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威-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代战争史上,猝不及防被突袭,后果往往不堪设想,首先一个问题便是混乱。仓促之间,兵卒很难反应过来,全都像是无头的苍蝇,要么零星抵抗,要么立即成为刀下亡魂,要么躲避奔逃。

    除非特别的精锐,通常的所谓训练有素的官军也是这幅德行,难以免俗。

    这时候,若有本事好的将领及时出面,维持秩序,并且组织有效抵抗,兴许能够挽回局面,适当损失后从容撤退不难,甚至有反败为胜的可能。

    如果不能及时组织抵抗,结果将不堪设想,被单方面的屠杀,继而全军溃逃实属常见,弄不好主帅被俘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邵冲显然明白这个道理,从睡梦中惊醒,瞧见混乱的情景后,他也有些发蒙。到处都是火光,到底是什么人来袭?

    是怀安军来了?看着规模确实如此,除了怀安军哪有这么多人,这么大的胆量?

    来不及分辨,也来不及考虑怀安军是如何越过褒水防线的,更不来及质疑和咒骂赵明。邵冲带着亲兵冲了出去,这个时候最需要的便是稳住阵脚,组织抵抗。

    邵冲很努力,方法也没错,可他忽略了一个事实,如果所有叛军素质都和光化军一样,兴许没问题。但事实上,叛军的主体是流民,以及各种地/痞流/氓,说白了是一群乌合之众。

    这等危急时刻,大部分人都被吓破了胆,指望他们提刀反抗太不切实际,更多人在乎的是逃命。

    尤其是城中的李喆发现端倪,难得没有犹豫,立即率官军出城,里外夹击,叛军的处境更是急转直下。

    溃逃,已经成为无可避免的事实。

    流民们陷入了巨大的惊恐中,没命似地奔逃,想要尽快离开这个生死是非之地。只是他们中的很多人运气不好,死在了武侯军和官军的刀下,更有许多死于火灾和踩踏

    还有人仓皇成了无头苍蝇,直接冲向了汉江所在的方向,身后有追兵的情况下,会是什么下场可想而知,初冬的大风天当真不适合冬泳

    此等情形下,邵冲组织抵抗的想法成为遥不可及的奢望。

    “头领,撤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看着眼前的情景,邵冲无奈仰天长叹,大好形势在顷刻间急转直,心情实在难以用言语表达。

    “有愧公子所托啊!”邵冲悲愤叹息道:“组织人马,向东撤!”

    这个时候,能组织的也只有他光化军的旧部,不过这些人战斗力最为强悍,突围并不难。

    也直到此时,邵冲才注意到敌军的服饰,当看到臂缠红巾的乡农,以及身着羌装的勇士时,他终于回过神来——来的不是怀安军,而是武侯军!

    邵冲清楚地意识到一个事实,自己再一次低估了孟韬。因为自己的大意,将会成就孟韬少年英雄,以少胜多的美名。

    可惜啊!

    如果稍微有点准备,武侯军侃侃这点兵马焉能取胜?可惜自己大意了,一切为时已晚,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当此之时,逃命要紧。

    至于卷土重来这样的话,已经毫无意义,在兴元府已经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如果这时候,怀安军还畏缩不来,曹仪就真是个大傻蛋

    自己要做的便是在怀安军到来之前,带着重要属下逃出兴元府,公子的这个嘱托绝不能再有闪失

    光化军突围的情形,孟韬看得一清二楚,他只是象征性的拦截了一下。

    以少数偷袭多数,主要还是击溃,想要全歼没有可能。乌合之众溃逃四散已经算是成功,叛军在事实上已经瓦解了。

    至于邵冲和光化军,那是叛军中的精锐,此刻一心想着逃命,战斗力和狠辣程度会进一步爆表。

    这种情况下去拦截,能否成功拦截先不说,付出的伤亡必定很惨痛。孟韬是个爱惜自己性命,也爱惜部下性命的人,自然不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不过府尹李喆似乎对此十分热衷,有一支官军似乎已经衔尾追击而去。如此甚好,除恶务尽,免得留下后患

