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小闲人-第12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艺沉吟片刻道:“六伯,不是我不想答应你,只是这说出去的话就如泼出去的水,是难以收回了。”

    萧钜皱眉道:“真的就无法挽回呢?”

    韩艺思忖少许,才道:“我就如实说了吧,其实也不是无法挽回,而是我不打算挽回,因为周道行在洛阳势力盘根错节,而这事情已经发生了,如果留他在,就算他愿意民安局,可是与他有利益瓜葛的人呢?如果将他给调走了,那就得重新洗牌,对于民安局有莫大的好处,另外,我这也是杀鸡儆猴,省得到时麻烦。”

    萧锐点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你就按你想的去做吧,我们也就是过问几句而已。”

    如今萧家当然是以韩艺为主,因为那边萧淑妃的惨死萧家受到一些重创,如今也正在恢复的时期,需要韩艺来扛大旗,因此在韩艺的仕途面前,事都显得微不足道。

    萧钧却是好奇道:“韩艺,冒昧问你一句,这周家、董家在长安、洛阳可都非常有势力,他们也一定是想尽了办法,实在是没没辙了,才会低声下气来找我们的。可这事说到底也不是什么大事,其实西北地区多他们两个,少他们两个,也没有差多少?陛下为何就是无动于衷呢?这里面可还有临川公主情分在啊!”

    韩艺笑道:“六伯何不这么想,相比起整个大西北而言,他们两个又算得了什么,我每天忙得跟条狗似得,为大唐,为陛下尽心竭力,四处奔波,还不拿俸禄,陛下要连这点要求都不答应我,那也太不地道了。”

    李治又不傻,他能不知道韩艺是要整他们两个,可是西北对于唐王朝而言,实在是太了,要是能够成功,基本上就可以藐视前面的朝代,韩艺的政策可是有效治理,而不是非松散制度,那韩艺如今肩负着融合西北的重任,要两个人又怎么呢?甭管要来干嘛,但是韩艺既然开了这口,而且只是两个县令而已,李治不可能不答应,这笔账就连傻子都会算。

    “原来如此。”萧钧点点头,又与萧鄯他们用眼神交流了一番,稍稍点了下头,但是面色还是有些尴尬。

    韩艺瞧了他们一眼,心想,他们得妇人待我儿子这么好,这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要是一点面子都不给他们,他们在对面周家的时候,颜面也过不去啊!稍一沉吟,又道:“不瞒各位尊长,其实在此之前,已经有一些人来替周家说话了,但是我都没有怎么搭理。不过,既然周家找到了咱们萧家,那也不能做得太绝了。”

    萧钜听得一喜,激动的看着韩艺。

    韩艺笑道:“其实一开始,我是真的打算让他们两个去看水库的。但是如今的话,这样吧,劳烦各位尊重去跟周家说,如果他们将此看作是被贬,那就真的是被贬,但是如果他们将此看作是晋升,那这就是镀金之旅。”

    萧钜听得不是很明白,道:“此话怎讲?”

    韩艺道:“不知丈人可否给各位尊长说过萧家子弟去西北历练?”

    萧鄯哦了一声:“方才就在说这事,我们还感到好奇,周道行、董英去西北,摆明就是被贬,可是你这边又让咱们萧家的子弟去西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韩艺道:“道理很简单,如今朝中人才济济,再加上上来一波新的大臣,想要在这里博出位,那实在是太难了,就算你有本事,也没有功让你来得。而西北地区正处于空窗期,没有多少官员,但是陛下又非常在意西北,因此在西北立功要比在中原容易多了,而且还能得到很好的历练,这是一个非常非常不错的机会,若是错过了,可能就不会再有了。因此如果周道行和董英能够放下对我的成见,听从我的安排,他日回到长安,可能就不是当一个县令。”

    萧钜道:“可是西北乃胡人之地,不是那么的好治理啊!”

    韩艺笑道:“如果好治理的话,那都不需要派人去了,不过各位尊长请放心,既然是我让萧家的子弟去的,自然有把握会成功的。”

    几人相觑一眼,萧钧道:“我觉得韩艺说得很有道理,也该让他们去历练一下。”

    “嗯。”

    萧钜、萧鄯同时点了点头。

    萧钜作为大哥,道:“行,这事我们几个老头子再商量一下,等商量好了之后,再告诉你。”

    韩艺笑道:“没问题。”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求。。。。。。

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令人期待() 
元家堡!

    “午时二刻,元哲与元牡丹还在工作,我这主事人,外加元家的女婿是应该感到开心,还是应该感到忧心呢?”

    韩艺提着一篮子饭菜来到元家的会议室,朝着正在废寝忘食工作的元哲和元牡丹说道。23S.更新最快

    “姑父!”

    元哲见得韩艺,急忙站起身来。

    元牡丹也略显诧异道:“你何时来的?”

    “上午就来了!”韩艺笑道:“方才一直在陪着蕊儿玩,只是后来蕊儿见她娘还没有吃饭,于是吩咐我送饭过来。”

    “有你这么拿女儿说笑的么?”元牡丹白了他一眼,又道:“今日特别多事………!”

    韩艺道:“有我的事多么?”

    元牡丹一愣,螓首轻摇道:“比不上你,但是你之所以还能够有功夫去陪女儿玩,那是因为我们在这里忙碌。”

    “唉。。。说不过你!”韩艺摇摇头,又道:“但是饭菜已经送来了,能否先吃了饭再工作。”

    元哲忙迎过来,从韩艺手中接过饭菜来,“姑父,这事你让下人去做就是了,犯不着亲自送来。”

    “你还当真了,我就是想见见我妻子。”韩艺翻着白眼道。

    “啊?呵呵!”

