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威-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嘿嘿,陈公谬赞了,侥幸而已”

    “老实说,兵法是与何人所学?”陈贯少不得心生疑问。

    “呃,定军山下的孩童,都是听着诸葛武侯的故事长大的,耳濡目染嘛;家父去世后,小子有复仇之心,所以读过几本兵略之书。”孟韬给出了两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玩笑道:“再说了,家父给小子取名为‘韬’,总不能徒有虚名吧?”

    陈贯笑道:“好啊,文韬武略,令尊所言不虚,实至名归。”

    孟韬谦虚道:“陈公别夸了,不过是仗着叛军轻敌,侥幸获胜而已,若怀安军还不来,后面的情形才真正艰难”

    “是啊!”陈贯自然明白,不由满心忧虑,尤其是出门数日的冯石匠回来之后,使得情形更加严峻。

    自打孟韬送家人去宁羌寨那日起,冯石匠便悄然离开了,目标正是愤然离开的阿虎。

    阿虎是个极不稳定的危险因素,关键他还生出投靠叛军的心思,这是孟韬所不能容忍的。无论是为了抗敌保家的战事,还是家人的安危,都很有必要提防,甚至除掉他。

    顾及羌人的反应,孟韬没有在宁羌寨动手,释比麻吉还是那句老话,如非万不得已,希望给阿虎留条性命。

    所以孟韬将此事交给了冯石匠,由来跟踪判断,如果阿虎离开宁羌寨去了别处,卖释比麻吉一个面子,可以放他一马。但如果他向东,意欲投靠叛军则杀之。

    冯石匠的身手和能力自不必说,能在永康军高手的追杀下活命,便是最好的证明。但冯石匠一去就是五六天,杳无音讯,也让孟韬颇为担心。

    如今冯石匠总算回来,按理说的悬着的心可以放下了,但是看到他肩上的伤口和惨白的脸色,孟韬的心又悬了起来。

    “冯叔,你怎么样?”孟韬面色凝重,一边询问,一边派人去请医者前来包扎治疗。作战难免受伤,所以孟韬一早便请了大夫来定军寨,充作军医。

    “没事,死不了”冯石匠回答的很轻松,但状态明显没有那么好,看起来是没有生命危险,但伤势也不轻。

    孟韬问道:“冯叔,现在方便可能讲话?能说说当时的情形吗?”

    “能!”冯石匠皱眉道:“那日跟着阿虎出了宁羌寨,发现他确实往东走,便一路跟着他老冯我以为自己行迹隐秘,没想到却被发现了”

    “阿虎虽然冲动,有时还不通情理,但他确实是羌寨数一数二的好猎手,发现您的行迹不足为奇。”阿黎和泽让对此并不惊讶。

    “所以接下来的几日,我们一直在山野里兜圈子,我想杀他不易,他却也逃不过我的追索。”冯石匠道:“就这样,直到昨日,孟公子在外坝河击溃叛军的消息传开。阿虎的投敌的心思似乎更坚定了,义无反顾地往兴元府而去,我也没什么好犹豫的,决定痛下杀手”

    孟韬不由有些后悔,当初下令时就该坚决一些,何须劳什子确认?否则冯石匠也不至于劳累多日,身受重伤

    这事怪不得释比麻吉,终究还是自己的失误!

    冯石匠续道:“昨晚在褒水附近的河东镇,我拦下了阿虎。他是个好猎手,藏匿奔走甚至弓箭都不错,我或有所不及,但近身的拳脚刀剑功夫,他未必是我对手。

    当时已经伤到他,准备将他击杀时,未曾想竟有帮手出现,救了阿虎,还”

    “即便是偷袭,能伤到的冯叔的人也不简单,不知是何许人也?”不只是孟韬,所有人心中都生出这样的疑惑。

    “不知道,不过能断定,是个女人,身体娇小轻灵,武技高超不过并非战阵上的手段,倒有些像是刺客的路子”冯石匠的话,顿时让众人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一位姓刘的军医在此刻赶来,立即检查冯石匠的伤口,并进行治疗。

