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威-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衣女子盯着孟韬看了片刻,突然噗嗤一笑,娥眉上扬,美眸动人。轻纱之下,兴许还有两个浅浅的酒窝

    阿虎仿佛有不好的预感,急忙阻拦道:“夫人,可不能就这么放人,粮食还没要回来呢!”

    “你觉得我会放了你们?”红衣女子没有理会阿虎,继续询问孟韬。

    “有可能!”

    “为何?”

    孟韬笑道:“看样子,夫人乃仁善之辈,似乎并不很认可绑票行为,有可能做好事放人啊!其次,放了我们,我兴许可以帮贵寨度过难关。”

    “哦,是吗?那你说说看!”红衣女子颇有兴趣,看着孟韬笃定的眼神,她并不认为是信口开河或玩笑。

    “夫人,你莫要相信他”

    红衣女子毫不理会,示意孟韬说来听听。

    阿虎有些着急,高声道:“不要以为你是扎戎寨主的夫人,就可以为所欲为说到底,你终究是汉人,什么时候都不忘惦记他们,也不看看汉人是怎么对待我们的?”

    她不是羌人,是汉家女?

    孟韬略微惊讶,这年头汉羌通婚很普遍吗?嫁给首领应该不多吧,否则阿虎何以如此反感呢?

    不过若同为汉人,说服此女的机会是不是大一些呢?

    红衣女子冷冷道:“是,我原是汉人,但如今是宁羌寨寨主夫人,我家扎戎郎君不在,临走时交代我处理寨中事务。

    寨子里有规矩,不干劫掠的勾当既然这位公子口口声声说能帮我们度过难关,为什么不听听呢?”

    孟韬很庆幸,红衣女子是个通情达理之人,不过想要舌灿莲花忽悠她就难了。但不管怎么说,总归要努力争取一番。

    只是现实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孟韬刚要张嘴之时,便有人慌慌张张地冲进来,惊呼道:“夫人,阿虎哥,不好了,官军官军来了!”

    距离宁羌寨不远处,靠近阳平关的方向有一座军镇,大宋朝廷在此设有一支大安军。

    大宋的军队主要分为禁军和厢军两个系统,最明显的区别便是禁军是亲生的,厢军是后娘养的。

    尤其是驻扎偏远地区的厢军,很多干的都是修桥补路的苦差事,武器装备和兵饷待遇都很差。大都是灾年之时招募的流民,甚至还有刺配流放的罪犯组成,战斗力实在不值一提,上战场基本就是炮灰。

    不过在地方上却是大爷一般,欺压百姓倒是绰绰有余,大安军便是一支如此性质的厢军。

    如今大安军的情况有些复杂,原来知大安军的官员因父丧回家丁忧守孝,至少有二十七个月不能履职。

    因此需要另行选派一位知军官员,目前传出来消息,是要从大安军现有的基层将领中提拔一位。

    厢军只有军和指挥(作战单位)两级,消息一出,有位名叫赵明的副指挥使便动了心思。虽说只是副指挥使,但指挥使恰好出缺,麾下一指挥五百多号兵卒都归他指挥。

    赵明此人颇为活泛,在大安军中支持者不少。但想要担任“知大安军”一职,名正言顺地统领一军,得上官点头才行。

    如果门路,赵明不介意想想办法。可这事要最终定下来,不只是地方官举荐,还需上报枢密院,显然不是他一个小小副指挥使能够攀附的。

    当然了,也并非什么都做不了,如果能够立下点战功,出点事迹,上报之后或可有助升迁。

    可是,能做点什么呢?

    一山之隔的关中战事不休,兴元府这边却格外安宁,兵卒全无用武之地,根本没有出战的机会。平日里那些修桥补路的苦差事,根本上不了功劳簿。

    对此赵明颇为惆怅,多好的一次机会,要是就这么丢掉实在可惜。正在烦心之时,侍从来禀报说有亲戚到访。

    赵明本来不想理会,听说是嫁到定军山的表妹高氏后,这才点头让侍从去请客。平日里表妹一家没少给自己送孝敬,不好轻易拒绝。

    “表妹,这么大热天的,路上可还好走?”一见面,赵明脸上立即堆起了笑容。

    “好走表哥一向可还好?”高氏问候一句,便迫不及待道:“不瞒表哥,妹妹此来是有件事求表哥帮忙。”

    赵明眉头瞬间微皱,随即舒展开来,问道:“发生何事?”