    元哲顿时一脸窘迫,干笑着。

    元牡丹给了韩艺一记妩媚的白眼,道:“瞎说什么。”

    三人坐了下来,将饭菜分好,一人一份,都是很简单的菜式,一荤一汤两素,都是小碗装的。可能是元家太有钱,山珍海味都吃腻了,除元鹫那厮,其他人吃饭都很简单,就不太注重吃穿,除非特别要求,好比韩艺想跟元牡丹吃个烛光晚餐,可能就花点心思,但大家都是一门心思就想着赚钱,元哲就认为赚钱远比花钱要快乐多了,其实有本事的人都会这么想,因为这花钱谁不会,乞丐都会花,但是赚钱可不是人人能赚的,这就有挑战性。

    元哲刚拿起筷子,就忍不住向韩艺说道:“姑父,你可算是来了,我这正有许多事要向你汇报。”

    韩艺笑道:“元行的事,桑木已经与我说过了。”

    元哲道:“如今长安许多商人南下,这钱多了携带不便,少了又不够用,借此连通南北,实在是最好的时机。”

    韩艺道:“还不是最好的时机。”

    元哲一愣。

    韩艺道:“等到船队回来之后,才是最好的时机,别看如今南下的商人增多了,但还只是少数,而且都是去探路的,能够带多少钱去,只有当南下船队取得成功之后,才是最佳的时机。另外,连通南北这手续方面,需要做到万无一失,万不可太过于激进,因为一旦出了问题,这钱财倒还只是小事,那会严重损害金行和元行的名誉,这可是无法挽回的啊。”

    元牡丹点点头道:“夫君说得很对,这事还得从长计议。”

    元哲嗯了一声。

    韩艺笑道:“我知道你现在很激动,因为一旦连通南北,将会改变整个商场的游戏规则,到时金行和元行两翼齐飞,那画面真是太美了,我与你也一样,也是非常的激动,但正是因为如此,我们不能让那美妙的画面只是昙花一现。”

    元哲笑道:“姑父说得是,是我有些激进了。”

    韩艺扬了扬筷子,道:“边吃边说。”

    元哲这才动筷。

    吃了一会儿,韩艺随口问道:“元行那边的情况怎么样?”其实将时间完全用来吃饭,对于他们而言,同样也是一种奢侈啊!

    元哲立刻放下筷子,正色道:“这都是姑父你一手安排的,自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盖因那么多货物南下,刺激了扬州的经济,更多的人想投入到买卖行当中来,因此我们元家刚刚一建立,就有不少人前来借贷,那边又有杨二公子的担保,相信存储也会渐渐多起来的。”

    韩艺点点头,问道:“低息借贷没有引起当地高利贷的反对?”

    元哲正色道:“当然是有的,但是一部分高利贷的都是一些地主,他们主要不是靠放高利贷赚钱,高利贷只是他们兼并土地的手段之一,而他们一来要购买我们的货物,二来也需要我们的船队将他们的货物运动到长安来,他们这一些人自然就不会与我们作对,至于剩余的么,那就不成气候,而我们又有扬州官府帮忙,以及大大小小的商人的,他们想要动元行,也得掂量掂量。退一万步说,纵使他们想来找麻烦,能比当初那些高利贷针对金行还要厉害么?姑父已经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纵使有麻烦,我们也不怕。”

    元牡丹慎重道:“元哲,这强龙不压地头蛇,我们还是得小心谨慎,切不可大意,元行之事,必须要做到最细致,否则的话,极可能会失败。”

    “牡丹说得对!”韩艺点点头,又道:“但是太过害怕也不需要,而且也不需要借用我在金行用得招数,正如你方才所言,运输才是我们最大的法宝,船队能够给当地带去的财富,自然会有很多人为我们所用,只要利用好这一点,那些土地主不足为虑。”

    元哲点点头道:“我知道了。”

    韩艺又道:“那船队的情况如何?”

    “半个多月前已经返航了。”元哲道:“同时还带回来了的货物,其中主要是以粮食、棉花、茶叶、蔗糖为主。”

    元牡丹道:“幸亏最近关中粮价有所上升,不然的话,只怕运送粮食反倒会亏本。”

    韩艺笑道:“我看过户部的资料,关于粮价上涨还会持续的,因为关中人口渐渐变得多起来,但是耕地却没有增加,而且随着雇佣制的出现,不少农夫也转为工人,他们从自给自足变得需要购买粮食,再加上这么多官员、贵族,仅靠关中粮食已经供应不上了,必须得依靠引起外地的粮食,方能供应的上,但是如今长安的制造业发展起来,百姓也变得富足,粮价势必会上涨,运送粮食决计不会亏的。”

    元牡丹道:“不亏也赚不了多少,除非抬高粮价,这你们户部肯定不会答应。故此,最主要的还是得依靠棉花和茶叶,这是黄河以北非常匮乏的商品。”

    韩艺点点头道:“其实棉花要比元行更值得人们期待,因为它将会改变我大唐百姓的生活。至于茶叶么,我们必须要推崇,因为这是西域、吐蕃等地缺乏的,因此将茶叶推广好,不仅仅是对咱们有利,也将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

    元哲有些怀疑道:“姑父,其实我已经让人送信的时候,捎来一些按照姑父的方法制作出来的茶叶,可是味道都非常淡,没有姑父说得那么神奇。”

    如今是煮茶,直接将茶叶采摘回去,不经炒制,就磨成粉,制作成茶饼,然后煮着,还会加盐等调料,有点类似于日本的抹茶,不,应该日本的抹茶是从唐朝引进的,韩艺要改变这一点茶叶的品种多样化,满足各种各位的人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