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之帝王系统-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余武,恐怕所有人都想不到陈胜、吴广这两个默默无闻的民夫会在这样的时候揭竿而起。

    狄青接到余武的命令已经有些时日了,但由于一切还未准备妥当,所以直到今日才开始挑兵点将,准备出征。

    接收了章邯的败军,除去一些不肯归降的被放走,这支大军可以说是扩充了近小半。

    而不仅是兵力上有了明显的增加,将领方面,随着余武信件而来的还有三人,其中一文两武,皆乃不世之材。

    “面涅将军”狄青望着自己眼前的军势,心中感到高兴,自己麾下大军能有这样的气势,平定天下还不是指日可待。至于那个号称张楚王的陈胜,狄青一点也没将其看在眼里。

    “只要杀进咸阳,殿下就可以称皇了。”他一想到这里,便忍不住有些激动。

    二世元年八月,在陈胜称王后不久,余武麾下狄青便挥兵南下,长驱直入,志在咸阳。

    同月,远在陈县的陈胜,听从了大梁人陈余的劝说,向北谋夺黄河以北的地方,而陈余自高奋勇愿领兵前往平定赵地。为将者乃是陈胜以前交好的陈县人武臣,同时以邵骚为护军,以张耳、陈余为左右校尉,给予兵士三千人,北攻赵地。

    武臣很快渡过了黄河,一路不断有人加入,队伍不断扩充,兵士数万人。

    下邳。

    自陈胜、吴广起义以来,民间百姓所谈论最多的便是有关两人。

    张良是韩国的贵族,在秦国灭亡韩国后便一心想要复国。他曾于始皇帝二十九年,在始皇东游至博浪沙的时候,令力士操铁椎狙击始皇,但可惜误中副车。始皇大怒,传令天下大规模搜索刺客,张良被迫逃亡,藏匿于下邳。在此期间,张良曾于下邳圯桥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谋略大长。

    “我等都是韩国之人,无能为力才屈于秦国,今天下大乱,二世无能,你们可愿随我一起,反秦复韩?”一处隐秘之地,张良拔出佩剑,一身正气,他的周围皆是曾经韩国人的后裔,有上百人之众。

    “反秦复韩!”百余名少年激情澎湃。

    时间一晃而过,不经意间便已是九月。

    “武信君”武臣率领这数万人的军队,攻打赵地,势如破竹,连下十余城,并杀死了所下之城的所有秦国官吏。而他的这一举动,使得赵地其余城池官吏坚守不降,一时之间难以取得进展。于是他转向东北方,攻打范阳。有范阳人蒯彻,向武臣献策,随后不费吹灰之力取得城池三十余座。

    到达邯郸之后,武臣听从张耳、陈余的劝说,自立为赵王,并封陈余为大将军,封张耳为右丞相,封邵骚为左丞相。

    武臣听从张耳、陈余“不要西进攻秦,抓紧北略燕代、南收河内以自广”的建议,派部将韩广北略燕地。

    而韩广在占领了燕国的旧地后,在当地民众支持下恢复燕国。

    同月,会稽。

    当地郡守殷通找到项梁,对他说道:“江西人皆已反秦,这是天要亡秦,我听闻先发可以制人,后发却只能为人所制。所以,我准备发兵,想要用你和桓楚为将,你可愿意?”

    项梁一心想要复兴楚国,所以他自然不会答应,但不能直接表达出来,所以他故作思索,然后说道:“桓楚现在不知所踪,只有项羽知道他人在哪里。”

    殷通不认为项梁会骗自己,随后点点头说道:“那项羽他现在人在哪里?”