    “表哥,是这么回事,你知道我夫家有个堂侄叫孟韬,昨日送砖茶去阳平关,被宁羌寨的人给绑架了。”

    “怎么?你是想让我救他?”

    “是,但又不是!”

    高氏的回答让赵明一头雾水,愕然问道:“到底怎生意思?”

    “都是自家人,我也没什么好瞒表哥的,你知道我夫家二房只剩下孟韬一个男丁,要是有个意外,这家产”

    高氏阴笑道:“昨日我让人放风给宁羌寨的阿虎,说孟韬运送的是粮食,眼下整个兴元府都有旱灾,宁羌寨也缺粮阿虎怎会放过?若去后发现不是粮食必然生气我还特意让人告知阿虎,孟韬的人头能换钱,可往日杀人如麻的阿虎竟然没动手,而是绑架了孟韬去定军山要钱,还派人来质问我为何骗他!”

    “然后呢?”表妹夫妇什么德行赵明很清楚,这种借刀杀人的卑鄙手段不足为奇,眼下来找自己有何意图?借刀吗?

    高氏道:“孟韬那小子诡计多端,万一给他脱身,或者是家里的老太婆真的付钱赎人,可就前功尽弃了所以得想个办法,逼着羌人直接结果了孟韬比如表哥你这里派些军士去佯作营救,激怒羌人动手杀人

    如此一来,二房的家产就都是到时候自然不会亏待表哥你的。还有啊,孟韬最近弄回家一个小丫头,模样不错,还是个雏,到时候一并赠与表哥!”

    赵明一听顿时感兴趣,钱财谁不爱呢?何况还有个漂亮小姑娘还是表妹贴心,知道自己好这口,派几个军士去应个景,有什么难的

    慢着!

    赵明突然眼神一动,问道:“你说孟韬运送砖茶去阳平关,可是给西夏的赐茶?”

    高氏摇头道:“呃,这个我不清楚,不过是转运使和兴元尹亲自上门去订购的!”

    “哈哈,这就对了,当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派兵,多派些兵马去营救,夺回朝廷赐茶”

    赵明顿时兴奋不已,这可是个好机会啊!朝廷赐茶在自己驻地附近被劫掠,焉能无动于衷呢?

    虽说大宋要求严格,无枢密院调令不得出兵,但倘若事发突然,事情紧急,也需另当别论。比如赐茶被劫,再比如羌人突然扯旗造反

第二十四章 骑虎难下() 
次日正午时分,阿旺回到定军寨。

    尽管他说话的语气已经很平和,却依旧石破天惊,几乎把众人吓个半死。

    孟家二房唯一的男丁被羌人绑架了!

    这无疑是天塌地陷的消息,周婶当场哭出声来;荆娘搂住有些茫然的灵儿,眼眶已经红了;经历过风浪的孟陈氏还算镇定,但一双手不由自主地开始打颤。

    “韬儿还好吧?羌人要多少钱财?”片刻之后,孟陈氏用几乎颤抖的声音询问。

    “公子安全暂时无忧,羌人说要五百石粮食,不得报官”

    “好,准备粮食,救韬儿回来!”孟陈氏的表现绝对超乎孟韬的想象,没有哭天抢地,也没有说悔不当初之言,而是当机立断营救孙子。

    “老夫人,公子让你莫要着急,所有事情请陈叔回来和您商量着办!”阿旺如实道:“公子曾小声叮嘱,不必急着送粮食,没收到赎金之前,他反而最安全。”

    “好,快些去请茂清回来!”孟陈氏话音落地没多久,孟讯便上门了。

    “婶娘,韬哥儿可是出什么事了?”

