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小闲人-第9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独孤无月又道:“另外,不少禁军将领跑来问我,关于禁军的名额应该怎么算?”

    韩艺道:“禁军名额是不需要通过入学考试的,而是由各个军营的将军直接,这个等确定通过入学考试的人数之后再酌情而定。不过咱们得先跟他们说清楚,这名额只能给那些寒门的小将官,或者是士兵,如果是贵族功勋子弟的话,还是让他们来报名。”

    元烈虎哼道:“这他们如何会答应。”

    韩艺道:“这很简单,就说这是陛下体恤将士,才给了禁军名额,他们的儿子已经有门荫庇佑了,那么这个名额当然得给那些没有门荫的将士。而且,如果不这么限制的话,他们一定会自己的亲人,那么究竟能否达到入学条件,可都还不一定,如果能够达到入学条件,那么为何不来参加入学考试。

    ”

    独孤无月点点头,道:“这我会跟他们说的。”

    。。。。。。

    。。。。。.

    不管是大唐军事学院,还是皇家训练营的招生情况,都还在酵,好像就没有一个头似得,你这是打算招多少人呀。

    非但如此,有一些考生都已经动心,因为民安局基本上一半贵族一半寒门,大家得职务也都一样,这就很公平呀。

    但是科举的话,门第因素占了不小的比重,一些考生寻思着参加科举也是当官,还不如去参加大唐军事学院了,因为唐初还是一个尚武的国家,文武分得不是很清楚,将军回来也可以当尚书,甚至于宰相的,出将入相也是常有的事,因此有少部分考生也不介意文和武,只能说他们是幸福的一批考生,可选择的路实在是太多了。

    可是这样一来的话,这文臣就不干了,关键是你这报名没有一个头啊,几乎是个人就能报名,你这得招多少人,我科举三年才招那么点点人,你这一年就招这么多人,到时武官的肯定要高于文官,这必须得限制住啊。

    在朝会上,大学士崔义中就率先向李治道:“启禀陛下,今年的科举可是我朝科举改制以来的第一回大考,朝野上下和民间可都是非常。然而,据臣所知,有一些考生也跑去报名大唐军事学院,这些人如此的三心二意,可见其心不诚,辜负了陛下的圣恩,因此微臣建议削去这些考生参与一切考试的资格。”

    就是既不准他们参加科举,也不准他们报名大唐军事学院。

    不少文臣立刻站出来附和,显然是早就勾结好的。

    韩艺一听,你们还真够歹毒的,因此一旦这么做的话,大唐军事学院岂不是会失尽人心,今后谁还敢去大唐军事学院报名。

    但是不等他话,那契苾何力立刻跳了出来,道:“哼!你们这都是嫉妒,凭什么不准考生报名大唐军事学院,朝廷可没有这个规定。”

    许敬宗立刻反驳道:“契苾将军此言差矣,我们这绝非是嫉妒,只因这并不公平,科举三年才招纳这么点人才,而大唐军事学院如今都还不知道要招多少人,我听说这报名的人数都已经突破两千了,这才几日功夫,照此下去,只怕上万人都有可能。其实军事学院那边要招多少人,我们也不想干预,可是陛下已经答应大唐军事学院的学员一旦毕业,就去到军营做将官,这可是关乎到吏治,我们决不能坐视不理,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公平的现象,才导致考生纷纷选择大唐军事学院。”

    李治也是稍稍点头,觉得许敬宗说得颇有道理。

    崔义中赶紧趁热打铁道:“如今天下太平,四方臣服,应该以治世为主,武将多了,只怕会造成的冗官。”

    李义府听得差点吐血,你究竟是哪边的啊?

    这一句话可是惹怒了大殿中的武将。

    “放你娘的狗屁!”

    阿史那弥射当即跳了出来,指着对面的文臣叫骂道:“你们文臣能够站在这里,那可都是我们武将的功劳,没有我们武将拼了性命打下这江山来,你们这些文臣又岂有今日这般优秀。打仗的时候,你们除了在家瑟瑟抖,还能干什么?如今天下太平了,你们就想卸磨杀驴了,嫌我们武将碍事了,真是岂有此理。”

    崔义中忙都:“我绝无此意!”

    “那不知你是什么意思?”高侃哼了一声,道:“你们也不想想,为什么我大唐能够让四方臣服,不就是因为我们大唐有一支百战之师么,难道是因为你们这些文臣?真是天大的笑话,你们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而且,那边可还有一个高句丽,有本事你们拿着笔去把高句丽给灭了。”

    崔义中听他满嘴脏话,真是羞于与他交流。另一个大学士拂袖站出来,反驳道:“难道房玄龄、杜如晦也算是武将么?难道我大唐建国,他们就没有功劳么,你们这些莽夫就只知道强词夺理。”

    高侃哼道:“我们何时说过房玄龄、杜如晦不是开国功勋。可是你们这些文臣搞科举的时候,我们可有说过啥,我们现在弄个大唐军事学院,你们就在旁说三道四,你们这不是嫉妒是什么。”

    武将听得心里又是委屈,又是愤怒,纷纷指责那些文臣。

    文臣读的可是圣贤书,一看这些武将个个出口成脏,更加看不起他们,也纷纷跳出来跟他们争论起来。

    这文臣武将争执起来,什么涵养就先扔到一边去了,双方都犹如一个个泼妇,站在大殿之中,破口大骂,相互指责。

    但是,这在唐朝实在是太常见了。

    尉迟敬德、程咬金、侯君集以前也常常跟房玄龄、长孙无忌争得你死我活。

    李治也知道这很难阻止,就坐在龙椅上,静静的看着他们吵,反正他们吵也不会吵出一个结果来,纯粹的就是比嗓门大,因为武将拿的是刀,文臣拿的是笔,完全就不是一个套路的,这要能争个明白,太阳都会从西边出来了。

    等到他们吵到筋疲力尽时,李治才笑道:“各位爱卿,勿要动怒,且先等朕将这事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再来决断。”

    说着他一眼就看向一直都在看热闹的韩艺,道:“韩侍郎!”

