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命欧皇游诸天-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底是怎么了?”

    低声的呢喃,青衣女子显然对于天庭的异状十分在意,眼中闪过一丝精芒。

    ‘难道?他已经走到了那一步,所以世界进步甚至权柄被夺取,也丝毫不在意嘛?’

    嘴角流露出一丝苦涩的味道,要知道那位大天尊成道还在青衣女子之后,可是竟然已经悄然的迈步追上,甚至是远远超过了。

    ‘不过地道圆满,世界本源增强,本尊的成道之望也不再遥不可及了!’

    如今正是世界不断扩张发展的时候,几乎算得上一日一变,而这种变化正是迈入了四阶境界者可以参考学习的,也是真正的世界圆满红利期。

    若是等到世界这波发展结束,天地大道平稳下来,法则也趋于完善,对于世界生灵来说便已经没有那么大的提升效果了。

    有意直接去闭关参悟,甚至是去往世界的边缘查看第一手的世界扩张之道,感悟其中出现的种种玄奇。

    可是到底还有一位弟子在这青城书院之内,由不得青衣女子不在意。

    心思一动,若有若无的联系让她有了明悟。

    “樊梨花这个小妮子居然在世间还有传人,还是一窝小狐狸”

    眼中闪过一丝精芒,已经察觉到了自己这一众隔代传人在干什么,隐约察觉到了其中的气运和因果,青衣女子一弹玉指,两道灵光就飞了出去。

    “有着这份关系,想必小白也不至于枉送了性命”

    虽然她的徒儿还未迈入当世大能之列,却也离那神仙之境不过半步之遥了,也算是有了自保之力。

    已经将一切安排妥当,又送出了保命的手段,青衣女子觉得自己已经做到了为人师尊的一切。

    又不是养孩子,作为徒弟稍稍让她经历些风雨也不是什么坏事。

    随即遁光一闪,哪怕是如今还在不断变得更加牢固的空间也阻止不了青衣女子的行动,直直的向着那不断产生毁灭,创生之力的世界边缘而去。

    如今这天地人圆满,两处所在是好处最大的。

    一是在世界本源之所,不过那种地方除非掌握了足够的天地权柄,否则根本得其门都难入。

    二便是那世界膨胀,扩张的地方,有着新旧交替,也可以得到各种大道法则的感悟,就算是四阶金仙也会是裨益非常。

    而现今的世界当中,除了天庭内留守一位四阶金仙大天尊坐镇中央,调和阴阳天道,其余的四阶全部都在向着世界边缘而去。

    甚至天仙大能也不愿意放过这样的机缘,开始向着世界的边缘所在行动。

    一时间整个世界真正的顶层力量削弱了不知凡几,也让大宋可以借着这真空期开始膨胀般的发展!

    就在所有的三阶四阶都开始向着世界边缘集结的时候,坐镇在开梁皇宫内的赵无忧也发出了自己的意志。

    “进军北方,将草原彻底纳入大宋,成为大宋的跑马之地!”

    本就已经将黑水联军打的怀疑人生,觉得大宋是不是开了挂,为什么他们的画风和我们不一样的黑水一脉蛮族,就算是在修行者参与的情况下,也是被大宋压着打。

    尤其是在金吾卫加入之后,修行力量也被兵家武道彻底的压制。

    配上神武司不断推出的各式攻城,守城器械,整个云水边关赫然已经成为了一块血肉磨盘,也成了神武司的试验地。

    否则光凭黑水联军的水平怎么可能在金吾卫到达后还能支撑的下去?

    根本就是因为神武司在养猪,时不时的撒点饲料,养肥一点,然后再继续试验。

    颇有一些资本主义大军火商的风范了。

    不过赵无忧的意志才是大宋唯一的法规,在明确了要求后,无论神武司是何等的不甘心,也不可能再继续养猪了。

    当然这一次的收获已经是极为丰厚了,毕竟制造出的武器到底什么样子,有什么缺陷,威力到了什么地步,都是要在真正的战场上使用过后才能得知。

    光是这些天的试验已经收获了不少的资料,相信不久后神武司的出品将更加让人胆寒,甚至波及修行界。

    不再存着磨砺底下将士的心态,可以说除了一开始的交锋让云水边关真的有些压力外,整个战争的获胜是十分轻松的。

    轻松到了一种碾压的地步。

    当徐振勋选择要将黑水联军彻底留下后,本以为会遇到可观的抵抗,可是直到他直接夺了黑水联军的中军大帐都没有真正碰到什么堪称棘手的场面。

    一战功成,现在都不用派兵去追缴散乱的黑水联军了,光是留在这里的十万控弦之士,便已经足够让整个黑水一脉彻底的崩溃。

    ‘宜将剩勇追穷寇!’

    心中有了这般的念头,早就展露出了骑兵一道卓越见识的陈白之带着三千白马义从,直接卷入了茫茫草原。

    而之后的消息不断传来,以至于跟着陈白之的进军速度都来不及,往往他们占据一片草原,陈白之便已经打到了另外一头去了。

    直到占据了黑水一脉的王城,陈白之才真正停了下来。

    对‘兵贵神速’四字的理解,此世已经无人可望其项背!

