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门-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由一滴又一滴水形成的河流最终汇聚而成。这台电脑虽远没达到苏逸辰的设计要求,可对于目前他所使用的这个系统而言却是开始的第一步,也就像生命的第一滴水一般,随着无数水滴的汇聚,总有一天终究会变成为海洋。

    写完最后一行公式,苏逸辰甩甩发麻的手腕,抬眼看了看电脑的运算情况,显示器的数据显示,运算结果出来还需要好几个小时。在屋里呆了一整天的苏逸辰感觉有些疲乏,起身伸了个懒腰,拿了个挎包就出了门。

    上海的夏天尤其闷热,现在虽是傍晚,可外面依旧是热浪滚滚。骑上自行车,苏逸辰出了校门,十来分钟后来到了附近大学城的中心图书馆。这里苏逸辰现在已经是常客了,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这查询资料,而今天同样如此,当他迈入图书馆的时候,一阵中央空调的清凉驱走了外面升腾的暑气。

    现在是暑假时期,图书馆的人比起往常要少许多,拿着借阅卡,苏逸辰借阅了几本最新的国外专业期刊,然后找了一个角落坐下,聚精会神地翻看起来。

    兰特文明的科技虽然发达,但要和地球科技相结合运用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在这些专业期刊中,大多理论和研究成果对于苏逸辰来讲是基础,可没有基础又谈何进步呢?而且只有熟悉了这些基础,搞清楚目前科技的实际情况,苏逸辰的研究工作才能按部就班地进行下去。

    这也是苏逸辰经常来图书馆的一个目的,何况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在,和辉煌的兰特文明相比虽然远远不如,但人类的智慧同样有着独特的闪光点,就像现在,苏逸辰看到一篇关于目前迟迟无法打开局面的iter技术,也就是针对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项目的专业评论文章时,苏逸辰敏锐地发现其中的一些理论假设和解决方案有所可取之处,顿时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苏大哥?”

    正当苏逸辰沉浸在这篇文章中的内容,和他目前所整理出来的理论和运算数据相对应比较时,一声轻呼把思索的他拉回了现实。抬头一看,只见面前站着一位大男孩,正腼腆地对他微笑招呼着。

    “小孟?你们学校不是放暑假了么?你怎么在这?”苏逸辰见到他一愣,接着就轻声询问。

    “我今年不回去了,告诉你个好消息,几天前系里刚通知我,叶添龙教授让我进他的课题组了。”小孟很是兴奋地说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

    “这可是好事啊!祝贺你小孟。”苏逸辰笑着点头赞许,同时伸手祝贺,孟林是他一个月前在图书馆认识的大学生,巧的很,孟林同样也是读理科的学生,只不过他今年刚读完大三,专业是信息于计算机科学,主攻的是硬件设计方面,这倒和苏逸辰当年的研究项目属于同类。

    在图书馆认识孟林说来也是一次巧合,恰好那天苏逸辰来图书馆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孟林也在为一个集成电路的设计论文做准备,借阅了厚厚一叠书籍资料的孟林走路不小心撞到了苏逸辰,当时一大堆东西从他手上滑落,孟林忙不叠地向苏逸辰道歉。苏逸辰只是笑笑说没关系,而且见他拿这么多书也不方便,就主动蹲下身帮着捡起落在地上的书籍。

    谁想,正当苏逸辰帮忙捡书的时候,突然发现其中有本书居然是他的恩师罗邵华教授所著,这本书是关于通用集成电路在大型计算机上的应用和实际设计思路,从书后的出版时期来看,这本书应该就是恩师去世后一年所出版,也就是说它是罗邵华教授的遗作。

    当时的苏逸辰看着这本书呆呆的楞住了,一时间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和恩师在一起的那些日子。从这本书的书名来看,里面的内容应该就是他们当年为银河巨型计算机所进行通用集成电路项目的后续整理资料为基础所撰写,他怎么都没想到,恩师会留下这么一本遗作,而且还是在这种情况下被他看见。