    “微臣在。”韩艺一怔,急忙站出来。

    李治隐蔽的递去两道警示的目光,嘴上却好奇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韩艺道:“陛下,其实只是有很少一部分考生报名了,并没有崔大学士说得那么夸张,这根本不会影响科举。而且这其实不难理解,考生寒窗苦读十年,一步步走到今日,为的就是科举,怎么可能临门一脚都不去试试,转而去考大唐军事学院,臣以为那些考生可能也有尚武情怀,想为国征战沙场,因此他们才去报考大唐军事学院的。但如果入学考试失败,他们还是能够回来参加科举的,如果成功了,至少多了一个选择,我们大唐历来崇尚出将入相,这种能文能武的人才,不正是我大唐需要的么?”

    李治听得稍稍点头。

    韩艺又说道:“而且,我们大唐军事学院虽然报名的门槛低,但是之后还会有一系列的入学考试,不是多少人报名就有多少人入学。即便是入学了,能否毕业也还是一个问题,相对于入学而言,其实毕业更要难上数倍之多。究竟能有多少人毕业,恐怕不是很多,不过微臣倒是希望毕业的学员越多越好。前面崔大学士说什么会造成冗官?其实恰恰相反,大唐军事学院的出现就是避免军中出现冗官的。”

    崔义中哼道:“这倒是稀奇了,难不成你们一年毕业五千人,冗官反倒不会出现?”

    韩艺笑道:“先我们大唐军事学院是五年制度的,比科举还要多两年,五年才毕业一批学员,初步规定一共有五门课程,今后可能还会增加的,但一定要全部通过,才能够顺利毕业,其难度可想而知,如果真的能有五千人毕,那我做梦都会笑醒,这对于我大唐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至于为什么说大唐军事学院会避免冗官现象,这就还得从我大唐的府兵制说起了。”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求。。。。。。8,。请:

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精兵制度() 
其实直到今日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大唐军事学院,因为在此之前,人人都以为只是一个学院,就跟那太学一样,在建设的过程中,鲜有人问津,可恨韩艺的宣传手段实在是太变态,这才几日功夫,就闹得沸沸扬扬的,大家才幡然醒悟过来。..

    在此之前,根本就没有人想到会演变成这样,甚至还开放了工商阶级,并且毕业即算是将官级别的,甭管多大,至少是有官阶的,科举中第,一开始多半也就是九品官,因此文臣觉得很不公平是有理可循的。

    李治也没有料到,他更多的是考虑做到文物平衡,因为你大兴科举,文臣肯定是越来越多,虽有武举,但武举能招多少人,问道:“这跟府兵制又有什么关系?”

    契苾何力他们也是一脸困惑的望着韩艺。

    大家都不太了解。

    因为他们不主动问的话,韩艺是尽可能少说,为自己留有更多的操作空间。

    韩艺道:“回禀陛下,府兵制说到底就是兵农合一,一旦遇到战事,就立刻让百姓动员起来,而没有战事的话,士兵就卸甲归农。但是这其中有一个非常大的弊端,就是府兵制的战斗力肯定是不如职业士兵强。就好比守卫皇城的禁军,同样的人数,折冲府的府兵肯定不是禁军的对手,因为府兵是肯定缺乏训练的,而且一般都是一个人训练五百人,而禁军则是天天都在训练。”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道:“但是微臣却非常府兵制,因为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国家的生产力,又可以减少国家对于军队支出的负担。如果都如禁军一般的话,那么人人都会跑去当兵,这样一来,就没有人去种田了,而且也会增加国库的负担。”

    李绩问道:“你的意思是,大唐军事学院是能够提升府兵的战斗力?”

    “正是如此!”

    韩艺道:“这大唐军事学院是独孤警长提出来的,根据微臣对于独孤警长的了解,他是一个对于自己都要求非常苛刻的人。由此也可见,这大唐军事学院的根本,其实就是一种精兵制度,这符合独孤警长的性格。但是微臣之所以赞成,主要就是弥补府兵制的不足之处。

    关于这一点,其实大唐军事学院已经阐述的非常清楚了,学院培养的就是将官,是官,不是兵。在大唐军事学院,虽然他们也要学习如同统兵作战,但是统兵征战是需要经验的,这个是学不来的,得慢慢积累,因此学员毕业之后就想当统帅,独当一面,那是绝不可能的。故此,他们出来之后,肯定是基本做起,那么就是练兵,因此如何练兵是他们在大唐军事学院必修的一门课程,而且非常,甚至于针对到每个细节。

    打个比方,如果这五年内能够有两千学员毕业,那么一个人至少能够带十个人,那么两千人就能够带出两万精锐来,两万将官就能够带出二十万精锐来。府兵制本来就是太平之时,大家就都回家去种田,一旦生战事,就立刻动员起来。然而在动员的过程中,其实也会遇到很多麻烦,因为有不少会逃兵役,因此大唐军事学院也会有如何动员百姓的这门课程。说到底,大唐军事学院就是保证大唐在遇到麻烦时,能够最短时间内,练出一只庞大且精锐的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