    “我去找他,让他来见您。”项梁对郡守说道。

    “好。”殷通点头同意。

    随后项梁找到项羽,对他说道:“殷通想要起兵反秦,我们可以趁此机会……”

    项羽示意自己明白,然后持剑随着项梁在外面等候。

    项梁再度见到殷通,对他说:“项羽已经在外面,您可以召他进来,让他奉命去找桓楚。”

    殷通同意之后,项羽被召入内。

    片刻之后,项梁提着殷通的头颅走出来,持着滴血之剑的项羽跟随在其身后。

    “殷通已死,你们可愿臣服?”项梁大声对着郡府内原属于殷通的手下喊道。

    殷通手下自然有不愿意降服者,却见项羽挥舞手中利剑,孤身而对。场面一片混乱,项羽单人单剑,连杀将近百人后,整个郡府上下之人全都吓得趴在了地上,表示臣服,没有人敢抬起头来。

    项梁召集了当地原先所熟悉的豪强官吏,向他们说明起事反秦的道理,然后便发动了吴中之兵起事。项梁派人去接收吴中郡下属各县,共得精兵八千人。又部署郡中豪杰,派他们分别做校尉、侯、司马。于是项梁做了会稽太守,项羽为裨将,去巡行占领下属各县。

    沛县。

    当今天下大乱,不断有人起兵造反,想要趁此机会,自立称王。

    沛县县令想要响应起义以此保证自己能够继续掌控此地政权,萧何与曹参此时为沛县的少吏,他们劝说县令将本县流亡在外的人召集回来,一来可以增加力量,二来可以杜绝后患。

    但县令在事后便觉得后悔了,他害怕刘邦回来后不好控制,毕竟刘邦此人在沛县还是颇有些威望的。所以他命令关闭了城门,准备捉拿萧何与曹参。萧何二人闻讯后赶忙逃到了城外,刘邦听说了这件事后,令人暗中鼓动城中百姓起来杀掉出尔反尔的县令,大家一起保卫家乡。

    沛县的百姓本来对平时就不太体恤他们的县令很不满,如今有人带头,百姓们争先跟随,他们在杀了县令后,大开城门迎进刘邦。随后,大家又推举刘邦为沛公,让他领导大家起事。刘邦便顺从民意,设祭坛,立赤旗,自称赤帝子,领导民众举起了反秦大旗。而此时,时间已经来到了二世元年十月。

第二十一章 直逼咸阳() 
陈胜自封为张楚王后,任命吴广为假王,令他率领起义军的主力西击荥阳,取道函谷关,从而直捣大秦帝都咸阳。

    荥阳是通向关东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就是兵家的必争之地,不仅主城城墙高而厚,附近还有囤积大量粮食的敖仓。

    而吴广若是能顺利拿下荥阳,就等于打了通向关东的门户。再取敖仓,既可切断秦军的粮草供应,同时也可以免除自军的军需问题。

    可惜,在得知叛军假王吴广率领大军来犯的时候,荥阳守兵便下定决心坚守不出。吴广下令攻城,但连续好几天也没有成效,反而士气大减,士兵疲惫不堪。

    吴广受挫的消息传入陈县后,陈胜十分焦急,招来周文,对他说道:“吴广现在一时难以拿下荥阳,这对我军很不利,你另率一队兵马,绕过荥阳,西取函谷关。”

    “臣定当竭尽所能,万死不辞!”周文领命道。

    有着吴广大军在咸阳牵制,周文所率部队很轻松的绕过了荥阳,兵临函谷关下。

    “弟兄们,咸阳帝都就在眼前,只要破了函谷关,就是胡亥的末日!”

    周文鼓舞士气,大声喊道:“给我杀!”

    全军攻击的命令下达,随即响起漫天的喊杀声。

    大地上,数万士兵前仆后继,死不停歇。

    函谷关的城墙外,一架架“云梯”不断架起,又不断被墙上守军退下,不知有多少起义军从半空坠落摔死。

    城门外,一辆“临冲吕公车”缓缓接近这座高大城门。这辆冲车高四丈有余,长有三丈,宽有两丈。

    “击鼓!”

