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命欧皇游诸天-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兵家武道可以作为更加关键的外在因素,无论三角的哪个点在未来弱化了,都可以作为后备力量补充进来,维持最关键的平衡。

    自诩已经看透了赵无忧所作所为的神道帝君们自然就更加放肆的发展起神道宗教来。

    毕竟比起不受控制自我修行的道佛,新兴的神道宗教必然要依附于人道之主的意志,这更是让神道会比其他宗教更加亲近朝廷。

    ‘而神道的特点也会在某一日来临的时候。。。’

    谁也不知道神道如今为首的数位神道帝君赫然已经开始盘算数万年甚至十万年之后的世界。

    。。。

    大天尊破界离开之后,一直位于湖山书院后山的藏书阁也难得的关闭了。

    加上天地间一阵难以言喻的波动回荡,很多在关注着湖山书院桃山的人物都确定这位人皇早已经登入天庭,接受天道权柄。

    毕竟如今的天庭青冥之所早已经被一股力量笼罩,不到四阶的金仙道君之类的境界根本无法进入。

    这也是掌握天道权柄的最低要求。

    天庭所在,乃是九天中心,亦是另一块庞大的空间。

    并立于地界,集聚天地轻灵之气,掌握着调动星辰之力的伟能。

    只不过此时这些权柄都没有人能够运用,尊位被放置在一边,任由天地自行发动。

    也将天庭最大利器,天罗地网的根本能源封闭住了。

    九天之处本为天地间的一个隐秘,却被第一代的大天尊寻觅到,开创了天庭,成为了无数强者争夺的所在。

    而在世人最熟悉的九天之外就是所谓的四野之地。

    这些地方乃是除了中原广袤地域,占据了天地间最大气运的所在之外,那些上古的神祗,帝君,或是其他国度的外神所在的地方。

    毕竟哪怕是神道的法域也需要依附于实物,不同于人道神祗借用着中阴界,山水之神,或者是概念之神的法域便需要凭依轻灵之气,化为真正浩大的神国。

    亦是可以给自己的信徒死后享有长久的安乐,而不用堕入地界受苦。

    要知道在地道还未圆满的时候,这种死后进入神国也是许多人求之不得的好事。

    封锁着九天中心的力量环绕着无数崩散的万道和天道权柄逸散的威压,尤其是针对掌握着天地一部分规则的神道大能。

    强如堪比四阶道君的神道帝君也只能遥望,等待着注定之人将那个权柄收摄。

    如今显然已经有人入主了天庭当中,肉眼可见的那些散乱的灵机在不断的被炼化,按照这个速度估算,大概三十年左右便可以彻底的功成。

    到时候一个掌握了天地人三道的绝代存在便将出世,谁也无法阻拦这位君临天地间。

    就连有着自己谋算的神道帝君们也在静静的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毕竟如果真的是三十年后的世界,他们的神道宗教届时便已经成了定局,难以割舍。

    这位人皇既算是想做,也要考虑是否有这个必要了。。。

第七十七章 神道异动() 
“伯安。。。”

    一身装饰不算奢华,却也已经将其衬托得仿佛九天仙子的女子轻声开口,柳眉轻皱看着眼前的一幕似乎是有些疑惑,又有些不太明白。

    “慢慢看,别着急。。。”

    哪怕是在如今的天下,带着轻笑的男子也是绝对站在最巅峰的那位。

    就凭着他开创的儒家心学一脉,如今更是在天下宣扬,逐渐将本来陷入颓势的儒家注入了一道新的活力,便足够让无数人注意。

    此时却会出现在这寻常乡野之间,要不是知道这位平生就喜好探寻民间轶事,又最重知行合一之道,只怕真以为这是在玩什么乡野匿麒麟的把戏。

    但是正因为他不会这样自抬身价,所以这位才是如今天底下真正名声在外的大宗师。

    不止是学者百家子弟口中,就连是那些寻常的百姓也是听从他的莫大威信。

    “我倒是很想看看,这些神道教徒们会玩出什么把戏?”

    眼中闪过了一丝厉芒,虽然神道教发展不过几月,却已经弄得天下各处纷扰不断,一开始他也以为不过是愚夫们的把戏,到了后来才明白这是神道神祗想要抬头了。

    可惜这些事情牵涉不小,就算是百家和朝廷明白过来,没有人皇陛下的首肯,他们也不可能动手做些什么,只能坐看事情的发展。

    毕竟这些神道的神祗说起来也是要倚靠着人道这根粗腿,先不说什么反客为主之类的可能性,单单是如今的传教行为虽说有点过火和狂热,却也还在接受范围内,并没有影响到正常的朝廷办公和百姓生活。

    只不过没有想到在城镇那等地方是一个样,在这乡野之中,这些神道教玩的却又是另一套把戏!

    要知道明明这一男一女都是风姿绰约之人,在这里仿佛是完全没有人注意到一样,就好似有一层薄薄的纱雾将他们的特异给掩盖住了。

    而在他们的眼前,一场不同于寻常乡间邻里间的争吵正在出现。

    “蒲员外,您确定已经将卖掉良田的钱都供奉给了神君嘛?”

    高高在上的语气,就好像不是在询问一个乡间颇有善名,并且有着官身的绅士,而是在诘问一名没有交够粮税的罪犯。

    虽然是素白简单的衣裳,却可以看得到他的手上带着十分名贵的皮套。

    曾经不过是一位乡间的闲汉,如今摇身一变成了神道教的一名神官,高高在上的模样,看着周围乡亲不时露出的艳羡和敬畏,便足够让这位被神灵赏赐过的神官心情澎湃而愉悦。

    对于以前只能仰望的对象,还有他对神君的欺骗越发的不满。

    这种不满不止是言语上,更是体现在了行动上,只见他猛地顿了顿地,就好像巨物落地一样,整个街道都晃了三晃。

    龙气加身,那蒲员外亦是神色不变,哼哼了一声。

    “那田是老夫的,卖了给多少银钱也是老夫自愿的,怎么?你个腌臜货色有什么意见?”