    。

第五十一章 又是十年()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夫道者,有清有浊”

    郎朗的读书声从学院当中传出,如今的大宋学院已经不仅仅是处于一地一城,也不仅仅是作为教育扫盲的组成部分。

    而是彻底的成为了一个所有年轻人心目当中向往的目标,就算大宋学院几乎已经开遍了整个大宋周遭,也不能阻拦这种热情。

    相比之下,昔日里高高在上的那些各种儒家学院就几乎被打落了尘埃。

    倒不是说他们就没有受众了,哪怕十年当中户部改革,科举也随之变化,但是儒家的学问依旧是管理朝堂的重要支柱。

    而且由于历年的科举考试,儒家学问的重要性比之前影响更加深远了起来。

    只是学宫那面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本来嘛,各色学院当中教授的便是一家之言,其余的学说不过是补充,开阔视野,等于是独享的生意。

    如今为了迎合朝廷,百家学说尽出,儒法道墨,公输医农兵,各家尽皆恢复了往昔的昌盛。

    大宋的朝堂改革在五年的阵痛后迎来了和过去王朝截然不同的景象,各家学说皆有自己的用武之地,而非在野哀嚎,指手画脚。

    各色的理念碰撞,也将这个时代推上了,儒家作为最受冲击,也是最多学说攻讦的对象不但内部在进行大换血,更是在不断的适应新时代当中自己的位置。

    还好到底学宫底蕴深厚,加上本来就隶属于儒家的各色人等出手,终于还是让儒家保持了一超的地位。

    可是背后数强追赶,尤其是墨,农,兵,法更是紧紧跟随,让他不得有一丝空闲的心思。

    反倒是让大宋的朝堂和学界越发的平稳。

    清晨学道,中午品儒,夜幕读法,三家学说交替,这便是如今的大宋学子们的日常。

    另外还有想要学习其他学科可以自己凭着兴趣学习,但是如果只是想参加最正统的科举考核,那么就学这三家学问就可以了。

    如今科举改革之后,主体不变,却更多了许多分支,一样可以迈入朝堂,甚至也可以进入中枢,却比那正统之道更难。

    也正是因此这才让这些分支科举的含金量得到了认可,完全不弱于真正的高中金榜之辈。

    十年的耕耘终于让各个阶层之人都有了向上的通道,可以说大宋朝廷对于教育和科举的改革总算是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

    朝堂势力再次分别划分,工部由医,墨,公输三家分别把持,吏部和礼部自有儒法道三家争执,刑部也是法家视为必得的地盘,兵部如今成了墨家和兵家争夺之所,户部则成了商家和公输家对抗拉锯的地方。

    就连如今那些劳苦功高的阁老们也不得不受到了百家学说的影响,尤其是十年间以突飞猛进之势,迈入内阁的法家中兴之祖,冯泱冯大学士。

    从不掩饰他对于法家学说的偏爱。

    自从当代人皇陛下闭关,近三年的朝堂便是由内阁把控,倒也没有出什么大事。

    尤其是在农家不断发展了粮食畜牧的种植驯养之法后,大宋十年人口暴涨也没有出现粮食不足的事情。

    反而因为良种不断的孕育,又从海外寻找各色的食用植物,动物,将贫瘠的土地也利用了起来,整个大宋的农业发展可谓迅速无比。

    许多地方甚至已经开始有了集体农业的雏形,牲畜的集中养殖更是让每家每户两三天皆能吃上一口肉食。

    这种宛如天堂般的生活,不说那些看着大宋变化的中年,老年人,就连新一代们也能够感觉到时代的变化,更是对于未来有着充足的信心。

    上一个十年解决了肚子的问题,这个十年便已经解决了知礼节的问题,那么下一个十年呢?

    所有人都期待着大宋朝廷的改变,要知道这位人皇陛下继位也不过二十年,还算是在盛年当中,而更多的高层则知道这位人皇还兼任着后土的职责,长久的把持大宋皇位已经是不可忽略的事实了。

    更加让许多人奇怪的是,本来赵无忧的许多暗中动作此时也停了下来,按部就班的发展势力,就好像一点都不急切一般。

    要知道已经拥有了人皇后土两个尊位,下一步是什么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可是大宋和天庭两方的缄默,就好像达成了什么协议一般,让不少欲要趁机取得好处的势力感到纳闷。

    不过不管多少势力为此头大,作为大宋王朝的发展并没有停下脚步,开拓新占据的草原,发展海外贸易,甚至远达了另外一块蛮荒的大陆,都是大宋一直在做的。

    把持着土地的豪门士绅们也终于抬起了脑袋,不再看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而是看向了更多是机会。

    以至于将金山寺灭掉后,南方的士绅们几乎没有多抵抗就顺应了朝廷的诏令,把大部分的田地都收归了国有。

    有一便有二,如今全天下的良田都是大宋所有,农民的赋税更是低到了史上最末,朝廷上取消农税的呼声亦是不绝于耳。

    只不过在如今商家学说的努力下,工业的发展还不足以真正支撑起大宋朝廷的开支,这才没有彻底的取消农业赋税,但是在可见的将来这是必然的事。

    海外贸易的发展,金银矿的发现,更是将这个时代的工商业推向了疾驰的高速列车。

    民事司发明了蒸汽机的那天开始,整个大宋便已经掀起了一场革命的狂潮,工业的大时代降临,若不是有着更多的职业需要人工,只怕当时就会引起暴乱。

    这也展露了大宋学院开设在各地,开启了民智的好处。

    如今的大宋子民依旧精气神饱满,可是这种饱满和自豪于国家的强盛不同,这种自信的饱满更是得益于文明的进步,得益于己身学识文化的进步。

    若是有人可以看到大宋王朝的龙气便能够察觉到一头已经在蜕变当中的七爪真龙,五爪为真龙极致,超过了五爪便不是简单的气运金龙了,而是真正有着突破气运生灵潜力的祖龙!

第五十二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