    “咦!”刘军医瞧见冯石匠伤口的第一眼,便露出了惊疑神色。

    “怎么了?”孟韬急忙询问。

    “伤口真是奇怪,几处出血多的创口似是匕首所伤,反倒不要紧。倒是这两处,所用利器似乎极细极锐利。”

    刘军医指着两处红点道:“幸好伤在肩上,要是再往下数寸,伤及肺脉可就糟糕了”

    冯石匠点头道:“是,那女子确实奇怪,身形如鬼魅一般,月光下,隐约见她手中似乎握着两根细长的钢针”

    钢针?孟韬心中一动,莫非是峨眉刺?后世武侠小说里经常看到,心中不由生出一个疑惑,这种奇门兵器北宋年间便有了?

第五十五章 各有算计与忧愁() 
细长的兵器是不是峨眉刺,是不是产生于这个年代,孟韬并不打算深究。

    用什么兵器不重要,重要的是使用兵器的人。

    突然有个鬼魅般的女人出现,武功很不错,按照冯石匠的推测,很可能是个刺客。

    更严重的是,冯石匠败在了她手下,这个严峻的事实不由让人担心!

    显然意见,这个神秘的女人是敌非友,很可能和叛军有关,否则她为何要救阿虎呢?

    真没想到,叛军之中竟卧虎藏龙,拥有这样的高手。

    看来很有必要重新评估下叛军的实力,兴许不简单是一群乌合之众,说不定隐藏有阴谋家、野心家,以及不知为人的人物

    这对大宋朝廷而言很重要,原本和自己关系不大,但现在

    孟韬不由在想,自己组织武侯军的行为是不是太过轻率?昨天在外坝河过于出风头,多半会成为叛军的眼中钉,他们会不会派刺客暗杀呢?

    想到这里,孟韬还真有些怕怕的,一个鬼魅一样的女刺客,绝对防不胜防。何况连冯石匠都不是她的对手,定军寨能挡得住她吗?

    突然发现自身安全没了保障,孟韬还是蛮紧张的。还有,阿虎被人救走会有什么后果?目前也很难预料。

    当然了,也可能是自己想多了,兴许那个鬼魅般的女人与邵冲无关。但这就意味着,兴元府隐藏着一股不为人知的神秘力量,和己方并不友好,这似乎也不是个好现象。

    陡然间,伏击战胜利的喜悦一扫而空,孟韬的心情又有些忐忑了。

    希望曹仪能良心发现,或面子上过不去,尽快率部前来。叛军显然比想象的更可怕,还是交给怀安军去对付为妙,自己这点斤两终究有些轻了

    严格来讲,外坝河畔,武侯军只是侥幸取得了一场小胜,但胜利的消息却像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不胫而走。

    哪怕曹仪远在剑门关,也很快听到了这个“喜讯”。叛军受挫原该是喜讯,可是现在曹仪也不知道,自己是该高兴还是懊恼

    一个十五岁的乡村少年,加上一群乡农土匪组成的乌合之众竟然获胜了,这个结果让他大吃一惊。

    有人帮忙试探叛军的深浅这是好事,如今看来,叛军似乎并不如预想的那般强悍,之前的自己似乎有些过于谨慎了。

    结果让一支乡勇义军抢先获胜,怀安军陡然间有些尴尬了。

    枢密院已经来信函催促过,让怀安军尽快北上,但他并没有当回事,现在看来,恐怕得改变主意。

    不过也不能大意,毕竟武侯军只是初有小胜,对阵的也只是赵明这个昔日的厢军指挥使,而且仅仅不过千余人。

    叛军真正的主力是邵冲亲率的光化军卒,战力难料啊,最好还是让武侯军先代为试探,也好从容应对。

    如果武侯军败了,则退可守剑门关,进亦可立即出兵。

    武侯军这两千人倒也并非不堪一击,让他们和邵冲硬碰硬,消耗一番,自己是不是能坐收渔人之利呢?

