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门-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现在,当他听到伊凡告诉大家,中国人的宇宙飞船就在后方,而且他们的目标同样是冥王星的时候,在心中惊愕的同时,安德烈不由得有些迟疑了。

    究竟是继续,还是返回?这个问题他一时间无法决定。不仅是他,其余几位宇航员同样也和安德烈一起犹豫不决,看到这种情况,大副尤里心里顿时有些发急,他绝对不允许冒未知的风险把所有人包括星空号一起搭进去。

    “船长……。”尤里正要再一次阐述自己的论点,伊凡微微对他摇了摇头,同时又说道:“尤里的观点没有什么错,我们是一个整体,作为一名宇航员不仅要有献身精神,可同时也要考虑到危险因素的降临,我们不仅仅是军人,更是科学家,我们不能没脑子地去莽干,这点我必须说明。”

    伊凡的话让尤里稍松了口气。作为俄罗斯的英雄宇航员,伊凡在星空号所有宇航员眼里不仅是船长,更是一位值得尊重和信赖的前辈。

    “马克西姆,你是负责可控热核聚变装置和引擎维护工作的,你觉得出现问题的引擎能否修复?”接着,伊凡没有继续往下说。而是对在场的马克西姆问道。

    “我已进行过仔细检查,问题是不是物理损伤,是反应堆的真空室和磁场所造成的技术问题,如果在地面上进行修复应该不困难,可是我们现在在太空,而且手上也没有必要的工具。”马克西姆很是遗憾地回答道。

    “那么剩余的四台装置情况呢?”伊凡似乎早就知道这个结果,他平静地问。

    “剩余的装置情况比我想象中好的多,至少现在一切都是正常的。”

    “谢谢你,马克西姆。”伊凡冲着他点点头。接着清清嗓子道:“先生们,情况已经很清楚了,作为船长,我理解大家的想法,保证星空号和所有宇航员的安全是我的职责,跟随美国人的哈迪斯号前往冥王星同样是我的任务。目前,我们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星空号的技术虽然不如美国人。也许还比不上曾经被我们看不起的中国人,可毕竟星空号是俄罗斯的骄傲。是人类文明的结晶,难道仅仅因为一台引擎装置出现问题我们现在就灰溜溜地返航?如果我们回去了,祖国会怎么看待我们?整个世界又会怎么看待我们?先生们,我想所有人都不希望被称为懦夫吧?”

    “可是船长,你怎么确保星空号和我们所有人的安全呢?”尤里有些着急地大声反问道。

    “问的好!”伊凡没有生气,反而笑了起来。他抬手冲着前方指道:“我们继续前进,要知道我们还拥有四台装置,除非这四台装置全部损坏星空号才会面临无法扭转的危机。所以我决定,在至少二台装置有效的情况下,我们的航线保持不变。如果在接下来的航程中装置继续出现无法修复的问题,那么我作为星空号的船长将执行我的职责。”

    伊凡以他的威望和中国人的飞船情况终于说服了所有宇航员,星空号宇宙飞船将继续向冥王星前进。同时,他也对尤里包括要求返航的宇航员作出了承诺,至少保证星空号和所有宇航员的绝对安全。这点,打消了尤里等人的最后顾虑。在这种情况汇报下,星空号内部终于意见达成一致,决定不变更航线,继续前进。

    而在星空号遭遇第一次内部危机的同时,先锋号上却是另一种悠闲的景象。

    先锋号的乘员是三艘宇宙飞船最少的,除去冬眠中的罗妍外,包括苏逸辰在内仅仅只有五人,可人数虽然不多,但由于先锋号拥有强大的人工智能苏丽,所以它在太空中飞行反而是最安全的。

    按照苏逸辰对先锋号的设计和智能核心的设置,整艘庞大的先锋号等于是苏丽的身躯,在向冥王星的飞行过程中,苏丽以其强大的智能系统完全可以做到自动航行,同时在飞行过程中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提前避让,以确保飞船安全。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先锋号上轮值的人一般只有两人,而另外三人不是轮流休息,就是利用先锋号上的各种设备、仪器进行一些实验,以收集在地球上,包括太空站中都无法完成的科学实验数据。

    而现在,顾晨就在生物实验室中忙碌着,虽然他只有一个人,但因为苏丽作为智能系统的协助,这些实验做起来依旧得心应手,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他就顺利完成了五项实验,取得了大量难得的宝贵实验数据。

    林国栋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宇航员,他同样也是一位严于律己的人,作为军人的他一直都保持着很有规律的作息时间,这点是让苏逸辰极为赞赏的,同样也正是这个原因,林国栋被任命为苏逸辰的第一助手。

    莫利文作为后备宇航员,但他的能力很强,很快就适宜了先锋号上的工作。而且莫利文还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年轻人,在沉闷的航行中有他在倒也热闹许多。

    “仔细看老高,瞧见没,这就是木星的大红斑。”

    舰桥,正在轮值的莫利文好为人师地指着全息图象为高建讲解着宇航知识,在先锋号的宇航员中,高建是唯一一个门外汉,他虽然接受过宇航员训练,可也只不过仅仅以此而已,除了一些普通的操纵外对于天文方面高建只知道一些少少的皮毛,航程的开始他还不觉得,等在先锋号上工作了一段日子后,高建就明显感到自己的知识缺乏性,为了补上自己的这块短板,高建虚心向大家请教,而大家,包括苏逸辰在内都会对他指点一二,尤其是莫利文更是热心,一来二去就成了高建的小老师,为帮助高建尽快熟悉和掌握这些知识,苏逸辰索性把他们调在了同一个组。(。。)

    ps:今天第三更送上,继续求月票求推荐票,看看能不能冲下榜,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第一百五十四章 远距离(第一更;求月票!)() 
木星是太阳系质量和体积最大的一颗行星,木星质量是其余七大行星总和的2。5倍还多,仅仅以地球来比较,木星是地球的317。89倍。同时,木星还是自转速度最快的一颗行星,如此巨大的木星自转一周却只需9小时50分30秒,由于木星的巨大质量和体积吸引了太空中大部分陨石、慧星和其它小行星等天体,使得这些天体被木星引力捕捉,从而避免了它们撞击地球,所以木星也有另外一个称呼地球保护者。

