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儒道纵横-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你,你不要血口喷人”老马气的浑身直颤,指着柳飘飘的鼻子说不出话来。

    赵鲜双眉倒竖,狠狠的盯着沐言冷冷说道:“想不道你不但疯了,还疯的如此彻底!”

    沐言目光渐冷,他盯着柳飘飘怒道:“是非曲直,人在做,圣人们在天上看着!我沐言可以向大家保证,今天下午童生考试结束,无论结果如何,我沐言一定会当众休了你!”

    “你敢!”柳春元大怒,当众修妻,对女方可是极大的侮辱,虽然柳飘飘和沐言并未正式成亲,但也极伤颜面。

    如果能私下解决,对双方都好;但要是柳家闹上县衙,要求解除婚约,对沐言的名声的损害也是极大的。

    “你们不仁,便不能怪我不义!本来想着等我中了童生,自然会去你家退婚,这样好拿回属于我爹所赠之聘礼,没想到你们居然处处抹黑于我,就别怪我不客气!”沐言说完,一转头便大踏步踏向考场。

    守卫看了看考牌和文书,验明正身之后,进了考场。

    过程简单的近乎敷衍,甚至连所带的书箱都没有检查;但沐言知道,无论是考童生,秀才还是举人,都会有当代圣人坐镇在京城的圣院之内,俯查天下,想要靠作弊蒙混过关,几乎是妄想!一旦发现,必然会被毁去才根,终身不得再考。

    考场之内的大院里,数百考生们站的整整齐齐,在他们的面前是一座小型的圣庙。

    圣庙之中,最中央矗立着一尊孔子雕像,两旁则是孟子荀子曾子等亚圣雕像,还有数十位半圣的牌位。

    从圣庙之中散发这一种无形的力量,极其柔和;但又蕴含着让人心悸的威能,就像是大海一样,有时风平浪静,有时翻江倒海,变幻莫测。

    待到考生们完全进场,一众官员在培元县令的带领之下,鱼贯而入,在考生之前站成一排,这些便是童生试的监考官,他们不但负责考场的秩序,更负责批阅试卷。

    “一拜孔夫子!”

    随着一声高喊,在县令的带领之下,数百人对着圣庙开始进行祭拜,气氛庄严而肃穆。

    由于需要祭拜的前贤甚众,整个祭拜的过程足足持续了小半个时辰才完成。

    随后,县令大人一声令下,洪武七十三年秋的童生试正是开始。

    整个考场呈三重院落状,背靠背密密麻麻的的布满了一个个单独的小隔间,考生便在这些隔间之中进行考试。

    这些隔间便是考室,各个考室之间完全隔绝,这让考生们没有交头接耳,从而舞弊的可能。

    每个考生的考牌之上有一个号码,沐言根据号码轻易的便找到了自己所在的考室。

    整个考室大约三米见放,一张书桌,一张方凳,一个便桶便是其中的全部。

    进了考室之后,试题做完之前,除非是发生急病,否则考生不得踏出考室一步,否则答题无论有没有完成都算是考试结束。

    深深的吸了口气,沐言在书桌前的方凳之上坐了下来,深深的吸了口气,让自己的内心稍稍的平静了一些,这才打开书箱,从中将笔墨纸砚拿了出来。

    从自带的水壶之中倒了些清水在砚台之中,沐言便开始磨墨。

    手中的方墨已经只剩下了一点墨尾,原本想去新买一块,但老马足足凑了三天依旧没能凑足银子,也只能作罢。

    稍稍磨了几下,沐言便停了下来,那块方墨也只剩下了半截指头大小。

    应该够了吧!沐远苦笑了一下,心里想到。

    “??,??,??”,梆子声显得沉闷而厚重。

    “巳时一刻,洪武七十三年秋,童生试县试正式开始,发放试题!”

    这声音厚重庄严,不知从哪里传来,但落在沐言的耳朵里,却似有人在自己的耳边说出来的一般无二。

    一位兵卒推着试卷,在一位监考官员的带领下,慢慢的为考生们分发考卷。

    “谢谢!”沐言双手接过,鞠躬道谢。

    那官员点头示意,便向下一个考室而去。

    考卷分为七张,用上好的宣纸印制而成,宣纸柔韧洁白,而且极其吸墨,最适合毛笔书写。

    沐言用镇纸将考卷放在一旁,从书箱之中取出一张白纸来,这才仔细的打量起试题来。

    试卷为三类,第一部分五张试卷,考校的是明经默意,即是对一些先贤的文章进行解读,对一些故意空缺的经典文章进行补充,类似于填空题和解答题,但答案都是固定的。

    第二部分则是论断题,试卷上列出了一个题目,需要考生发挥自己的自己的创意,最好的创意便能得甲,稍逊者得乙等,以此类推。

    第三部分,则是诗赋,不过这诗却是要求五言诗,针对民生。

    第一部分的明经默意,对于一般的学子来说只要下了苦功背诵,就等于送分题一般!对脑海之中有百度系统的沐言来说,便更是如此!

第四章 才气灌体() 
微微一笑,沐言提起那只有些秃毛的羊毫笔,蘸起砚台之中的淡墨,便在白纸上书写了起来。

    毛笔秃毛之后,书写起来就更加艰难,但沐言只有这么一只能写小楷的毛笔,便也只能将就着用了。

    试题一入眼睛,脑海之中的百度系统飞快的闪动着,眨眼之间便找到了合适的文字,沐言便将答案整整齐齐的写在白纸之上。

    之所以多花些功夫,沐言也是没有办法;笔是秃笔,而自己的毛笔字也是刚刚练习不久,不得不小心翼翼!