    没有料到对方如此强势的回应,神官显然楞了一下。

    “这天地都是神君的,你的田地卖之前也是神君的,卖了之后的银钱更是神君的,你居然敢于在神君面前撒谎。。。”

    只见他拿着权杖指着蒲员外,说出了一番足够让围观的男女震撼的话。

    围观的那些乡亲倒是神色不变,似乎早已经习以为常。

    “都是神君的?要不是家里那个蠢妇,光凭你说的这话,老夫我一个折子送去监天司,就能把你这个所谓的神官压入大牢,让你明白什么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一声冷哼,大宋的官身自带的一丝龙气爆发,直接将那气焰嚣张的神官压了下去。

    蒲员外冷冷的撇了这个神官一眼。

    “这里是大宋,无论是神,还是仙佛都要遵守大宋的律法,是龙盘着,是虎卧着,区区一点神异之力,妄想动摇大宋根基?”

    “老夫现在就告诉你,今日之后,你神道教一个字也落不到老夫的家中,甚至如果那个愚妇再言语半句,老夫便去办和离,实在不行就休了她!”

    “鬼神异力,妄图乱我读书人的心性?妄想!”

    说罢也不看那面色一阵青一阵白的神官,拂袖直接离去。

    而被热闹吸引来的人群,见到这种情况,也都直接散去,留下那个神官尴尬的留在原地,也不知该离开的好,还是落下什么狠话好。

    毕竟谁都知道,这位蒲员外的亲儿子曾经是大宋探花,更是在十年间已经一路升迁到了中枢当中。

    否则他们也不用费劲心思的将蒲员外的后院发展成神道教的一员,只是可惜如今似乎已经被蒲员外发现。

    恨恨的甩了甩衣袖,这个神官拿着自己的手杖便转身离去。

    此时已经散去了隐身自己二人容貌的力量,女子的眼神看着远去的那位神官,在他出手撼动街道的时候,明显的感觉到了一丝来自地界的力量波动。

    “伯安,他们这是。。。”

    男子眼神露出了一丝深邃。

    “没有想到,祂们比我想的还要大胆,不但妄图百姓的信仰,甚至还开始涉及地脉的力量了。。。”

    “而且竟然还敢染指,大宋官宦的亲眷!”

    说到这里,这位在大宋一直以温和敦厚著名的大宗师也忍不住了怒火。

    “鬼神误国,果然是先贤未曾欺我,这些事情不亲身经历,到处看一看根本就不可能知道!”

    在他的身旁,那名女子轻启莲步。

    “你准备如何?”

    玉手放在男子的肩膀上,女子轻声的询问着。

    “此时,还是你的身孕要紧,还是先回苏杭,这件事为夫自然会有安排!”

    男子看着靠过来的女子,连忙拿手环绕了一下,防止会有摔倒等意外,然后也不停留,就带着女子直接向着大道走去。

    唯有一道隐含于地下街道的浩然之气赫然已经封锁了这周遭。

    一旦遇到了带着邪念的外力,必然全力轰杀!

    毕竟他可是记起来了那位蒲员外到底是谁的父亲。

    正是十年前的探花进士!

    如今的吏部侍郎,蒲松之!

    也正是之前,与改名为赵昊的小草所用大名一模一样的人物!

第七十八章 正神伪神() 
只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甚至大局当中一点点的变化,都有可能引起事物的崩盘。

    不论对于神道教背后的神君来说,还是那些享受着神道红利的神官神使来说,都没有想到反扑会来得这么猛烈。

    回到苏杭郊外,那位一举一动都让人瞩目的儒家大宗师,隐隐已经有‘心圣’之称的宁采臣,宁伯安先生,一篇文章传檄天下,顿时引起各界注意,就连朝廷内阁当中也是颇为震动。

    要知道这种人物一旦出手必然不是毫无目的,而神道教的一些动作却是也引起大宋朝廷的不满了。

    红木桌椅上一杯杯茶盏散发着热气,不见任何的煤烟碳炉,可是在这座几乎代表着大宋王朝权力巅峰的地方,却没有一丝的寒意。

    温暖得让人忍不住浑身发痒。

    不过对于这种变化,在场的这些内阁大臣们早已经习以为常。

    集中供暖,数年前就已经开始在开梁城各地展开,一个个区域的锅炉,由工部配合监天司研发出的灵机暖炉,还能用木炭等东西并行供能使用,不但污染不多,还能有效的稳定地脉多余难以排出去的废弃能量。

    减少开梁城附近的地质灾害,只要控制频率和次数,简直就是有益于天下的地脉稳定器。

    而冬日供暖也不过是附带的罢了。

    享受着过去岁月当中根本难以感受到的舒适,在场的这些内阁大臣们的内心处都紧绷着一根弦。

    别看如今好似上古圣王,当今人皇无为而治,几乎没有打理过大小事务,可是当他亲政的十年已经为这个王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只要稳定住工部,百家各司其职,百官不出问题,大宋王朝继续跃进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也因此这些内阁大臣们哪怕是有着自己的想法,也是斟酌再斟酌才会提出,而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他们往往也是等它们发展,看出了到底会变成什么可能性,这才着手来进行管理。

    而非一开始就进行强力的压制,这不符合实际,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