    “这书能看懂么?”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按捺着复杂的心情,苏逸辰起身拿着这本书询问孟林。谁想孟林有些迟疑地摇了摇头,他很坦率告诉苏逸辰,虽然这本书出版已经二十多年了,可由于其中的基础理论和对于通用集成电路在大型计算机上的应用讲述非常专业,对于他这样的普通大学生读起来很是吃力。

    也许是因为对恩师的怀念,也许是无法忘却当年的记忆,也许更是为了把恩师的心血继承下去,以完成恩师撰写这本书的遗愿。苏逸辰默默想了许久,正当孟林有些奇怪这个比自己稍大的男子怎么突然发愣的时候,苏逸辰却主动提出要向他讲解这本书内容的建议。

    一开始,孟林还以为苏逸辰是在开玩笑,可随后就发现对方是认真的。孟林的性格不善于拒绝别人,虽然心里对苏逸辰这个提议有些不以为然,但出于礼貌还是迟疑地同意了。

    接着,他们找了个合适的地方,苏逸辰开始向孟林讲述书中的理论和设计思路,作为当年项目组的主要成员,罗邵华教授的得意弟子,苏逸辰可以说是除了作者罗邵华教授外最为熟悉这本书理论的人之一了。

    从起初的礼貌到后来的随意,随着苏逸辰的讲述开始,孟林的表情开始变的越来越惊讶,当等到苏逸辰由浅入深,各种数据娓娓道来,由理论结合实际,以简单而又易于理解的方式给他细细讲完书中第一章内容的时候,苏逸辰的表现已完全把孟林给折服了,

    他根本无法相信,一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人居然讲的比他们教授更加详细和全面,而且苏逸辰的讲述也不全都是按照书籍内容来讲,他甚至可以随手就举出许多实例以作为相互应证,以加深他对其内容的理解。仿佛苏逸辰就像是这书的作者一般,或者说是直接参与编著此书的当事人。

    (新书需要大家支持!求推荐票!求收藏另龙套君叶添龙教授出现)

第四十八章 无心插柳() 
求推荐票!求收藏!

    接下来的日子里,孟林经常会向苏逸辰请教一些问题,而苏逸辰也乐于指点他。孟林的理学天赋很是不错,要不然也不会以优异成绩考进这所重点大学,他所欠缺的只不过是开拓的思路和一些实践经验而已,毕竟现在大学生和苏逸辰当年有些不同,尤其是动手方面最为薄弱。

    作为一个即将大四的学生,孟林也在为自己未来的前途所烦恼,现在的社会可不像以前,更注重的是经济建设为中心,赚钱发财才是绝大多数人唯一的目标,苏逸辰读书时代的那种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的说法早就落伍了,年轻人更注重的是找一份收入丰厚、体面的好工作,至于工作是否和自己的专业有无关系,这根本就不在考虑之中,大学文凭在他们眼里仅仅只是一块敲门砖罢了。

    孟林还是有些搞科研理想,可事实同样也摆在眼前。就和汤伟当初那样,理想和现实中必须作出一个选择,除非他在大学里得到某位导师的青睐,甚至进入一个专业课题组成为其中的一员,以这种方式去慢慢积累自己的资本。那么,在毕业之后才有更广泛的选择,也能够尽量做到理想和现实兼顾的结果。

    汤伟的故事令苏逸辰心中有所触动,在和孟林熟悉了之后,苏逸辰也知道孟林一直都想进他们系里叶添龙教授的课题组,才会选择这些硬件方面的论文做准备。考虑之后,苏逸辰决定给予他这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从而针对性的给孟林补上短板,同时也给他在论文撰写方面提出一些关键性的建议。