    考卷不但要求答案正确,字迹的好坏,卷面的工整都是成绩好坏的因素之一!

    若是有散墨出现在考卷之上,便叫做湛卷,情况严重的话,会直接被取消评分资格,即便是答案全部正确都没有用。

    第一部分的五张试题,沐言用了一刻钟的时间便答完,并且核对了两遍,确认没有错漏之处后,这才小心翼翼的抄写在考卷之上。

    整个过程,用时半个时辰。

    第二部分的论断和第三部分的诗词,一般来说都是最让考生们绞尽脑汁的试题!

    第三部分的诗词,对于熟读唐诗三百首的沐言来说,根本不存在问题,倒是第二部分的论断题,开始之前让沐言微微有些担心。

    但当题目进入沐言眼中之时,他不由得哑然失笑,心说这样也行?

    题目为: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多少?且,标明解题的思路。

    此题出于孙子算经,在这个世界上早已有之,但由于大陆上推崇读书之人,商人的地位极低;但凡儒生,多半瞧不起商人的斤斤计较,蝇营狗苟,知道的人还真是不多。

    沐言哑然失笑,心说这题的出题考官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线,不知道多少考生会死在这道提的手上。

    沐言边想,边笑着磨墨,剩下的一点墨磨完,便开始答题。

    砍足法,若去每只鸡、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足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

    这样,(一)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九十七只变成了四十七只;(二)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一。因此,脚的总只数四十七与总头数三十五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

    即兔十二显然,鸡二十三。

    轻松答完,还剩下最后的一道诗词;四个时辰的考试时间却过了不到一个时辰!

    沐言不由的咧着一笑,心说这也太简单了!他抬起胳膊美美的伸了个懒腰。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这个世界的衣服,乃同汉服相仿,都是宽袍大袖,这一伸懒腰之时,衣袖直接将砚台扫到了地上!

    沐言大吃一惊,刚想去捡,却哪里来得及?

    “哐??”一声,砚台摔的四分五裂,墨汁撒的到处都是!。

    由于这考室三年才用一次,很是简陋,地上乃是泥地,并没有铺设青石作为地板,那些墨汁刚一落地,便渗进了泥土之中。

    “也太倒霉了吧?难道这就是乐极生悲吗?”

    沐言苦笑不已,俯身将砚台捡起,只见砚台之中只剩下一点点墨泥。

    “只能多点清水,用淡墨答最后一提了!”沐言摇了摇头,苦笑了一下。

    除文人士子之外,大陆地位稍高的便是田农;农民地位高也仅仅是一句空话,长年辛劳不说,所得更是远不能跟地位最低的商人相比。

    但只有农民种出了粮食,人民有饭吃,国家才能安定繁荣,否则一切都是空话!

    出此题者,不外乎是想体现国君爱民之心,而沐言也不会傻到现在写首针砭时弊的诗句来。

    对于这样的诗句,沐言想都不用想,加了一点点清水,和着墨泥,一气呵成。

    锄禾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是一首唐中诗人李公垂的名诗,用在此处显得尤为贴切!既没有一丝阿谀奉迎,拍朝廷马屁的意思,保全了一个儒生方正的形象;更将一位在烈日之下,为庄稼除草的农民刻画的惟妙惟肖,似乎能让人感受到烈日的高温,那晶莹的汗珠随着额头划过黑瘦的脸庞,滴落到土地里一般。

    后两句,则似乎是一位母亲在对自己的孩子谆谆教诲,不要浪费食物,因为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用汗水浇灌而出!更加强了那种心酸之感。

    随着最后一笔落下,一股才气从诗文之中喷薄而出!

    整个考场之内的考生以及监考的考官们眼眶微微发润,他们似乎看到了自己所吃的没一粒米饭,每一个馒头之中,都夹杂着农民们辛勤的汗水,深切的感受到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

    那才气在考场之类盘旋几圈,然后缓缓收敛,灌注进沐言的眉心之间。

    那才气在沐言的体内缓缓流动,每一个细胞似乎都舒服的在**!由于大病数月而积累的虚弱,在这才气的灌注之下早已一扫而空!

    最后,那才气在脑中的文宫处凝聚,沐言顿时感觉浑身一震,整个人都清晰了许多。

    “才气灌顶!”

    虽然对自己成为童生,沐言很有把握,但万万没想到自己真能够得到才气灌顶,从而成为圣前童生。

    培元县的县令,名孙,单名涛;前任县令在妖兽攻城之时力战而死,孙涛到此上任不过三月。

    妖兽所过之处,往往都是民心惶惶,百废待兴。

    这么个烂摊子,几乎无人愿意前来当这个县令。

    孙涛本是个候补县令,虽然知道这个县令不好当,但他依然来了,毕竟一个实缺可是很难等的。

    几个月来,孙涛孙县令可算是劳心劳力,总算是站稳了脚跟,但他知道,想再向上爬,那可就不容易了!

    此刻的孙县令正在一座偏殿之中同两位学正一起喝茶。

    “肖学正,此次从府院下来巡考,一路辛苦!”孙县令一边喝茶,一边说,这方笑言方学正虽然只是个闲职,但好歹在府城做事,人面广,和他打好关系,日后也有人能帮自己传递消息。

    方学正三十多岁,面白无须,,他笑呵呵的道:“我倒是还好,就是庆于兄一路很不太平,哈哈哈”

    “走前吃错了东西,拉了一路的肚子!”郭庆于脸色有些憔悴,苦笑道:“老啦,可比不得你们这些年轻人呐!”

    孙县令哈哈大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