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威-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很想逃,但被围在狭窄的河滩上,身后便是外坝河,压根就退无可退。仓皇失措的乌合之众,可没有背水一战的勇气与实力。

    所以,他们要么被杀,要么选择跳河逃生。

    猎户们再次出动,朝着河水中射箭,不消片刻,一大片河面变成了鲜红色,漂起了一层尸体。

    当然也有一部分叛军运气好,顺水漂远,或者侥幸爬上对岸,这是他们命不该绝,没什么好说的。至于他们会不会被淹死冻死,或死于风寒、肺炎、破伤风,那就看他们造化了。

    赵明站在对岸,拉上来一个浑身湿透的部下,瞧了一眼后背上的一大片血红,轻轻摇摇头,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黄沙渡口,血染河滩,尽是己方士卒的尸身,惨烈无比。

    赵明闭着眼睛没有睁开,他不愿意看,不敢看,更不敢,也不知道如何面对

第五十三章 风中魅影() 
黄沙渡口血染河滩,近乎一千三百人的叛军死伤多半,部分被俘,余下的正在冰冷的河水中与死神作斗争。

    毫无疑问,武侯军的第一次出击大获全胜。

    战斗成果相当喜人,所有将士脸上都露出了兴奋的笑容,之前的种种顾虑和畏惧也一扫而空。

    乡农出身的将士握着手中的兵器,激动的说不出话来,原来自己也可以上阵杀敌,保卫家园啊!原来叛军如此不堪一击,没有什么好怕的

    而收编的那些土匪也明显乖了很多,之前他们难免有顾虑,主要是担心打不过叛军。

    虽说转运使许诺了利益,土地财产都十分诱人,但钱再多也要有命花才行,空头支票哪有生死重要呢?

    不过现在好了,他们不必再担心这个问题,战斗是检验实力的唯一标准,效果显而易见,自己所在的武侯军比叛军厉害!

    而这其中也有自己的贡献嘿嘿,主要是还羌人贡献多一些。作为军中成员,这怎么好意思呢?以后还需要更卖力一些才行。

    出身土匪的士卒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的同时,更多的还是对“主帅”孟韬的认同和尊敬。

    孟公子才十五岁,但神机妙算,指挥有方,顷刻间便让一千多号人命丧河滩,太厉害了!

    土匪之中,有些人也曾号称杀人如麻,但和孟公子一比,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

    他们向来尊敬勇者和智者,孟公子才智卓绝,虽说没有亲自动手杀敌但果断坚决,着实让人佩服。

    原本传言说他是诸葛武侯亲传弟子,他们还不相信,甚至嗤之以鼻。但如今已然深信不疑,想想若非有诸葛武侯这样的兵法大家教导,十五岁的少年能这般厉害?

    除此之外,似乎找不到别的合理解释,一定是这样

    孟韬不知道,在士兵心中,自己已经开始被神化,更不知道被说成是千人斩般的凶恶存在。

    这场胜利来的很及时,给了武侯军将士,也给了自己信心,兴许也给了兴元府在苦难中观望的百姓,甚至远在剑门关的怀安军信心。

    虽说胜利有很大偶然性,若非赵明和叛军轻易大意,想要取胜并不容易。但毕竟是胜利,很好地鼓舞了士气是不争的事实。

    赵明手下兴许完全是一群乌合之众,不值一提,如果面对的是邵冲亲率的光化军部署,会是什么情况委实难料。

    说实话,孟韬不想继续冒险,这个时候最希望还是怀安军早些到来。但愿此时的曹仪不是个悲观派,可以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