    在苏逸辰的帮助和引导下,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孟林的进步显而易见,而且还写出了一篇很是具有新颖性的专业论文。正是这篇论文从而引起了系里的注意,当叶添龙教授亲自看过孟林的论文后感觉很是不错,随后就找来孟林现场考核了他一下,考核结果也让他满意,孟林和普通大学生相比,在通用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应用方面很有些想法,基础也扎实,当即询问孟林是否愿意进他的课题组,对于这个天下掉下来的馅饼孟林当然大喜过望。就这样,几天前叶添龙教授正式通知了孟林,吸收他为自己课题组的新成员,不过以孟林现在的学生身份,进这样的课题组只是最底层的一员,平时干的活大多是帮着叶添龙这样的“大老板”或者组里的“小老板”打打杂而已。

    可就算这样,叶添龙教授的课题组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进了,能有这个机会,等于在孟林的求学生涯中写下了浓厚的一笔,这对于他毕业后的选择就广阔多了,甚至将来还有可能获得研究生和留校的机会。当接到这个好消息,孟林第一时间就想把它告诉苏逸辰,一起分享自己这个喜悦,可是一连几日都未能在图书馆遇到他,孟林没苏逸辰的联系方式,他们的见面一直都在图书馆,甚至连苏逸辰住在哪里也不知道,所以这些天孟林每天都会这时候到图书馆来看看,工夫不负有心人,今天终于碰上了苏逸辰。

    “不错不错,进了课题组以后好好干!”苏逸辰笑着拍拍孟林的肩膀以作鼓励,可孟林心里却非常清楚,假如没有苏逸辰的指导他是绝对不会被叶教授看上的。而这些天,他一直都想好好谢谢苏逸辰,当即就提出要请苏逸辰吃饭以表示感谢。

    苏逸辰笑笑摇头拒绝,伸手在他借阅的期刊点点,示意自己还没把这些期刊看完。孟林的感谢他心领了,吃饭就不必了,何况苏逸辰之所以帮助孟林一是觉得他是个好苗子,二也是因为罗邵华教授那本书的原因。

    “苏大哥,你就给我这个机会吧,要不我这心里真是过意不去,没有你的帮助叶教授也不会让我进他的课题组,要是你连一顿饭都不肯吃的话,我……我……。”孟林一时间想不出合适的话来表达自己的心情,神情焦虑中期盼地搓着双手。

    瞧着孟林这副神情,苏逸辰忍不住乐了,想了想无奈答应了下来。不过他还是和孟林约法三章,去吃饭可以,但大饭店绝对不去,就在大学城附近找家小饭店就可以了,要不然苏逸辰情愿不吃这个饭。

    “没问题没问题!”见苏逸辰终于松口,孟林高兴地连连点头。当然他也知道苏逸辰这样做究竟是因为他是一个穷学生,不想让自己破费,心里对于这位大哥更是感激。

    把借阅的期刊先还了,苏逸辰和孟林一起离开了图书馆,走出一条街,前面就是大学城的美食街,这个里因为经济实惠再加上各种各样的美食众多,是附近几家大学的学生,包括居民最爱来的地方。找了一家比较干净的小店,两人走了进去,点了几个小菜,本来孟林还想多点一些却给苏逸辰制止,这天本来就热,何况又是两个人吃饭,点多了吃不下反而浪费,这些饭菜已经足够了。

    “要不,喝点酒?”孟林问道。

    苏逸辰这倒没意见,让老板拿了两瓶啤酒,倒满后主动先敬孟林,祝贺他顺利进叶教授的课题组,同时也勉励了他一番。

    碰杯干完,孟林帮苏逸辰添满酒,随后两人边喝边聊。话语中,孟林对于苏逸辰在通用集成电路方面的专业和水平极为佩服。

    对于苏逸辰的个人情况,孟林同样有着好奇心,他一直以为苏逸辰很可能是那个研究院的研究员,或者别的大学老师什么的身份。借着酒劲,孟林忍不住就问了这个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