    东方泛起鱼肚白的时候,战事彻底结束了,孟韬对清点战果没兴趣,善后的事情全都交给了李喆。

    孟韬只想赶紧找个地方歇会,打盆热水泡泡脚。取胜之后,没了先前的紧张,脚掌的血泡一阵阵钻心的疼

第六十一章 摘桃子的来了() 
胜利就这样来了,有些突然,自然也就有些惊喜。

    最兴奋的要属兴元尹李喆,站在城门口看到凌乱残破的叛军营地,不由自主地就会开怀大笑。

    这些天着实太憋屈,今日总算出了口恶气。最重要的是,性命保住了,前程也便一片光明,能不开心吗?

    这一切,首先得感谢孟韬,初时他还以为前来救援的是怀安军,直到出城交战之后才发现是武侯军。

    震惊是必然的,谁能想到千余乡农义勇能够大破数倍叛军呢?说实话,如果当时知道来的是武侯军而非怀安军,他未必敢立即出城夹击叛军。

    幸好,误打正着,一切顺利,大获全胜。

    “孟公子,多谢了!”李喆上前诚心感谢,“孟公子”这一称呼也前所未有的真诚和尊敬,陈贯那么看重此子果然有道理,李府尹这会很佩服转运使大人的眼光。

    他不敢想象,如果没有孟韬的救援,明日兴元府会是什么情景?某种程度,孟韬算是他的再生父母,心存感激是应该的。

    没人知道,他昨晚曾仔细擦拭过佩剑,做好了万不得已时自刎以谢天下的准备。没想到,不过几个时辰,便需改为设宴庆祝了,悲喜两重天,恍惚间完全有种再世为人的感觉。

    “李府尹言重了,都是应该的,再说了若不是您率部夹击,小子哪能从容击败叛军?”孟韬少不得谦虚几句。

    “嘿嘿!”李喆讪讪一笑道:“客套话先不多说了,进城去,设宴庆祝感谢孟公子,感谢所有的乡勇义士。”

    “李府尹,庆祝先不着急,您先忙着善后吧,毕竟邵冲尚未就擒,还有赵明所部,若被倒打一耙,乐极生悲了可不好。”

    孟韬笑道:“至于我等,您先让人准备点热水,我们泡个脚”

    看到孟韬踮起的脚掌,李喆哈哈笑道:“辛苦了,应该的,本府立即命人准备热水,请诸位泡脚休息稍后奉上饭食热汤。”

    双脚落入温水中时,疼痛与舒服的感觉一并传来,孟韬不由自主打个哈欠。

    很困,但不能睡觉,兴元府是一切ok了,宁羌寨那边呢?阿黎的救援可还顺利,他们可都还好?

    生命中几个最重要的人都在那里,自然而然会悬心。稍事休息,必须立即赶去宁羌寨,否则实在放心不下。

    除了孟韬,泽让等诸多羌寨勇士亦是如此,他们自然担心寨子和家人的安全,丝毫不顾奔袭激战后的疲惫,立即动身出发。

    孟韬自然不能拖后腿,众人一并启程。李喆很想挽留,但听闻涉及孟家老小安危,也便不多说什么,并特意提供了几匹马。

    在大宋这样一个马匹极度缺乏的的国度,虽然只有几匹,但已经算很不错了。孟韬很幸运地免去了步行之苦,虽说锻炼后身体强健了许多,但和羌汉们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未必能够坚持连续数百里奔走。

    不过孟韬的骑术实在不佳,前世去草原旅游时和牧民学过,但实在谈不上熟练。好在有泽让这个在陇南草原千里骑行过的教练在,一路倒也相安无事,骑术也逐渐有些长进。

    途中也没有遭遇任何袭扰,赵明所部得到兴元府战况后,瞬间四散奔逃,乌合之众的特性发挥的淋漓尽致,如今官军正在展开追击。

    紧赶慢赶,一天半之后,孟韬等人匆匆回到宁羌寨。一个出乎意料,喜忧参半的情况出现在眼前。

    宁羌寨平安无事,阿虎带人诈攻寨子,不过释比麻吉没有上当,而是谨慎地与之周旋,直到阿黎带人赶回来,双方呈对峙状态。

    不过僵局很快被打破了,怀安军到了!