    孟讯这一问,孟陈氏立即警醒道:“你如何知晓的?”

    “嗨,韫儿他娘回娘家省亲,去表兄家里做客,闻听有羌人抢了运转砖茶的车队。”孟讯道:“韫他娘记得是韬哥儿亲自去送货的,怕出事,赶忙派人回来询问。”

    “哼哼,问清楚好诅咒我家韬儿,拍手叫好是吗?”孟陈氏不糊涂,冷冷道:“别做梦了,我韬儿吉人自有天相”

    “婶娘,看您说的,我是他堂叔,何况韬哥儿刚帮我灌溉了水田,怎么能恩将仇报呢?”

    孟讯佯作委屈道:“就是过来问问,韫他娘的表兄是大安军的指挥使,可以派人去营救韬哥儿。”

    “莫要胡来害了我韬儿。”孟陈氏心里清楚,一旦官府介入,孙子反而会有危险。

    “怎么会是胡来呢?”孟讯阴阳怪气道:“婶娘莫要以为答应了羌人的要求,付了赎金韬哥儿就能平安回来绑匪歹徒狮子大开口,讹诈不断的例子太多。

    若是韬哥儿能回来也就罢了,花些钱财而已,可若羌人收了钱不放人,反而把人害了可如何是好?我这做叔叔的岂能坐视不理?”

    孟讯说完之后,不理会孟陈氏一脸质疑的怒意,转身便走。不过目光特意在荆娘身上打了个转,果真是个漂亮的雏,可惜家里有只母老虎,根本没机会碰,平白便宜了大舅哥

    罢了,只要能借他的手彻底除掉孟韬,二房的家业可就都是自己囊中之物了,哼哼

    杀人是触犯刑律的,孟讯夫妻不会这么干,但借刀杀人完全可以。

    羌人成为他们第一把刀,不过些许不存在的粮食和银钱,成功怂恿了阿虎前去截杀车队。可惜孟韬求绑架的行为,以及阿虎的贪念,使得结果有些出乎意料。

    当阿虎的人前来质问时,高氏知道形势有变,一边派人知会丈夫,一边前去找表哥赵明帮忙。

    只是,原本只需赵明派几个士兵去应个景,刺激一下羌人即可。以救人的名义出兵,从大道理上挑不出错,还更能凸显自家仗义相救的光辉形象。将来即便是因为争家产上了公堂,这也会是个有利因素

    让她没想到的是,赵明竟然直接调动了一营人马,准备攻打宁羌寨。

    高氏很是惊讶,几番询问劝谏,赵明也不多说,只是让她莫要多问,静候佳音即可。

    赵明很清楚,表妹想要继续使用借刀杀人的把戏,杀人刀始终是羌人,表妹是希望自己帮忙挥刀。

    对于成为杀人“共犯”这种事,赵明满不在乎,反正最终动手的不是自己。以救人的名义出兵,惹恼羌人动手杀了孟韬,这是太容易,也太小儿科。

    深谋远虑(奸诈狡猾)的赵明自然看的出来,不过他心甘情愿被表妹夫妇当刀枪使。

    因为赵明发现这是个绝好的机会,孟韬的生死他不关心。朝廷岁赐西夏的砖茶被羌人抢了,这是个绝好的借口啊!可以趁机调动兵马,将来对枢密院也有个交代。

    大动干戈若是只为夺回茶砖,似乎也有些小题大做,又何谈功劳呢?

    一番头脑风暴之后,赵明想到一个歹毒的主意。羌人劫掠朝廷岁赐茶叶,这可不是小事,说明羌人胆大包天,甚至有不臣之心。

    在西夏反叛,党项入侵的大背景下,整个大宋都对羌人没有什么好感,并且处处提防他们。有党项人的先例在,又一支羌人扯旗造反似乎也没什么奇怪的。

    如果自己第一时间发现叛乱,并且及时率军将其扑灭,这会是多大的功劳?知大安军该不是什么难事了吧?

    嗯,就这么干!

    本指挥五百兵马出动似乎不够,宁羌寨的实力也不弱,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