    毕竟打仗是要死人的,武侯军也就两千兵马,今日一战便阵亡了七八十个,受伤的更是有两三百人之多,其中还有些许重伤或者残废的

    虽说事先已经约定好,伤亡者会重金抚恤家属。但孟韬觉得,相比于明晃晃的银钱,女人还是愿意看到自家男人粗狂的脸,孩子还是想要父亲的拥抱,老人最不希望白发人送黑发人

    但凡打仗,死亡不可避免。

    这次是趁敌大意,伏击突袭,却已然有这么惨重的伤亡,若是正面拼杀,伤亡率简直不敢想象

    如果这些伤亡名额属于怀安军,孟韬一点也不心疼,他们是吃军粮拿军饷的禁军,为国征战是他们的责任,战死沙场也包括其中。

    说直白一点,主要是和这些人不认识,谁会为一个陌生人的生死而悲伤呢?武侯军则不同,无论是乡农还是羌人,以及这些改邪归正的土匪,哪一个死了都让人心疼。

    “把阵亡者的遗体收敛好,回去好生安葬!”孟韬沉声叮嘱,他很想走过去亲自瞧瞧,但终究没有过去。

    满河滩的鲜血和尸体视觉冲击力太大,站在其中,兴许会呕吐不止,所以没必要丢人和给自己找不痛快

    “是!”唐老七立即前去安排,武侯军的兵卒立即行动,效率很高。

    几日的队列训练,如今武侯军在听命行事方面表现还算不错,已经基本能够做到令行禁止,这在某种程度是战斗力的保证。

    “孟公子,那些抓获俘虏如何处置?”

    “这个”

    “孟公子,可要把他们斩杀,明正典刑,以儆效尤?”大抵是适才有亲朋战死,一位部下义愤填膺地提出一个建议。

    “不,带回去,先看押起来,熬上几日再说对外就说这些人被我们收编了,厚待之”

    孟韬也很想把这些恶行昭昭的叛军斩杀,但杀人是要有目的和意义。单纯为了泄愤而杀人是不可取的行为,更多时候,还要考虑一下后果、影响和整体大局。

    这时候杀了这些人,确实能震慑人心,以儆效尤,但更大程度只能震慑寻常百姓不再加入叛军。

    已经加入叛军,或被裹挟其中的那部分,则会被逼上绝路,没有了弃暗投明的可能。

    孟韬并不心疼他们的性命和前程,主要是考虑分化瓦解叛军。给那些人留一条活路,留个选择,兴许会有一批人倒戈投诚,对平叛而言大有好处。

    至于寻常百姓,或者摇摆不定者,眼下也该有主意了。究竟是加入武侯军,还是加入叛军,似乎不难选择

    “还有,让黄沙渡的百姓先避去定军寨,吃了这么大的亏,叛军恐有报复”孟韬道:“回去之后立即做好警戒,在兴元府到定军山一线布置岗哨,严密监视叛军行动,稍有异动,立即报告”

    孟韬看了一眼对岸暴怒中的赵明,这厮吃了这么大亏,能不报复吗?

    惊讶,悲愤、哀叹

    此刻的赵明心情很复杂,尽管很不想睁眼,但终究还是要面对这个血淋淋的事实。

    一千三百将士就这么没了,其中不少还是他大安军的亲信,这个结果让他难以接受。除了发出歇斯底里的怒吼,什么都做不了。

    低估了孟韬,低估了武侯军,此时他才清楚地意识到这个事实,可惜为时已晚。

    冲过河去为部下报仇?愤怒之下会有这个冲动,但理智告诉他不能。

    刚刚遭遇惨败,依靠仅存的这数百惶惶不安的部下,对付大胜而归,士气高涨,人数数倍之多的武侯军,完全是鸡蛋碰石头,极不明智。

    要想报复,只能回去找邵冲,请他再派大军征讨定军山可问题是,回去之后该怎样向邵冲交代呢?