    这是陈贯的功劳,孟韬走后他放心不下,又亲自去了一趟阳平关,逼迫式的游说曹仪派兵救援。明确告诉他,武侯军已经出发前去偷袭,与叛军决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如果偷袭成功,兴元府叛乱平定,还有怀安军什么事?如果失败,则可能是上千义士壮烈牺牲的情景。

    消息传出,必然天下震惊,到时候他曹仪该如何向皇帝,向朝廷,向天下人交代呢?

    纵然有曹家和将门从中斡旋,哪怕是皇帝妹夫有心维护,也救不了他。事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全然不同,御史岂能三缄其口?何况还有天下悠悠之口。

    有些算计,背地里运作可以,一旦摆在的明处,便不是那么回事了。曹仪很清楚这一点,只是没想到武侯军,以及那个叫孟韬的少年竟如此决绝。

    这与官军的败退阵亡不一样,性质完全不同,等于是用上千人的命来逼迫自己,还有别的选择吗?

    坐视不理,旁观乡勇抗敌壮烈牺牲,这样的罪名他个人和曹家都背不起。

    没办法,只能出兵。

    尤其是得知叛军袭击宁羌寨时,曹仪算是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大军就在阳平关,叛军此举算是掠虎须,如果再不应战,可就真成缩头乌龟了。

    怀安军出动,阿虎带的些许乌合之众自然不堪一击,曹仪首战迅速全胜告捷。不过来不及高兴,他便接到了一个令人“悲伤”的消息,武侯军突袭成功,大破叛军。

    这个对于整个兴元府,甚至大宋朝而言的好消息,对曹仪而言则显得很“悲伤”,因此而来的负面影响将会很多。

    曹仪是个“聪明人”,所以第一时间便想着如何挽回,或者改变这个不利的局面。当他得知武侯军的主将孟韬正往宁羌寨而来时,他顿时来了兴趣,决定见见这个神奇少年。

    宁羌寨平安无事,孟韬算是松了口气,不想却有人前来禀告,混战之中阿黎受伤。

    孟韬顿时紧张不已,不等来人说完,几乎如同一阵风一样冲进了羌寨,那一刻全然忘记了脚上的伤痛。

    在那所长满海棠的院落里,孟韬首先见到了祖母和妹妹。孟陈氏瞧见孙子平安无事,顿时喜极而泣,这些天她日夜忧心,祈求满天神佛保佑孙子。天可怜见,孙子毫发无伤,悬着的心总算可以放心了。

    小灵儿似乎受到感染,也一下子扑进了孟韬怀中,紧紧抱着哥哥不愿松手。尽管孟韬最忧心阿黎,却不能抛下祖母和妹妹。老话说娶了媳妇忘了娘,这还娶便忘了祖母,可就是大大的不孝。

    “祖母,孙儿不孝,让您担心了。”

    “没事,平安就好,我家韬儿长高了,粗壮了,是有担当的大人了。”孟陈氏摸着孙子的头顶,满眼疼爱。不过手指微微有些颤抖,先前有人告诉她,孙子带人去拼命了,可把她吓坏了。

    “祖母放心吧,诸葛武侯保佑,孙儿毫发无损,还有啊,叛军已然被击溃,怀安军也来了,不日就可以接您回家了。”

    “好,回家!”虽然这里挺好,但老人家总觉得还是自己家好,一家人团圆平安最好。

    “对了,祖母,荆娘还有阿黎姑娘怎么不见?”孟韬终于讪讪地问出了最想问的话。

    孟陈氏看着孙子,意味深长地笑道:“海棠夫人伤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