    木星的标志不仅是它巨大的质量和体积,最著名的就是木星大红斑了,木星大红斑是位于赤道南侧,长达25000千米,宽约11000千米的一个红色卵形区域,而实际上大红斑是木星的风暴气旋,作为一颗气态行星,大红斑宛如一个以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巨大漩涡,其浩瀚宽阔足以容纳好几个地球,根据科学家在17世纪第一次观察到木星大红斑,大红斑已经存在了350年左右,其颜色和形状虽然有所改变,但从未消失过。

    先锋号宇宙飞船离木星的位置其实很远,可由于木星的巨大和从太空角度向木星望去,以肉眼就能清晰地看见木星表面大红斑的运动状态。

    远远望去,大红斑仿佛如同一只巨大的眼睛,中间略深,周边略浅,再加上其卵形的形状,和人眼尤其想象。

    尤其是大红斑的风暴中心不断移动变幻着,更让人觉得这是一颗正望向太空的大眼。看着这奇异的景象,高建不由自主地说出了他的感觉。

    “哈哈哈,的确是,的确是!”莫利文笑着连连点头,指着大红斑道:“其实我第一次接触木星大红斑的时候和你的感觉一样。总觉得这是一颗眼睛。其实,在科学界有一个推论,有些科学家认为,太阳系曾经有过一个类似地球的文明存在,可因为木星的强大吸引力,导致这颗行星最终被木星给吞噬。也许大红斑像人眼是因为那些被毁灭的生命所凝聚不屈的呐喊吧。”

    说到这里,莫利文故意冲高建眨眨眼,高建听了顿时哑然失笑,前一刻还在讨论关于宇宙的问题,后一刻就说到了玄学上,这个莫利文,在讲课时候还喜欢开这样的玩笑。

    乐了一阵,莫利文继续为高建讲述木星诸多的卫星,刚讲到一半苏逸辰来到了舰桥。

    “首长!”

    “主任!”

    莫利文和高建连忙起身。不过他们对苏逸辰的称呼不同,作为先锋号的船长,苏逸辰当然首长,而高建这些年一直称呼他为主任,习惯早就定型了。

    对于称呼,苏逸辰也没什么在意,反正他们怎么称呼都行。笑着对两位点点头,苏逸辰先问了问莫利文和高建的授课情况。随后又询问了下先锋号的航线情况。

    “时间也差不多了,你们先去休息吧。”苏逸辰翻阅下了航线记录。一切都很正常。作为船长他想了想就下达了让他们去休息的指令,莫利文和高建也不推辞,移交了权限后向苏逸辰敬了个礼,随后就去了下面的舱室。

    坐在位置上,苏逸辰看着正面的全息影像,目前先锋号已经飞抵了木星附近。继续往冥王星方向而去。这一个多月的航行,让苏逸辰很是自豪,虽然他的先锋号比不上艾克的星际探险飞船,可依旧是人类至今最为先进的一艘宇宙飞船。

    拥有苏丽的先锋号从起飞到现在一切顺顺当当,飞船的可控热核聚变引擎也经受住了环境变化的考验。这同样验证了当初苏逸辰对先锋号的设计和要求。而现在,先锋号已经达到了接近160千米每秒的高速,这个速度已经超过了先行一步的哈迪斯号和星空号,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预计6天后先锋号将追上俄国人的星空号,而在14天之后越过美国人的哈迪斯号。

    不过,苏逸辰现在在考虑是否要这样做。

    “苏丽!”

    “我在!”

    “计算下先锋号可以达到的最大速度,同时计算超过俄罗斯的星空号和美国的哈迪号飞船不为对方发现的航向路线。”

    “请稍等……。”

    苏丽回答道,大约一分钟后它就有了答案,它告诉苏逸辰,从目前先锋号的可控热核聚变引擎最大输出动能计算,先锋号可以最大加速至190千米每秒,而要在超越俄罗斯和美国的两艘宇宙飞船,同时不被对方察觉的情况下,先锋号必须稍调整3个单位的角度,利用巨大的木星为掩护在抵达土星之前飞越对方。

    “你意思说我们调整航向后在土星轨道位置就能赶到哈迪斯号之前?”苏逸辰确认道。

    “是的,这是航向调整的模拟图。”正面的全息影像有一部分变成了一副立体模拟图,在这副图上有三个亮点闪耀着,分别代表着美国人的哈迪斯号,俄罗斯的星空号,还有他们的先锋号。

    虽然,三艘宇宙飞船的航向目的是完全一致的,可实际上在太空飞行各自所在的位置并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如果不去论三者前后的距离,单以平行距离为参考,那么各自最小的距离在3500千米,最大距离超过了9000千米。

    3500千米和9000千米的距离虽然看起来很多,而实际上以三艘宇宙飞船目前的速度计算,要飞越这段距离也仅仅只需要22秒至58秒左右。按照苏丽所计算出来的航向调整方案,调整后的先锋号虽然速度超过190千米每秒,但同时也会多出三分之一个天文单位的距离。

    这是一段不短的路程,苏逸辰默默想了想:“做好航向调整准备,等待命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