    一时间,赵明欲哭无泪

    孟韬和赵明都走了,一个面带微笑,一个捶胸顿足。

    黄沙渡口瞬间安静下来,瑟瑟秋风中除了满河滩的鲜血和尸体,似乎了无生机。

    那些战死的叛军并无人收尸,有的被河水冲走的,留在岸上的多半会被野兽果腹

    谁也没有注意到,一道轻灵的魅影在河边的树林闪过,目睹良久之后,秀眸逐渐阴沉凝重,弯弯柳叶眉也拧在了一起。朝着定军山方向若有若思地看了一眼后,转身留下一道莫测的背影,消失在秋风之中

第五十四章 峨眉刺?() 
武侯军喜气洋洋返回定军山,路过汉江的另一支流堰河时,等候在此的阿黎立即率部前来迎接。

    阿黎没有直接上前线,尽管她声称羌寨作战,首领必须当先,但还是被孟韬拒绝了。

    如今羌人是武侯军的一员,必须听命行事,哪能容她“胡闹”呢?

    刀箭不长眼,前线何其危险,怎么能让一个女人冲锋陷阵呢?虽说并肩作战有几分小浪漫,机缘巧合说不定还会成为美谈甚至佳话,但孟韬更在意阿黎的安全。

    这番好意,阿黎算是被迫领受了,但要将她完全搁置在后方却不答应。无可奈何,孟韬只好让她率部在堰河畔等候。

    如果黄沙渡的战事不顺利,他们将立即后撤,到时候的少不得需要人接应。并会在堰河组建第二条防线,重要性也不可小觑。

    阿黎勉强接受了这个任务,自打大队人马出发之后,便一直站在河畔凝望,心中不由自主地有些忐忑和记挂。

    她悬心战事胜败,悬心羌寨勇士的生死,兴许还在悬心某个人的安危

    直到瞧见众人喜气洋洋返回,那个英俊的少年郎站在面前,一颗悬着的心闪过一丝淡淡的涟漪后,终于稳稳落地了。

    “胜了?”阿黎眼眸闪烁,虽然隔着一层轻纱,仿佛依旧能够看到她脸上浅浅的笑容。

    不似悲伤时的楚楚可怜,也不似那日的霸气严肃,而是一种如沐春风的笑意,发自内心的高兴

    “夫人,大胜歼灭了上千叛军,那些狗娘养的大安军被擒杀了一大片,总算报了那日的围攻羌寨之仇,只可惜给赵明那家伙跑了”羌寨汉子说话有些粗俗,但丝毫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和激动。

    “你们都没事吧?”阿黎看着孟韬,隐约略有强调地问出一句话,满含关切之情。

    “我这不是好好站在你面前嘛!”孟韬淡淡一笑,随即遗憾道:“不过有十几个羌家兄弟伤亡我已经派人收殓他们的遗体,好生安葬,抚恤其家人”

    “嗯!”阿黎的表情也略微低沉,却也没有过度悲伤,经历过扎戎寨主的葬礼后,关于生死她已经看淡了很多,不过关系紧要或者心中在乎的人自然另当别论

    众人回到定军山,留守的陈贯也欣然出来迎接,前方的战报已经提前送回,喜人的战果让他惊喜不已。

    他没有随军出征,虽说素知兵略,但并不等于实际运用有多好,陈贯在这方面还是比较谦虚的。

    再者,武侯军将士主要认同的是孟韬,他指挥起来不见得得心应手。所以本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态度,将前线全权交给孟韬处理。

    陈贯则留下坐镇定军寨,除了提供后续的支援和接应外,转运使大人也生出一个念头。如果孟韬战败,他会在再走一遭剑门关,以死相逼,迫使曹仪出兵。

    不惜性命彻底与撕破脸皮,曹仪如果还在乎曹家的名声,将门的颜面,必然会比较为难,兴许会有出兵的可能。

    不过现在看来没有这个必要了,武侯军战胜,也算是狠狠打了怀安军一巴掌。如果曹仪的脸皮不是特别厚,现在该有所动作了

    “好啊,果然是英雄出少年!”陈贯拍着孟韬的肩膀,笑道:“你又给了老夫一个惊喜,没想到你不仅心思精巧,经商有道,兵法谋略也颇有见地”

    “嘿嘿,陈公谬赞了,侥幸而已”

    “老实说,兵法是与何人所学?”陈贯少不得心生疑问。

    “呃,定军山下的孩童,都是听着诸葛武侯的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