    当然了,也不能排除一种理论上的可能,万一武侯军获胜了,该当如何是好?

    曹仪心中不由在嘀咕,如果兴元府的叛乱让乡勇平定,而自己这个禁军将领无所作为,恐怕很难向朝廷和天下交代。

    嗯,必须随时关注兴元府战事情形,无论如何,最后这颗胜利的桃子都该是自己来摘,绝不能让怀安军和自己陷入被动。

    剑门关位置太靠后了,若有意外,难以及时应变。再者,长期停滞不前,容易被人诟病弹劾

    稳妥起见,还是入驻阳平关的好。怀安军北上,逼近战场,听从朝廷诏令和枢密院的调遣,顺理成章,旁人也便不好找自己的麻烦。

    战事形势瞬息万变,至于何时出击与叛军交战,则是自己说了算,毕竟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嘛!

    进可攻,退可守,舆论实际皆有利,曹仪心中好一番算计后,嘴角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一场战事后,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也可以说是家家欢喜几家愁,不过最惆怅的该是邵冲和赵明。

    赵明就这么灰溜溜地回来了,两千将士折损了一多半,对于顺风顺水惯了的叛军而言,绝对是个沉重的打击。

    看着一脸黯然,诚恳请罪的赵明,邵冲的心情很复杂。

    赵明败了,折损士卒,让叛军蒙受损失,士气也低落了很多。很多被裹挟进来的农户已经有所畏惧,已经开始出现逃兵的现象。

    更为严峻的是,那些原本摇摆不定的乡农庄户,地主乡绅立即改变立场,对叛军避而远之,甚至拔刀相向。幸好消息严密封锁,兴元府城内的守军暂时不知晓,否则情势绝对会急转直下。

    作为叛军首领,邵冲心中泛起淡淡的忧伤,与此同时,他想起锦衣贵公子离去时的那番话。

    终究是自己错了,锦衣公子所料不错,自己和赵明一样终究太过轻敌,吃亏是必然的。

    武侯军比预想的利害,还有那个十五岁的少年郎孟韬,着实精彩,英雄出少年啊

    如今已经有传言,说他是诸葛武侯在天之灵亲传弟子,对此赵明和许多叛军头目嗤之以鼻,认为完全是武侯军自吹自擂。叛军中的大部分人认为,孟韬只是个幌子,背后真正的操控者是陈贯

    果然如此吗?想起锦衣公子临走时的叮嘱,邵冲丝毫不敢大意。因为孟韬年纪小,已经低估过他一次,同样的错误绝对不能再犯第二次。

    “邵头领,可否拨付给属下些许兵马,这次定能击败武侯军,踏平定军寨。”赵明心里不服气,也许想尽快把丢掉的面子捞回来,是以主动请缨。

    邵冲抬头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赵明,他现在闹明白了,为什么锦衣公子明明察觉到危险,却依旧不阻止赵明。

    哼,这次死伤的主要是原本大安军的将士,都是赵明的亲信。有这些人在,就必须要给赵明面子,但如今他几乎成了光杆司令,又没什么本事,何须在乎他呢?实际上,不用自己怎样,此刻赵明说话的声音和语气明显低了很多

    他想请命,或者说借兵报仇翻盘?

    邵冲轻轻摇摇头,就这副德行,丝毫不吸取教训,冲动盲目依旧,能是武侯军的对手?之前折损你大安军的旧部没人心疼,但如今另当别论了。

    “罢了,昨日之事也不完全怪你,且去歇着,武侯军的事情我来想办法!”纵然心里千百个不爽,但邵冲表面的态度还算和善。

    赵明虽然心有不甘,却也知不可过于纠缠,声称如果进攻定军山,自己愿意打头阵,力战到底云云,表忠一番后才悻悻而去。

    哼哼,武侯军当然要教训,面子也得找回来,更牵涉到叛军的生死存亡,邵冲自然格外重视。同时也绝对不能冒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