莫要自责,替朕打理好**,照顾好嫔妃,将来无论谁诞下麟儿,你都是嫡母,要像教养宗实那样,好好为朕教养皇子才是。”

    曹皇后心中又是一动,欣然点头道:“会的,臣妾一定尽心尽力。”

    踏出垂拱殿,曹皇后只觉得后背寒意森森,贤惠温和的笑容在一瞬间消失不见。丈夫虽然很温和,一直面带微笑,但似乎是笑里藏刀,那些话也让她心中忐忑不已。

    曹仪立功有赏,将要调任耀州观察使,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