    曹刿曾有云:“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起义军已经是第二次击鼓,却毫无显颓势,反倒是一个个越战越勇,更加拼命。

    在这样不顾自己生死的起义军面前,即使函谷关的守军再为精锐,也难以抵挡。更何况,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防守,他们已经有些疲劳。

    正是因为守军显出了颓势,不断有云梯被架稳,一名名起义军也开始慢慢占据城墙。

    也就在此时,“轰”的一声!函谷关这外铸有青铜的坚固城门被冲车破开,起义军见此情况,更是声势大振。

    周文兵临函谷关下不到一日的功夫,半日休整,傍晚攻城,轻而易举的斩关夺隘,似有无敌之势!

    夺得函谷关后,周文和他的部队没有停留多少时间,一路厮杀,势如破竹,一直打到了距离大秦帝都只有百余里的戏地,可以说是直逼咸阳。其次,在周文率领起义军进军的途中,不断有百姓奋起响应,所以整个起义军的队伍也不断扩大,此时,已经有战车千乘,士兵数十万。

    咸阳。

    近段时间来,二世胡亥已经变得骄奢淫逸,在帝皇之位的腐蚀下,他早已没有了当初谋逆时的心性。如今听闻叛军逼近,如晴天霹雳一般,惊慌而不知所措,只能连忙召集文武大臣前来议事。

    “诸位爱卿,有何良策?”胡亥语气略带紧张,这是必然的,若是被起义军攻入了咸阳,那他不要说是继续享受这骄奢的日子,想活下去都很困难。

    众位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之间无人吭声。

    胡亥见此大怒,喝道:“帝国如今存亡危机之间,难道你们连一个办法都想不出来吗?”

    见在场大臣还是不说话,胡亥指名点姓道:“赵高,你有什么办法?”

    “这﹍臣﹍”赵高如今也是有些慌了,若是对付朝中大臣他有的是办法,平日里讨好胡亥他也有办法,可让他对付这数十万起义大军,就算把他的罗网全部派上去也没有一点用。

    “废物!”胡亥愤怒大吼。

    然后继续问道:“冯去疾,你可有良策?”

    冯去疾和李斯同时朝中丞相,两人一右一左,辅佐帝王。

    右丞相年岁已经不小,听到胡亥问话,他惊了一下,然后支支吾吾的说道:“这﹍陛下下诏,将周围几县士兵全部征调到帝都,保证了帝都无碍,可再下令剿灭叛军。”

    胡亥眉头紧皱,咸阳外城根本没有城墙,起义军想要攻打到皇城之外简直易如反掌,难道要让所有士兵死守皇城,等待其余各郡的将领来勤王?

    “李斯,你呢?可有良策?”由于赵高的近段时间来不停向胡亥状告李斯的罪名,他已经不怎么待见李斯,可如今帝国的情况和局势,李斯的本事……

    李斯没有立即答话,犹豫了几息,回答说:“臣倒是有一个想法,只是不知陛下愿不愿意!?”

    胡亥听到李斯的话,不是很高兴,但还是说道:“无妨,说出来吧。”

    “是!”

    “想必陛下也知道,在骊山服役的刑徒足有数十万,若是陛下原因赦免他们,然后派一员大将将这些刑徒组编,击败叛军应不在话下。”李斯说出了自己的谏言。

    若是余武在场,必定会感叹一声:“这难道就是历史的纠正性?”

    这个世界多出了余武,所以扶苏、蒙恬没有死,但胡亥依旧是成为了二世皇帝,陈胜、吴广等人依旧揭起了起义的大旗。而今,章邯被余武收到麾下,但李斯还在朝中,起义军的周文率领几十万农民大军逼近咸阳,所以李斯提出了历史上章邯提出的谏言。

    听到李斯的话,在场有几位老臣当即向开口怒斥,但仔细一想,如今帝国的局势,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胡亥重新坐下,随后再度扫视了一眼诸位大臣,闭上眼睛内心挣扎了片刻,随后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